三:“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及其实践 知识点题库

1982年邓.小平与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的会谈,取得的结果是

A . 签署了《中英联合声明》 B . “一国两制”成为中英双方代表的共识 C . 中国同意“以主权换治权” D . 双方约定以外交途径解决香港问题
香港、澳门回归祖国的最主要的国际意义在于

A . “一国两制”成为国际社会广泛接受的基本原则 B . 用和平方式成功解决了国与国之间的历史遗留问题 C . 中国在完成统一大业的道路上迈出了建设性的一步 D . 向世界宣告中国有解决港、澳、台问题的政治能力
“就在21世纪的钟声即将敲响之前,从神州大地上消除了最后一块帝国主义侵略造成的殖民地的残痕,完整而彻底地完成了民族独立的历史使命。”完成这一历史使命的根本保证是

A . “一国两制”的提出 B . “九二共识”的确定 C . 中国国际威望的提高 D . 中国国力的强大
台湾前行政院长、民进党大佬谢长廷宣布于今年10月5日赴大陆访问五天,绿营内部部分独派人士持续批判,质疑谢长廷出访时机不宜,对此,谢长廷3号以“今日我足迹,未来后人路”回应。5日在福建祭祖后,谢长廷说,“我们要做对得起祖先的事情,这样才会受到宗亲的欢迎。要做对的事,祖先才会因你而光荣”。对此理解符合实际的是

A . 谢长廷访问大陆标志着两岸长期政治隔绝的状态终于打破,两岸关系发生历史性的变化 B . 谢长廷大陆之行标志着台湾主张台独的民进党从否定“九二共识”到承认“九二共识” C . 谢长廷的大陆之行将推动两岸直接通邮、通航、通商的最终实现 D . 谢长廷对反对之声的回应说明和平对话、维护国家统一是两岸人民的共同心声
学习了“一国两制”后,下面四位同学表达了自己的看法,你认为哪一位同学的观点最符合“一国两制”的理论                                  

A . 孙华:“一国两制”首先要坚持在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 B . 许利:“一国两制”会改变中国大陆的社会主义性质 C . 苏明:“一国两制”只适用于中国,对其他国家不适用 D . 李铭:“一国两制”就是要改变港、澳、台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

2005年4月29日,胡J涛总书记在会见国民党主席连战时说:“从你们踏上内地的那一刻起,我们两党就共同迈出了历史性的一步。”两党历史性的再度握手充分印证了国共两党当前共同的根本利益是

A . 维护本阶级统治 B . 共同对付“台独”势力 C . 实现祖国统一、民族振兴、国家富强 D . 稳定两岸关系、发展两岸经济
学习了“一国两制”后,四位同学分别表达了自己的看法,你认为最符合“一国两制”理论的是(   )

A . 甲:“一国两制”只适用于社会主义国家,不适用于其他国家 B . 乙:“一国两制”不会改变中国大陆的社会主义性质 C . 丙:“一国两制”会很快改变港、澳、台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 D . 丁:“一国两制”的提出主要是为了解决港澳回归问题
阅读下列材料,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材料一    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一百年前……,日本帝国主义……强行攫取了台湾及澎湖列岛,使台湾人民在日本殖民统治下生活了半个世日本帝国主义……强行攫取了台湾及澎湖列岛,使台湾人民在日本殖民统治下生活了半个世纪之久。……五十年 前,中国人民同世界人民一道战胜了日本帝国主义,1945年10月25日,台湾与澎湖列岛重归中国版图,台湾同胞以此摆脱了殖民统治的枷锁。但是,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1949年以后,台湾又与祖国大陆处于分离状态。

材料二    邓.小平同志高瞻远瞩,实事求是,提出一系列具有鲜明时代特色的解决台湾问题的重要论断和思想,确立了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指导方针。

材料三    但是,值得所有中国人警惕的是,近年来台湾岛内分离倾向有所发展,“台独”活动趋于猖獗。某些外国势力进一步插手台湾问题,干涉中国内政。这些活动不仅阻碍着中国和平统一的过程,而且成胁着亚太地区的和平、稳定和发

——以上引自江Z民《为促进祖国统一大业的完成而继续奋斗》的讲话

请回答:

  1. (1) 一百多年前,日本是通过什么侵华战争、条约攫取了台湾与澎湖列岛的?


  2. (2) 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二中邓.小平提出的和平统一祖国的基本方针是什么?试说出这一方针成功运用的一个事例。


  3. (3) 根据材料三回答,影响台湾和平统一的主要障碍是什么?


于右任是参加辛亥革命的国民党元老。在1962年1月24日病重时在台湾写下《望大陆诗》:“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大陆。大陆不可见兮,只有痛哭。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故乡。故乡不可见兮,永远不忘。天苍苍,野茫茫,山之上,国有殇。”回答以下问题:
  1. (1) 于右任的诗表达了一种什么意愿?说明什么问题?
  2. (2) 明清时期,为维护台湾领土主权和祖国统一进行了哪些斗争?
  3. (3) 说明台湾与祖国大陆分离的现状是如何形成的?
  4. (4) 现阶段我国中央政府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政策是如何形成的?
中英《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指出:香港主权回归后,中国在香港设特别行政区,除国防和外交事务外,特区享有高度自治权,特区保持原有资本主义制度50年不变。这体现了(    )

A . 三权分立原则 B . 地方自治原则 C . 主权平等原则 D . 一国两制原则
在政治对话和论述中加入诗词,这是中国一个从政的传统。以下这些诗词恰如其分地描述了20世纪下半期某次会谈进展的情景:“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这次会谈是(    )

A . 1937年国共谈判 B . 1945年重庆谈判 C . 1949年北平和谈 D . 中英香港问题谈判
新中国成立初,建立了一套适合中国国情的政治制度,其中不包括(    )

A .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 . 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C .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 . 一国两制
台湾歌手王少峰在其创作的歌曲《海峡两岸》中写道:“相逢太美分离太痛,海峡两岸情意浓。”如果依次审视1949年以后的两岸关系,下列解读错误的是: ( )

A . “分离”的直接原因是国共两党的内战   B . “相逢”最早应该在20世纪80年代 C . “太美”表明两岸当局都接受“一国两制”  D . “太痛”说明两岸人民渴望统一 

20世纪80年代,以下“猜拳令”在台湾岛内各酒店逐步流行。它反映出海峡两岸(    )

A . 政治互信逐渐提升 B . 正常交流日益增多 C . 直接“三通”实现 D . 经济一体化的加强
2016年10月10日,国台办表示:是否接受“九二共识”,是检验台湾当局领导人所谓“善意”的试金石。只要承认“九二共识”的历史事实,认同其核心意涵,两岸双方就可以平等协商、良性互动,两岸同胞就能赢得两岸关系发展的光明前景。材料中“核心意涵”指的是(    )

A . 一个中国 B . 和平统一 C . 一国两制 D . 平等协商
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是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下列统一进程中的大事,发生的时间先后顺序是(    )

①和平统一祖国方针的提出②“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③香港回归祖国怀抱④“九二共识”的达成

A . ①②③④ B . ②①④③ C . ①②④③ D . ②①③④
根据中国国情,党和政府在某些地区先后设立了民族自治区、 经济特区和特别行政区。三者的共同之处是(    )
A . 都由中央人民政府统一管辖和行使主权 B . 都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和不同的社会制度 C . 都实行特殊的民族政策和管理体制 D . 都有较大的自治管理权和行政主权
“自从1949年台湾同祖国不幸分离以来.我们之间音讯不通.来往断绝.祖国不能统一。……近三十年台湾同祖国的分离,是人为的,……我们希望双方尽快实现通航通邮,以利双方同胞直接接触”。据材料信息,这应出自(  )
A . 1979年《告台湾同胞书》 B . 1992年“九二共识” C . 1995年江Z民关于祖国统一大业谈话 D . 2005年胡J涛与连战会谈新闻公告
邓.小平说,“在香港驻军……是国家主权的象征,也是香港稳定和繁荣的保证”,而且,“切不要以为香港的事情全由香港人来管,中央一点也不管”。邓.小平在此强调了(    )
A . 香港应作为中央管理下的行政地区 B . 驻军应该适当参与特别行政区行政事务 C . “一国两制”是因香港问题提出的 D . 香港的稳定和繁荣是回归的前提
1988年2月,台湾当局准许国民党员、干部赴大陆探亲、旅游;7月确定在维持官方不谈判、不接触、不妥协政策的前提下,“民间、间接、单向、渐进”开放两岸关系;11月又宣布有条件地开放大陆同胞赴台探病、奔丧。以下理解正确的是(    )
A . 两岸实现了真正停火 B . “一国两制”得到两岸普遍认同 C . 两岸隔绝状态已经被打破 D . 两岸关系实现了历史性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