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节 光合作用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 知识点题库

下列据图所阐述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 . 甲图表明,害虫种群在B点时的抗药性基因频率比在A点时高 B . 若乙图所示片段能与RNA聚合酶结合,则该片段为起始密码子 C . 丙图表明,如图条件下光照强度小于P点时,在图中温度范围内,光合速率与温度无关 D . 丁图可用来表示酶活性与pH之间的关系
下列物质中,可以在叶绿体类囊体薄膜上被消耗的有(    )

A . 水、二氧化碳、ATP B . 二氧化碳、水、ATP、NADP+ C . 水、ADP、Pi、NADP+ D . ADP、RuBP、水
组成生物体的细胞既具有多样性,又具有统一性。下列关于细胞共性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A . 组成细胞的生物大分子是相同的 B . 细胞都能进行分裂和分化 C . 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都具有的细胞器是核糖体 D . 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胞都具有叶绿体
下列有关细胞中“一定”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光合作用一定在叶绿体中进行   
②有氧呼吸一定在线粒体中进行
③没有细胞结构的生物一定是原核生物
④以RNA为遗传物质的生物一定是原核生物
⑤所有生物的蛋白质一定是在核糖体上合成 
⑥有中心体的生物一定不是高等植物

A . ①③⑤⑥ B . ②④⑥ C . ④⑤ D . ⑤⑥
下列实验中没有设置对照实验的是  (   )

A . 赫尔希和蔡斯用T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 B . 鲁宾和卡门证明光合作用释放的氧全部来自水 C . 萨顿基于实验观察的基础上提出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假说 D . 艾弗里实验证明S型菌里的DNA是遗传物质而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

为探究土壤干旱对某种植物叶片光合速率的影响,实验开始时土壤水分充足,然后实验组停止浇水,对照组土壤水分条件保持适宜,实验结果如下图所示.请回答:

(1)绿叶中的叶绿素存在于叶绿体的 上.叶绿体中光合色素吸收的光能有两方面用途,一是 ,二是促成ATP的形成.在暗反应阶段,接受能量并被还原的C3一部分形成糖类,另一部分则形成 ,使卡尔文循环持续进行.

(2)该实验过程中,实验组叶片表皮细胞中细胞液浓度的变化是逐渐 ;该植物根尖细胞中,能消耗02的场所是 ,能产生C02的场所是 

(3)实验组植物第2~4天光合作用速率逐渐下降,可能主要是缺水导致叶片内一下降引起的,第4天后光合作用速率下降的原因还与  下降有关.

为研究高光强对移栽幼苗光合色素的影响,某同学用无水乙醇提取绿叶中的色素,并进行纸层析,如图为滤纸层析的结果(I、Ⅱ、Ⅲ、Ⅳ为色素条带)。据此叙述正确的是(    )

A . 强光下的幼苗相比正常光照下的绿色更深 B . 四种色素在层析液中溶解度大小是I<Ⅱ<Ⅲ<Ⅳ C . 强光照可能抑制叶绿素的合成,促进类胡萝卜素的合成 D . 操作中如果滤液细线触及层析液,会缩短得到四条色素带的时间
下面是关于植物光合作用的问题.请回答:

  1. (1) 光反应发生在叶绿体的中,H2O在光反应中裂解为

  2. (2) 若以14CO2作为光合作用的原料,在卡尔文循环中首先出现含14C的三碳化合物是.该三碳化合物在NADPH的氢和ATP的等物质存在的情况下,被还原为三碳糖磷酸.

  3. (3) 给某植物提供C18O2和H2O,释放的氧气中含有18O是由于,H218O又作为原料参与了光合作用之故.

  4. (4) 植物光合作用光饱和点可通过测定不同下的光合速率来确定.在一定条件下,某植物在温度由25℃降为5℃的过程中光饱和点逐渐减小,推测该植物在光照充足时的光合作用最适温度(选填:<、≤、=、≥、>)25℃.

正常情况下,下列四个图若改变自变量或因变量,则曲线变化最大的是(  )

A . 图①将“光照强度”改为“CO2浓度” B . 图②将“胰岛素相对含量”改为“血糖相对含量” C . 图③将“染色体数目”改为“DNA数目” D . 图④将“酶活性”改为“有氧呼吸释放CO2量”
下面是学生在实验中遇到的一些问题,其中正确的思路是(   )
A . 在进行对花生子叶的脂肪染色时,若发现整个视野范围都呈现橘黄色时,可用盐酸洗去浮色 B . 在用纸层析法分离叶绿体中色素的实验中,若发现色素带颜色过浅,可用增加划滤液细线的次数来增加颜色 C . 在“探究细胞大小与物质运输效率的关系”实验中,琼脂块中变红的体积与整个琼脂块的体积之比越大,表示物质运输效率越低 D . 在测定酵母菌的无氧呼吸产物时,可用酸性重铬酸钾来鉴定CO2的生成
某实验小组在不同的湿度条件下测定了黄瓜叶片的净光合作用速率和气孔导度.结果如图1所示,在湿度为40%时黄瓜叶片的净光合作用速率和光照强度的关系如图2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 (1) 黄瓜光合作用过程中水被利用的场所是
  2. (2) 分析图1可知,随着环境中相对湿度的降低,黄瓜叶片的净光合作用不断降低,根据图中信息,分析其原因可能是
  3. (3) 图2中的C点时,黄瓜叶肉细胞产生的氧气扩散途径是,若将图2的环境的相对湿度提高至60%,则短时间内叶肉细胞中C3化合物的含量将(填“升高”“降低”或“不变”),相对湿度提高后B点将(填“左移”“右移”或“不移”)
从同一植株挑选长势相同、重量相等的三片叶片,编号①、②、③。将①烘干称重得a,②放入盛有清水的烧杯中并置于适宜光照下,③放入盛有清水的烧杯中并置于黑暗处。在适宜温度下,向水中通入空气,6小时后取出②和③叶片,烘干称重分别得b和c。叶片在6小时内通过光合作用制造出的有机物量是(   )
A . c-a B . a-c C . b-a D . b-c
图二表示一个水稻叶肉细胞内发生的部分代谢简图。图中①~⑤表示反应过程,A~L表示细胞代谢过程中的相关物质,a、b、c表示细胞的相关结构。请据图作答:

  1. (1) 反应过程②的场所是;反应过程⑤的场所是,细胞呼吸中物质[H]来自于(细胞结构名称)。
  2. (2) 在环境条件适宜而光照强度恰为光补偿点时,单位时间内D~L各物质中产生量与消耗量相等的有(图示字母表示)。
  3. (3) 在适宜光照条件下,叶肉细胞的叶绿体中磷酸含量最高的部位是
  4. (4) 将该细胞置于密封且其他适宜的条件下,测得密闭容器内CO2浓度的变化情况如图一,分析图中曲线可知:段表明光合作用强度大于呼吸作用强度。
图1为番茄叶肉细胞中的两种膜结构以及发生的部分生化反应示意图;在充满N2与CO2的密闭容器中,用水培法栽培番茄(CO2充足)。测得图1中两种膜产生与消耗O2速率的变化曲线(如图2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

A . 图1中,甲所示结构存在于线粒体,乙所示结构存在于叶绿体 B . 5~8 h间,容器内的CO2含量将减少,番茄植株干重将增加 C . 图1中,10 h时不再产生ATP的是甲膜;若此环境因素维持不变,容器内的O2含量将逐渐下降并完全耗尽,此时细胞质基质成为ATP合成的唯一场所 D . 若在8h时,将容器置于冰水浴中,推测乙膜消耗O2的速率将(明显)下降,因为低温抑制了酶的活性
为了研究硅对某植物光合作用的影响机制,选取6叶龄幼苗若干进行相关实验,所得结果如图甲和乙所示。回答以下问题:

  1. (1) 若要提取和分离该植物的光合色素,则所用试剂依次是
  2. (2) 图甲对应实验的实验组和对照组的自变量分别是。图乙对应实验的因变量有
  3. (3) 从图甲信息可知硅能提高该植物的净光合速率,分析图乙信息,尝试写出硅能提高该植物净光合速率的机理是(答出2点即可)。
下面是叶肉细胞在不间光照强度下叶绿体与线粒体的代谢简图,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图片_x0020_100014

A . 细胞①处于黑暗环境中,该细胞电位时间释放的CO2 量即为呼吸速率 B . 细胞②没存与外界发生和CO2的交换,此时整个植株有机物的总置不变 C . 细胞③处在较强光照条件下,细胞光合作用所利用的CO2边为N1与N2的和 D . 分析细胞④可得出,此时的光照强度较弱且物质的量N1=m2
图表示一个番茄叶肉细胞内发生的部分代谢过程。其中①~⑤表示反应过程,A~L表示细胞代谢过程中的相关物质,a、b、c表示细胞的相应结构。

  1. (1) 图中①③过程发生的场所分别是
  2. (2) 图中,当环境条件适合且G=I、D=K时该番茄叶肉细胞的代谢特点是
  3. (3) 对照组实验条件是                
    A . 高温、无海藻糖喷施 B . 正常温度、无海藻糖喷施 C . 高温、0.5%海藻糖喷施 D . 正常温、0.5%海藻糖喷施
  4. (4) 本实验中还可通过测量来反映总光合速率的变化。
  5. (5) 根据图数据,能否得出“喷施海藻糖能提高番茄植株净光合作用速率,且是通过提高胞间CO2浓度来实现的”这一结论?作出你的判断,尽可能多地写出判断的依据
某生物兴趣小组欲通过一次实验进行如下两方面的研究:一是验证甲、乙两种植物混合种植导致两种植物的单株平均干重均下降,二是探究两种植物根部竞争及茎叶竞争分别对单株平均干重的影响强度,完成如下实验步骤以及实验结果分析:
  1. (1) 实验步骤:

    ①选择生长状况相似的健康甲、乙植株若干,分成适量且等量的4组,编号为A,B,C,D。

    ②A,B组的甲、乙植株,以此为对照;C组的甲、乙植株种植在以形成根部竞争;D组的甲、乙植株种植在不同土壤、冠层交织以形成

    ③在的条件下培养相同时间,求各组植株的单株平均干重。

  2. (2) 实验结果分析:

    ,说明根部竞争的影响大;若C,D组的单株平均干重比A,B组低,且C组下降量小于D组,说明茎叶竞争的影响大;若C,D组的单株平均干重比A,B组低,且两组下降量相当,说明

大薸、风眼莲均为威胁水域生态系统和渔业生产的外来物种。为评估其生态风险,科研人员研究了这两种植物的光合特性,部分结果如下:

图片_x0020_1616990137

(注:气孔导度越大,气孔的开放程度越大;净光合速率=真光合速率一呼吸速率,可用单位时间单位面积的有机物积累量表示)

请回答:

  1. (1) 在图2所示大薸组实验中,自变量是
  2. (2) 研究人员发现,在早上7:00大薸的气孔导度较大,但其净光合速率却较低,从光合作用角度分析其原因是此时的速率较低,导致(填物质)供应不足,从而限制了光合作用强度的增强。
  3. (3) 由图1可推知,在14:00左右两种植物的光合作用强度均显著下降,其原因是
  4. (4) 由图2可推知,当 浓度小于或等于 时两种植物均不生长,这是因为,导致有机物没有积累。若大薸和凤眼莲同时存在于含有大量 的污染水体,首先发生爆发式增长的植物是
如图为探究绿色植物的相关生命活动过程的实验装置。对图示装置的分析错误的是(   )

A . 红色小液滴移动的距离表示装置内O2的变化量 B . 若要测呼吸速率,应将该装置置于黑暗中并设置相应的对照组 C . 若要测光合速率,应给予一定的光照,单位时间内小液滴移动的距离可代表总光合速率 D . 打开阀门并移除NaOH溶液后,此装置A、B对照可用于研究水份对光合作用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