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生物进化理论的发展 知识点题库

下列说法与现代生物进化理论不相符的是

A . 马和驴是同一物种,因为它们可以交配并产生骡 B . 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都是不定向的 C . 出现有利变异的个体有更多的机会产生后代从而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 D . 桦尺蠖的体色变化说明自然选择会影响种群的基因频率
有关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叙述,正确的是

A . 生物受环境影响产生的变异都是不遗传的 B . 环境条件的变化对突变体都是有害的 C . 生物进化时,自然选择决定种群的基因频率定向改变 D . 同一群落中的种群相互影响,因此进化的基本单位是群落
据2014年11月《科学家》杂志报道,在美国南部森林中生活着一种绿色变色蜥,当矮壮健实的褐色蜥蜴侵入该森林,绿色变色蜥被迫在树上生活,仅仅经过20代,绿色变色蜥就长出更大、黏性更强的护趾,帮助它们在较高的领地上定居。研究人员认为这一过程给人们展示了一个正在发生的生物进化过程,这是因为他们认为(   )

A . 树上的绿色蜥蜴种群中一定产生了新的基因 B . 褐色蜥蜴的入侵决定了绿色蜥蜴变异的方向 C . 褐色蜥蜴的入侵可能改变了绿色蜥蜴种群的基因频率 D . 褐色蜥蜴的入侵导致绿色变色蜥种群中产生了生殖隔离
根据现代生物进化理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是产生生殖隔离的前提条件 B . 自然选择、突变或种群过小,都可能导致种群基因频率发生变化 C . 自然选择过程中,直接受选择的是表现型,进而导致基因频率的改变 D . 同一物种不同种群基因频率改变会导致基因库的差别变大,但生物没有进化
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缺陷主要是(  )

①能科学地解释生物进化的原因及生物适应性、多样性的形成②认为生物个体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③对遗传、变异的本质未作出科学的解释④不能解释物种大爆发等现象.

A . ①②③ B . ①③④ C . ①②④ D . ②③④
人工选择能选育出良种,自然选择能形成物种,这两方面共同的选择基础是(  )
A . 生物都具有很强的繁殖能力 B . 生物普遍具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 C . 生物都在进行生存斗争 D . 人和自然界的选择力量
下列有关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 三倍体无子西瓜的培育过程利用了染色体变异的原理 B . 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决定了生物进化的方向 C . 基因重组可以产生新的基因型 D . 基因突变不一定都会引起生物性状的改变
去年夏季,我国部分地区降雨量较大,对农业生产及自然环境造成很大影响。下列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 农田被水淹后开始的一段时间内,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都受到抑制 B . 长期水淹的农田在洪水退去后会发生初生演替 C . 洪涝灾害会破坏生物之间固有的种间关系 D . 水稻对水淹更具有耐性是长期进化的结果
下列关于基因频率、基因型频率与生物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物种之间的共同进化都是通过物种之间的生存斗争实现的 B . 一个种群中,控制一对相对性状的基因型频率改变说明物种在进化 C . 基因型Aa的个体逐代自交后代所形成的种群中,A基因的频率大于a基因的频率 D . 突变和基因重组为进化提供了原材料,自然选择决定了进化的方向
某种群由不同基因型的个体组成,其中EE个体40个,Ee个体40个,ee个体20个,则基因e的基因频率是(  )
A . 20% B . 40% C . 60% D . 80%
大豆植株的体细胞含40条染色体,用放射性60Co处理大豆种子后,筛选出一株抗花叶病的植株X,取其花粉经离体培养得到若干单倍体植株,其中抗病植株占50%,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单倍体植株的细胞在有丝分裂后期,共含有20条染色体 B . 用花粉离体培养获得的抗病植株,其细胞仍具有全能性 C . 植株X连续自交若干代,纯合抗病植株的比例逐代降低 D . 放射性60Co诱发的基因突变,可以决定大豆的进化方向
当“601”药问世时,可治疗病毒性感冒,治疗效果很高;几年后疗效渐低,其根本原因可能是(    )
A . 病毒接触了药物后,慢慢地产生了抗药性 B . 病毒为了适应环境,产生了抗药性变异 C . 抗药性个体的出现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D . 后来的药量用得过少,产生了抗药性变异
请回答下列有关生物进化与多样性的问题: 研究者对分布在喜马拉雅山东侧不同海拔高度的358种鸣禽进行了研究,绘制了该地区鸣禽物种的演化图表(部分)及其在不同海拔分布情况的示意图(图中数字编号和字母代表不同鸣禽物种的种群)。

  1. (1) 种群①内部个体间形态和大小方面的差异,体现的是多样性,该多样性的实质是多样性。
  2. (2) 在②③④⑤四个物种中,亲缘关系最近的两个物种是
  3. (3) 该研究发现,种群分布区域的扩大是喜马拉雅鸟类新物种形成的关键步骤之一,就⑥⑦形成过程而言,种群X分布区域扩大的意义是
  4. (4) 由种群X进化成为⑥⑦两个物种的历程约为7百万年,⑥和⑦成为两个不同物种的标志是。下列关于这一进化历程的叙述,正确的是(多选)。

    A.X中的个体发生了可遗传的突变

    B.⑥⑦中每个个体是进化的基本单位

    C.⑥⑦一直利用相同的生物和非生物资源

    D.自然选择的直接对象是种群X中不同的等位基因

    E.不同海拔高度的选择有利于不同种群的基因频率朝不同方向演化

2022年北京冬奥会吉祥物“冰墩墩”,大熊猫是其设计原型。大熊猫最初是食肉动物,经过进化,其99%的食物都来源于竹子。现在一个较大的熊猫种群中雌雄数量相等,且雌雄之间可以自由交配,若该种群中B的基因频率为60%,b的基因频率为40%,则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 .    大熊猫由以肉为食进化为以竹子为食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定向改变 B . 从能量流动分析,大熊猫食性的进化可以减少能量损失,提高能量利用率 C . 若该对等位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则显性个体中出现杂合雌熊猫概率约为57.1% D . 若该对等位基因只位于X染色体上,则XbXb、XbY的基因型频率分别为8%、20%
下列关于生物进化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 种群中普遍存在的可遗传变异是自然选择的前提 B . 杀虫剂消灭害虫过程中,由于选择提高了害虫种群的抗药性基因突变率 C . 研究种群遗传和进化时,要考虑基因在种群的相继世代中的传递和分配 D . 种群的基因型频率发生了改变,这个种群不一定发生了进化
如图是物种形成的一种模式。物种a因为地理障碍分隔为两个种群a1和a2 , 经过漫长的进化,分别形成新物种b和c。在此进程中的某一时刻,a1种群的部分个体越过障碍外迁,与a2同域分布,向d方向进化。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图片_x0020_100013

  1. (1) 在遗传学和进化论研究中,物种是指能够在自然状态下相互交配并产生的—群生物。物种a的两个种群a1和a2由于地理上的障碍而不能发生基因交流,这种现象叫做
  2. (2) 由于食物和栖息条件互不相同,a1和a2发生的突变和可能不同,通过保留下来的基因也不相同。久而久之,a1和a2就会形成明显的差异,导致b和c出现,从而进化出b和c两个物种。
  3. (3) 在此过程中,不论a1或a2 , 都是不利变异被淘汰,有利变异得以保存和积累,从而使控制有利变异的提高,导致生物朝着适应环境的方向进化。由此可见,生物进化的实质是
  4. (4) 某植物种群中基因型AA的个体占20%,基因型aa的个体占50%,则A和a的基因频率分别为。倘若人为舍弃隐性性状类型仅保留显性性状的基因型,令其自交,则自交子一代所有个体中基因型AA的个体占,aa基因型的个体占,此时种群中A的基因频率为,经这种人工选择作用,该种群是否发生了进化?
如图表示某海岛上地雀进化的基本过程。有关它们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图片_x0020_100003

A . 图中X、Y、Z分别表示的是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隔离 B . 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是种群,该海岛上地雀原种的全部个体的总和是一个种群 C . 地雀原种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型频率的改变 D . 海岛上地雀新种全部个体所拥有的基因的总和,称为地雀新种的基因库
下列有关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种群是生物繁殖的基本单位,群落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 B . 地理隔离是生物进化的必要条件,生殖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标志 C . 自然选择是定向的,突变和基因重组是不定向的 D . 共同进化是指不同的生物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
根据生活环境不同,松鼠分为树松鼠、地松鼠和石松鼠等,它们的生活习性、形态特征等都存在很大差异。研究表明,生活在地球上不同地区的松鼠具有共同的祖先。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 (1) 生活在不同自然区域的松鼠形成不同的种群,由于地理上的阻隔,它们之间的交流逐渐减少,不同的种群其是不定向的,而是定向的。久而久之,这些种群的就会出现明显差异,最终(填“一定”或“不一定”)导致新物种形成。
  2. (2) 将一群基因型都为Aa的树松鼠(雌雄个体数目相等)迁到某地区(该区域之前没有松鼠的生存),若不考虑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则该树松鼠种群随机交配得到子一代中AA和aa各占25%,在此过程中,该种群(填“是”或“否”)发生了进化,理由是已知aa的雄性松鼠产生的精子不可育,则子一代自由交配的后代中雄性不育松鼠占
  3. (3) 松鼠的天敌有多种,松鼠与天敌之间通过捕食相互作用,实现了生物之间的
下列关于生物进化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 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型频率的改变 B . 细菌耐药性的产生是因为滥用抗生素促使细菌发生基因突变 C . 经长期自然选择,一种基因的频率可能降为零 D . 只有在新物种形成时,才发生基因频率的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