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相互转变的方法 知识点题库

如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据图回答:

(1)P点的含义   .

(2)要使接近饱和的甲溶液变成饱和溶液,可采用的方法有(写出一种),当甲中含有少量乙时,可采用的方法提纯甲.

(3)30℃时,将40g甲物质放入盛有50g水的烧杯中,所得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 若烧杯内物质升温到50℃(不考虑蒸发),溶液中变化的是 (选填序号).

a.溶质的质量   b.溶液的质量   c.溶质的质量分数

(4)从图中还可获得的信息是 (答出一条).


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据图回答问题:

(1)温度为   ℃时,A与C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2)将t1℃时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到t2℃,有晶体析出的是 (填字母代号);

(3)t2℃时,把A、B物质各50g分别加到100g水中,不能形成饱和溶液的是 (填字母代号),若要使之达到饱和状态,还需要向溶液中加入 g该溶质.


氢氧化钙在水中溶解能力随温度升高而减小,要想把一瓶接近饱和的石灰水变饱和,具体措施有:(    )

①加入氢氧化钙②升高温度 ③降低温度 ④加入水 ⑤蒸发水,其中正确的是

A . ①②④ B . ①②⑤ C . ①③⑤ D . ①③④

如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分析中不正确的是(  )



A . t2℃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a>b>c B . t1℃时,将50ga物质(不含结晶水)放入100g水中充分溶解得到a的饱和溶液 C . 将c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可采用降温的方法 D . 将t2 ℃时,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关系是b>a=c
如图是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 . P点的含义是甲、乙的溶解度相同 B . t3℃时,将30g甲物质加入到50g水中,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的质量为80克 C . 当甲中含有少量乙时,提纯甲的方法是冷却热饱和溶液 D . 甲、乙、丙三种物质的t3℃时饱和溶液降至t1℃时均成为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
如图为甲、乙两种盐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都不相等 B . 将接近饱和的甲溶液变为饱和溶液,可采用蒸发或降温的方法 C . t1℃时,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均为15% D . t2℃时,将30克乙物质放入100克水中,所得溶液的质量为130克
如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①P点的意义是

②t2℃时,将50g a物质放入50g水中充分溶解,得到a的溶液的质量为 g(a物质不含结晶水);

③t2℃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将t2℃时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时,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关系是

④t2℃时,将c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可采用的方法.

如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 B . 35℃时,甲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60% C . 降低温度可使接近饱和的甲溶液变成饱和溶液 D . 10℃时甲、乙两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相等
根据图1、图2中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回答问题.

  1. (1) 分析图1,P点处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关系是AB(填“>”、“<”或“=”);取一定质量的A的饱和溶液,将溶液温度从t℃降低到10℃,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如何变化
  2. (2) 分析图2,要使C的饱和溶液变成不饱和溶液,可采用的方法是:

    ;②

  3. (3) 10℃时,A、B、C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A,B,C三种不含结晶水的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 t1℃时,A的饱和溶液65 g中含有溶剂50 g B . 将t2℃时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时,C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保持不变 C . 在t2℃时,A,B两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同 D . 除去A中少量的C,可采用降温结晶法  
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t1℃时,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B . 乙物质的溶解度大于甲物质的溶解度 C . t2℃时,乙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乙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 D . t2℃时,30g甲物质能溶解于50g水中形成80g的溶液
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请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 (1) 丙物质的饱和溶液变成不饱和溶液的一种方法是
  2. (2) 若要从乙物质的饱和溶液中得到乙固体, 宜采用的结晶方法。
  3. (3) t1℃时,将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升   温到t2℃,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4. (4) t3℃时,将100g水加入到盛有30g甲物质的烧杯中,充分溶解后得到不饱和溶液,若想使溶液恰好饱和,可采用具体的方法是(答一种就可以):。        
  5. (5) t1℃时,将等质量的甲、乙、丙的饱和溶液升温到 t2℃,所得溶液的质量关系是
溶液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5 g NaCl完全溶解于100 g水中,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5% B . 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一定增大 C . 饱和硝酸钾溶液析出晶体后变为不饱和溶液 D . 在其他条件不变时,氮气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
溶液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5gNaCl完全溶解于100g水中,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5% B . 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一定增大 C . 饱和硝酸钾溶液析出晶体后变为不饱和溶液 D . 在其它条件不变时,氮气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
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乙>甲=丙

B.将相同质量的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从t2℃降温到t1℃析出晶体最多的是甲

C.t2℃时,30g甲物质加入50g水中,充分搅拌后,所得溶液的溶质的质量分数为37.5%

D.欲将丙物质的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可以采取(填“升高”或“降低”)温度的方法

水是生命之源,爱护水资源人人有责。
  1. (1) I水的组成:如图1为电解水的实验装置图,接通电源观察两电极都有气泡产生。

    图片_x0020_100015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出玻璃管a中收集到的气体的一种用途

  2. (2) 图2为水分解的微观过程。

    ①水的分解过程中,没有发生变化的微粒是。(填具体的微粒名称)

    ②结合实验现象,写出电解水的化学方程式

  3. (3) II水的用途:水是常用的溶剂。

    农业生产中,常需要用质量分数16%的NaCl溶液来选种,现要配制150Kg该溶液,需水Kg;

  4. (4) 实验室中常用水作为溶剂配制溶液,王老师在讲授溶液时,用固体M做了如下实验,图一中甲、乙、丙、丁是充分搅拌后静置的现象,请回答相关问题(忽略水的挥发):

    图片_x0020_100016         图片_x0020_100017

    ①甲、乙、丙、丁烧杯中的溶液一定呈饱和状态的是(填序号)。

    ②根据图二,若固体M的图像是A,要使丁烧杯中的溶液恰好达到饱和状态,还需要加入g的M固体。

    III水的净化:“硬水”是指含有较多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硬水会给生产、生活带来许多不便。生活中常用煮沸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此过程中发生的化学反应之一是:碳酸氢钙[Ca(HCO32]受热分解生成碳酸钙、二氧化碳和水,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如图是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是(

A.15℃时甲、乙的溶解度相等

B.甲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比乙小

C.升高温度可使接近饱和的甲溶液变为饱和

D.30℃时甲的溶解度为

下列图象能正确反映所对应关系的是(    )
A . 向一定量的锌粒中加入足量的稀硫酸,生成氢气和稀硫酸的质量关系 B . 某温度下向一定量不饱和氯化钠溶液中加入氯化钠晶体,溶质质量分数与加入氯化钠质量的关系 C . 向一定量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稀盐酸 D . 向含有一定量稀盐酸和氯化钙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碳酸钠溶液,所加碳酸钠溶液质量与生成沉淀质量的关系
如表是KCl与KNO3的溶解度数据。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温度/℃

10

20

30

40

50

KCl

30g

33g

35g

38g

41g

KNO3

21g

31g

45g

65g

88g

A . 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的温度在20﹣30℃间 B . KNO3比KCl的溶解度大 C . 在20℃时,10g水中加入5g KCl可得到33.3%的KCl溶液 D . 在50℃时,两物质各5g分别加入10g水中,充分溶解均得到饱和溶液
下列有关化学规律的说法中,不合理的是(   )
A . 一切化学反应都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B . 化合物中各元素的正负化合价之和为零 C . 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都是有机物 D . 改变条件可以使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相互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