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反应中能量的变化 知识点题库

下面是某小组同学学习氢氧化钠和稀盐酸反应时的实录:在盛有氢氧化钠溶液的烧杯中,插入温度计测量溶液的温度。用胶头滴管吸取10%的稀盐酸逐滴加入到氢氧化钠溶液中。

                                                                         

  1. (1) 探究实验中的能量变化:在实验过程中,随着稀盐酸的不断滴人,溶液的温度逐渐升高,你认为溶液温度升高的原因是;      

  2. (2) 探究反应终点问题:
        用什么方法证明此反应已恰好完全进行?小红说:在实验后所得溶液中滴入几滴无色酚酞试液,若溶液颜色没有变化,则反应恰好完全进行。小文说:在氢氧化钠溶 液中预先滴入几滴无色酚酞试液,然后再加入稀盐酸,若溶液颜色刚好变成无色,则反应恰好完全进行。你认为:不正确的是  ,理由是             

  3. (3) 关于实验中的细节和意外情况:

        ①实验中,稀盐酸必须用胶头滴管逐滴滴加,这样做的目的是:                            

        ②实验过程中,要用玻璃棒不断搅拌,这样做的目的是:

    ③小凤在她的实验过程中意外发现有气泡出现,你认为原因是      

 化学活动课上,老师给同学们表演了一个“水能生火”的魔术(如图所示),他将包有过氧化钠(Na2O2)粉末的脱脂棉放在石棉网上,向脱脂棉上滴了几滴水,脱脂棉立刻燃烧起来.通过查阅资料可知,过氧化钠和水反应的产物只有两种,都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根据所学化学知识回答:

 


  1. (1) 从燃烧的条件分析可知,过氧化钠(Na2O2)和水发生反应生成了可以支持燃烧的物质,反应  (吸收”或“放出”)大量的热.

  2. (2)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推测另一种产物必含的元素是 .

  3. (3) 过氧化钠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下列有关能源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石油是一种可再生资源 B . 大量使用化石能源会造成大气污染,因此应该停止化石能源的开采和利用 C . 人类需要的能量都是由化学反应产生的 D . 目前没有大量使用氢能源,是由于氢气的制取成本高,贮存困难

 A~H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其中A为白色固体,E为黑色固体(一种金属氧化物),H为蓝色沉淀,这些物质的相互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其中部分生成物和反应条件已省略.

  1. (1) 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A   ,G   ,H   .

  2. (2) 化学反应常伴有能量变化,物质B与水反应时会  (“吸收”或“放出”)热量.

  3. (3) 写出D→F的化学方程式:   .

  4. (4) 写出E→C的化学方程式:   .

我国建设高铁在促进“一带一路”建设中发挥独特的作用.试回答:

  1. (1) 铺设火车道轨,一般用的合金钢是 钢材;

  2. (2) 连接导线的电刷多采用石墨板,是利用其三个优点是 ;

  3. (3) 高铁车体采用大量的铝合金,其应用的重要目的是(答三点) ,运行时,其能量转化是 ;

  4. (4) 乘坐高铁在不超重的前提下,下列哪些物品不能带上列车  (填序号)

    ①面粉;  ②硝酸钾化肥;  ③浓硫酸;  ④酒精;  ⑤红磷.

中国将在2016年前研制并发射空间实验室,2020年前后建造空间站。我国神舟十号与天空一号的成功交会对接是迈向这一目标的最新一步。如图是某空间站能量转化系统部分示意图,其中燃料电池中的反应是2H2+O2===2H2O。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含氢的物质在此过程中没有发生化学变化 B . 燃料电池系统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C . 水的分解反应需要吸收能量;氢气使用前要检验其纯度 D . 该能量转化系统中的水可以循环使用

如图是一款新型的蜡烛烛台。它有个塑料管道,可以在蜡烛燃烧的同时回收蜡油,管道中还放置一根烛芯,在几根蜡烛燃烧之后,就可以得到一根新蜡烛。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蜡烛燃烧的过程中,内能转化为化学能 B . 蜡烛变成蜡油的过程中温度不变 C . 在塑枓管道中形成新蜡烛的过程需要放热 D . 在蜡烛变成蜡油的过程中其密度不变
某品牌变色眼镜的镜片在强光下会变成暗棕色,当光线变暗时,镜片几乎变成无色透明.原来,变色眼镜是在普通镜片中加入了适量的溴化银和氧化铜的微晶粒.
  1. (1) 当强光照射时,溴化银分解为银和溴,使镜片呈现暗棕色.此过程中,能转化成化学能.
  2. (2) 当光线变暗时,银和溴(Br2)在氧化铜的催化作用下,重新化合生成溴化银(AgBr),镜片的颜色变浅.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其中银是由(填分子、离子或原子)构成的.
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请根据你学过的化学知识来解决下列问题
  1. (1) 做饭时人们用天然气作为燃料,主要是利用该反应能(填“放出热量”或“吸收热量”).做饭完毕后,我们关闭煤气,其灭火的原理是
  2. (2) 制作碳酸饮料的物质是,使人煤气中毒的物质是,二者性质不同的原因是
下列变化表现为吸收热量的是(   )
A . 镁和盐酸反应 B . 氢气燃烧 C . 碳和二氧化碳的反应 D . 氢氧化钠固体投入水中
化学反应生成新物质的同时还伴随能量的变化.下列反应吸收热量的是(   )
A . 生石灰与水 B . 镁条与稀盐酸 C . 碳与二氧化碳 D . 氢气燃烧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在化学反应中只有燃烧反应才能放出热量 B . 合金的硬度一般比组成它们的纯金属更高 C . 高炉炼铁的产品是纯铁 D . 铝制品比铁制品耐腐蚀,说明铝的活动性不如铁
人类可以通过化学反应获得能量,如利用沼气燃烧可以煮饭、炒菜等,请你举出两例利用化学反应获得能量的事例.①;②
小敏研究影响锌与盐酸反应快慢的因素。

  1. (1) 图甲中A,B仪器可以组装一套测量气体体积的装置,利用该装置时A中管接c。
  2. (2) 他选用2克完全相同的锌片分别和同体积5%,15%的稀盐酸进行实骏。获得表格数据.由此推断实验是通过来体现反应快慢的.
  3. (3) 小敏分析数据得到如下结论:锌与盐酸反应快慢与盐酸浓度有关。盐酸浓度越大反应越快。其他同学认为结论不可靠,他们的依据是:
  4. (4) 实验中小敏发现锌与盐酸反应时,一开始产生氢气速度并没有随盐酸浓度的减少而减慢,查阅资料得知化学反应中往往伴随着能量变化。由此作出猜想:锌与盐酸反应快慢还与有关.
一种“即食即热型快餐”适合外出旅行时使用。其内层是用铝箔包裹的并已加工好的真空包装食品,外层则是分别包装的两包化学物质。使用时拉动预留在外的拉线,使这两种化学物质反应,此时便可对食物进行加热。这两包化学物质最合适的选择(   )
A . 浓硫酸与水 B . 熟石灰与水 C . 生石灰与水 D . 氯化钠与水
将氢氧化钠稀溶液滴加到醋酸稀溶液中,下列各图示意混合溶液有关量或性质的变化趋势,其中错误的是(    )
A . B . C . D .
我国的大发展离不开科学与技术的支持。请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 (1) C2H8N2是早期“长征二F”运载火箭的一种燃料。其燃烧的过程中将能转化为热能。
  2. (2) 锰(Mn)钢属于铁合金,可用于制造钢轨。已知锰的金属活动性介于镁与锌之间,如果用实验比较铁和锰的金属活动性强弱,下列所给各组能够达到目的的是    (填字母序号)。
    A . Mn  FeSO4溶液 B . Mn  Fe  MgSO4溶液 C . Mn  Fe  ZnSO4溶液
如图是关于氧气化学性质的部分知识网络,关于该图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Fe在Ⅰ、Ⅱ两类反应中的产物不相同 B . Ⅰ、Ⅱ两类反应均体现了氧气的可燃性 C . CO、CH4、C2H5OH均为有机物 D . Ⅰ类反应放出热量,Ⅱ类反应吸收热量
小明为探究化学反应过程中能量的变化,做了以下两个实验。

  1. (1) 将大约20g己研细的氢氧化钡晶体倒入烧杯中,再把烧杯放在事先已洒上少量水的玻璃片上,然后向烧杯内加入大约10g氯化铵晶体,并用玻璃棒迅速搅拌后静置片刻,提起烧杯,发现玻璃与烧杯底部粘在一起,玻璃片上的水结成了冰(如图所示)。由实验可知,氢氧化钡晶体与氯化铵晶体反应时(选填“吸收”或“放出")热量。
  2. (2) 将锌片和铜片组成的电路,插入稀硫酸中,观察到电流表指针发生了偏转,在这个化学变化中,化学能转化成了能。
比较归纳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一种方法。以下是C、CH4、CO三种物质转化为CO2的转化关系,①C→CO2;②CH4→CO2;③CO→CO2 , 对它们的比较归纳正确的是(   )
A . 三种转化发生的都是化合反应 B . 三种转化的过程中都放出热量 C . 三种物质都只能跟氧气反应才能转化为二氧化碳 D . 三种物质都可以在点燃条件下发生反应转化为二氧化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