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人与环境 知识点题库

下列实习、实验常规操作方法正确的是  

A . 微生物接种前接种环只要用75%的医用酒精消毒即可 B . 观察二氧化硫对植物的影响所用亚硫酸钠与稀硫酸要用小烧杯分装置于玻璃罩内 C . 提取含杂质较少的DNA时使用体积分数为95%的冷酒精凝集效果较佳 D . 调查人群中的遗传病应选择群体中发病率较高的多基因遗传病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成功的关键是在野生水稻中发现了不育株,这体现了野生生物资源的(  )
A . 经济价值 B . 潜在价值 C . 直接价值 D . 间接价值
在大量使用1(化肥)2(农药)3(含磷洗衣粉)4(石油)和5(高含硫煤炭)这几种物质中,能促使赤潮发生的是(  )
A . 1和3 B . 1和2 C . 2和4 D . 3和5
下列哪种措施不符合生态工程所遵循的物质循环再生原理?(    )
A . 秸秆还田 B . 大量施用有机肥 C . 作物秸秆等残留物作燃料 D . 采集河泥作肥料
下列关于生物多样性价值的实例中,属于间接价值的是(    )
A . 大自然中许多生物多姿多彩,具有观赏价值 B . 森林具有调节气候、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的功能 C . 有些生物的特殊功能对科学研究具有启发作用 D . 对人体有害的病原体存在尚不清楚的价值
“无废弃物农业”是我国古代传统农业的辉煌成就之一,这种生态工程模式遵循的生态学原理是(   )
A . 物种多样性原理 B . 协调和平衡原理 C . 物质循环再生原理 D . 系统学和工程学原理
生态农业的指导思想是(   )
A . 多获取农产品 B . 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 C . 使粮食增产 D . 减少环境污染
社会文明与生态兴衰有着密切的关系.以下关于生态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 低碳生活方式有助于维持生物圈中碳循环的平衡 B . 退耕还草恢复草原生态系统需要利用群落演替的规律 C . 发展生态农业可以提高能量传递效率和减少环境污染 D . 建立自然保护区和濒危动植物繁育中心都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
保护生物多样性首先要保护生物的栖息环境,这种措施是(    )
A . 保护遗传的多样性 B . 保护物种的多样性 C . 保护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D . 保护人类所需生物的多样性
随着人口的增长,人类的活动对自然环境的破坏与日俱增,治理污染迫在眉睫。回答下列问题。
  1. (1) 由于人类的活动造成的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有。(答出2点)。
  2. (2) 有些淡水湖泊在夏季会出现水华现象,该现象是蓝藻爆发所致。人类活动导致水体中营养物质偏多,另外,夏季高温提升了蓝藻细胞内 , 进而导致蓝藻爆发。从本质上看这是人为污染超过了湖泊生态系统的
  3. (3) 环保部门怀疑某工厂是污染源之一,并对其排污口进行了检测。检验员沿河顺流每隔100 m取水样一次,依次编号为①~⑨(已知⑤号水样正对工厂排水口),对各水样进行了如下处理:首先,检测水样中的蓝藻数量(A组);然后,滤除水样中全部蓝藻后,每份水样分为三等份,编号B、C、D,其中B、C组分别添加适量的N和P,D组不添加;再在各组中加入等量的蓝藻,放置在阳光下若干天,最后检测水样中蓝藻数量,统计数据如表所示(蓝藻数量单位:百万细胞/mm3)。

    水样编号

    A组(原始水样)

    0.2

    0.3

    0.3

    1

    10

    10

    7

    7

    6.5

    B组(添加N)

    1

    1.5

    2

    2.5

    20

    19

    18

    17

    18

    C组(添加P)

    8

    9

    9.5

    10

    11

    9.5

    7.5

    7.5

    7

    D组(无添加)

    0.2

    0.2

    0.3

    1

    10

    9

    7

    7

    6.5

    ①分析表中信息,确定该工厂是污染源的理由是

    ②进行B、C、D分组实验的目的是 ,从实验结果可得出的结论是工厂排出的污染物主要是P含量超标,理由是

下列关于人类与环境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 生物圈是一个生态系统 B . 全球变暖会改变全球降雨格局 C . 臭氧减少不影响农作物产量 D . 酸雨会破坏土壤肥力
近日,日本政府正式决定将上百万吨核污染水排入大海,多国对此表示质疑和反对。被日本政府排入水体的污染物属于(   )
A . 放射性物质 B . 水土流失的冲积物 C . 家庭污水 D . 矿物质和化学品
我国西北的的某些地区降雨量小,却被硬性规定种植杨树。生态的不适应使该地许多的杨树长成半死不活的状态,这种做法违背了生态工程的(  )
A . 物质循环再生原理 B . 物种多样性原理 C . 协调与平衡原理 D . 整体性原理
下列关于人类与环境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 控制人口数量增长的唯一出路是设法降低出生率 B . 引起温室效应的主要原因是煤、石油和天然气等的大量燃烧 C . 臭氧量减少主要是氟利昂、CO2等逸散至大气圈上层发生反应所致 D . 被排放到水体中的微生物病原体等会使饮用水质量越来越差
下列有关人类与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酸雨的形成与燃烧天然气所产生的硫和氮的氧化物有关 B . 酸雨、水体污染、食品安全等都是破坏生物多样性的全球生态问题 C . 温室效应主要是植被被破坏使CO2的全球平衡受干扰而引发的 D . 平流层中臭氧含量非常丰富,能始终保持分解和生成的自然平衡
某地开展湿地生态保护修复工程。湿地经过修复后,底栖动物类群物种数、生物量均呈现上升趋势,得到较好恢复。其中,研究人员对该区域修复工程中不同时间的底栖动物类群和食物网结构进行调查,结果如下,回答下列问题:

  1. (1) 湿地生态系统中,生产者获取碳元素的主要方式是
  2. (2) 在9月,子陵吻虾虎鱼的营养级为,其同化能量部分用于自身生长、发育和繁殖等生命活动之外,其余去向是
  3. (3) 在11月,子陵吻虾虎鱼的营养级升高。结合题干信息,从营养结构的角度来分析,其原因是
  4. (4) 随着该湿地生态系统的修复工程的实施,湿地恢复重建后,该生态系统的会较长期相对稳定,为各类生物提供栖息、觅食、繁殖的场所,这体现生物多样性的价值。
生态工程可以帮助我们构筑健康的生态体系。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 超载放牧导致草地退化,主要违背协调原理 B . 生态工程的特点是少消耗、低效益、可持续 C . 生态工程应用了生态学和系统学等学科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D . 在湿地修复过程中,选择污染物净化能力较强的水生植物体现了自生原理
设计生态工程的常用方法之一是给食物链(网)“加环”,下图就是一种“加环”示意图,据图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该生态系统工程的设计主要遵循物质循环再生原理 B . 用残渣来培育食用菌和蛆蛹,提高了能量的传递效率 C . 图中箭头可表示物质循环的方向 D . 该生态工程的运转离不开人的管理
今年的5月22日是第29个“国际生物多样性日”,主题为“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旨在提高公众对生物多样性问题的理解和意识。下列有关生物多样性的认识和保护措施中,错误的是(   )
A . 物种多样性是生物多样性的核心 B . 就地保护是对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保护 C . 人类文化与科学技术的发展与生物多样性密切相关 D . 我国公布的国家重点动、植物名录中,只有少部分物种在自然保护区内
某生态工程的设计过程中,四位工程师依次表达了自己的设计理念。(  )

甲:进行生态工程建设时,不仅要考虑自然生态系统的规律,更要考虑经济和社会等系统的影响力;
乙:进行生态工程建设时,需要处理好生物与生物、生物与环境的平衡与适应,需要考虑环境容纳量;
丙:生态工程建设时,应尽量提高生物多样性的程度,构建复合群落,有效选择生物组分并合理布设。
丁:通过系统设计,使前一环节产生的废物尽可能被后一环节利用,以减少整个生产环节中废物的产生。

请问甲、乙、丙、丁四位工程师分别从哪个原理提出自己的理念?

A . 整体、协调、多样性、循环 B . 整体、多样性、协调、循环 C . 循环、协调、多样性、整体 D . 循环、多样性、协调、整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