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读书 知识点题库

阅读《谈读书》节选,完成后面的题目:
        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聪慧,演算使人精密,哲理使人深刻,道德使人高尚,逻辑修辞使人善辩。总之,“知识能塑造人的性格”。 不仅如此,精神上的各种缺陷,都可以通过求知来改善。正如身体上的缺陷,可以通过运动来改善一样。例如打球有利于腰背,射箭可以扩胸利肺,散步则有助于消化,骑术使人反应敏捷,等等。同样,一个思维不集中的人,他可以研习数学,因为数学稍不仔细就会出错。缺乏分析判断力的人,他可以研习形而上学,因为这门学问最讲究繁琐辩证。不善于推理的人,可以研习法律案例,如此等等。这种种心灵上的缺陷,都可以通过求知来治疗。

  1. (1) 选段要论证的观点是:                   

  2. (2) 你能为“读史使人明智”提供一个道理论据吗?写在下面。

下列加下划线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 正(jiào)     统(chóu)     饰(zǎo) B . (jiè)      难(jié)      要(jué) C . (liú)      时(zhàn)     碍(zhì) D . 彩(fù)       证(chàn)     猎(shè)
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 锲而不舍    推敲       轻而一举   不言而喻 B . 穿流不息    一帆风顺   脍炙人口   直接了当 C . 劝诫        枯躁       伦理       羡慕 D . 前仆后继    玄虚       慨叹       诬蔑
下列划线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 . 根深蒂(根本)  不言而(明白)  孜孜不倦(勤勉) B . 而不舍(雕刻)  章取义(截取)  止步不(前进) C . 行之有(效果)  民百姓(百姓,民众)  不知所(处理) D . 学识博(深)  开有益(书,书本)  一事无(成功)
划线字读音都正确的一项是(    )
A . (yí)情        狡(jié)      碍(zhì) B . 吹毛求(cì)    (cūn)        要(jué) C . 饰(zǎo)       难(jié)       然贯通(huò) D . 咬文字(jué)   证(chǎn)      (càn)
阅读下文,完成问题。

    ①读书之大忌,在于生吞活剥,不求甚解。而读书之秘诀,贵在融会贯通,而且更在于消化理解,吸收营养,释放能量。

②能量的吸收与释放是矛盾统一的两个方面,物理学中的能量守恒定律形象地说明了自然界中物体吸收、释放能量的辩证统一关系、一船而言,物体吸收能量越多,释放能量就越多,吸收越快,释放就越快。反之,能量的释放又能促进能量的吸收。

③宋代诗人朱嘉七绝《观书有感》:“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其实,一渠池塘,光引水,不溢流或光溢流,不引水都难以保持活水常清。人的大脑,从某种意义上说,也应该是一池“活水”,而不是一个单纯的“贮水桶”、“封闭器”。只有常引常流,常换常新,知识才能不断丰富,思维才能不断渐进,观念才能日臻更新。否则纵然你“读万卷书”、“听万家言”,倘若不会消化,不会创新,更不会转化、释放,充其量也只不过是一樽“两脚书橱”而已!

    ④已故美学家朱光潜先生说得好:“我有一个习惯,学到一点什么东西,马上就想拿出来贩卖。”好一个“贩卖”!笔者认为,“贩卖”不就是转换、不就是释放吗?这实乃一语道破了读书的真谛、学习的旨义。因为只有敢于“贩卖”,善于释放,才能促使你在更广阔的领域里去学习、去读书、去理解,从而不断去获取新的能源,并将所学过的知识尽快转化为启迪他人智慧的源泉。

    ⑤著名作家赵树理曾打过生动比方:“读书就像开矿。”开矿为了什么?冶炼。冶炼干什么?释放能量。这样,读书——开矿——冶炼——释放能量就形成一条有机链条。当然人的能量不能无限地释放,所以人的能量也是有限的,那么,读书正好起到一种补充能量的作用;同样,如果仅仅为了读书而读书,为了学习而学习,仅仅为了拿别人的名言警句作为卖弄学问的资本,装潢门面的点缀,那岂不失去了读书的本义,那还有什么实用价值可言呢?

    ⑥读书为了运用,读书为了释放,读书为了创造。这样,我们才不至于死读书,读死书,才不至于单纯地、消极地、被动地全盘照搬书本教条,才能在学习前人、他人成果的同时,孕育那创造的萌芽,闪烁那智慧的火花。

  1. (1) 这篇文章的中心论点是,这个论点出现在第段。
  2. (2) 第②段属于论证,它是借用来说明吸收与释放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的。
  3. (3) 第③~⑤段运用的主要是哪一种论证方法?第⑤段是怎样具体地论证的?
  4. (4) 第③段引用朱熹的《观书有感》是为了说明什么道理?作者在这里主张什么?反对什么?
  5. (5) 读了这篇文章,你认为应该怎样读书?
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

    ①文章好比姑娘,一位姑娘。论如何天生丽质,如何浓妆艳抹,一旦她缺乏了做人最重要的因素——内在美,那么她充其量不过是一个摆设的花瓶而已,毫无动人之处。而人们对文章的要求则更苛刻。一个美人儿倒还可以看两眼,一篇满纸虚情假意、大话空话的文章,不如送去烧火。

②没有感情的家庭是不幸福的,没有真情实感的文章是令人悲哀的,是读者的悲哀,更是作者的悲哀。一部长篇巨著《红楼梦》,是渗着曹雪芹的泪和血写成的。世态炎凉,家族巨变,多少在心头汹涌难平的记忆不允许他的笔有丝毫伪装,有丝毫做作。我们学生虽谈不上大多的悲欢经历,可也总有着自己的感情世界,有自己的喜怒哀乐,何不让文章变成一种感情的宣泄,手中的笔变成述说我们自己故事的溪流?何必强作文字,写另一种素不相识的感觉,写一篇别人曾有的故事呢?作文要有真情实感,所谓“真与实”就是属于自己的。写真。情实感,乃作者之一大快事。常常有许多人会捧着书流泪、微笑,这种流泪或微笑不是装出来的,是读者感情自然而然的流露。也常常有同学会指着某篇文章大叫:“什么烂文章,一看都是假的!”两种截然不同的反映已经代表读者声明,我们需要真情实感的文字。读真情实感的文章,也是读者的一大快事!文章为什么要有真情实感?因为人与人之间需要真诚的心灵交流。

    ③还有一些所谓的“美丽”文字,尽管其经过精雕细刻,却依然看上去那么萎萎缩缩,像是欠了谁的债似的。当然,假的终归是假的,不敢扪心自问,不能拥有永远。

④也许会有许多同学已经尽力在写真情实感,却总也摆脱不了偶尔借穿一下别人珠光宝气的衣服。这倒无妨,一个坏习惯的改正总要经历一段时间的。何况你的文章已经由一看就恶心上升到可以读下去,再下来就是耐读耐品,接下来就感天动地了。

  1. (1) 本文的中心论点是
  2. (2) 第①段的“内在美”用来形容文章含义是指。(用原文回答,不超过4个字。
  3. (3) 第①段画线句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其作用是什么?
  4. (4) 第②段中“两种截然不同的反映”指什么?
  5. (5) 第④段中画线句子的含义是什么?
  6. (6) 读了本文,你一定有所感悟,请说说看。
阅读文段,回答问题。

    求知可以改进人的天性,而实验又可以改进知识本身。人的天性犹如野生的花草,求知学习好比修剪移栽。实习尝试则检验知识本身的真伪而加以修正。

  1. (1) 这段议论文字的论点是
  2. (2) 这段文字运用的论证方法是
  3. (3) 用“野生的花草”比喻用“修剪移栽”比喻
  4. (4) 这种论证方法的好处是
  5. (5) 这两则比喻论证的观点是
你读了近十年书,对读书的目的、方法和作用,已经有了一些认识。熟读这两篇短文,在关于读书的这些问题上,你有什么进一步的认识?
阅读下面的语段,将其补充完整,要求与上下文衔接连贯。

    雨,是一种自然现象。久雨不晴,人们管它叫“霪雨”;久旱而雨,人们管它叫“甘霖”。它或为丝丝小雨,温柔连绵;或为滂沱大雨,快疾迅猛。

    “两三点雨山前”,勾勒了雨的零落稀疏;“天街小雨润如酥”,描绘了雨的温柔润泽;“清明时节雨纷纷”,;“白雨跳珠乱入船”,表现了雨的欢快活泼;“夜阑卧听风吹雨”,;“身世浮沉雨打萍”,慨叹了雨的肆虐无情……

    翻开诗文卷著,处处看得雨景,听得雨声,品得雨味,赏得雨情。雨,不就是一首首纯情的诗吗?

“不求甚解”一语,出自(朝代)的《五柳先生传》一文。原意是,属褒义。今多指,含贬义。本文通过对“不求甚解”一词的论述,提倡读书要
结合语境,解释划线词语。
  1. (1) 读书足以怡情 , 足以傅彩 , 足以长才。
  2. (2) 读书费时过多易惰,文采藻饰太盛则矫,全凭条文断事乃学究故态。
  3. (3) 如不能辨异,可令读经院哲学,盖此辈皆吹毛求疵之人。
以“天生才干”与“读书”之间的关系为话题,按照例句,仿写句子。

例句:天生才干犹如自然花草,读书然后知如何修剪移接。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读书杂谈(节选)

鲁迅

    ①因为知用中学的先生们希望我来演讲一回,所以今天到这里和诸君相见。不过我也没有什么东西可讲。忽而想到学校是读书的所在,就随便谈谈读书。是我个人的意见,姑且供诸君参考,其实也算不得什么演讲。

    ②说到读书,似乎是很明白的事,只要拿书来读就是了,但是并不这样简单。至少,就有两种:一是职业的读书,一是嗜好的读书。所谓职业的读书者,譬如学生因为升学,教员因为要讲功课,不翻翻书,就有些危险的就是。我想在座的诸君之中一定有些这样的经验,有的不喜欢算学,有的不喜欢博物,然而不得不学,否则,不能毕业,不能升学,和将来的生计便有妨碍了。我自己也这样,因为做教员,有时即非看不喜欢看的书不可,要不这样,怕不久便会于饭碗有妨。我们习惯了,一说起读书,就觉得是高尚的事情,其实这样的读书,和木匠的磨斧头,裁缝的理针线并没有什么分别,并不见得高尚,有时还很苦痛,很可怜。你爱做的事,偏不给你做;你不爱做的,倒非做不可。这是由于职业和嗜好不能合一而来的。倘能够大家去做爱做的事,而仍然各有饭吃,那是多么幸福!但现在的社会上还做不到,所以读书的人们的最大部分,大概是勉勉强强的,带着苦痛的为职业的读书。

    ③现在再讲嗜好的读书吧。那是出于自愿,全不勉强,离开了利害关系的。——我想,嗜好的读书,该如爱打牌的一样,天天打,夜夜打,连续的去打,有时被公安局捉去了,放出来之后还是打。诸君要知道真打牌的人的目的并不在赢钱,而在有趣。牌有怎样的有趣呢,我是外行,不大明白。但听得爱赌的人说,它妙在一张一张的摸起来,永远变化无穷。我想,凡嗜好的读书,能够手不释卷的原因也就是这样。他在每一页每一页里,都得着深厚的趣味。自然,也可以扩大精神,增加知识的。但这些倒都不计及,一计及,便等于意在赢钱的博徒了,这在博徒之中,也算是下品。

    ④不过我的意思,并非说诸君应该都退了学,去看自己喜欢看的书去,这样的时候还没有到来;也许终于不会到,至多,将来可以设法使人们对于非做不可的事发生较多的兴味罢了。我现在是说,爱看书的青年,大可以看看本分以外的书,即课外的书,不要只将课内的书抱住。但请不要误解,我并非说,譬如在国文讲堂上,应该在抽屉里暗看《红楼梦》之类;乃是说,应做的功课已完而有余暇,大可以看看各样的书,即使和本业毫不相干的,也要泛览。譬如学理科的,偏看看文学书;学文学的,偏看看科学书,看看别人在那里研究的,究竟是怎么一回事。这样子,对于别人、别事,可以有更深的了解。现在中国有一个大毛病,就是人们大概以为自己所学的一门是最好、最妙、最要紧的学问,而别的都无用,都不足道的,弄这些不足道的东西的人,将来该当饿死。其实是,世界还没有如此简单,学问都各有用处,要定什么是头等还很难。也幸而有各式各样的人,假如世界上全是文学家,到处所讲的不是“文学的分类”便是“诗之构造”,那倒反而无聊得很了。

    ⑤不过以上所说的,是附带而得的效果,嗜好的读书,本人自然并不涉及那些,就如游公园似的,随随便便去,因为随随便便,所以不吃力;因为不吃力,所以会觉得有趣。如果一本书拿到手,就满心想道,“我在读书了!”“我在用功了!”那就容易疲劳,因而减掉兴味,或者变成苦事了。

  1. (1) 选文第①段点明读书的话题,第②段主要阐述,第③段阐述嗜好的读书,第④段就爱看书的青年读书提出了的建议。
  2. (2) 第②段中划线的“大概”一词能否删去?请说说理由。
  3. (3) 第⑤段中画线的句子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表达作用?
  4. (4) 结合选文内容,请你说说对当今中学生阅读现状的看法。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读书三境界

袁利荣

    ①读书有三境界:“吞”“啃”“品”。

    ②“吞”乃生吞活剥,囫囵吞枣——是充满饥饿感的青春发奋的标志。虽然广收博采难免盲目,进食过速导致腹胀——但这个过程毕竟是日后学富五车、满腹经纶的必不可少的前奏。古今中外有许多人都是进入中年后凭“反刍”青春岁月里的泛读而成名成家的。“吞”虽为知识积累的必经之途,但毕竟是读书的低级阶段。

    ③“啃”乃咀嚼消化,强行吸收——是志存高远的人生必经的头昏脑涨、寝食不安的砥砺智慧的夜路。咬烂磨碎骨头,获取钙质,这当然谈不上享受——但却是峥嵘人生必须付出的艰辛。“为伊消得人憔悴”是任何一位学有所成的人都不能蠲(juān)免的里程。“啃”是在“吞”之基础上的知性提高——这是将死的知识化为活的血肉的过程。

    ④“品”乃焚香沐浴,如饮醍醐(tíhú,比喻使人彻底醒悟的智慧)——是成熟聪颖的心灵与星空的娓娓絮语。月下折枝、花前怜玉、豁然贯通的人生不胜惋惜地告别了青春光阴——庄严地踏上了奉献岁月。浮躁尽除,功利淡化,读书成了颐养灵性的乐事——默然回首,天机消溶于慧心。“品”是在“啃”之基础上悟性升华——这是进入人生创造之园的门票。

    ⑤读书人多如牛毛,但大多数都停留在第一境界,仅少数不甘人生庸碌者可进入第二境界。进入第三境界,非志强智达者不能。但能进入第三境界者,必是成功地穿越了第一与第二境界的人。“吞”至其博,“啃”至其深,“品”至其灵性——若无博与深,则灵性无其根本。

    ⑥举凡大家鸿儒,书读到“品”的份上后,往往将“吞”“啃”“品”三字当成进一步治学的相济并用的三种方法:“吞”文字,“啃”新意,“品”韵致。或者是:泛读的“吞”之,精读的“啃”之,需细细体悟的则“品”之。

    ⑦对一般的读书人而言,不谈三境界,如能将“吞”“啃”“品”三宇当作对待不同读物的不同阅读方法:用于消遣的书“吞”,有用的书“啃”,启心益智的书不妨“品”——那么,人生同样会受益无穷。

  1. (1) 作者认为读书三境界“吞”、“啃”、“品”的具体含义分别是:

    “吞”:

    “啃”:

    “品”:

  2. (2) 作者认为“吞”“啃”“品”三种读书境界之间是怎样的关系?
  3. (3) 下面对本文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文章列举了大量的具体的事实,阐述了读书三境界的观点。 B . 本文阐释了“吞书”、“啃书”、“品书”的内涵和三种境界对不同的读书人的意义。 C . 作者善于取譬说理,说理透彻,深入浅出,使读者心悦诚服。 D . 本文在阐释道理时态度平和,言辞中肯,使人易于接受。
  4. (4) 你在读中外名著时,采用的是什么读书方法?有什么收获?请举一例加以说明。
下列划线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 (xiá)     猎(shè)      正(jiào)     饰(zǎo) B . (jiè)     证(chǎn)     难(jié)      要(jué) C . (yǐnɡ)    蒸(liú)      时(zhàn)     碍(zhì) D . (jiáo)    彩(fù)       统(chóu)     理(lún)
阅读下文,回答小题。

人生因阅读而气象万千

陈凌

    ①每到世界读书日,这样一张照片所定格下的历史瞬间总会被人提起:1940年10月22日,英国遭受空袭,位于伦敦的荷兰屋图书馆也难以幸免,几乎被炸成废墟,墙壁倾颓,砖石满地,但有3名男子竟不顾敌机刚刚离去,在尚未倒塌的书架前翻捡书籍。战火的残酷与读书所展现的不屈意志,两相对比,不仅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更给人以持久的感动。

    ②或许,也会有人不解:战火纷飞,还不忘阅读,为的是什么?“很多人被生活的艰难折磨得心灵枯萎,但有书香滋润的灵魂不会。”——不久前,在一家书店里看到的一则读者留言,或许可以作为解答。对于那3名男子而言,阅读绝非是暂时忘记战乱的“镇定剂”,而是勇敢面对现实,让精神再次振奋、让意志战胜泪水的方法和途径。

    ③阅读何以有这样的伟力?一位作家曾指出,阅读实际上会给人以两种收获,一种是通过读书,知道自己原来不知道的东西;另一种是通过读书触发反思,知道自己本来就有的东西,并激活它。前者是知识,后者是智慧。越是走在人生的“三岔口”,越是面临困难和选择之时,阅读的力量就越能显示出来。一个人的努力往往会让自己有更多的选择,知识让我们理解每一项选择的意义,而智慧还能进一步让人知道,自己的选择是符合内心的,从而坚定前行的意志。

    ④人生如果远离了阅读,就等于一间房子没有窗户。曾国藩一生饱览群书,文章笔力雄厚,就连梁启超都称赞他“可以入文苑传”。然而,即便有如此深厚的功底,他依然认为自己有“三耻”,居第一位的,就是对天文和算学“毫无所知”。一物不知,便深以为耻,曾国藩们之所以会有如此的认识,就因为他们深刻地知道,“书籍并非是装点门面的饰品,而是精神的营养品”。

    ⑤读书或许并不必然导向外在的成功,但它必然指向内在的丰沛。这些年,两季《中国诗词大会》的冠军,惊艳了无数人,一位是第二季的武亦姝,另一位是第三季的雷海为。令人动容的,并不仅仅是武亦姝2 000多首诗词记忆量的才情,也不全是雷海为以外卖小哥身份成功逆袭的不凡,更是因为他们身上散发的那种“闲看花开花落,漫随云卷云舒”的从容淡定。这样一份独特的气质,正源于阅读的滋养。有句话说得好,“读书多了,容颜自然改变。许多时候,自己可能以为许多看过的书籍都成过眼烟云,不复记忆,其实它们仍是潜在的,在谈吐上、在胸襟中、在气质里,当然也可能显露在生活和文字中”。

    ⑥有人以为,读书太多,容易脱离生活。其实不然,读书并不是要逃离这个世界,而是要让人拥有平视世界的眼睛,阅读本身就是为了更好地生活。正如哲人所言,“一个人和书籍接触得愈亲密,他便愈加深刻地感到生活的统一,因为他的人格复化了,他不仅用他自己的眼睛观察,而且用着无数心灵的眼睛观察”。

    ⑦阅读既塑造丰盈的内心,又给人以丰富的生活,让人生气象万千。这便是阅读之于人生的独特意义。

——摘自《人民日报》2018年04月23日04版(有删改)

  1. (1) 请说说文章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2. (2) 有人认为将第④⑤段和第⑥段调换位置不会影响文意的表达,你的看法呢?请谈谈你的观点和理由。
  3. (3) 第⑥段画线句子中划线的词语能否去掉?为什么?

    不仅用他自己的眼睛观察,而且用着无数心灵的眼睛观察。

  4. (4) 下列对文本信息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选文第①段提到“每到世界读书日,这样一张照片所定格下的历史瞬间总会被人提起”,表明这则例子虽已被反复用过,但每次引用都足以让人震撼。 B . 选文第①段中画线句采用了对比论证的方法。 C . 第⑤段中武亦姝和雷海为身上那种从容淡定的独特气质就是“内在丰沛”的体现。 D . 选文从多角度论述了阅读的作用,尤其是第⑥段针对一般人可能有的认识进行论述,使论证更严密。
  5. (5) 下面一则材料能否证明本文的中心论点?请说明理由。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士兵往往因为战争间歇期间生活乏味而士气涣散、训练消极,长官为此头痛不已。在政府向军队提供了1.2亿本“军供版”图书后,士兵很快就恢复了士气,积极投入训练中。

培根(1561—1626),(国别)家、作家,出生贵族家庭。大学毕业后又学习法律,1618年晋升为英格兰的大陆官,受封为维鲁兰男爵。1626年,由于受寒致死。《》是其文学方面的主要著作,开创了这一特有体裁。
仿句练习。

原句:天生才干犹如自然花草,读书然后知如何修剪移接。

仿句:天生才干犹如,读书然后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阅读危机是心灵缺氧

    ①培根曾经说,阅读是一种消遣。从大众文化的层面上理解,以前大部分普通中国人也是为了消遣才读书。在被称为“文化热”的20世纪80年代,人们印象最深的就是门庭若市的新华书店和各类书摊,阅读是那个相对匮乏同时也相对悠闲时代的精神消遣。但这种热情并不专属于阅读,而是一种对精神生活丰富性的渴求,随后以《渴望》为代表的电视连续剧就以新的形式抢占了人们晚饭后的时光。

    ②因此,信息时代所谓的阅读危机多少被夸大了,只不过是新的文化形式和消遣方式取代了传统的读书而已。从整体上看,人们的精神生活更丰富了而不是更贫瘠了,获取知识的渠道更方便了而不是更封闭了。100多年前,尼采也曾对报纸的出现忧心忡忡,认为这种快速折损的消耗品将会干扰人们对经典阅读的兴趣,后来证明他多虑了。

    ③这么说并不意味着阅读危机不存在,而是说它需要被更清晰地表达。当我们说自己不读书时,意思常常是没有读书的时间或心情,而不是说无书可读,这背后是一种时间焦虑。中国社会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就逐渐进入了一个加速奔跑的时代,时间成了稀缺资源。尤其到了信息和时间都碎片化的网络时代,人们在不停的快速切换中,表现得像某种焦虑症患者。

    ④因此,阅读危机的实质是,人们由于缺乏以专注阅读为主要形式的精神深呼吸,而陷入被大量信息垃圾围困的心灵缺氧状态。刚看了五分钟电子书,就被弹出的新闻链接吸引了注意力;这一分钟还在为某一公共事件激愤不已,下一分钟可能就因为某个段子开怀大笑。照这个趋势,未来人类的心智结构或将改变,变得像金鱼一样只有7秒钟的记忆。同时,由于缺乏深度的内心体验,网络时代人们的精神气质开始变得雷同。

    ⑤慢下来,读读书,不仅仅以阅读的名义进行,更应该站在保护一颗健全心灵的高度,站在人文危机的高度来看待。如果说社会发展是一匹骏马,阅读及其代表的人文精神就应该是驾驭它的缰绳,不应该任由它在我们手上滑落。

(选自《人民日报》,有删改)

  1. (1) 作者认为,真正的阅读危机是什么?请从原文中找出。
  2. (2) 文章主要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请任写两种。
  3. (3) 第②段中画线句子有什么作用?
  4. (4) 文章最后一句话给你怎样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