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节 神经信息的传送(选学) 知识点题库

下图表示突触的亚显微结构,a、d分别表示两个神经元的局部。下列与此相关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

A . 图中a部位兴奋一定能够使d兴奋 B . 兴奋由b传至c的过程中,①处膜外电流方向是b→c C . ③内的神经递质只能经④释放再作用于⑥ D . 神经递质的释放与②无关

如图是一个神经元的示意图,O点为PQ的中点,给予O点一个适当的刺激,则电流表的偏转情况是?若同时在O点、M点给予相同且适宜的刺激,如果电流表不偏转,则M点的条件是(  )

A . 不偏转,M与P或Q点重合 B . 偏转,M在PQ段之间 C . 不偏转,MP大于或等于PQ的一半 D . 不偏转,MP小于或等于PQ的一半
下列关于兴奋传导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神经纤维内部局部电流的方向与兴奋传导的方向相反 B . 突触小体可完成“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变 C . 兴奋在神经元之间传递的方向与突触小泡移动的方向相同 D . 神经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只能使突触后膜产生兴奋
下列能正确表示神经纤维受刺激后刺激点膜电位由兴奋状态恢复为静息状态的过程是(    )

A . ①→④ B . ②→③ C . ③→② D . ④→①
如图表示在一条神经纤维的箭头处提供一个足够强的刺激,兴奋进行双向传导,下列能表示该刺激发生后的某一时刻的神经纤维内外侧的电位是(  )

A . B . C . D .
如图A表示某时刻神经纤维膜电位状态,图B表示膜内电位随时间变化曲线,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 丁区域的膜电位是Na+外流形成的 B . 甲区或丙区一定是刚恢复为静息状态 C . 将图A神经纤维置于低Na+环境中,静息电位将变小 D . 若图A的兴奋传导方向是从左到右,则乙处电位可能处于③→④过程
关于如图的叙述符合生物学事实的是(  )

A . 甲图表示过氧化氢被分解曲线,可以说明酶具有专一性 B . 乙图中的①②③可分别表示原核生物、细菌和蓝藻三者之间的关系 C . 若丙表示反射弧,则其中的信息始终以局部电流的形式传导的 D . 若丁是在兔体细胞内检测到的化合物,则丁很可能是蔗糖
图为突触结构的示意图。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

A . 图中内容物的释放主要借助于突触前膜的选择透过性 B . 兴奋通过突触时由电信号转化为化学信号再转化为电信号 C . 兴奋在突触处只能单向传递 D . 某人体内一种抗体与受体结合,引起肌肉持续舒张,这种疾病属于自身免疫病
甲图和乙图分别表示参与人体生命活动调节的两种细胞的一部分,下列对它们参与的相关调节过程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 . 甲图中1→2→3和乙图中①→②→③都有ATP的水解 B . 甲图如果是突触小体,3一定能引起突触后膜发生如乙图中①→②的变化 C . 如果甲图是胰岛B细胞,则3可以促进血糖进入肝脏细胞 D . 血液中适当浓度的CO2可以使呼吸中枢产生如乙图的电位变化
下列关于突触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 神经元的树突末梢经过多次分支,最后每个小枝末端膨大形成突触小体 B . 突触小体可以与其他神经元的胞体或树突等通过一定方式形成突触 C . 在光学显微镜下可以观察到突触的亚显微结构 D . 前一个神经元的突触前膜和后一个神经元的突触后膜共同构成突触
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μm颗粒物,富含大量有毒、有害物质,易通过肺部进入血液。目前PM2.5已成为空气污染指数的重要指标。下列有关PM2.5的推测正确的是(     )
A . PM2.5进入人体肺泡中即进入了人体的内环境 B . 颗粒物中的一些酸性物质进入人体血液将导致血浆最终呈酸性 C . PM2.5可能成为过敏原,其诱发的过敏反应属于兔疫缺陷症 D . 颗粒物进入呼吸道引起咳嗽属于非条件反射,其中枢不在大脑皮层
图甲是a-银环蛇毒影响兴奋传递的示意图,图乙是其引发机体免疫应答的示意图。

  1. (1) 图甲中,正常情况下当兴奋传导到突触小体时,被释放到突触间隙,从而引起上的电位变化。当a-银环蛇毒进入突触间隙时,神经冲动传导受阻,原因是
  2. (2) 图乙中,细胞①的名称是,细胞②的名称是。③④⑤中,分化程度更高的是,具有识别特异性的是
  3. (3) 图乙表明,人体免疫细胞清除a-银环蛇毒的主要途径有。(用文字描述)
将小鼠迷走神经元与“感觉肠道细胞”一起培养时,两者会形成突触(如图),同时“感觉肠道细胞”分泌的谷氨酸在 100 微秒内被神经元接收,阻断这些谷氨酸分泌会使得信号传递嘎然而止。这里谷氨酸在突触传递中扮演的角色是(    )

A . 钠离子 B . 神经递质 C . 突触后膜受体 D . 突触小泡
下图是人体内某些信息分子作用的示意图,字母A—D表示信息分子,①②表示相关生理变化。请据图回答:

图片_x0020_100005

  1. (1) 写出相关信息分子的名称:B,D
  2. (2) 图中①表示;②表示增殖分化产生更多的
  3. (3) A作用于下丘脑神经细胞,由信号转变为信号,下丘脑兴奋,通过神经调节,引起骨骼肌战栗。
去甲肾上腺素(NE)由肾上腺髓质细胞分泌时作为激素发挥作用,由支配肾脏的肾交感神经元释放时作为神经递质发挥作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NE作为细胞传递信息的分子,可以在神经细胞之间传递信息 B . 不同来源的NE作用不同,其分泌量可随内外环境的改变而变化 C . NE的特异性受体不仅仅存在于神经细胞,还存在于其它组织细胞 D . NE既可作为激素又可作为神经递质,导致兴奋会在突触处双向传递
下列有关细胞结构与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具有双层膜的结构有线粒体、叶绿体和细胞核 B . 神经细胞轴突末梢有大量突起,有利于附着更多的神经递质受体 C . 二次免疫过程中记忆细胞可以迅速产生大量的特异性抗体 D . 人体细胞呼吸作用产生CO2场所为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基质
下列关于酶、激素、神经递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酶、激素和神经递质都属于分泌蛋白 B . 酶、激素和神经递质都是生物体内重要的信号分子 C . 激素和酶一样能进入细胞内参与细胞的化学反应 D . 发挥完作用后通常会迅速失活的有激素和神经递质
动物被运输的过程中,体内皮质醇激素的变化能调节其对刺激的适应能力。如图为皮质醇分泌的调节示意图。据图分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 运输刺激使下丘脑分泌激素增加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 B . 图中M促进皮质醇分泌的过程属于神经—体液调节 C . 皮质醇作用的靶细胞还包括下丘脑细胞和垂体细胞 D . 动物被运输过程中,体内皮质醇含量先升高后逐渐恢复
如图是一个反射弧和突触的结构示意图,根据图示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 (1) 图1中代表效应器的应为标号;细胞接受刺激时,细胞膜对Na的通透性增加,膜内电位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2. (2) 图2中的1表示,其内的物质是
  3. (3) 假如图3中的Y来自图1中的A,X来自大脑皮层。当针刺破手指的皮肤,感受器接受刺激后,导致效应器产生反应,则Y释放的物质具有使突触后膜产生的作用,此反射属于(条件或非条件)反射。当我们取指血进行化验时,针刺破手指的皮肤,但我们并未将手指缩回是因为大脑皮层发出的指令是对这个刺激不作出反应,则X释放的物质对突触后膜具有作用,这说明一个反射弧中的低级中枢要受高级中枢的控制。
  4. (4) ACh(乙酰胆碱)是一种兴奋性递质,当兴奋到达传出神经末梢时,ACh与ACh受体结合,引起肌肉收缩。当完成一次兴奋传递后,ACh立即被分解,若某种药物可以阻止ACh的分解,则会导致
若箭头表示兴奋在神经元之间以及神经纤维上的传播方向。下列各图中,错误的是(   )
A . B . C . 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