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 知识点题库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蕴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1. (1) 解释下列语句中字词的意思

     ①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               游:

     ②援疑质理                         质:

  2. (2) 下列句子中加线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 . 录毕,走送之   走:走去 B . 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叩:请教 C . 媵人持汤沃灌   汤:热水 D . 同舍生皆被绮绣。     被:通“披”,穿
  3. (3) 请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

  4. (4) 选文记述了作者年轻时求学的经历,从中我们可以悟出一些关于求学的道理。例如,从“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一句中可以感悟到:在求学过程中要不辞辛苦,向名师求教,请你从文中另外找一个记述作者求学经历的句子,并说出自己的感悟。(4分)

下列句中划线词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

A . ①唐雎使于秦        ②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曰 B . ①徒有先生也      ②头抢地尔 C . ①此庸夫怒也      ②夫专诸刺王僚也 D . 寡人与          ②尔安敢吾射
对下列语句中划线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以五百里之地安陵   易:交换 B . 且秦灭韩魏         亡:灭亡 C . 广于君             广:扩充 D . 而君寡人者         逆:背叛
《鱼我所欲也》中体现“性本善”思想的句子是

根据提示默写。
①江山如此多娇,______________。(毛.泽东《沁园春·雪》)
②____________,虫声新透绿窗纱。(刘方平《月夜》)
③足蒸暑土气,_________________。(白居易《观刈麦》)
④____________,弓如霹雳弦惊。(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⑤苏轼在《密州出猎》中借典故表达自己立功报国的愿望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⑥陆游在《卜算子·咏梅》中写出梅尽管被风吹雨打,仍不忘向人间撒播芳香的句子是:________  _  _,_______   ___。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后面的问题。

       邴原少孤,数岁时,过书舍而泣。师曰:“童子何泣?”原曰:“孤者易伤,贫者易感。夫书者,凡得学者,有亲也。一则羡其不孤,二则羡其得学,心中感伤,故泣耳。”师恻然曰:“欲书可耳!”原曰:“无钱资。”师曰:“童子苟有志,吾徒相教,不求资也。”于是遂就书。一冬之间,诵《孝经》《论语》。

  1. (1) 下列划线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邴原少(失去父亲) B . 一则其不孤(羡慕) C . 二则羡得学(代词,自己) D . 恻然曰(悲伤或同情的样子)
  2. (2) 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童子苟有志,吾徒相教,不求资也。

  3. (3) 短文写了两个人物——邴原和老师,请任选其中的一个人物,说说你对他的看法。

找出下面句中的通假字并释义。

①故患有所不辟也,义:

②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义:

③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义:    ,义:

④乡为身死而不受,义:

用一句话概括下面这段话的意思。30个字以内。

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曰:“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安陵君曰:“大王加惠,以大易小,甚善;虽然,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弗敢易!”秦王不悦。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

辨析下面句子中划线词的含义和用法。

①轻寡人

臣而将四矣

②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曰

安陵君因使唐且使于秦

头抢地耳

君为长者

下列句子中的“之”字意义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句是(    )
A . 每假借于藏书之家 B . 录毕,走送之 C . 益慕圣贤之道 D . 戴朱缨宝饰之帽
下列评价所指的文学家,排列顺序正确的一项是(    )

①冷眼观炎凉,儒林外史讽丑恶;热衷求功名,范进中举变疯癫。

②惊闻殒星,中国何人领呐喊;深情怀旧,朝花夕拾忆往昔。

③高邮戏剧家魂牵端午的鸭蛋,沙家浜阿庆嫂智斗刁德一。

④变色龙媚上欺下见风使舵,套中人因循守旧畏首畏尾。

A . 吴承恩   鲁迅    茹志鹃   契诃夫 B . 吴敬梓   艾青    茹志鹃   马克•吐温 C . 吴承恩   艾青    汪曾祺   马克•吐温 D . 吴敬梓   鲁迅    汪曾祺   契诃夫
【乙】看着号板,又是一头撞将去。这回不死了,放声大哭起来。众人劝着不住。金有余道:“你看,这不是疯了么?好好到贡院来耍,你家又不死了人,为甚么这样号啕痛哭是的?”【乙】也不听见,只管伏着号板哭个不住。一号哭过,又哭到二号、三号,满地打滚,哭了又哭,哭的众人心里都凄惨起来。金有余见不是事,同行主人一左一右架着他的膀子。他那里肯起来,哭了一阵,又是一阵,直哭到口里吐出鲜血来。

选段中的【乙】指的是,他痛哭不止的原因是

孟子(约前372前289),名,字子舆,战国时期邹(今山东邹县)人。从开始,《孟子》一书取得儒家经典的地位。南宋时将《孟子》和《》、《》、《》合在一起称“”。白宋到明、清,“四书”成为士子必读之书。
古诗和现代诗中有很多表达了仁人志士“舍生取义”的决心的句子,请任意举两例。
下列划线词没有活用现象的一项是(    )
A . 广于君 B . 白玉之环 C . 鲜肥滋味之享 D . 诸人而后见也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甲】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今虽耄老,未有所成,犹幸预君子之列,而承天子之宠光,缀公卿之后,日侍坐备顾问,四海亦谬称其氏名,况才之过于余者乎?

    今诸生学于太学,县官日有廪稍之供,父母岁有裘葛之遗,无冻馁之患矣;坐大厦之下而诵诗书,无奔走之劳矣;有司业、博士为之师,未有问而不告、求而不得者也;凡所宜有之书,皆集于此,不必若余之手录,假诸人而后见也。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岂他人之过哉?

(节选自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乙】板桥幼随其父学,无他师也。幼时殊①无异人处,少长,虽长大,貌寝陋②,人咸易③之。然读书能自刻苦,自愤激,不苟同俗,由浅入深,由卑及高,由迩达远,以赴古人之奥区④,以自畅⑤其性情才力之所不尽。人咸谓板桥读书善记,不知非善记,乃善诵耳。板桥每读一书,必千百遍。舟中、马上、被底,或当食忘匕箸⑥,或对客不听其语,并自忘其所语,皆记书默诵也。书有弗记者乎?

 (节选自《郑板桥集·板桥善诵》)

【注】①殊:特别。②寝陋:丑陋。③易:轻视。④赴古人之奥区:探求古人高妙的境界。⑤畅:畅通,昌盛。⑥匕箸:调羹和筷子。

  1. (1) 解释下列划线词在文中的意思。

    ①主人日再    食:

    ②同舍生皆绮绣              被:

    ③父母岁有裘葛之            遗:

    ④人谓板桥读书善记          咸:

  2. (2) 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

    ①书有弗记者乎?

  3. (3) 从宋濂和郑板桥的学习经验中,我们获得了一些有益的学习态度或方法。请按提示在A、B、C处填写恰当的内容。

    文句

    学习态度或方法

    【甲】文: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

    A.

    【甲】文: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

    一心向学

    【乙】文:B.

    循序渐进

    【乙】文:板桥每读一书,必千百遍。

    C.

  4. (4) 【甲】【乙】两文末尾的画线句有哪些共同点?请结合选文内容作简要分析。
文言文阅读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肢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珠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煜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今诸生学太学,县官日有禀销之供,父母有裘葛之遗,无冻馁患矣;坐大厦之下而诵《诗》《书》,无奔走之劳矣;有司业、博士为之师,未有问而不告,求而不得者也;所宜有之书皆集于此,不必若余之手录,假诸人而后见也。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岂他人之过哉?

    东阳马生君则在太学已二年,流辈甚称贤。余朝京师,生以乡人子余。撰长书以为贽,辞甚畅达。与之论辨,言和而色。自谓少时用心于学甚劳。是可谓善学者矣。其将归见其亲也,余故道为学之难告之。

    (选自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1. (1) 选出下列各组画线字的用法相同的一项(     )
    A . ①凡所有之书,皆集于此   ②诚开张圣听《出师表》 B . ①余立侍左右,援疑理       ②黑而白章 C . ①流辈甚称贤;                  ② 其如土石何?《愚公移山》 D . ①色愈恭,礼愈                 ②余人各复延其家
  2. (2) 翻译句子

    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 , 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岂他人之过哉?

  3. (3) 下列关于文章内容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 . 太学生学习条件的优越表现在有书可读,有师可问,无奔走之劳但有冻馁之患。 B . 作者写这篇文章的目的,是为了向人们展示自己成长之路的曲折与艰辛。 C . “处服饰华丽的同学之间,虽然羡慕,却坚守心中之乐,足见“我”求学之“精”。 D . 作者通过现身说法表明:知识的积累,精神的充实,是学子读书的必备条件。
  4. (4) 选文采取对比的句式阐明道理。如文中将同舍生的豪华穿戴同我的  作对比,将今日大学生优越的条件同我的 对比,说明  的道理。
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太常引·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

辛弃疾

一轮秋影转金波,飞镜又重磨。把酒问妲娥:被白发,欺人奈何?

乘风好去,长空万里,直下看山河。斫去桂婆娑,人道是,清光更多。

【注】本词约作于宋孝宗淳熙元年,作者时在江东安抚司参议任上。

  1. (1) 下列对这首词作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
    A . 开篇破题,写中秋圆月皎洁似金波,升高后逐渐变得像重新磨过的铜镜般明亮。 B . 作者举杯赏月,由月亮联想到月中仙女,向嫦娥劝酒提问,浪漫而有意趣。 C . 下片中作者想乘风直上长空,俯瞰壮丽山河,内心充满了激昂乐观的豪情壮志。 D . 结句展现了作者奇特的想象:要飞奔月宫,砍去婆娑的桂树,让清光洒满人间。 E . 作为豪放派词人,作者在本词中运用象征等手法托物言志,浪漫主义风格明显。
  2. (2) 词中有对“白发欺人”的感叹,有“俯瞰山河”“斫去桂树”的宏愿,请对其寓意作简要分析。
  3. (3) “斫去桂婆娑,人道是,清光更多”运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请简要赏析
  4. (4) 作者是如何通过浪漫主义手法抒写自己的情感的?请结合全词简要赏析。
“四面歌残终破楚”作者又用《史记·项羽本纪》中汉军破楚的故事,一方面说明自己终于冲破家庭牢笼,另一方面叹清王朝却面对帝国主义的“豆剖瓜分”的束手无策、一退再退、软弱腐败的窘态。(作为一位失败的英雄,项羽犹能于失败中保持自我慷慨悲壮的英雄本色,然软弱腐败的清王朝却面对帝国主义的“豆剖瓜分”束手无策,一退再退,其窘态实在可悲可叹!(    )
默写
  1. (1) 《渔家傲·秋思》中表达戍边将士“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卫国志向的句子是:
  2. (2) 唐代诗人李益诗句“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抒写了戍边将士强烈的思乡之情,《渔家傲·秋思》中表达同样感情的句子是:
  3. (3) 《渔家傲·秋思》中表现将士们思家与报国矛盾心情的诗句是:
  4. (4) 范仲淹在《渔家傲·秋思》中表达自己和征人们想家却又不甘无功而返的矛盾心理的句子是:
  5. (5) 《渔家傲·秋思》中抒发征夫戍边难归的无奈和对家乡的眷念之情且表达了主旨的诗句是:
  6. (6) 王维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突出体现了边塞的壮美,范仲淹在《渔家傲·秋思》中运用相似的景物渲染了边塞的悲凉,这句词是:
  7. (7) 《渔家傲·秋思》中渲染古代西北边地秋景的悲凉奇异的诗句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