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科学技术的发展与成就 知识点题库

建国以来,下列重大科技成就取得的先后顺序是( )
①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②中国第一座试验性原子反应堆
③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1号”发射成功
④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

A . ②①③④ B . ①②③④ C . ②①④③ D . ③①②④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取得下列科技成就的先后顺序是(  )
①人工合成牛胰岛素成功              ②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③第一台每秒运算速度上亿次的“银河-Ⅰ号”计算机研制成功 ④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
⑤杂交水稻“南优2号”培育成功      ⑥“神舟五号”飞船试验成功

A . ①②④③⑤⑥ B . ②①③④⑤⑥ C . ①②⑤④③⑥ D . ②①④⑤③⑥
时代精神凝结了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新中国成立后,从大庆精神到“两弹一星”精神再到载人航天精神,其说明了(    )
A . 我国工业化建设成就 B . “双百”方针的执行情况 C . 改革开放的实践 D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探索与成就
电影《邓稼先》以我国秘密研制原子弹为背景,讲述了以“两弹元勋”邓稼先为代表的老一辈科学家在极端艰苦的条件下为国家秘密研制原子弹、氢弹而无私奉献一生的感人事迹。这体现出(    )

①老一辈科学家的无私奉献和自我牺牲精神

②邓稼先是中国知识分子的优秀代表

③其成就促进了我国国防科研事业的发展

④邓稼先为中国核武器的研制做出了卓越贡献

A . ①②④ B . ②③④ C . ①②③④ D . ①③④
“我带了几双眼下中国还不能生产的尼龙袜子送给父亲,还带了一脑袋关于原子弹的知识献给祖国”,这是邓稼先归国时的一段话,反映出的历史信息有(   )

①当时中国的生产力水平还很落后

②归国科学家为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③邓稼先是在改革开放的“春风”吹拂下归国的

④中国打破了美苏的核垄断

A . ①② B . ②④ C . ③④ D . ①③
新中国成立时,世界已进入核时代。曾长期领导核科学事业的聂荣臻元帅回忆道:“我们国家很大,不可能靠买武器来支撑国防……唯一的出路只有尽可能吸取国外先进成果,走自己研制的道路。”中国跨入原子能时代开始于(     )

A . 20 世纪40 年代 B . 20 世纪50 年代 C . 20 世纪60年代 D . 20 世纪70 年代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科学技术在不断地发展,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网络已深入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改变着人们的社会生活环境、交往方式以及社会互动关系。

结合材料与所学知识,围绕“网络技术与人际关系”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1972年2月,美国总统尼克松首次访华和随后日本首相访华时带来的卫星通讯地面站,引起了中国科学家对卫星通讯的兴趣。当时周总理不无遗憾地说:“可惜的是,天上现在还没有我们中国的通信卫星!”这一遗憾被打破是在(    )

A . 20世纪70年代 B . 20世纪80年代 C . 20世纪90年代 D . 21世纪初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绩。下列属于改革开放后所取得的是(    )

①“两弹一星”

②青藏铁路

③大庆油田

④三峡水利工程

A . ①② B . ②④ C . ②③ D . ③④
20世纪60年代,中国取得了重大科技成果,大大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以上的科技成果指的是(    )
A . 火箭、航天飞机 B . 原子弹、人造卫星 C . 原子弹、导弹 D . 氢弹、航天飞机
①2003年10月,“神舟五号”载人宇宙飞船发射成功。

②中国跻身于世界上实现载人航天飞行的三个国家之列,显示出中国日益强大的科技实力。

③前不久,“天宫一号”与“神舟八号”两次交会对接成功。

④中国在载人航天领域的快速发展,令西方发达国家叹为观止。

以上文字中,属于历史评价的是(  )

A . ①③ B . ②④ C . ②③ D . ①④
20世纪七八十年代,在党和国家的领导和科技人员不懈努力下,我国在科技领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下列科技成就按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成功培育籼型杂交水稻

②将“东方红一号”送入预定轨道

③成功发射第一颗试验通信卫星

④向南太平洋发射远程运载火箭

A . ①②③④ B . ②①③④ C . ②①④③ D . ①②④③
[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 1949年,郭永怀提出奇异摄动理论,该理论在许多学科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1956年,郭永怀毅然放弃国外的优越条件,接受钱学森的邀请回国。回国后,他率领科技人员在一无图纸、二无资料的情况下,迅速掌握了原子弹的构造原理。在他的倡议和指导下,我国第一个有关爆炸力学的科学规划迅速制定出台,从而引导力学走上了与核武器试验相结合的道路。同时,郭永怀还负责指导反潜核武器的水中爆炸力学和水洞力学等相关技术的研究工作。在对核装置引爆方式的采用上和核武器装置的结构设计上,郭永怀提出了一系列建议,对第一颗原子弹爆炸的关键问题的解决做出了重要贡献。1968年,郭永怀因飞机失事殉职。1999年,郭永怀被授予“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摘编自《“知识分子与家国情怀”系列文摘》

  1. (1)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郭永怀取得成就的历史背景。
  2. (2)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郭永怀身上所体现出的时代精神。
20世纪五六十年代,我国政府把发展以“两弹一星”为核心的科学技术放在重中之重的地位,主要是为了(   )
A . 尽快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 B . 提高中国的国防实力 C . 带动相关部门发展,实现经济腾飞 D . 适应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潮流
以网络技术为主的现代信息技术对人类社会的影响主要表现在:(   )

①人们工作方式的变化。

②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

③人们出行方式的变化。

④教育和学习方式的变化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②③④ D . ①②③④
“出于保密的需要,他们隐姓埋名,断绝与外界有碍工作的往来,默默无闻地为祖国的国防尖端科技事业作出贡献,有的甚至献出了宝贵的生命。”下列人物中属于“他们”中一员的是(   )
A . 杨根思 B . 黄继光 C . 邓稼先 D . 王进喜
有学者认为:“解决粮食安全问题首先依靠各国自身努力,加大农业生产投入,提高农业技术水平,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提高粮食产量。”下列项中属于“农业技术”的有(  )

①“中国超级杂交水稻”的培育        

②优质高效化肥的广泛应用

③有自动装置的铧式犁的使用          

④大型农场和养殖场的推广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后面的问题

材料   吴孟超是抗战时期成长起来的外科医生。在国家风雨飘摇的年代,青年时代的吴孟超立下了报国救民的理想。新中国成立后,吴孟超全身心投入到肝胆外科事业中,为中国的肝胆外科打下坚实的理论和技术基础。他组建了国际最大规模的肝脏外科研究所,领导着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医学研究。虽受众人仰望,始终保持着平易近人、勤俭朴素的作风;虽身为资深院士,依然把尊师重道放在首位,培养提携后辈,坚持参加义诊,对年轻医生言传身教。他用个人积蓄设立“吴孟超肝胆外科医学基金”和“吴孟超医学科技基金会”,奖励为中国肝胆外科以及基础和临床医学作出贡献的人才;并专设青年基金,奖励杰出的医学青年工作者。

——摘编自王德《苍生大医》

  1. (1) 依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概述吴孟超院士的主要贡献。
  2. (2) 依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归纳吴孟超院士体现出的优秀品质。
我国人口的平均预期寿命从1949年的35岁增加到2015年的76.3岁,达到了当时中等发达国家水平,这反映了( )
A . 我国医疗技术发展迅速 B . 我国药品品种齐全 C . 我国体育运动发展迅速 D . 我国医疗体系健全
2012年,我国首台自主设计、自主集成的载人潜水器“蛟龙号”最大下潜深度达到7062米,标志着我国具备了载人到全球99%以上的海洋深处进行作业的能力,标志着“蛟龙”号载人潜水器集成技术的成熟。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 .   中国科技在世界上已经处于全面领先地位 B . 尖端科技发展是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展示 C . 是否掌握深海探测技术决定了国家的兴衰 D . 人工智能技术极大提高了人们的生活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