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邓稼先 知识点题库

仿照下面的例句写一句话,使上下文自然顺畅。

  人生的价值不在于生命的长度,而在于生命的质量;人生的意义                   , 而在于                   

体会下列句子的表达手法和作用。​

  1. (1) 奥本海默是一个拔尖的人物,锋芒毕露。……奥本海默是一个复杂的人。佩服他、仰慕他的人很多,不喜欢他的人也不少。

  2. (2) 我以为邓稼先如果是美国人,不可能成功地领导美国的原子弹工程;奥本海默如果是中国人,也不可能成功地领导中国的原子弹工程。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魏王欲攻邯郸①,季梁②闻之,中道④而反;衣焦不中④,头尘不去@,往见王日:“今者臣来,见人于大行⑥,方⑦北面⑧而持⑨其驾⑩,告臣日:‘我欲之楚。’臣日:‘君之楚,将奚为北面?’日:‘吾马良。’臣曰:‘马虽良,此非楚之路也。’曰:‘吾用多。’臣日:‘用虽多,此非楚之路也。’日:‘吾御者善。’此数者愈善而离楚愈远耳。今王动欲成霸王,举

欲信于天下 。恃王国之大,兵之精锐,而攻邯郸,以广地尊名 ,王之动愈数,而离王愈远耳。犹至楚而北行也。”

    【注释】①选自《战国策·魏策》。②季梁:魏国的大臣。③中道:半路,中途。④衣焦不申:衣着憔悴,形容衣着不整。“焦”通“憔”。“申”通“伸”。⑤头尘不去:头上的尘土没有去掉。⑥大行:即太行山。亦解释为“大路”。⑦方:正。⑧北面:向北,朝北。⑨持:驾着。⑩驾:马车。 举欲信于天下:一举一动都要取信于天下。 广地尊名:使地广,使名尊。

  1. (1)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的词。

    ①中道而

    ②我欲

    ③先自其足

    ④而离愈远耳

  2. (2) 翻译下面的句子。

    君之楚,将奚为北面?

  3. (3) 季梁所讲的故事,后人将其概括为一个成语:

  4. (4) 季梁讲这个故事的目的是什么?

学习了课文.班级开展以“走近邓稼先”为主题的实裴活动.请你参与。

  1. (1) 【板报设计】从1964年10月16日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到2016年“神舟”十一号成功发射,表明我国科技人员在”两弹一星”精神的鼓舞下,在科技攻关上已经走在了世界前列。请你为以“打开科技之窗”为主题的黑板报设计两个具体的栏目。

  2. (2) 【在线交流】假如邓稼先还健在,请你在广泛搜集资料的基础上设计两个问题和邓稼先在网上进行交流,你会如何设计?

  3. (3) 【写墓志铭】1986年7月29日邓稼先逝世,请仿照例句,为他写一段墓志铭。

    例句:一生为祖国无私奉献,鞠躬尽瘁,身先士卒,让我们记住他一一“‘两弹’元勋”邓稼先。

课内经典文段阅读。

                                                                                                “两弹”元勋

    邓稼先1924年出生在安徽省怀宁县。在北平上了小学和中学,于1945年自昆明西南联大毕业。1948年到1950年赴美国普渡大学读理论物理,获得博士学位后立即乘船回国。1950年10月到中国科学院工作。1958年8月奉命带领JL十个大学毕业生开始研究原子弹制造的理论。

    这以后的28年间,邓稼先始终站在中国原子武器设计制造和研究的第一线,领导许多学者和技术人员,成功地设计了中国的原子弹和氢弹,把中华民族国防自卫武器引导到了世界先进水平。

    1964年10月16日中国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

    1967年6月17日中国爆炸了第一颗氢弹。

    这些日子是中华民族五千年历史上的重要日子,是中华民族完全摆脱任人宰割危机的新生日子!

    1967年以后邓稼先继续他的工作,至死不懈,对国防武器做出了许多新的巨大贡献。

    1986年8月邓稼先做了切除直肠癌的手术。次年3月又做了第二次手术。在这期间他和于敏联合署名写了一份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核武器发展的建议书。1986年5月邓稼先做了第三次手术,7月29日因全身大出血而逝世。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正好准确地描述了他的一生。

    邓稼先是中华民族核武器事业的莫基人和开拓者。张爱萍将军称他为“‘两弹’元勋”,他是当之无愧的。

  1. (1) 张爱萍将军称邓稼先为“两弹元勋”,请你列举几条之所以如此称呼的理由。

  2. (2) “获得博士学位后立即乘船回国”一句中“立即”一词表现了邓稼先怎样的思想品质?

  3. (3) 从上文中找出具体的事实,以表明邓稼先真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4. (4) ⑦自然段中写邓稼先二次手术期间和于敏写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核武器发展建议书这一情节的目的是什么?

下面句子中划线成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

A . 为了还原新加坡前总理李光耀的真实形象,小编搜集了一些李光耀鲜为人知的小故事。 B . 说起土肥原,这是日本侵华史上一名当之无愧的人物。 C . 他立下过军事奇功,也遭遇过四面楚歌,是一个可歌可泣的悲剧英雄形象。 D . 在西方基督教国家里,《圣经》是一部家喻户晓、妇孺皆知的书,也是多数人必读的一部书。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答题。

⑴奧本海默是一个有个性的人。佩服他、仰mù(    )他的人很多,不喜欢他的人也不少。

⑵“鞠躬尽cuì( ) ,死而后已正好准确地描述了邓稼先的一生。

⑶张爱萍将军称他为“‘两弹’(    )(A . xiōng  B . xūn)”。

⑷邓稼先的一生是有方向、有意识地前进的。没有páng huáng(    ),没有矛盾。

  1. (1) 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仰mù()

    鞠躬尽cuì ()

    ()(A . xiōng   B . xūn)

    páng huáng()

  2. (2) 下面对画横线的词语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仰mù:敬仰思慕。 B . 鞠躬尽cuì,死而后已:小心谨慎,贡献出全部精力。 C . 元勋:最高领导人。 D . páng huáng:走来走去,犹疑不决,不知往哪个方向去。
  3. (3) 句(2)中画波浪线的“正好”一词,从词性角度判定,属于词。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作者提到儿时从父亲那里听到的一首歌,是因为这首歌是激励热血男儿报效祖国的战歌,有利于表现邓稼先的伟大精神。 B . 作者提及父亲诞生的时代,是“中华民族任人宰割的时代”,是为了再次强调中华民族曾有的历史悲哀。 C . 作者说“父亲一生都喜欢这首歌曲”,是为了赞扬像父亲、邓稼先这样的中国几代知识分子为振兴民族的崇高理想。 D . 文章第五部分以“我不能走”为标题,是为了提示下文内容。
邓稼先是“两弹元勋”,作者却没有把重点放在他的生平和巨大贡献上,而是以情感动人,这样写的原因是什么,对此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 . 作者认为,写科学家应着眼于科学精神、科学态度,突出他们的人格魅力,所以往往淡化了细节。 B . 作者认为,关于邓稼先的生平和事迹很多人已经了解了,所以不写也罢。 C . 作者不仅要通过这篇文章来歌颂邓稼先,同时也想流露出对老朋友的思念之情。 D . 作者与邓稼先虽有 50 年的友谊,但毕竟分隔太久,对他的具体工作情况并不十分了解,所以不宜铺开来写。
学贵有疑。课文第五部分提出,如果要拍摄影片《邓稼先传》,可以采用“五四”时代的歌曲作为背景音乐。小文很纳闷,为何不能用《歌唱祖国》等当代昂扬向上的歌曲作为背景音乐?请告诉小文你的看法。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解释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 这是千千万万人努力的结果,是许许多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创造出来的伟大胜利。(可以歌唱,可以哭泣) B . 张爱萍将军称他为“‘两弹’元勋”,他是当之无愧的。(可以毫无愧疚地接受荣誉或称号) C . 青海、新疆,神秘的古罗布泊,马革裹尸的战场……(用马皮把尸体包裹起来,指将士战死于战场) D . 至今热血犹殷红。(带黑的红色)
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词性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 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助词) B . 他抑制不住工作热情。(助词) C . 这是清楚的。(副词) D . 我在房间里读书。(动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