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代史 知识点题库

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是 (  )
A . 中英《虎门条约》 B . 中英《南京条约》 C . 中美《望夏条约》 D . 中法《黄埔条约》
梁启超评价他是“五百年来第一伟人”,而且年近七旬抬棺出征,收复了面积达160万平方公里的新疆,材料中的“他”指的是(  )
A . 曾国藩 B . 左宗棠 C . 张之洞 D . 李鸿章
《吴玉章回忆录》中提到:“以往搞革命的人,眼睛总是看着上层的军官、政客、议员,以为这些人掌握着权力,千方百计运动这些人来赞助革命”,如今“上层的社会力量显得何等的微不足道。在人民群众中所蕴藏的力量一旦得到解放,那才真正是惊天动地、无坚不摧的。”

这段材料说明(    )

A . 资产阶级决定历史 B . 人民群众创造历史 C . 工人阶级无坚不摧 D . 军政上层掌握权力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李鸿章兴办实业大事年表

1879年,中国第一条电报线架设。

1880年,中国第一家近代船坞——天津大沽船坞建立。

1881年,中国第一家近代化煤矿——开平煤矿投产。

1882年,中国第一个海军基地建成。

1885年,中国最早陆军军官学校——天津武备学堂开设。

1888年,中国第一支纯近代化舰队——北洋舰队成立。

材料二:李鸿章建立和发展近代军事工业,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外商对中国近代军事的垄断,刺激了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他还聘请外国的军事科技人员、创办近代军事学堂及派遣留学生到国外学习先进的军事科学技术等。此外,他还建立了一支用西式装备武装起来的军队——北洋水师,改变了清朝军队专恃刀弓矛箭、帆篷舟楫的落后状况。1874年台湾保卫战,中国军队坚守台湾八个月,迫使日本退兵;1876—1878年,收复新疆战争的胜利;中法战争中中国军队取得的镇南关大捷,也都得益于军事工业提供的新式武器。

  1. (1) 据材料一,指出李鸿章发展实业的主要方向。
  2. (2) 据材料二,概括洋务派的军事建设产生的积极影响。
  3. (3) 李鸿章说:“我办了一辈子的事,练兵也,海军也,都是纸糊的老虎……不过勉强涂饰,虚有其表……”据此,你认为其兴办洋务,最终没能实现富国强兵的原因是什么?
它是“近代由中国资产阶级单独领导的仅次于辛亥革命的又一次革命运动”,从云南开始的战争“粉碎了封建帝制的延续阴谋,恢复了共和制。”材料评价的是(    )
A . 二次革命 B . 护国战争 C . 黄花岗起义 D . 武昌起义
“中华民族”观念的形成,事关现代中国人自身认同,更关乎中华民族复兴的未来走向,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自鸦片战争以来,“亡国灭种”的遭遇使得原有的国家认同不断被摧毁,这极大地引发了人们的思考。梁启超认为,“朝也者,一家之私产也;国也者,人民之公产也”,只有建立一个君主立宪的民族国家, 并致力于开启、培养国民与此相应的国家认同感,中国方可立于世界民族国家之林。辛亥革命成功后,孙中山一再强调,各族“皆得享共和之权利,亦当尽共和之义务”。

——摘编自暨爱民《百年凝聚:近代中国民族国家的认同建构》

材料二:九一八事变后民意检测

 

军警

律师

新闻

其他

未祥

总计

把东三省让给日本

2

 

2

7

3

   

4

20

38

去打日本

59

42

200

482

31

2

 

14

268

1098

依赖国联处理

2

5

10

1

     

3

3

21

抵制日货

5

18

4

21

2

   

3

3

56

一面用外交,一面用武力

2

 

5

3

6

1

1

   

21

其他

 

1

5

 

3

       

10

合计

70

66

226

514

45

3

1

25

294

1244

        ——《江苏省立徐州民众教育馆周年纪念特刊》江苏省立徐州民众教育馆1933年版

材料三

移家为国,移孝为忠,进而在家国之上,扩展为一种公天下的世界意识,这使中国人的世界观或天下观成为一种本于家国同时又大于家国或高于家国的世界意识,使得中国人的价值观内蕴着一种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伦理自觉。

——田海平《从家国天下到命运共同体》

  1. (1) 根据材料一,指出梁启超和孙中山对民族国家的设想,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梁、孙提出该设想的时代背景。
  2. (2) 材料二反映了什么现象?并列举抗战时期的史实加以说明。
  3. (3) 根据材料三,指出家国观念的新内涵。综合上述材料,谈谈新时代强调家国情怀的现实意义。
《每周评论》写道:“巴黎的和会,各国都尊重本国的权利,什么公理,什么永久和平,什么威尔逊的十四点原则,都成了一文不值的空话。”基于这一状况国人提出的救国主张是(    )
A . 打倒列强、除军阀 B . 驱逐鞑虏、恢复中华 C . 实业救国、民主共和 D . 外争主权、内除国贼
周恩来曾说:“战后结《辛丑条约》,赔款四百五十兆,各国都分沾无遗!”这里的战后是指(    )
A . 第一次鸦片战争后 B .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 C . 中日甲午海战后 D . 八国联军侵华后
有学者撰文指出:1840年以来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经历一个始而言技(学技术),继而言政(学制度),进而言教(学思想)的过程。下列选项与材料无关的是(   )
A . 洋务运动 B . 维新变法运动 C . 辛亥革命 D . 义和团运动
“由于两党在一定纲领上合作,发动了1924~1927年的革命。……广东革命根据地的创立和北伐战争的胜利,这是两党结成了统一战线的结果”。材料主要反映了北伐战争的(   )
A . 发生背景 B . 主要经过 C . 重要成果 D . 胜利原因
20世纪的第一个十年里,中国出现了一大批仁人志士,它们呼号奔走,著书立说(邹容的《革命军》、陈天华的《猛回头》和《警世钟》等)。他们号召人们(   )
A . 引进西方技术实现自强求富 B . 进行变法改革实现救亡图存 C . 推翻清朝统治建立民主共和 D . 宣传民主科学进行思想改造
中华民族在古代创造了辉煌灿烂的中华文明,而在近代则遭受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入侵。中国近代史开始于(    )
A . 鸦片战争 B . 太平天国运动 C . 辛亥革命 D . 五四运动
有人说∶"辛亥革命使中国人的脑袋和双膝不再是准备磕头,而是为思考,为走路。"这是因为辛亥革命(   )
A . 传播了民主共和观念 B . 成立了中华民国主 C . 实现了人民当家作主 D . 改变了近代社会性质
有学者认为中国近代历史发展的轨迹是U字型路线。其基本特征是“沉沦”和“上升”。中国近代历史的“沉沦”开始于(    )
A . 鸦片战争 B . 第二次鸦片战争 C . 甲午中日战争 D .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中山陵平面呈“警钟形”意在“唤起民众”整个建筑朴实坚固,合于中国传统观念,又符合孙中山的气概和精神。孙中山的下列哪些活动和功绩“唤起了民众”(   )

①成立兴中会;②创建中国同盟会;③提出“三民主义”;

④建立了中华民国;⑤推翻了封建帝制。

A . ①②④⑤ B . ①③④⑤ C . ①②③⑤ D . ①②③④⑤
李大钊在《圆明园故址》中写道:“圆明两度昆明劫,鹤化千年未忍归。一曲悲笳吹不尽,残灰犹共晚烟飞。”“两劫”中“一劫”发生在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期间,另“一劫”发生在(    )
A . 鸦片战争 B . 第二次鸦片战争 C . 甲午中日战争 D . 中法战争
  2022年2月24日,俄乌边境冲突升级,俄军对乌克兰实施多点军事打击,硝烟四起。俄乌冲突触发地缘政治动荡。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恩格斯说"未来的战争是世界战争,规模空前,破坏巨大,将长达3-4年,将有800万-1000万士兵互相残杀,把整个欧洲吃个干净,导致欧洲贫困普遍化。"

材料二:1919-1922年,列强先后召开了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凡尔赛条约》规定,德国在中国山东的全部利益由日本继承。1921-1922年的华盛顿会议,英美支持中国收回山东主权的要求。中日在会外签订了《中日解决山东悬案条约及其附约》,中国在山东的主权和利益得到一定程度的恢复。

材料三:1941年12月,珍珠港事件后;美国开始正视中国战场对于抗击日本的巨大作用,迫切需要中国战场牵制与消耗日本的战斗力。

——张殿清《抗日战争时期的中美关系及启示》

材料四:近期,乌克兰东部地区局势急剧变化,引起国际社会高度关注。中方根据乌克兰问题本身的是非曲直决定中方立场。要摒弃冷战思维,重视和尊重各国合理安全关切,通过谈判形成均衡、有效、可持续的欧洲安全机制。中方支持俄方同乌方通过谈判解决问题。

材料五:从1989年东欧剧变与1991年底苏联解体以来,旧的两极格局被打破,世界开始向新的格局过渡。在这样一个新旧交替的转折时期,建立什么样的国际秩序的问题被突出地提了出来。

——齐世蒙、廖学盛《20世纪的历史巨变》

  1. (1) 根据材料一,最先验证了恩格斯说法的是哪次战争?
  2. (2) 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说一说巴黎和会中国外交的失败引发了国内的哪一爱国运动?华盛顿会议上签订的有损中国利益的条约是什么?
  3. (3) 根据材料三,珍珠港事件的爆发表明二战的规模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中国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前后历时多少年?
  4. (4) 根据材料四,历史上,美苏"冷战"开始的标志是什么?美国实行冷战政策在军事上的表现是什么?
  5. (5) 当今世界,哪个国家极力构筑以自己为主导的"单极世界"?请举出两股推动世界开始向新的格局过渡的重要力量,并指出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发展趋势。
  6. (6) 结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战争的认识。
“我之廉价工人,彼亦得而使用;我之丰富原料,彼亦得而购买,就地制造,就地卖出,运费既省,关税无多,我之便利即彼得便利。”对于以上材料理解错误的是(    )
A . 材料反映的是《马关条约》的内容 B . 材料体现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 C . 材料所述是由“关税协商”造成 D . 材料反映列强侵略中国进入到资本输出阶段
下图所示的是太平天国先后颁布的两部文献。这两部文献都(   )

A . 试图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 B . 脱离了社会现实,流于空想 C . 反映了农民的理想追求 D . 受到西方宗教文化的影响
读下图,导致清朝这一时期几种主要进口货物税率(关税)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 . 清朝实行闭关锁国政策 B . 中国手工业纺织技术较弱 C . 中英《南京条约》的签订 D . 中日《马关条约》的签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