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新兴力量的崛起 知识点题库

1960年,法国总统戴高乐听到法国首先成功试验原子弹的消息后高呼:“法国万岁!从今天早上起,她更加强大了,更加骄傲了……”能够和这一情景联系起来的是

A . 世界政治的多级格局最终形成 B . 西欧国家的复兴和两级格局的削弱 C . 欧共体形成和经济全球化加强 D . 西欧国家的衰落和美国霸权的稳固
某社评论某国际组织说,它“作为一种独立于美苏两国领导的军事条约组织的道德力量,强调最初在万隆会议上获得赞成的和平共处原则”。这一国际组织是

A . 联合国 B . 不结盟运动 C . 世界贸易组织 D . 欧洲联盟

图是20世纪50-70年代大国关系图。图中“”表示合作关系,“”表示对抗关系,阅读下图,甲、乙、丙所代表的国家正确的是

A . 甲是中国、乙是英国、丙是法国 B . 甲是日本、乙是苏联、丙是英国 C . 甲是美国、乙是中国、丙是苏联 D . 甲是法国、乙是日本、丙是美国
日本著名的经济学家田中直毅在他的《超越反日的亚洲》一书中提出,日本要想领导亚洲,必须掌握“亚洲的召集能力”,即树立“地区感召力”。问题是,如果一个国家的“感召力”仅仅依赖其“绝对优势的技术、资金以及军事等硬实力”,很难树立“国家的政治威信”,更谈不上确立“正义的政治威信”。缺乏正义的历史认识、充分的地区责任,而片面固守“重商主义”的利益原则,自然不会形成“地区召集能力”。这表明(   )

A . 日本已经具备了领导亚洲的经济、技术与军事实力 B . 缺乏良好形象是日本谋求政治大国地位的主要障碍 C . 田中直毅反对日本凭借经济实力谋求亚洲的领导权 D . 固守“重商主义”是影响日本国际形象的主要原因
2012年是不结盟运动成立15周年。不结盟运动的成员国主要是第三世界国家,中国是第三世界中的最大国家,但在当时并未参加该组织。其主要原因是

A . 《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的约束 B . 中国坚持独立自主政策 C . 国内“左”倾错误所致 D . 苏联霸权主义政策的推行
1961年,为寻求稳定和平的发展道路,不结盟运动兴起。这一运动

A . 标志着区域合作进入新阶段 B . 推动国际政治力量向多极化方向转化 C . 动摇了美苏的霸权地位 D . 促进了世界政治、经济一体化
1964年第二次不结盟国家首脑会议纲领指出:“帝国主义、殖民主义和新殖民主义是国际紧张局势和冲突的一个基本根源。”1973年第四次首脑会议号召不结盟国家要“通过有效行使反对霸权的国家主权来巩固它们的独立”,“拒绝任何形式的奴役和依附、任何干涉和压力”。材料强调不结盟运动国家(   )

A . 把斗争矛头主要指向了霸权主义的美国 B . 不满美、苏两国对第三世界的激烈争夺 C . 从反帝、反殖发展到反对强权政治和霸权主义 D . 认识到发展民族经济与争取国家独立的重要性
“历史发展的逻辑可能是极具讽刺意味的:一方面,美国无法放弃借助苏联解体的历史契机图谋世界霸权的野心;另一方面,美国越是想称霸,越是无法实现称霸的梦想,美国称霸的结果只会加速与其它世界强国实现世界权力均衡的进程。”该材料表明(   )

A . 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不断加强 B . 美国放弃霸权政策奉行单边主义 C . 两极格局结束单极世界形成 D . 美国与世界各强国之间势均力敌
观察下列图片,回答问题:

材料一1970年日本大阪世界博览会上的太阳神塔,象征着日本经济的重新崛起。

材料二西欧、日本、美国的力量对比

材料三

不结盟运动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1. (1) 观察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思考作为战败国的日本,为什么能够在曾经被原子弹摧毁过的战争废墟上迅速崛起并成为经济超人?
  2. (2) 材料二、三反映20世纪60、70年代以来世界多极化趋势出现的因素有哪些?
法国大作家雨果曾说过:“总有一天,到那时……所有的欧洲国家,无须丢掉你们各自的特点和闪光的个性,都将紧紧地融合在一个高一级的整体里;到那时,你们将构筑欧洲的友爱关系……”他所设想的“高一级的整体”最早出现是指(    )

A . 北约组织建立 B . 不结盟运动兴起 C . 欧共体的建立 D . 欧盟的建立
20世纪七八十年代,欧洲提出在国际舞台上“用一个声音说话”,日本提出要“增加其政治大国的分量”,这体现出(    )

A .   两极格局被美日欧三足鼎立格局取代 B . 世界经济区域一体化出现 C . 世界多极化趋势出现 D . 世界多极化格局形成
政治妥协是人类社会中一种常见的政治现象,是冲突双方通过政治谈判、协商等方式互相作出让步,以缓解矛盾并达成共识的一种行为。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概括地说,美国宪政发展与政治妥协的密切关系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加以分析:第一,美国宪法所设定的政治体制本身就是一种重要的政治妥协机制;第二,从宪法的产生过程来看,它是一个多元利益相互妥协的产物;第三,从宪政发展过程来看,许多关键性的、重大的问题往往是通过政治妥协缓解并进而一步步解决的。  

——龙太江:《论政治妥协:以价值为中心的分析》  

材料二   1911—1912年间以南北议和、清帝逊位和南北政府融合构成“大妥协”……传统的主流历史叙事否认这场“大妥协“具有任何积极意义,认为它恰恰体现了革命的不彻底性;大批旧官僚和立宪派“投机”革命,“篡夺”了革命果实;“大妥协”中优待清朝逊帝的做法,也为民国时的君主复辟埋下了伏笔。但近年以来,已有一些研究论文试图对这场“大妥协”作出不同的评价。喻大华即指出,《清室优待条件》并非由袁世凯一方炮制,而是由南方首先提出,南北双方经过协商达成一致意见。这一妥协避免了列强干涉、内战和国家分裂,维护了民族团结,具有积极意义。  

——章永乐《论清王朝与中华民国的“大妥协”》  

材料三   当我发表就职演说的时候,我提到需要一个谈判的时代,而不是对抗时代。……我们在世界上许多地区正在进行谈判而不是正在对抗。在这些地区,对抗可能导致爆炸性的局面出现。……现在,当我们环顾我们所处的世界时,我们发现美国已经不再处于十分突出的地位或者完全支配的地位了。  

——1971年7月6日尼克松在堪萨斯城的讲话  

  1. (1) 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美国宪法所设定的政治体制”是如何实现“政治妥协”的?试以州权规定为例,说明1787年美国宪法“是一个多元利益相互妥协的产物”。

  2. (2) 材料二对辛亥革命“大妥协”的两种评价,你同意哪一种,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你的理由。

  3. (3) 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说明美国“需要谈判而不是对抗”的原因。

  4. (4) 综合上述材料,归纳政治妥协的积极作用。

1983年日本首相中曾根康弘访问美国,对时任总统里根表示,美日两国是命运共同体,日本列岛可以起到不沉的航空母舰的作用,日本积极支持和配合美国在亚洲的战略政策。日本此举主要是为了(    )

A . 借美国保护进一步发展自己 B . 为美国提供冷战的战略基地 C . 进一步对抗发展壮大的中国 D . 在东亚地区构筑冷战包围圈
1961年9月,南斯拉夫总统铁托说:“当我们走上独立的道路而不同两个对立阵营的国家集团结盟的时候,当我们反对分裂世界的政策和拒绝这个政策所带来的一切时,我们选择了一条艰苦的道路。”这条“艰苦的道路”就是(    )

A . “求同存异” B .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 . “多边外交” D . 独立、自主、非集团化
万隆会议唤醒了亚非人民的“亚非意识”,会上亚非领导人阐述了亚非国家团结合作可以平衡大国力量,进而维护世界和平的思想。基于这一思想,第二年,埃及、印度和南斯拉夫三国正式提出了不结盟的主张。由此可见万隆会议(    )
A . 唤醒了亚非新独立民族国家的自主意识 B . 通过了非集团、不结盟的自主外交政策 C . 符合亚非国家保持独立发展经济的需要 D . 为不结盟运动提供理论基础,是其起源
二战后形成的“冷战”格局在20世纪50、60年代逐渐发生了一些新变化:社会主义阵营分裂、资本主义阵营分化、第三世界的兴起。这些新变化推动(    )
A . 多极化格局逐步形成 B . 国际政治新秩序建立 C . 美苏关系走向妥协 D . 美国战略重心转移
2018年的大国互动似乎有点“反传统”,美国总统特朗普在采访中把传统盟友欧盟称为“对手”;其后又冒着巨大的国内政治压力与俄国总统普京举行会谈;中欧领导人会晤发表联合声明,强调“要抵制保护主义与单边主义,支持推动全球化”。由此可推断(    )
A . 美欧之间的盟友关系已经破裂 B . 美俄关系有望迅速实现正常化 C . 美国霸权的跌落已经成为事实 D . 多极化和全球化在艰难中前行
材料一:厄内斯特•梅在1984年的一篇论文中说: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苏两国注定会成为对手……1945年以后,两国关系不可能出现任何缓解传统、观念、感情、习俗各方面都刺激着敌对状态的出现,两国均没有足够力量避免这种冲突。

﹣﹣艾伦•布林克利《美国史》

材料二:到20世纪50年代中期,美苏经过实施一系列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敌对政策和措施,终于酿成拥有不同的政治制度、经济体系、军事组织和地缘政治版图的两大集团的全面对峙,两极格局最终形成并相对固定下来。

﹣﹣牛军《“冷战”的起源与两极格局的形成》

材料三:“冷战”并非只是美苏之间的对抗,而是由形形色色的冲突对抗组成的,至少有四个:工业国家之间的冲突对抗;世界的商血中心与提供市场和原料国家之间的冲突对抗……但由于苏联分裂成许多独立的小国所产生的民族与经济问题仍给世界安全带来威胁,因此“冷战’’仍在继续。

﹣﹣沃尔特•拉菲博尔《“冷战”结束了吗?》

材料四:21世纪,全球将出现“大国群体体系”:美国支配下的北美、一体化的欧洲、日本和中国居突出地位的东亚、印度称雄的南亚、橫跨北非和中东的穆斯林新月形地带,其中,北美、欧洲、东亚三大群体将起决定性作用。

﹣﹣程广中、汪徐和《两霸争雄:美苏“冷战”后及后“冷战”时代》

  1. (1) 材料一中,为什么说美苏注定会成为对手?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美国是怎样对待对手的。
  2. (2) 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从二次世界大战后到20世纪50年代中期,国际格局发生了怎样的演变。20世纪60﹣70年代,又有什么新变化?
  3. (3) 苏联解体后,两极格局瓦解。材料三的作者为什么说“冷战”仍在继续?据材料四,分析个别大国还能否在世界上建立霸权。请说明理由。
  4. (4) 综合上述材料,“冷战”时期的国际关系给予我们怎样的启示?
回顾英国脱欧公投始末,引发不少反思。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日不落帝国的辉煌崛起以及这一时期英国经济思想的演变过程,都是对盎格鲁——萨克逊人实用主义哲学最好的诠释。“一个国家没有永久的朋友,只有永久的利益”。这句名言,蕴含的精神实质成为日后英国外交的根本原则。英国“铁娘子”撒切尔夫人曾说过,“在我生活的岁月中,我们所有的问题都来自欧洲大陆,而所有的解决方法都来自全世界说英语的国家”。

——徐则荣、王也《英国脱欧的原因及对中英贸易的影响》

材料二:大多数脱欧派认为欧盟的政策,给予跨境犯罪和恐怖主义钻空子的机会,使之能够自由进出英国,已然威胁到英国国内社会稳定和安全。在一定意义上,英国脱欧是想通过向外界“关门”,将欧债危机、外来移民、难民安置和不断涌现的恐怖主义关在英国门外。

——任琳《英国脱欧对全球治理及国际政治经济格局的影响》

材料三:在谈到英国退欧对于欧盟的影响时,有些学者指出考虑到英国并非欧元区的一员,英国退出欧盟在一定程度上甚至有利于欧盟成员国以更加团结的态度去专注处理当前的欧债危机和难民危机,欧盟的运作甚至可能会更加高效;同时,也有学者指出英国脱欧会给欧盟带来一系列的负面影响,例如欧盟发展受阻,成员国之间更加分化,甚至担心欧盟可能由此走向衰落。

——巩潇泫、贺之杲《英国脱欧对欧盟行为体角色的影响分析》

完成下列要求:

  1. (1) 据材料一、二,指出英国脱欧的原因。
  2. (2) 据材料三,概括学者们关于英国脱欧对欧盟影响的不同观点。
  3. (3) 有学者说“英国脱欧是全球化终结的开始”。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全球化进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1960年,第二十一届联大通过公约宣布“所有人民都有自决权”。1970年塞内加尔第一任高院院长凯巴•姆巴耶首提“发展权”概念,并立即受到了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强烈支持。1974年,第二十九届联大把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作为各国实现发展权的首要任务。这反映出(   )
A . 联大是实现发展权的基本保障 B . 世界格局呈现多极化的趋势 C . 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初步确立 D . 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的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