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考专区 知识点题库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荆宣王问群臣曰:“吾闻北方之畏昭奚恤,果诚如何?”群臣莫对。江一对曰:“虎求百兽而食之,得狐。狐曰,‘子无敢食我也!天帝使我长百兽,今子食我,是逆天帝之命也。子以我为不信,吾为子先行,子随我后,观百兽之见我而敢不走乎?’虎以为然,故遂与之行;兽见之皆走。虎不知兽畏己而走也,以为畏狐也。今王之地方五千里,带甲百万,而专属之昭奚恤。故北方之畏奚恤也,其实畏王之甲兵也,犹百兽之畏虎也。”

(选自《战国策.楚策》)

  1. (1) 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

    ①群臣莫           ③天帝使我长百兽

    ②虎百兽而食之     ④虎以为

  2. (2) 将下列语句译成现代汉语。

    虎不知兽畏己而走也。

  3. (3) 由文中的寓言故事,后人概括出一个什么成语?这个成语是什么意思?江一对楚宣王讲这个故事的用意是什么?
《红星照耀中国》又名《》是国著名记者的不朽名著,是一部文笔优美的纪实性很强的报道性作品。作者真实记录了他在中国西北革命根据地(以延安为中心的陕甘宁边区)进行实地采访的所见所闻,向全世界真实报道了中国和中国工农红军以及许多红军领袖、红军将领的情况,先后被译为二十多种文字,几乎传遍了全世界。是斯诺笔下最具代表性的人物形象。
成长路上,有彩虹,也有风雨。成功时,留一点清醒给自己,你会发现,更多的理想需要追求;失败时,留一点梦想给自己,你会发现,前方的道路何其宽广;幸福时,留一点责任给自己,你会发现,帮助别人多么快乐;忧伤时,留一点微笑给自己,你会发现,平凡的生活充满阳光……

请以“留一点______给自己”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将标题补充完整;(2)文体不限,字数不少于600;(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小题。

【甲】

    三十八岁的贺龙站在湖南西部一个长满香樟和苦竹的山顶上,目光越过山下的一大片平坝,在对面同样葱郁的山岭间游移,他想看见哪怕是瞬间闪现出来的那个熟悉的身影。

    个子不太高但显得十分结实的贺龙,与个子同样不高但显得有些瘦小的萧克之间的不寻常的友情,在中国革命史中堪称佳话。这不仅仅是因为他们娶了一对亲姐妹为各自的妻子,更重要的是,这两个具有同样政治信仰的共.产.党人志同道合。

    山下的那一大片平坝被当地人称为十万坪谷地。一场为摆脱围困而进行的伏击战就要在此打响了。

    这是一九三四年十一月十六日的上午。在离这里大约四百多公里的湖南与广西的交界处,中央红军庞大的队伍正在连绵阴雨中向着凶险莫测的湘江上游移动。而此刻贺龙的眼前却是阳光灿烂,宁静的坪坝在暖洋洋的冬日阳光的照耀下浮动着一层金黄色的尘雾。

    ……

    在南腰界 , 贺龙从当地小学里弄来一张国民党当局的报纸,他在报上看到了这样一条消息:“江西萧克匪部第六军团窜入黔东,企图与贺龙匪部会合。”两军距离如此之近,这让偶然获得了消息的贺龙悲喜交加,他立即命令七师和九师分两路往贵州方向前进,他对红军官兵说:“咱们去撞六军团!”

    两天之后,红军九师到达一个叫铅厂坝的小镇。他们发现山下的小河边有一小股部队正在慢慢移动。在远远地开了几枪试探后,红军官兵在草丛中发现了一个令他们眼睛一亮的东西:一顶缀有红五星的军帽。A他们放下枪,轻轻地喊,大声地喊,然后,他们奔跑了过去,与虚弱的红六军团的士兵紧紧地拥抱在一起。

    这一瞬间发生在一九三四年十月下旬。第六军团以巨大的代价揭开长征的序幕,尽管这一过程使这支红军武装经历了太多的艰险与困难,但他们终于与贺龙率领的红三军在贵州、湖南和四川三省交界处的荒僻群山中会合了。可以想象长着一张娃娃脸的萧克和留着胡子的贺龙自南昌起义后再次相逢时的情景。

(节选自王树增《长征》,有删改)

【乙】

    (美国记者斯诺随一支护送物资的红军队伍去往保安,途中,“说故事的好手”、亲历了南昌起义的红军指挥员李长林给他讲了一个又一个趣闻轶事。)

    “传说贺龙用一把菜刀在湖南建立了一个苏区。那是早在一九二八年。贺龙躲在一个村子里,同哥老会的兄弟们策划起义。这时有几个国民党收税的来了。他就率领村里的几个人袭击收税的,用他自己的一把刀宰了他们,解除了他们的卫队的武装。从这一事件中,他缴获了足够的手枪和步枪来武装他的第一支农民军。”

    贺龙在哥老会中的名声遍及全国。红军说,他可以手无寸铁地到全国任何哪个村子里去,向哥老会说出自己的身份后,组织起一支部队来。哥老会的规矩和黑话很难掌握,但是贺龙的“辈分”最高,因此据说曾经不止一次把一个地方的哥老会全部兄弟收编进红军。他的口才很好,李(长林)说贺龙说起话来能“叫死人活过来打仗”。

    “贺龙的外表怎么样?”我问李。

    “他是个大个子,像只老虎一样强壮有力。他已年过半百,但仍很健康。他不知疲倦。

    他们说他在长征路上背着许多受伤的部下行军。他生活跟他的部下一样简单。B他不计较个人财物——除了马匹。他喜欢马。有一次他有一匹非常喜欢的马,这匹马给敌军俘获了。贺龙又去打仗夺回来。结果真的夺了回来!”

    有一次贺龙逮到了一个名叫波斯哈德的瑞士传教士,军事法庭因他从事所谓间谍活动,“判处”他监禁十八个月。贺龙开始长征时,波斯哈德牧师的徒刑还没有满期,因此奉命跟着军队走,最后刑期满了以后才在途中释放,给旅费前往云南府。使得大多数人感到意外的是,波斯哈德牧师对贺龙并没有讲什么坏话。相反,据说他说过,“如果农民都知道共.产.党是怎样的,没有人会逃走。”

(节选自埃德加·斯诺《红星照耀中国》,有删改)

【注释】①南腰界:地名,位于重庆酉阳东南部,中国工农红军第三军贺龙同志在此创建川黔湘鄂革命根据地。②哥老会:起源于湖南和湖北,是近代中国活跃于长江流域,声势和影响都很大的一个秘密结社组织。

  1. (1) 【纪实·把握事实】阅读纪实作品,最基本的要求是清楚把握作品所写事实,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两篇文章所写的内容。
  2. (2) 【纪实·品析语言】虽然同为纪实作品,两部作品的语言风格迥异,请结合上下文内容,为以下句子写批注。

    A.他们放下枪,轻轻地喊,大声地喊,然后,他们奔跑了过去,与虚弱的红六军团的士兵紧紧地拥抱在一起。

    B.他不计较个人财物——除了马匹。他喜欢马。有一次他有一匹非常喜欢的马,这匹马给敌军俘获了。贺龙又去打仗夺回来。结果真的夺了回来!

  3. (3) 【纪实·感知形象】同是一个“贺龙”,在王树增基于事实的细节推演中、在“说故事的好手”李长林的绘声绘色的讲述中,呈现给我们的形象是有不同的。请结合以上选文的具体事例,谈谈你心中的“贺龙”。
  4. (4) 【纪实·连读对比】

    ①虽同为纪实写作,同学们却发现了甲乙两文中都有“虚构”的影子,快来发表你的看法吧!

    小萌:都说真实是纪实文学写作必须坚守的原则,乙文有大段大段李长林原话的呈现。但我觉得他说贺龙“用一把菜刀在湖南建立了一个苏区”、说起话来能“叫死人活过来打仗”、“像只老虎一样强壮有力”,是不是太过于传奇性了?

    小文:这正是贺龙给老百姓们的印象。老百姓和红军中传颂着这些富有传奇性的故事,说明贺龙是很被人爱戴的。这也是一种历史事实。

    小涵:甲文第①段描写贺龙的目光“越过山下的一大片平坝,在对面同样葱郁的山岭间游移”,甚至写了贺龙“想看见哪怕是瞬间闪现出来的那个熟悉的身影”的内心,作者是怎么知道贺龙在看什么、在想什么的?这种虚构合理吗,为什么?

    ②王树增说贺龙和萧克“这两个具有同样政治信仰的共.产.党人志同道合”;被俘的波斯哈德牧师不仅没说贺龙坏话,还说“如果农民都知道共.产.党是怎样的,没有人会逃走”。

    共.产.党和红军到底是怎样的?为何当时的贫苦农民、底层劳动者纷纷至死不渝地追随他们?请结合你的阅读体验来谈谈。

    温馨提示:可以参考毛.泽东《我三十万大军顺利南渡长江》《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朱德《回忆我的母亲》、名著《长征》《红星照耀中国》等等。

古诗文名句填空。
  1. (1)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此之谓大丈夫。
  2. (2) ,似曾相识燕归来。
  3. (3) 东皋薄暮望,
  4. (4) ?烟波江上使人愁。
  5. (5) 征蓬出汉塞,
  6. (6) ,江入大荒流。
  7. (7) 《梁甫行》中作者在咏叹家园荒芜,抒发感慨的一句是:
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

①空谷传响,哀转久

②素绿潭,回清倒影。

③两岸连山,略无处。

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阅读文言文,完成小题。

【甲】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郦道元/文,节选自《三峡》)

【乙】

    熙宁十年秋,彭城大水。云龙山人张君之草堂,水及其半扉。明年春,水落,迁于故居之东,东山之麓。升高而望,得异境焉,作亭于其上。彭城之山,冈岭四合,隐然如大环,独缺其西一面,而山人之亭,适当其缺。春夏之交,草木际天;秋冬雪月,千里一色;风雨晦明之间,俯仰百变。山人有二鹤,甚驯而善飞,旦则望西山之缺而放焉,纵其所如,或立于陂田 , 或翔于云表;暮则傃东山而归。故名之曰“放鹤亭”。

(苏轼/文,节选自《放鹤亭记》)

【注】①张君:隐者张师厚。隐居于徐州云龙山,自号云龙山人。②明年:第二年。③适:恰好。④俯仰百变:俯视、仰视之间,气象有许多变化。⑤陂(bēi)田:水边的田地。⑥傃(sù):向,向着,沿着。

  1. (1) 下列划线的词在句中的意思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 . 略无处(低矮的城郭) B . 凄异(延长) C . 则望西山之缺而放焉(早晨) D . 之曰“放鹤亭”(命名)
  2. (2) 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停顿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每至/晴初/霜旦 B . 水/及其半扉 C . 自/三峡/七百里中 D . 故名/之/曰/“放鹤亭”
  3. (3)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①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②或立于陂田,或翔于云表。

  4. (4) 【甲】、【乙】两段选文中所写景物的特点有共同之处,请举两例加以说明。
对下面这段话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目前对社会精神文化素质起引领作用的显然是媒体。媒体是种权力,而任何权力都可能演变成暴力。在权威专制的情况下是如此,在言论自由的情况下也是如此,只不过方向不同罢了。

A . 媒体有法制约束,才能保证方向的正确。 B . 目前,各种媒体对我国社会的精神文明建设都起着正面的积极的作用。 C . 媒体是自由的,不受任何约束,因为,它本身就是一种权力。 D . 媒体的“暴力”在于,它无论何时何地,都不与世俗同流合污。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互联网恢恢

    ①其实即便没有斯诺登的提醒,你的上网习惯也早已随着一举一动被记录在册。

    ②打电话订餐,肯德基接线小哥已经报出你的名字,问是否需要和上次一样的汉堡。或老实尝他们的豆浆。航空公司在你注册会员之后,便了解到你喜欢窗边还是过道的座位,是否经常要托运行李。还有你的医疗和财务记录,你在社交网络上和他人的互动,你上传到云端的上周到郊外旅行的照片。即使几乎没有任何网络痕迹如斯诺登者,我们也可以从他女友的博客中看到,这个人平日沉默寨言,很少与夏威夷的隔壁邻居打招呼,他的高中校长根本想不起这个名字。

    ③Coogle知道你是谁,当然Faebook也是一样。对于隐私,本质上我们变得越发漠然,而这恰恰是很多人不愿承认的现实。

    ④据IBM统计,全球每天产生250亿亿字节的新数据,现存数据中有90%是过去两年中产生的。如果觉得这些数字太冰冷,想想饭桌上那些手不离手机的同伴和自己,本质上,我们是多么热爱这一切啊。没有互联网的生活就和在禁闭岛中无异。

    ⑤当你享受这一切便利的时候,也更多地把自己暴露在别人的注意力之下,如同生活在一个透明的鱼缸内。很长时间以来,你只感觉能看到地球另一端朋友家院子的样子是多么方便和神奇,即便Google也承认街景地图的部分数据采集侵犯了公众隐私。

    ⑥或者想想看,你试图阅读过那些繁冗的隐私条款吗?至少我每次都恨不得旁边的下拉条能再短一些,能赶紧点击底端的“我同意”。Google当然提醒过它修改了隐私协议,但我没有半点耐心去比较前后的差别。因为我知道我不可能放弃它的一系列产品。

    ⑦无论是Google还是Facebook,其商业模式的本质就是强烈吸引用户暴露自己的更多信息,并借此获得更多利润。不过比起能跟朋友热烈讨论一本新书,你也不会介意亚马逊接下来可能向你推荐同一个作家的作品;或者当一个朋友通过Email跟你说起他新养了一只狗,Google就会推荐驯狗视频。

    ⑧无处不在的互联网就像无处不在的“中国制造”,无论是政府还是商业机构,都像吸尘器一样吸附关于你的各种信息。如果你没有定期修改密码,清除电脑里的Cookies(一种在浏览器里追踪用户上网记录的文件),发任何内容前都不假思索、毫无顾忌,那么你的一切隐私将可能暴露在公众之下。当你走入互联网这扇大门,无形中就已经“缴械投降”。据《纽约时报》的报道,NSA(美国国家安全局)甚至拥有一台世界上运行最快的计算机,来破解保护信息的编码。

    ⑨网络世界很精彩,网络世界也很无奈。如果不想泄露太多隐私,我们除了要加强个人防范意识,还要试着接受一点:现实生活总比网络更精彩。

  1. (1) 文章以“互联网恢恢”为题,有什么好处?
  2. (2) 文章第②段中的划线词语“几乎”能否删去?为什么?
  3. (3) 请指出文章第⑤段使用哪些说明方法?并分析其作用。
  4. (4) 面对网络对个人信息的泄露,我们该怎么做呢?请根据文章内容和链接材料简要阐述。

    【链接材料】日前,CCTV一则信息泄露的新闻引发了广泛的关注。记者拿同事做试验,仅仅一个电话号码。这个同事的照片、身份证号码、户籍所在住址、民族、所属派出所等信息截图就发了过来。再查个人轨迹,打车信息的精确地点立即传送过来。通话记录,一个个电话赫然在列。甚至人到了什么位置也轻松找到。节目看下来,让不少人冷汗直冒,个人隐私泄露的如此彻底,如果被别有用心的人利用,后果不堪设想。

古诗文名句默写。
  1. (1) 人们常引用曹操《龟虽寿》中的诗句“ , 志在千里”来比喻人虽老了却仍有雄心壮志。
  2. (2) 《庭中有奇树》写出主人公无可奈何、自我宽慰,同时也点明了全诗的主题的诗句是:此物何足贵?
  3. (3) 《梁甫行》中塑造了衣不蔽体、蓬头垢面、粗俗艰苦、与世隔绝的愚饨颓废的妻子和儿女的群体形象的句子是: ,
  4. (4) “山随平野尽,”移步换景,勾勒出一幅气势雄浑的万里长江图。
  5. (5)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树树皆秋色,”(王绩《野望》)是秋意颇浓的山野之美;“ , ”(崔颢《黄鹤楼》)是登楼远眺的江景之美;“ , ”(《钱塘湖春行》)是白居易笔下西湖早春的花草之美;“ , ”(《使至塞上》)是奇特壮丽的边塞之美;“ ,,盖竹柏影也”是闲庭漫步的月色之美。
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 . 奶奶八十多岁了,视力越来越差,看什么都眼花缭乱的。 B . 不经意看见一张泛黄的照片,里面是风华正茂、英姿飒爽的爸爸,他正举着一面旗子,威风凛凛地站着。 C . 这是达卡多拉游泳场的八千名观众一齐翘首而望、屏息敛声的一刹那。 D . 舰载战斗机上舰,中国白手起家 , 一切从零开始。
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 . 广义的新闻指报刊、广播电视中关于现实情况的报道文章,包括消息、通讯、特写、社论、报告文学等。狭义的新闻指简要和迅速报道国内外新近发生的事实的种新闻文体,又称为消息。 B . 主体是消息的主干,担负着阐述导语提到的主要事实和补充次要材料的任务,要求写得内容充实、线索清楚、层次分明。 C . 新闻报道的对象一定是新近发生的事件,对于有些早已发生的事件,一旦发现并把它报道出来,也不能称为新闻报道。 D . 消息开头的第一段或者第一句话,通常是新闻的导语部分,它简明扼要地揭示消息的核心内容。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风吹白鸽拨琴弦

黄舒灿

    ①在伦敦的鸽子广场,我感受到的不只是异乡风情。

    ②这天,云淡风轻,我在熙熙攘攘的广场上慢慢逛,细细看,转眼间,一位老人映入眼帘。

    ③我驻足观察着他:他穿着米黄色风衣,带着一顶黑帽子,鼻梁上,深色镜框下镶着一双深邃的蓝色眼睛。他坐在藤木长椅上,手拿着原木色吉他,独特的气质,合适的穿着,在蔚蓝天空的映衬下,成为一道独特的风景。

    ④他布满皱纹的手,开始缓缓拨动琴弦,悠扬的琴声绵延流出。我的目光停留在他的指尖,他的手法变化多端,节奏轻快,手指转换让我目不暇接。突然,他双眼微闭,身体有节奏地晃动。这不用琴谱的曲子,却如行云流水,酣畅淋漓,我心里不由得暗自赞叹。

    ⑤在他正前方的琴袋里,装满了铜币。这些铜币,在阳光的照耀下,闪闪发光,如此和谐。一曲终了,我缓缓走上前,俯身弯腰,几枚铜币轻轻落下,声音清脆,这是我对他琴声的致谢。我望着他,笑了笑,本想夸赞他的琴技高超,却觉得此刻无言胜有言,他也回报一个慈祥的笑容。

    ⑥我正准备转身而去时,又一曲响起。开始反复快奏回旋,似流水潺潺,清澈明丽。忽而节奏轻快,伴着拍打琴身,如二重奏般奇妙。一会儿琴风又突转,像悲伤的颂歌,叙述着忧愁。最后高亢激昂,让人赞叹。他好像在变着世间最高超的魔术 , 浮动的手影,颤动的琴弦,如此契合。

    ⑦这寻常的一幕,原来可以这么美好。我感到自己的内心产生了共鸣与应和。

    ⑧我不打算再去繁华的商店,便走向他对面的环石椅,背靠着花坛,静静地坐看,远远地望着。无关风月,无关忧愁,我也微闭双眼,陶醉在这无限的美好中,忘记了时间,也忘记了自己。

    ⑨“小姑娘,你也在听他弹吉他吗?”一位东方中年女士问我,“对的”,我微笑回答。“其实你别以为他是卖艺的。我移居到剑桥五年了,常常在广场看到他。后来听人说他年轻时非常有才华,而且现在生活也很富足,但是他就是每天在固定的时间来这里弹吉他,本来只是为了传播快乐,后来竟有人把他当作卖艺的,给他钱。开始时他有些手足无措,但慢慢地,他认为这是别人对他音乐的肯定,心里也获得了坦然和更多的快乐,便欣然接受了。这么多年了,他积攒的铜币全部捐给了红十字会,用来救助那些因战争而流离失所的难民,他多么希望没有战争啊。我虽然不懂音乐,但我可以肯定,他从来没有弹过相同的曲子。”听后,我对老人又多了几分敬佩。长年累月,不弹相同的曲子,这得有多高的造诣?

    ⑩我朝他的方向望去,此时,不知他又在弹奏一首什么曲子。我忽然地发现,在他身旁,有一群白鸽,这些白鸽扇动着翅膀,似一片白色的海洋。那情形,似乎是在为老人伴舞,相互配合得那么默契,好似多年的挚友。

    ⑪我呆若木鸡地驻足在这位老艺术家的面前心潮涌动。我从来没有看见过这么多的白鸽飞舞,也从来没有遇见过如此人物合一的震撼场面。

    ⑫突然,最后的曲子结束了,清风拂过,和煦的阳光透过稠密的树叶洒落下来,碎成一地的金光斑,所有的白鸽都朝着蓝天的同一方向起飞……

    ⑬我朝他的方向,再次深深鞠了一个90度的躬。

(选自《黄舒灿作品集》,有删改)

  1. (1) 文章以“风吹白鸽拨琴弦”为题有什么好处?
  2. (2) 文中的老人是一个怎样的形象?
  3. (3) 选文第⑥段老人的琴风是怎样变化的?
  4. (4) 试分析第⑫段画线句子在文中的作用。
  5. (5) 从修辞手法角度品味下列句子的表达效果。

    他好像在变着世间最高超的魔术。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记承天寺夜游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1. (1) 解释下面划线词语的意思。

    无与为乐者

    相与步于中庭

    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2. (2) 翻译下列句子。

    ①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②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3. (3)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自比“闲人”,则所有意味尽含其中。透露出作者在贬谪中虽感慨深微,而又随缘自适,自我排遣的特殊心境。 B . 作者对月夜的景色作了美妙的描绘,真实地记录了他当时生活的一个片段,也体现了他与张怀民的深厚友谊与对知音甚多的无限感慨。 C .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虚实相生,一正一侧,作者以高度凝练的笔墨,点染出一个空明澄澈、疏影摇曳、似真似幻的美妙境界。 D . 文章表达的感情是微妙而复杂的:贬谪的悲凉,人生的感慨,赏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闲都包含其中。
阅读选文,回答问题

    暖冬

周海亮

    ①小的时候,是那么疯。数九寒天的,跑到村东小河上砸开一块冰,人蹿上去,兴奋得尖叫;拿一根细竹竿撑着河床,那冰就行驶开来,成一条冰船,满载着童年的快乐。

    ②照例是午后。照例,他是唯一的舵手,把一根竹竿挥得虎虎生风。突然却从脚下传来断裂的咔嚓声。低头一看,那冰已经破裂,在他的两腿之间,裂开一条半尺宽的口子。一块冰分离成两块,慢慢漂向相反的方向。他急了,怪叫一声,扔掉竹竿,人却掉进河里。冰水像无数把刀子,扎得他浑身刺痛和麻木。

    ③好在河水不深,仅没到胸。他颤抖着牙关爬出来,缩成一团,高呼救命。恰好有村里的老人经过,把他放上独轮车送回了家.

    ④他被母亲大骂一通。屁股上,落了母亲恶狠狠的笤帚。母亲说那河那么深,你不知道?母亲说怎么不淹死你?母亲说棉袄棉裤都湿了,晒不干,你明天穿着炕席上学?他缩在炕头的棉被里说,我明天不上学了。母亲说你敢?辛辛苦苦供你读书,你不去上学?你敢?

    ⑤母亲把他的湿衣裤拿到院子里晒。冬天的阳光,象征性地洒在上面。那些衣服很快冻成冰棍。母亲坐在炕沿,看着他,愁眉不展。

    ⑥那些年月,家里不可能有多余的棉衣棉裤。是啊,明天,冰天雪地的,他怎么上学?

    ⑦他一直把自己包在棉被里,看母亲愤怒并愁苦的脸。他小心翼翼地吃饭,小心翼翼地和母亲说话,小心翼翼地写作业和睡觉。他知道自己闯了大祸。他知道自己得一直呆在炕头,直等到他的棉袄棉裤彻底干燥。

    ⑧夜里他醒来,看到微黄的光圈和一抹年轻的剪影,那是母亲和她的油灯。早晨他被母亲推醒。母亲说快起床上学,要迟到了。他惊奇地发现,母亲竟给他捧来了新的棉袄棉裤。干燥的棉袄棉裤穿在身上,暖和并贴身。每一个扣子都亮闪闪的,像从夜空中摘下的星星。他背着书包上学,走到院子里,突然回头。毋亲正在玻璃窗后看着他。那目光是从冬的缝隙抽出的春的阳光,随着他,静静地织成一条温暖的路

    ⑨那天他突然长大了。他不再爬墙上房,不再去冰河划船。那一天,母亲年轻的容颜永远并深刻地烙进他的记忆。

    ⑩那年冬天特别冷。但他一直认为,那是他今生最温暖的一个冬天。

    ⑪可是那个冬天,母亲却落下一生的病根---类风湿。那天,她用了整整一夜,将自己的棉袄棉裤认真地改小,套在他的身上。

    ⑫然后,整整一个冬天,母亲没有自己的棉衣.

  1. (1) 文章以“暖冬”为题,有什么妙处?
  2. (2) 简要分析“那一天,母亲年轻的容颜永远并深刻地烙进他的记忆”一句中,“烙”这个词的妙处。
  3. (3) 简要分析第⑧段划线句在文中的含意。
  4. (4) 文中说,那年冬天“特别冷”,但 “他”却一直认为,“那是他今生最温暖的一个冬天”,为什么?
  5. (5) 读这篇文章,你也许会想到唐代诗人孟郊的《游子吟》,请默写这首诗,并结合这首诗谈谈你读本文的感受。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甲】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郦道元《三峡》)

【乙】

    二十六日,发大溪口 , 入瞿塘峡两壁对耸上入霄汉其平如削成。仰视天,如匹练然。水已落,峡中平如油盎。过圣姥泉,盖石上一罅 , 人大呼于旁,则泉出,屡呼则屡出,可怪也。晚,至瞿塘关 , 唐故夔州,与白帝城相连。杜诗云“白帝夔州各异城”,盖言难辨也。关西门正对滟滪堆。堆,碎石积成,出水数十丈。土人云:“方夏秋水涨时,水又高于堆数十丈。”

(陆游《入蜀记》)

【注】①大溪口:在今重庆市巫山县西。②瞿塘峡:长江三峡之一,一称夔峡。③匹练:一匹白绢。④盎(àng):古代的一种口小腹大的盆。⑤罅:缝隙。⑥瞿塘关:在奉节瞿塘峡口附近。⑦滟滪堆:瞿塘峡口的一块巨石。⑧土人:当地人。

  1. (1) 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意思或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 . 水又高堆数十丈    至夏水襄陵 B . 白帝夔州各城      属引凄 C . 夔州            温而知新 D . 如匹练            则天下之事
  2. (2) 对文中画线的部分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 两壁对耸/上入霄汉/其平如削成。 B . 两壁对耸上/入霄汉其/平如削成。 C . 两壁对耸上/入霄汉/其平如削成。 D . 两壁对耸/上入霄汉其/平如削成。
  3. (3)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①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②人大呼于旁,则泉出,屡呼则屡出,可怪也。

  4. (4) 【乙】文作者陆游到瞿塘峡时可能是夏季吗?请联系【甲】【乙】两文,说说你的理由。
根据要求完成任务。

    《坦中晚报》“今日新闻”栏目需要新闻稿件,请以今天(9月25日)“喜迎祖国母亲70华诞”为背景,挖掘新闻素材(新闻素材可以从时空人物等多方面挖掘,如媒体方面、学校方面、社会方面、国家方面等),写一则消息。消息中涉及的具体地名、人名、校名以××代替,150字左右。

用楷书写下面的句子。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人与自然,美美与共。大自然有规律,我们的语言文字也有逻辑,按照逻辑给下列句子排序。(只填序号)

     “朋友,我们都不过是自然的奴隶,要征服自然,只得服从自然。。”——来自清《谈美》节选

①不动,不发展,不创造,便是摧残生机,便不免感觉烦恼。

②人生来好动。好发展,好创造。

③违反自然,烦恼才乘虚而入,要排解烦闷,也须得使你的自然冲动有机会发泄。

④能动,能发展。能创造.便是顺从自然.便能享受快乐。

阅读以下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每个人在自己成长的道路上,或多或少地都曾经追寻过一份成熟,一个进步,一次超越,过去的时光,你曾经为追寻梦想哭过,被自己感动过,追寻本身就是精神的升华。

请你以“我追寻的____________”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把题目补充完整,篇幅不少于600字;②写亲身经历,有真情实感;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校名和姓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