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相互转变的方法 知识点题库

在25℃时,向饱和的澄清石灰水中加入少量的氧化钙,恢复到25℃时,关于该溶液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 溶质质量不变 B . 溶质质量减少 C . 溶质的质量分数减小 D . 溶质的质量分数增大
下表是KCl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

温度/℃0102030405060
溶解度/g27.631.034.037.0x42.645.5

小明为测定x的值,取4份40℃的水各50g,分别进行实验,并记录数据如下表.

实验编号实验1实验2实验3实验4
KCl质量/g5152535
溶液质量/g55657070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中需要用到的仪器有(只写一种).
(2)要使实验2的溶液达到饱和,可采取的方法是
(3)由实验可知,40℃时KCl的溶解度x为 g.
(4)小明现要配制质量分数为30%的KCl溶液100g,为达实验目的其主要操作是

如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1. (1) 由图中可看出,甲乙两物质中,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的物质是
  2. (2) 要使甲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可采取的方法是(写出一种即可);
  3. (3) t2℃时,将甲、乙各20g分别加入到两只盛有100g水的烧杯中,充分搅拌,所得乙溶液为溶液(填“饱和”或“不饱和”);若将温度都降低到t1℃,甲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填“>”、“<”或“=”)乙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根据图中A、B、C三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回答:

  1. (1) 在某一温度时,A、B两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此温度为℃;
  2. (2) 在t3℃时,将30gA物质充分溶解在50g水中,所得溶液的质量为 g;
  3. (3) 要使C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可采用的一种方法是
如图为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 (1) 在℃ 时,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2. (2) t2℃ 时,甲物质的溶解度是 g,在t2℃时,向50g水中加入50g甲,所得溶液的质量为 g;
  3. (3) 将t2℃时甲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将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4. (4) 要使接近饱和的乙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可以采用的一种方法是
如表是硝酸钾、氯化钠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

温度/℃

10

20

30

40

50

硝酸钾的溶解度g/100g

20.9

3l.6

45.8

63.9

85.5

氯化钠的溶解度g/100g

35.8

36.0

36.3

36.6

37.0

  1. (1) 从表中数据分析,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的物质是.硝酸钾和氯化钠溶解度曲线的交点在(填字母)之间.

    A.20~30℃B.30~40℃C.40~50℃

  2. (2) 20℃,将50g硝酸钾与l00g水混合,充分搅拌后静置,得到的溶液质量是 g,该硝酸钾溶液属于(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
  3. (3) 保持温度20℃,将氯化钠的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写出一种可行的方法
根据如图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将乙的饱和溶液过滤,能得到不饱和溶液 B . t1℃时,甲溶液、乙溶液的溶质质量相等 C . t2℃185g甲溶液降温至t1℃时,能析出49g晶体 D . 将26%的甲溶液从t2℃降温到t1℃时,溶质质量分数不变
硫酸钠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其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硫酸钠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B . 30℃时硫酸钠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为40% C . 40℃时硫酸钠的溶解度约为50g D . 50℃时硫酸钠饱和溶液降温后一定饱和
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t1℃时,甲和乙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相等 B . t2℃时,用等质量的甲和乙固体配制饱和溶液,得到乙溶液的质量大于甲 C . 将t1℃时的甲、乙饱和溶液升温至t2℃,甲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会比乙大 D . 用升温的方法能使甲的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
如图是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将丙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可采用升温的方法 B . t1℃时,可以制得溶质质量分数为8%的丙溶液 C . t2℃时,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20℃,析出甲的质量比析出乙的质量大 D . t1℃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升高到t2℃时,溶质质量分数为甲>乙>丙
如图是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回答下列问题:


  1. (1) t1℃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大小顺序为
  2. (2) 当A中混有少量B时,可用 方法提纯A。
  3. (3) 将A,B,C的饱和溶液从t3℃降温到t2℃,的溶液中无晶体析出。
  4. (4) 若要将N点的A溶液转变为M点的A溶液,可采用的方法。
t℃时,向一支盛有0.1g熟石灰的试管内加入10mL水,充分振荡后,静置,试管底部仍有未溶解的白色固体。对于试管内上层澄清液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A.溶液是t℃时的饱和溶液

B.升高温度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

C.溶液中溶质的质量等于0.1g

D.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1%

下列实验方法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法

A

鉴别H2和CH4

分别点燃,并在火焰上方罩干冷烧杯

B

检验一瓶气体是否为CO2

将燃着的木条伸入瓶中

C

将不饱和的石灰水变饱和

加入适量的氧化钙

D

除去部分变质烧碱中的碳酸钠

加入适量石灰水,过滤

A . A    B . B    C . C    D . D
甲图是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1. (1) 甲图中,P点所表示的含义为
  2. (2) t2℃时,在温度不变的情况下,将B物质的不饱和溶液转变成饱和溶液可采取的一种方法是
  3. (3) 将t2℃时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时,三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4. (4) 如乙图所示,20℃时,把试管放入盛有X的饱和溶液的烧杯中,在试管中加入一小块生石灰,再加入适量的水,烧杯中的溶液逐渐变浑浊,则X可能为(填“A”或“B”或“C”)固体物质。
下图为硝酸钾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硝酸钾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不大 B . 100g水最多能溶解30g硝酸钾 C . 降温能使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变成饱和溶液 D . 2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比4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大
下图为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 (1) 当温度为℃时,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2. (2) 将10g甲物质(不含结晶水)配成t4℃时的饱和溶液,需水的质量为 g。
  3. (3) 将t4℃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等质量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一项是___________ 。
    A . 三种溶液仍然为饱和溶液 B . 三种溶液中溶剂的质量大小关系为:甲=乙<丙 C . 三种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为:甲=乙>丙 D . 甲、乙析出晶体(不含结晶水)的质量相等,丙无晶体析出
如图所示是甲、乙两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

  1. (1) 使甲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的方法有(写一种即可)。
  2. (2) t1℃时,将65g乙的饱和溶液稀释成10%,需要加水的质量为g;t1℃时,形成甲、乙的饱和溶液,升温到t2℃,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的关系甲  乙(选填“>”“=”或”)。
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图片_x0020_1160160103

  1. (1) t2℃时,甲物质的溶解度是g。
  2. (2) t1℃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3. (3) 要使t1℃时接近饱和的丙溶液变成饱和溶液,可采用的一种方法是
  4. (4) 向100gt2℃时的水中,加入45g甲固体充分搅拌,发现甲全部溶解,一段时间后又有部分甲析出.你认为甲开始能“全部溶解”的原因可能是
NaCl、KNO3的部分溶解度数据见下表。

温度(℃)

10

20

30

40

60

80

100

溶解度(g/100g水)

硝酸钾

20.9

31.6

45.8

64

110

169

246

氯化钠

35.8

36

36.3

36.4

37

38.4

39.8

①2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是

②20℃时,称取 60g硝酸钾固体加入到100g水中,用(写出仪器名称)搅拌,充分溶解后得到(选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将此溶液升温至 60℃,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

③从含有84.5g硝酸钾和8g氯化钠的混合物中提纯硝酸钾,进行如下实验。(实验中不考虑各种损耗)

图片_x0020_938949447

I、操作1的名称

II、溶液1、2、3中关于溶质硝酸钾质量的大小关系(用“1”、“2”、“3”表示)

III、固体M的成分及质量是

IV、对整个实验过程分析正确的是

A、40℃~60℃开始析出晶体

B、氯化钠在整个过程中一直保持不饱和状态

C、上述方法不能将氯化钠和硝酸钾完全分离

D、若溶液1直接降温至20℃,析出硝酸钾的质量不变

如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1. (1) t1℃时,a物质的溶解度为 g;
  2. (2) t2℃时,三种物质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 
  3. (3) b溶液在点P时处于 (填“饱和”或“不饱和”)状态;
  4. (4) t2℃时,将一定量a物质完全溶解到水中,所得溶液恰好饱和。欲进一步提高该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可进行的操作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