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散思维与聚合思维的方法 知识点题库

在升旗仪式中,常发生升旗与乐曲不同步的情况。一位中学生想:如果按照国歌的节奏在旗绳上定出一些间隔,再在各个间隔上填入相应的歌词,升旗时一边拉绳,一边看旗绳上的歌词,就可以做到升旗与奏国歌同步了。这表明思维创新(    )

A . 是人们在实践中有所发现、有所发明的思维活动 B . 是人对客观事物的简单反映 C . 泛指所有思维都具有的能动性 D . 不能运用常规的思维方法,只能运用非常规的方法
“在分析与综合的思维过程中,如果伴随着合理想象与创造性思维,人们的认识能力会得到进一步发挥,认识的成果甚至是惊人的。”对这一论断的正确理解是(  )

①这一论断是错误的,分析与综合必须与客观事物相一致,不可能出现新事物 

②这一论断是正确的,在分析与综合的思维过程中,如果伴随着合理想象与创造性思维,可以产生新的认识,揭示人们过去未认识到的事物的联系 

③这一论断是正确的,这肯定了合理想象与创造性思维的作用 

④这一论断是错误的,是一种唯心主义观点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①③ D . ②④
科学思维是  (   )

①世界观和方法论为指导的思维 ②符合认识规律的思维 ③遵循逻辑规则的思维  ④能够达到正确认识结果的思维 ⑤与主观臆想的、不合逻辑的、片面僵化的思维相对立的思维

A . ①②③④ B . ①③④⑤ C . ①②③④⑤ D . ②③④⑤
下列不属于科学思维的特征的是   (      )
A . 认识的客观性 B . 认识的定量化 C . 认识的无限性 D . 结果具有预见性
“人是处在一定时候关系中的能够制造和使用劳动工具的动。”这是对人的定义,体现思维的(    )特征。
A . 间接性 B . 概括性 C . 能动性 D . 直接性
钱学森很注意捕捉灵感,发挥灵感的神奇作用。他认为,灵感的出现常常带给人们渴望已久的智慧之光。下列关于灵感的认识,正确的是 (  )
A . 灵感的捕捉是以合理想象为基础的 B . 外因是获得灵感的决定性因素 C . 捕捉灵感必须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D . 思维创新是灵感的源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这个理论体系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凝结了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人民不懈探索实践的智慧和心血,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党最宝贵的政治和精神财富,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从科学思维的角度,谈谈你是如何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科学性”的。

从贸易结构上看,中国出口产品中相当一部分是“设计和利润留在欧、美、日,GDP和能耗留在中国”。这启示我们要(  )


①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缩小城乡发展差距

②创新利用外资方式,加大外资引进力度

③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快经济结构调整

④坚持自主创新,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③④ D . ②④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我国2011~2014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R&D经费情况

项目  年份

2011

2012

2013

2014

R&D经费投入(亿元)

5994

7201

8318

9254

R&D投入强度(%)

0.71

0.77

0.80

0.84

注:R&D指研究与实验发展,国际上通常采用R&D活动的规模和强度指标反映一国的科技实力和核心竞争力。发达国家R&D投入强度普遍达到3% -4%的水平,高技术产业研发经费支出所占比重为55%左右,而中国目前则仅为25.7%。企业强则国家强。我国能否实施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从“中国制造”转向“中国创造”,实现可持续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企业的创新能力。虽然我国已经涌现出一批有国际竞争力的创新企业,但总体上看企业创新能力依然薄弱,许多领域缺乏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企业尚未真正成为创新决策、研发投入、科研组织和成果应用的主体。

材料二 党中央根据经济发展新常态的阶段性特征和要求,作出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大决策,制定《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十八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十三五规划建议》中进一步强调,把发展基点放在创新上,以科技创新为核心,以人才发展为支撑,推动科技创新与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有机结合,塑造更多依靠创新驱动、更多发挥先发优势的引领型发展,着力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持久动力。根据中共中央的建议,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决定到2020年我国要迈入创新型国家和人才强国行列。

  1. (1) 材料一反映了什么经济信息。运用《经济生活》的相关知识,分析为什么必须让企业成为自主创新主体。

  2. (2) 结合材料二,运用政党的有关知识,分析中国共.产.党是如何推进创新型国家建设的。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国务院印发的《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是推动互联网由消费领域向生产领域拓展、加速提升产业发展水平、增强各行业创新能力、构筑经济社会发展新优势和新动能的重要举措。

材料一“互联网+企业”“互联网+”最重要的就是互联网思维。青岛海尔将互联网思维、互联网模式对应智慧家庭,由原来单一卖功能型家电产品变成提供智慧的场景体验;三一重工以用户需求为导向,运用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等信息技术,打造智慧服务运营体系,实现“保姆式服务”向“智慧型管家式服务”的转型……

材料二:“互联网+政务”当前,我国政务微博账号达24万个,政务微信账号已逾10万个。我国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热情不断高涨,政务微信公众号从数量到影响力,已是一支不容忽视的传播力量。一些地方政府已经悄然开始了与互联网巨头的合作,试图通过互联网提升政府效率,增加行政透明度,助力向服务型政府转型。

  1. (1) 结合材料一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企业和国家怎样应对“中国制造”到“中国智造”的转变。

  2. (2) 结合材料二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互联网+政务”对我国公民和政府有何积极影响。

习.平总书记到某山村考察时提出了“精准扶贫”概念,为脱贫指明了根本方向。针对山村交通不便,产业缺乏,基础薄弱的实际,某县扶贫工作在“精准”二字上下功夫,把握精神脱贫是精准扶贫的战略重点,首先在精神上与贫困绝缘,扶贫先扶志。注重创新载体、激发内生动力,让精神的力量发挥先导作用。开设“道德讲堂”,让文明意识渗透到村民的心底;开展苗年、赶秋等民族文化活动团结凝聚村寨人心等,帮助群众树立脱贫信心、营造脱贫环境,帮助贫困群体充分认识到自身优势以及主观能动性的重要性,拿出敢想敢干的毅力和决心。

精准发展致富产业,通过科技创新,开发千亩精品猕猴桃,以股份合作扶贫的新模式,进行公司化运作,探索“可复制、可推广”精准扶贫模式。2015年,该村人均纯收入由2013年的1668元增加到3580元,增长115%,先后荣获“国家乡村旅游扶贫重点村”“全省文明村”等殊荣,成了全国新一轮“精准扶贫”工作的“摇篮”。

  1. (1) 精神脱贫是精准扶贫的战略重点。请用文化生活有关知识说明该观点的合理性。

  2. (2) 结合材料,运用哲学知识说明,该县是如何通过创新“精准扶贫”的?

  3. (3) 在我国尚有6000万贫困人口的今天,请你从唯物史观角度为“精准扶贫”提出两条建议。

有个孩子去池塘摸鱼。他父亲叮嘱他:“摸鱼时不要弄出声,否则,鱼会吓得往水深处跑,就捉不到鱼了。”孩子刚开始摸鱼时缩手缩脚,一条也没逮到。后来,他突发奇想,先在池塘中央挖个深水坑,再向池塘四周扔石子,鱼就会跑进深坑。他用这个办法竟捉到了半桶鱼。这个故事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  )

A . 要坚持唯物主义,反对唯心主义 B . 要正确认识物质与运动的辩证关系 C . 要具有革命批判精神与创新意识 D . 科学思维方法是我们做事成功的源泉
被媒体评为“现代世界七大奇迹”之一的港珠澳大桥,历时8年、耗资数千亿,终于迎来通车的历史性时刻。造桥、填海、造人工岛、挖隧道,克服了土质、天气等各种难题。港珠澳大桥是连接香港、珠海、澳门的超大型跨海通道,将为三地联动发展注入新动力。港珠澳大桥的成功建设表明(    )

①人们可以根据自身需要改变事物状态建立新的联系

②尊重和服从规律是正确利用和变革规律的基本前提

③实践不断提出新问题推动人类进行新的探索和研究

④事物间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构成了事物的变化发展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科学思维常识)

有位心理学家进行一次简单心理试验,他要求被试者用6根等长小木棍摆出4个三角形,

许多受试者无法做出。其原因是受到平面的限制,没有从立体角度考虑。从立体角度就可以搭个正三角椎体,有4个三角形。

  1. (1) 上述材料主要是在试验受试者哪种思维方式?
  2. (2) 该思维方式与常规定势思维相比有何特点?
政治(选修4——科学思维常识)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2015年4月23日,罗马尼亚一公司对外展示了其研发可扫描整架飞机的移动机器设备即移动x光机,用于发现飞机上的违禁走私品。炸弹以及武器,与传统安检设备不同,作为世界上第一台征集扫描仪,将显著改善工作效率,只需要20分钟,整机便可完成一次扫描。

  1. (1) 下列典故中与发明一台征集扫描仪运用的思维方法相似的是(   )
    A . 拔苗助长 B . 守株待兔 C . 司马光砸缸 D . 纸上谈兵
  2. (2) 依据材料,运用思维创新的知识,说明第一台整机扫描如何实现安检方式的根本转变。
“简约、精彩、安全”的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精彩落幕。

材料一:作为视觉符号和形象景观的重要构成元素,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核心图形(见下图)具有连接会徽、吉祥物、口号等奥运形象元素的关键纽带作用。

该图形的设计灵感来源于中国传统的“道法自然、天人合一”思想,借助科技手段,通过计算机生成技术,将京张赛区山形及长城形态,与象征文化的《千里江山图》青绿山水、充满动感与力量的线条、中国书法的韵味、运动员的比赛激情、赛场的滑道和前沿科技相融合,形成具有浓郁地域特色和中国风韵的冬季美景,呈现出新时代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

材料二:2022年2月4日北京冬奥会开幕式,让世界人民看到了中国人特有的浪漫与激情。最让人难忘的,便是主火炬点燃时刻。

一说到奥运会主火炬,人们脑海中想到的首先就是一团熊熊烈火,不管是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开幕式上的神来一箭,还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的空中飞人,观众已习惯了放在主火炬台上的“大火”。按照这样的方式,每一分钟,它都要燃烧大量燃料,从冬奥会到冬残奥会,一直持续一个多月。

不同于以往的盛大与恢弘,本次奥运主火炬首次以“微火”形式呈现在世人面前,这是奥运史上全新的一幕。全部参赛代表团的引导牌组成了巨大的雪花,这朵大雪花加上缠绕的橄榄枝。构成了火炬台。经过火炬手的接力。最后一棒火炬搭乘着这朵雪花升起在鸟巢中央,原来这就是本届冬奥会的主火炬!中间的火炬火苗虽然小,但是所有国家将它围在中央,共同保卫这个和平的火焰,蕴含了世界人民对美与和平的期盼。北京冬奥会主火炬以“不点火”代替“点燃”,以“微火”代替“大火”,清晰地传达了低碳环保的理念,生动地表达了“一起向未来”的主题。

  1. (1) 从文化角度,谈谈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核心图形的设计对我国文化发展有何启示。
  2. (2) 结合材料,运用《逻辑与思维》的知识,谈谈北京冬奥之火点燃方式的创新之处。
口袋公园,也称袖珍公园,指规模很小的城市开放空间,通常呈斑块状散落或隐藏在城市结构中。某市一社区近500米长、10米至 30米宽的铁路沿线地块,是无人认领的城市“边角料”,每年都需花大量人力物力进行集中整治清理。去年初,社区邀请居民代表一连开了几次议事会,面对这个“家门口”的项目,居民似乎有提不完的意见、说不完的想法。

城市更新,既要关注“大块头”,也要布局“小而美”。某市因地制宜,见缝插绿,将城区的屋前房后、废弃地、边角地等进行改造绿化,让居民转角即遇见“美”。如今,推窗见绿,出门入园,这里已成为居民的“幸福园”。

结合材料,从辩证思维和创新思维的角度,说明城市建设中是如何将“边角料”变为“幸福园”的。

新时代的中国青年,在多个国际机制青年领域合作文件制定中积极贡献智慧、提出主张;在全球多国开展医疗卫生、农业技术、经济管理等志愿服务;在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上,超越语言的障碍、文化的差异,搭建起“一起向未来”的桥梁。上述材料展示出中国青年(   )

①立足各国国家利益,践行共商共建共享理念

②参与全球青年事务治理,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③具有全球视野,为世界和平发展贡献智慧与力量

④不负未来之托,担当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青春使命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征求意见稿)》中提出,要坚持公共医疗卫生的公益性质,坚持预防为主、以农村为重点、中西医并重的方针,实行政事分开、管办分开、医药分开、营利性和非营利性分开,强化政府责任和投入,完善国民健康政策,创新体制机制,鼓励社会参与,建设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完善国民健康政策,创新体制机制,鼓励社会参与,建设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这就需要(   )
A . 想问题办事情必须主客观统一 B . 发挥合理想象与创造性思维 C . 事物的发展必须抛弃前人的观点 D . 矛盾的特殊性寓于普遍性之中
近年来,国家各级机关主动走进群众,走进基层,听取人民呼声,并通过各种方式广开言路,集思广益,倾听人民心声,汇聚人民智慧,推动科学、民主、依法决策,有效推动了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新格局的形成。从思维方法上看,国家机关这样做的依据是(   )
A . 集众人智慧,以“量”求“质”、以“多”求“好”,寻求问题的最佳解决方案 B . 集中相关信息,寻找联系,揭示共同点,把握规律性,寻求解决问题的最优方案 C . 不同事物间不论差异多大,总会或多或少地存在这样或那样的相同或相似之处 D . 事物都处在因果关系的链条之中,在一定条件下,事物之间的原因与结果可以相互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