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单元 知识点题库

下列词语中没有别字的一项是(    )

A . 她的温声细语在耳边流淌,仿佛阳光穿透浓荫,撒下一地的色彩斑澜。 B . 让我们以志向为矛、以坚韧为弓,持之以恒地捶打命运这堵厚实冰冷的墙。 C . 读书可不求甚解,但不可潦草应付;可咬文嚼字,但不可吹毛求次。  D . 一阵暖风熏过,花儿们抖落一冬的沉闷,相互拥抱嘻闹。
下列对文中所说陶渊明的读书态度,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 . “不求甚解”是一种好方法。 B . 读书要“会意”,就应咬文嚼字,前后贯通。 C . 要读懂经典著作,只有“好读书”才行。
《不求其解》主要讨论了什么问题?

依次填入下面横线上的句子,排列恰当的一项是(   )

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傅彩,足以长才。其怡情也,___________;其傅彩也,___________;其长才也,___________。

①最见于高谈阔论之中

②最见于处世判事之际

③最见于独处幽居之时

A . ③①② B . ①②③ C . ②③① D . ②①③
综合性学习。
“好读书,读好书”这一理念已得到人们的广泛认可。如今,电子信息互联网技术发展迅猛,电子阅读已被很多人接受和喜爱,与传统纸质阅读相比,你更喜欢哪一种阅读方式,请谈谈你的理由。(至少谈两点理由)

《不求甚解》通过探求“”的本义,进而提出自己对关于读书问题的见解,认为读书在于,反对死读或抠字句而忽视对,提倡观其大略地会意,提倡知其旨要
课文《山水画的意境》提出了意境是山水画的灵魂的中心论点,你能就“意境的作用”谈谈自己的看法吗?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阅读危机是心灵缺氧

    ①培根曾经说,阅读是一种消遣。从大众文化的层面上理解,以前大部分普通中国人也是为了消遣才读书。在被称为“文化热”的20世纪80年代,人们印象最深的就是门庭若市的新华书店和各类书摊,阅读是那个相对匮乏同时也相对悠闲时代的精神消遣。但这种热情并不专属于阅读,而是一种对精神生活丰富性的渴求,随后以《渴望》为代表的电视连续剧就以新的形式抢占了人们晚饭后的时光。

    ②因此,信息时代所谓的阅读危机多少被夸大了,只不过是新的文化形式和消遣方式取代了传统的读书而已。从整体上看,人们的精神生活更丰富了而不是更贫瘠了,获取知识的渠道更方便了而不是更封闭了。100多年前,尼采也曾对报纸的出现忧心忡忡,认为这种快速折损的消耗品将会干扰人们对经典阅读的兴趣,后来证明他多虑了。

    ③这么说并不意味着阅读危机不存在,而是说它需要被更清晰地表达。当我们说自己不读书时,意思常常是没有读书的时间或心情,而不是说无书可读,这背后是一种时间焦虑。中国社会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就逐渐进入了一个加速奔跑的时代,时间成了稀缺资源。尤其到了信息和时间都碎片化的网络时代,人们在不停的快速切换中,表现得像某种焦虑症患者。

    ④因此,阅读危机的实质是,人们由于缺乏以专注阅读为主要形式的精神深呼吸,而陷入被大量信息垃圾围困的心灵缺氧状态。刚看了五分钟电子书,就被弹出的新闻链接吸引了注意力;这一分钟还在为某一公共事件激愤不已,下一分钟可能就因为某个段子开怀大笑。照这个趋势,未来人类的心智结构或将改变,变得像金鱼一样只有7秒钟的记忆。同时,由于缺乏深度的内心体验,网络时代人们的精神气质开始变得雷同。

    ⑤慢下来,读读书,不仅仅以阅读的名义进行,更应该站在保护一颗健全心灵的高度,站在人文危机的高度来看待。如果说社会发展是一匹骏马,阅读及其代表的人文精神就应该是驾驭它的缰绳,不应该任由它在我们手上滑落。

(选自《人民日报》,有删改)

  1. (1) 作者认为,真正的阅读危机是什么?请从原文中找出。
  2. (2) 文章主要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请任写两种。
  3. (3) 第②段中画线句子有什么作用?
  4. (4) 文章最后一句话给你怎样的启示?
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划线的字注音。

zhì

ǎi

惆怅

浮光

朝暮暮

对“言所以达意,然而意决不是完全可以言达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 . 语言因为其固定、散碎的特点,往往难于充分表达人们混沌而多变的情绪意旨。 B . 言不达意,是人们主观刻意追求的结果,目的是为了让言更值得玩味。 C . 语言是有限的,而人们要表达的意义是无限的,以言达意,是无法把意表达充分完整的。 D . 以言达意,好像用断续的虚线画实物,只能得其近似。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的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一首歌谣,不但口头唱,还要刻呀,漆呀,把它保留在什么东西上。(指使用纸和笔以前的时代而言) B . 西湖之美在于精致而大气,它宛如江南女子尽显柔美情怀;在于豁达而豪放,又像热血男儿袒露宽阔胸怀。 C . 海鸥在暴风雨前头哼着,——哼着,在海面上窜着,愿意把自己对于暴风雨的恐惧藏到海底里去。 D . 那意境是什么呢?就是不避“生活的战斗”。
下列句子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 柳州山清水秀,绿树成荫,繁花似锦,人情如蜜,的确是个让人流连忘返的好地方。 B . 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各地读者纷纷来到图书馆、书店等地,阅读图书,品味书香。 C . 丁细牙痛胶囊的主要成分是由丁香叶、细辛组成的,因此毒作用比较小。 D . 读书时不可存心诘难作者,不可尽信书上所言,亦不可只为寻章摘句。
默写。
  1. (1) 大雪深数尺,。(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2. (2)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鱼我所欲也》)
  3. (3) ,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苏轼《定风波》)
  4. (4)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由外在形象渗透到主人公的内心世界,刻画了一个落魄英雄的典型形象的句子是:
  5. (5) 范仲淹在《渔家傲·秋思》中表达自己和征人们想家却又不甘无功而返的矛盾心理的句子是: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小题。

当“听书”成为一种时尚

张音

    “读书”这件事,随着数字化阅读韵延伸正变得更为多元,比如“听书”。

不久前公布的第十五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数据显示,有声阅读也即“听书”,受到越来越多人的欢迎,使用手机APP,微信语音等收听图书相关内容成为阅读新的增长点。2017年,中国成年国民的听书率为22.8%,较2016年的17.0%提高了5.8个百分点。在未成年人群体中,听书频率也相当高,其中14—17周岁青少年的听书率达到28.4%。

    用耳朵代替眼睛,去占据生活中碎片化的时间。听书的流行,是否证明科技与创意正不断拓展读书的外延,为人们提供了阅读的更多可能性?是否意味着数字化阅读打开了新的市场空间,阅读与生活在数字时代更深融合?种种已知或未知的尝试,都值得探讨。

不难确认的是,听书的流行建立在数字化阅读的潮流之上。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所做的这项国民阅读调查显示,2017年我国国民数字化阅读方式的接触率为73.0%,较2016年的68.2%上升了4.8个百分点。同时,有超过半数成年国民倾向于数字化阅读方式。

    如果说听书还只是一种“前沿”或者说时尚的阅读方式,数字化阅读则几乎已经可以被称为这个时代的一种主流生活方式。君不见,早班地铁里,人手一部手机的“低头族”比比皆是,很多人手拿一张报纸的场景已一去不返。当然,看手机是否就等同于“阅读”,还需要打个问号。某种意义上,包含在这种场景中的数字化阅读,正在不知不觉间影响着人们的阅读习惯。如果说这种阅读方式起初只是为了填充人们的“碎片时间”,如今则需进一步发问,阅读是否正在被这种方式“撕成碎片”?

    仔细想想,无论何种阅读方式,你现在是否还能沉下。来读完一本书,还是隔几分钟就要拿起手机刷刷微博、流连于朋友圈?当以秒计算的短视频日渐流行,无数转瞬即逝的兴趣点如走马灯般轮转。脑海中的印象就像海浪一遍遍冲刷着沙滩。最终却难留痕迹。“碎片化阅读”带来的“阅读碎片化”,使浅阅读、快阅读大行其道,而深阅读似乎已成为生活中的一种奢侈。数字化阅读带来的“双刃剑”效应,需要更多维度、更深层面的观察。

    科技演进到今天,阅读方式的变迁早已超越人们以往的想象边界,但是阅读的真正内涵与价值.其实并没有发生多少改变。读书使人进步,科技改变世界,而归根结底,如何让科技的进步服务于人的发展,“读书”这件事本身,已经提出了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选自《人民日报》,略有改动)

  1. (1) 作者在文中提出的最主要的问题是什么?
  2. (2) 作者在文中对“听书”进行了怎样的思考?
  3. (3) “数字化阅读带来的‘双刃剑’效应”中的“双刃剑”在文中具体指什么?
  4. (4) 根据文章内容和下表提供的资料,下列说法不恰当的一项是(    )

    年度

    成人纸质图书阅读量(本)

    成人电子图书阅读量(本)

    城镇居民纸质图书阅读量(本)

    家村居民纸质图书阅读量(本)

    2016

    4.65

    3.21

    5.60

    3.61

    2017

    4.66

    3.12

    5.83

    3.35

    (《第十五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报告》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2018年4月18日)

    A . 从选文列举的数据来看,成年国民数字化阅读方式的接触率保持增长势头,数字化阅读几乎已经可以成为这个时代的一种主流生活方式,影响着人们的阅读习惯。 B . 从上表看,农村居民的阅读量和城镇居民的阅读量相比落后不少,城乡阅读差距明显,而且差距将会越来越大。 C . 目前农村的阅读现状令人担忧。各地可以通过设立“农民阅读节”,建设“农民书屋”等来改变这种现状,进而提升农民文化素养。 D . 成人纸质图书人均阅读量增长缓慢昭示我们,培养阅读习惯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长期的努力,久久为功才会有明显的成效。
下面一段文字有两处语病。请先将病句找出来,然后进行修改。

 ①在很大程度上,人类精神文明的成果是以书籍的形式保存的。②一个真正的读者就是通过读书来最大限度地享用这些成果的过程。③而一个人能否成为一个真正的读者,关键在于他在青少年时期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阅读选文

形神兼备中国画

    ①中国画历史悠久,在中国数千年的绘画发展史上,画家辈出,名作荟萃,在世界美术领域绽放出璀璨的光辉。

    ②中国画有整套独特的表现手法,不追求形象的逼真,而着力于意境的表现,要求做到以形写神,形神兼备。中国画主要以笔墨纸砚为工具,有“书画同源”之说。中国画的颜料由天然的植物或矿物制成。画作以水墨为主体色,也因常用朱红色和青色,所以又称为“丹青”。

    ③中国画按照题材主要分为以下三类。

    ④人物画是以人物为主体的绘画。从传世的人物画作中,后人可以一窥中国古代帝王将相的面容,还能看到仕女图表现的宫廷生活和风俗画中展现的市井百态等。这些画作人物形象惟妙惟肖,注重表现人物的精神风貌。例如明代曾鲸的代表作《王时敏像》,画作中人物画得不大,线条流畅遒劲,形象栩栩如生;背景则大幅留白,突出了人物形象;同时配以书法题字,更彰显了人物的精神气度。

    ⑤山水画是以山川自然景观为主要对象的画作。中国人自古以来就认为山水蕴含着天地宇宙间无穷的奥妙,由此形成了独到的山水观。中国的山水画常常运用散点透视法,利用远近、高低的对比,营造出江山万里、山谷深邃的立体效果,极具空间感。例如宋代山水画的代表作《千里江山图》,这是一幅恢宏壮丽、色彩斑斓的巨幅山水作品,画卷长11.915米、高0.515米,画幅几乎是同时期《清明上河图》的两倍。此画以略带俯视的角度横向展开全景式的大山大水,呈现出一派万象皆容的场景。画卷采用散点透视法,远近距离分明,空间层次清晰。在色彩表现上,该画以色调浓重的矿物颜料绘成,较同时期流传下来的其他青绿山水画作都要鲜艳。全画除青绿主色外,还以赭石来渲染山脚、天色,并以笔墨线条皴染山石,使山峰的立体感和明暗效果格外鲜明生动。元代书法家、鉴赏家溥光和尚在此画题跋中称其“独步千载,殆众星之孤月也”。

    ⑥花鸟画主要以花草树木、禽鸟鱼虫为题材。花鸟画表现的是边、角、点的小景,注重笔情墨趣。中国花鸟画并不只是纯粹的写生,而是紧紧抓住动植物与人的关系,表达画家的思想情感。所以,中国花鸟画重视形似但不拘泥于形似,更崇尚意境与情趣。例如南宋赵孟坚的《春兰图》,描绘了两株生于杂草丛间的幽兰,摇曳多姿,舒展飘逸。兰叶、花瓣均以淡墨一笔绘出,笔法潇洒灵动、柔中带刚,画面旷淡清幽、意蕴无穷。画中左方题诗一首,以兰喻人。全图诗、书、画、印完美结合,表现了画家洁身自好、清高脱俗的追求。

    ⑦中国画体现出中华民族的哲学思想。人物画表现的是人类社会的生活风貌,山水画表现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花鸟画则表现大自然的各种生命状态。三者的结合,构成了中国人对人生和宇宙的整体认识。画家们在创作时会自觉体现“天人合一”的观念,这是中国人对哲学思考的艺术表现,也体现了艺术的真谛。

    ⑧中国画是一门综合性的艺术。它将诗、书、印等元素与画结合,这些元素丰富了画面的内容,提升了图画的境界。中国画有壁画、屏风、卷轴、册页、扇面等多种画幅形式,并以特有的装裱工艺装潢画幅,给人带来更多的审美感受。

    ⑨领略中国画的魅力,不仅要欣赏画面,还要从古人的妙笔中感受他们的性情与哲思。

(节选自《中国画》,有删改)

  1. (1) 请根据本文内容填空。
  2. (2) 本文第④段画线句使用了哪种说明方法?有何作用?
  3. (3) 请选出下列对本文理解不正确的一项(    )
    A . 中国画主要以笔墨纸砚为工具,以水墨为主体色,也常用朱红色和青色,又称为“丹青”。 B . 宋代《千里江山图》是一幅巨幅山水作品,画幅是同时期《清明上河图》的两倍。 C . 中国花鸟画注重笔情墨趣,重视形似但不拘泥于形似,更崇尚意境与情趣。 D . 本文是一篇事物说明文,采用逻辑顺序,思路清晰、结构严谨地介绍了中国画。
  4. (4) 请根据本文信息,说说下面的《梅花》扇面中,除了画以外,还可以增添哪些中国画的元素?请简要说明增添的理由。

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 . 杨绛先生对中国的责任,对国家和民族的爱,都非常纯粹,格调非常之高,令知道她的人对她高山仰止 B . 昨晚那小偷可真大胆,趁李大伯一家人熟睡之时,竟登堂入室 , 把金项链和家中存放的现金都偷走了。 C . 第一次月考考砸了,面对别人的嘲笑,他却充耳不闻。经过不懈努力,他终于在四月调考中取得了好成绩。 D . 春天的遗爱湖,草长莺飞,风声鹤唳。漫步在遗爱湖畔,你一定会被这美丽的景色深深吸引。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马远画山水布局简妙,他善于对现实的自然景色作大胆的概括、剪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真是“虛实相生,无画处皆成妙境”!

①他的山水画,画面上常常留出大片空白,空旷渺漠,意境十分深远

②他的名作《寒江独钓图》,只画了漂浮于水面的一叶扁舟和一个独坐在船上垂钓的渔翁

③他画山,常画山之一角;画水,常画水之一涯,其他景物也十分简练

④然而,就是这片空白表现出了烟波浩渺的江水和极强的空间感,衬托了江上寒意萧瑟的气氛

⑤四周除了寥寥几笔的微波之外,几乎全为空白

⑥从而更加集中地刻画了渔翁专心于垂钓的神气,也给欣赏者提供了一种渺远的意境和广阔的想象空间

A . ③①②⑤④⑥ B . ②⑤④⑥①③ C . ①②⑤⑥④③ D . ①③②⑤④⑥
阅读课文选段,回答以下问题。

画山水,最重要的问题是“意境”,意境是山水画的灵魂。

什么是意境?我认为,意境就是景与情的结合;写景就是写情。山水画不是地理、自然环境的说明和图解,不用说,它当然要求包括自然地理的准确性,但更重要的还是表现人对自然的思想感情,见景生情,景与情要结合。如果片面追求自然科学的一面,画花、画鸟都会成为死的标本,画风景也缺乏情趣,没有画意,自己就不曾感动,当然更感动不了别人。

在我们的古诗里,往往有很好的意境。虽然关于“人”一句也不写,但是,通过写景,却充分表现了人的思想感情,如李太白《送孟浩然之广陵》的诗句: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这里包含着朋友惜别的惆怅,使人联想到依依送别的情景:帆已经远了,消失了,送别的人还遥望着江水,好像心都随着帆和流水去了……情寓于景。这四句诗,没有一句写作者的感情如何,尤其是后两句,完全描写自然的景色;然而就在这两句里,使人深深体会到诗人的深厚的友情。

毛主席的诗句,意境是很深的。如《十六字令三首》,每一首都是写景,每一字都是说山,但每一首、每一字又都充分表达了人的思想感情。三首词分别体现了山的崇高、气势和力量,这里并没有直接描写人,实际上都有力地歌颂了人,歌颂了人的英雄气概。古人说“缘物寄情”,写景就是写情。诗画有意境,就有了灵魂。

  1. (1) 第一段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2. (2) 作者认为怎样画画才能感动人?
  3. (3) 第三段举古诗的例子有什么用意?
  4. (4) 如何理解文中的画线句?

    诗画有意境,就有了灵魂。

下列句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面对美味大餐,我们却常有味同嚼蜡的感觉,是物质生活过于丰富让我们无法选择,还是我们的味觉麻木了呢? B . 阅读要能静得下心,沉得住气,下得了苦功,而不能浮光掠影 , 不求甚解。 C . 徜徉在清新雅致的香山上,只觉得心旷神怡 , 几天来的焦躁被一扫而光。 D . 考试前小明因为做了充分的准备,所以胸有成竹地进了考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