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生命的物质变化和能量转换 知识点题库

根据所给图像,完成下列内容。

  1. (1) 上图中有个氨基;个肽键,肽键的结构简式为
  2. (2) 此化合物是由种氨基酸,通过反应形成的。
  3. (3) 组成该化合物的氨基酸种类不同,是由决定的,氨基酸的结构通式可表示为
  4. (4) 该化合物在核糖体上合成,合成过程中相对分子质量减少了
  5. (5) 已知20种氨基酸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是120,现有某蛋白质分子由3条肽链组成且相对分子质量为4032,则此蛋白质分子中的肽键数为
肉毒梭状芽孢杆菌产生的肉毒类毒素,由两条肽链组成。日常食品中的腊肠、臭豆腐、豆瓣酱等,如若处理不当都有可能引起肉毒类毒素中毒。下图是肉毒类毒素其中一条肽链的局部结构图,请据此回答:                                            
  1. (1) 肉毒梭状芽孢杆菌属于(原核生物、真核生物),它的遗传物质是
  2. (2) 肉毒类毒素的化学本质是,组成其单体的结构通式是,连接其单体的化学键可以表示为(用化学符号表示)。
  3. (3) 肉毒类毒素由两条肽链组成,那么一分子肉毒类毒素至少含有个氨基。如果组成肉毒类毒素的单体一共有a个,每个单体的平均分子量为b,那么肉毒类毒素的分子量为
  4. (4) 若将图中的肉毒类毒素片段完全水解,将得到的氨基酸重新组合成一条肽链(非环状肽),而每种氨基酸只有一个,那么形成的肽链的种类最多为种。
测定下列哪项可简便且准确判断贮存小麦种子的细胞呼吸方式(     )
A . 有无酒精的生成 B . 有无水的生成 C . 有无有机物消耗 D . O2消耗量与CO2生成量的比值
血红蛋白分子含四条多肽链,共由574个氨基酸构成,那么该分子中含有的肽键数应是(     )
A . 570 B . 573 C . 574 D . 578
加酶洗衣粉在温水中的洗涤效果更好,这说明(    )
A . 酶的活性受pH影响 B . 酶的活性受温度影响 C . 酶具有高效性 D . 酶具有专一性
细胞内糖分解代谢过程如图所示,①~④代表生理过程,甲~丁代表物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图片_x0020_748950363

A . ①过程有[H]的产生,②③④过程均有[H]的消耗 B . 甲、乙、丁分别代表的是CO2、酒精、乳酸 C . ①②发生于线粒体中,③④发生于细胞质基质中 D . 动物细胞内,过程②比过程①释放的能量多
在光合作用的探究历程中,人们利用离体的叶绿体进行实验,逐渐探明了水的光解和[H]的产生过程,如图所示(e为负电子)。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 . 完成过程①需要叶绿体色素和酶的共同作用 B . 过程②发生在类囊体薄膜上并存在能量的转换 C . NADPH 进入叶绿体基质并参与合成C3的反应 D . 自养生物细胞的过程①②均发生在叶绿体中
提取新鲜菠菜叶的叶绿体色素,用圆形滤纸层析分离色素,实验装置如图.正确的层析结果是(深色圈表示色素环)(  )

图片_x0020_100004

A . 图片_x0020_1126915216 B . 图片_x0020_100006 C . 图片_x0020_1478255619 D . 图片_x0020_100008
下列关于酵母菌细胞呼吸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 水既是有氧呼吸的反应物,也是有氧呼吸的产物 B . 细胞呼吸的每个反应阶段都能产生ATP和NADH C . 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第二阶段都会产生二氧化碳 D . 无氧呼吸只能将葡萄糖中少部分能量储存到ATP中
细胞色素C是一种水溶性蛋白,由核基因编码,位于线粒体内膜的外侧,它不仅参与细胞的能量代谢,在接受一定的信号后,还能转移到细胞质基质中,并与Apaf-1蛋白结合引起细胞凋亡,这是细胞凋亡的方式之一。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控制细胞色素C合成的基因的载体是染色体 B . 细胞色素C最可能参与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 C . 控制Apaf-1蛋白合成的基因发生突变可影响细胞凋亡 D . 哺乳动物的红细胞没有线粒体,不会发生细胞凋亡
关于生物学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 NaOH与CuSO4配合使用在还原糖和蛋白质检测实验中作用不同 B . 染色质中的DNA比裸露的DNA更容易被甲基绿着色 C . 纸层析法分离叶绿体色素时,以多种有机溶剂的混合物作为层析液 D . 利用取样器取样法调查土壤小动物的种类和数量,推测土壤动物的丰富度
某研究小组进行了如下表的酶特性探究实验。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试管

本尼迪特试剂

1%淀粉

新鲜唾液

蔗糖酶溶液

1

2mL

3mL

1mL

2

2mL

3mL

ImL

3

2mL

3mL

A . 实验中的本尼迪特试剂不能用KI—I2 溶液来代替 B . 实验中各试剂的浓度、用量和 37℃恒温水浴等属于该实验的无关变量 C . 该实验可研究酶具有催化作用及酶具有专一性 D . 配置淀粉溶液通常将其溶解在质量分数为 0.3%的 NaCl 溶液中
以下关于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 用黑藻叶片观察细胞质壁分离时,叶绿体的存在有利于观察实验现象 B . 用健那绿染液将口腔上皮细胞的线粒体染色后,细胞仍具有活性 C . 纸层析结果显示叶绿素a与叶黄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差异最大 D . 观察洋葱根尖有丝分裂时,分生区细胞排列紧密
甘蔗是制造蔗糖的原料,乙烯利是一种植物生长调节剂,为研究乙烯利提高甘蔗抗旱性的作用机理,科研人员以抗旱性较弱的甘蔗新台糖10号为材料进行控水实验,在停止灌水20天后,实验组叶面喷施适宜浓度的乙烯利,对照组喷施清水,测定其光合作用的相关指标如下表(呼吸速率的变化忽略不计)。通常认为水分胁迫对植物光合作用的影响主要包括气孔限制与非气孔限制两个因素,气孔限制多指水分胁迫引起气孔关闭,非气孔限制多指在严重胁迫下,叶绿体中五碳化合物的再生受到抑制。

6月27日

7月5日

7月12日

7月19日

净光合速率

(μmolCO2·m-2·s-1

实验组

22.5

17.9

18.1

17.9

对照组

20.5

11.2

15.2

14.1

气孔导度

(molH2O·m-2·s-1

实验组

0.33

0.15

0.40

0.48

对照组

0.17

0.10

0.45

0.53

胞间CO2浓度

(μmolCO2·mol-1

实验组

210

165

162

248

对照组

240

242

250

310

  1. (1) 气孔限制情况下,植物光合作用速率受到抑制的原因是
  2. (2) 喷施乙烯利能使甘蔗新台糖10号随干旱程度加深而调节气孔导度,判断的依据是
  3. (3) 随干旱胁迫程度的加深,甘蔗植株受(填“气孔限制”或“非气孔限制”)的影响,对照组胞间CO2浓度升高。喷施乙烯利后能减缓净光合速率的下降,分析其原因是
  4. (4) 实验过程中,通过对叶绿体基粒数和基粒片层数的观察,发现喷施乙烯利的甘蔗叶肉细胞中叶绿体基粒数平均增加1.2-1.6个,每个基粒片层数平均增加2.2个。科研人员认为该因素也是导致实验组胞间CO2浓度下降的原因,请从基粒数量及基粒片层数的变化影响卡尔文循环的角度分析,其原因是
ATP是细胞的能量“通货”,关于ATP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 含有C,H,O,N,P B . 必须在有氧条件下合成 C . 胞内合成需要酶的催化 D . 可直接为细胞提供能量
回答下列有关蛋白质和核酸的问题。
  1. (1) 在脑和脊髓中,存在着与人体痛觉相关的多肽物质——脑啡肽。如图是脑啡肽的结构简式,请据图回答:

    该物质属于肽,由种氨基酸构成,含有个氨基。

  2. (2) 某50肽中有丙氨酸4个,现脱掉其中的丙氨酸(相应位置如图)得到4条多肽链和5个氨基酸。(脱下的氨基酸均以游离态正常存在)

    该50肽水解得到的几种有机物比原50肽增加了个氧原子。将得到的5个游离氨基酸脱水缩合形成物质,则有种不同的氨基酸的排列顺序。

  3. (3) 由1分子的磷酸、碱基m和化合物a构成的核苷酸,如下图所示,请据图回答:

    a是,m共种。若m是尿嘧啶,则b物质的中文名称是

某细胞器含有甲、乙两层膜,在乙膜两侧存在H+浓度差。H+顺浓度梯度经ATP合成酶转移至该细胞器的基质的同时,驱动ATP的合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乙膜上含有光合色素 B . 乙膜上能产生NADpH和O2 C . 乙膜消耗氧气产生大量ATP D . 乙膜在无氧气的条件下合成ATP
关于有氧呼吸的特点(与无氧呼吸相比),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
A . 需要多种酶参与 B . 释放二氧化碳 C . 分解有机物不彻底 D . 生成大量的ATP
现有一瓶混有酵母菌和葡萄糖的培养液,通入不同浓度的O2时,其产生的酒精和CO2的量如图所示。在O2浓度为a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酵母菌只进行酒精发酵 B . 2/3的葡萄糖用于酒精发酵 C . 1/3的葡萄糖用于酒精发酵 D . 酵母菌停止酒精发酵
CO2浓度增加会对植物光合作用速率产生影响。研究人员以大豆、甘薯、花生、水稻、棉花作为实验材料,分别进行三种不同实验处理,甲组提供大气CO2浓度(375μmol·mol-1),乙组提供CO2浓度倍增环境(750μmol·mol-1),丙组先在CO2浓度倍增的环境中培养60d,测定前一周恢复为大气CO2浓度。整个生长过程保证充足的水分供应,选择晴天上午测定各组的光合作用速率。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 CO2浓度倍增的环境能够提高本实验中作物的光合作用速率 B . 突然倍增CO2浓度,暗反应过程中C3化合物含量短时间内会增加 C . 丙组的光合作用速率比甲组低的原因可能是固定CO2的酶含量升高 D . CO2浓度倍增实验作物的光合作用速率并未倍增,可能与光反应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