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 短文两篇 知识点题库

下列句子中的文言虚词“而”的意义和用法与“摘而藏之”中“而”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B . 溪深而鱼肥 C . 乃记之而去                   D . 呼尔而与之
《爱莲说》中最能概括莲的高贵品质的一句话是:

阅读文段,回答问题。

爱莲说    周敦颐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1. (1) 解释下列句中加线的字。

    可爱者甚    亭亭净       出淤泥而不

  2. (2) 写陶渊明“独爱菊”和世人“甚爱牡丹”有什么作用?

选出理解不正确的一项 (   )。


A . “龙”和“仙”是比喻道德高尚的人。 B .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渲染了居室恬静的气氛。 C .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表现了作者对知识分子的歌颂,对无学问之人的鄙薄。 D .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反映了室主人对世俗生活的厌弃。
文言文阅读,回答1-3小题

                                                                   (一)爱莲说

                                                                            周敦颐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 , 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1. (1) 下列句子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 . 晋陶渊明爱菊         矜寡孤废疾者皆有所养 B . 香远清               自己以为大有所 C . 隋后有闻             娟然如拭,妍明媚 D . 者何人            观夫巴陵胜状
  2. (2) 下列句子加点词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 水陆草木花            宋何罪 B . 李唐来                屠后断其股 C . 濯清涟不妖             丁壮者引弦 D .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且置土石
  3. (3) 下列文章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 . 文章以“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为陪笔,引入下题,烘托自己对莲花的喜爱,惜景抒情;“借花自以为写照”。 B . 文章品评菊花、牡丹、莲花,意在慨叹真隐者少,有德者寡,而贪爱富贵者居多。以“君子”喻莲,表明了作者志在君子的道德情感。 C . 文章用“噫”字引领三个排比句,在排比句中,句式同中见异,变化有致,感情起伏,其中反问句“同予者何人”情感色彩最为强烈。 D . 文章结尾没有按照之前的菊、牡丹、莲的顺序来写,而是将牡丹衬在莲后,是对追名逐利者进行暗讽,意味深长,耐人寻味
  4. (4) 把第Ⅰ卷文言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中通外直,不蔓不枝。 

    译文:

    ②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译文:                        

《陋室铭》中点明全文主旨的句子是, 

找出各组中加线字注音有错的一项,将序号填在横线上。

①A.陋室(lòu)  B.德馨(xīng) C.调素琴(tiáo)

②A.鸿儒(hóng) B.案牍(dú) C.西蜀(shǖ)    

③A.诸葛亮(gé) B.嗫嚅(rú) C.磐石(páng)   

下列句子,朗读停顿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
A .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B .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C .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D .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下列句中“之”字的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    )

例句:无丝竹之乱耳

A . 孔子云:何陋之有 B . 无案牍之劳形 C . 春冬之时 D . 观之正浓
默写
①士不可以不弘毅,                   。(《论语》)
②采菊东篱下,                     。(陶渊明《饮酒(其五)》)
③木兰不用尚书郎,                  , 送儿还故乡。(《木兰诗》)
④池上碧苔三四点,                , 日长飞絮轻。(晏殊《破阵子》)
⑤烽火连三月,                 。(杜甫《春望》)
⑥日暮乡关何处是?               。(崔颢《黄鹤楼》)
                   , 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⑧问渠那得清如许?              。(朱熹《观书有感》)
⑨刘禹锡的《陋室铭》中“                  ”表现了作者交往的高雅。
⑩远隔千山万水的朋友要表达彼此之间的深情厚谊,往往会想到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古诗文填空
①少壮不努力, 。
 ,烟波江上使人愁。
③《红楼梦》中有诗云:“质本洁来还洁去,不教污淖陷渠沟”。这让我们联想到《 爱莲说》中与之意思相近的名句 , 。
④在《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中,孟浩然委婉表达自己想做官而无人引荐的想法的佳句是: , 。
⑤孟浩然在《早寒江上有怀》中看到孤帆也不禁勾起思乡之情的诗句是: , 。”

阅读课文《陋室铭》,完成各题。

  1. (1) 解释下面句中加横线的词。

    是陋室  

    ②谈笑有鸿儒  

  2. (2) 翻译下面的句子。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3. (3) 有人说:“既然‘斯是陋室’,不管怎么说,陋室就是陋室,怎么可能‘何陋之有’呢?”如果你是刘禹锡,如何回答他?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爱莲说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1. (1) 《爱莲说》的作者是(朝代)的(人名)。

  2. (2) 解释下列词解释。

    ①可爱者甚   蕃:       ②不蔓不     枝:

    ③亭亭净     植:       ④陶后有闻    鲜:

  3. (3) 翻译句子。

    ①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②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4. (4) 有人说,本文主要写的是“爱莲说”,却用大量的篇幅写了“菊之爱”“ 牡丹之爱”,有喧宾夺主之嫌;如果把“菊之爱”“ 牡丹之爱”去掉,更能表达作者的情感。请结合本文谈谈你的看法。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爱莲说》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宝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1. (1) 文段选自《》,作者,是我国(朝代)著名家。

  2. (2) 下列选项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 . 爱者甚蕃(值得) B .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玩弄) C . 陶后有闻(新鲜) D . 亭亭净(竖立)
  3. (3) 解释下列文言句子中划线的虚词或指出其作用。

    ①予独爱莲出淤泥不染。    之   而

    李唐来,世人爱牡丹。    自   甚

  4. (4)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语句。

    ①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②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5. (5) 本文采用了以花喻人、托物言志的写法,请说说“菊”和“牡丹”在表达文章主旨上起了什么作用?作者对莲的赞美寄寓了怎样的生活态度?

给下列加下划线的字注音。

    鸿     西    案

   痕          素琴

假设你有一间书房,请你给自己的这间书房命名,并写一段文字说明命名的理由。(120字左右)
给下列划线的字注音。

                               隐

泥                                  不不枝

者                             

吟诵古典诗歌,脑海中会呈现诗中所描绘的画面,即“诗中有画”。请从下面描写荷花的诗句中任选一句,发挥想象,用自己的语言把它描绘成一幅美丽的画卷。要求:①紧扣诗句;②语言表达简明、生动;③运用一种修辞;④50字左右。
  1. (1) 十里荷花带月看,花和月色一般般。(杨公远《月下看白莲》)
  2. (2) 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王昌龄《采莲曲》)
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 濯清涟/而不妖 B . 可爱者/甚蕃 C .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D . 同予者/何人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 (1) 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2. (2)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