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 知识点

1、寄希望于无实权的皇帝身上。
2、清朝的大权掌握在顽固派手中,变法触动了顽固派的利益。
3、资产阶级维新派力量过于单薄,脱离人民群众。(软弱性)(主要原因)
 

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 知识点题库

下列关于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 顽固派实力强大 B . 人民的支持 C . 光绪帝没有实权 D . 当时中国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时期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长沙时务学堂是戊戌变法运动期间维新派在湖南长沙创办的新式学校。由谭嗣同等发起,于1897年10月在长沙创办。熊希龄任校长,梁启超任中文总教习。1898年春,全堂师生达200余人。教学内容包括经、史、诸子和西方的政治法律与自然科学。戊戌政变后改为求是书院。以下为时务学堂的师生问答实录:

材料一(学生)周宏业问:

读《滕文公篇》,似滕文公亦能用孟子之言矣。然其弱削如故也。岂大国五年、小国七年必为政于天下乃如此耶?想孟子行教之人,断不言行不顾若此。请问其故安在?

(学生)蔡艮寅(锷)问:

孔子大一统所以泯杀机也。今之贤士大夫欲督其督、郡其郡、邑其邑,无乃与夫子大相刺谬(违背)乎?

(学生)杨树谷问:

孟子曰:“无罪而杀士,则大夫可以去:无罪而戮民,则士可以徒。”读书至此,不免有疑。夫委贽为臣,当临难无苟免,何得不谏君于过,而竟以去云乎哉?虽曰当时人主不足以有为,而臣道之不可不尽也明矣。孟子之意究竟何如?

材料二教习(老师)梁(启超)批:

问得很好。然滕文当时实未尽行孟子之言。凡任一人,举一事,必尽其所长,乃可责其成效。若仅行其一二端,则有时反以生弊而已。今日中国之行西法是也。行之无条理、无片段,而反咎西法之寡效,可乎?观毕战问井田,以后更无下文,则滕当时必未尽行孟子之言明矣。行孟子言者谁乎?今日欧美诸国是也。美国远在西半球,而欧洲之民襁负归之;瑞士弹丸黑子之国,而西国凡有大政事,皆会议于此焉。所谓为政于天下者非耶?

  1. (1) 根据材料一,当时的学生为什么会有这样一些疑问?依据材料二,梁启超在回答学生问题时,提出哪些主要观点?
  2. (2) 时务学堂在当时起了哪些重要作用?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创办轮船招商局使“内江外海之利,不致为洋人占尽”,三年多时间,外轮损失一千三百多万两(白银),美国旗昌轮船公司不堪赔累,被招商局归并。……中国资本能挫败洋商,这在当时曾被视为“创建之事”。

材料二:1895年后,李鸿章伤感地反省,说:“我办了一辈子的事,练兵也,海军也,都是纸糊的老虎……不过勉强涂饰,虚有其表……”

材料三:李鸿章因为洋务,被天下的读书人唾弃,也因为洋务,被天下的世俗功利之人崇拜,而我之所以推崇他、责备他、惋惜他,也是因为洋务……李鸿章出生以来,实为中国与世界发生密切关系的时代,也是中国与世界各国交流艰难的时代。

——梁启超《李鸿章传》

  1. (1) 招商局的创办是洋务派哪一主张的体现?根据材料一,概括轮船招商局在经济方面起到的作用。
  2. (2) 材料二中李鸿章如此“伤感”的原因是什么?洋务运动失败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3. (3) 材料三中读书人、世俗功利之人和梁启超对李鸿章的评价分别是什么?
  4. (4) 综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你认为应该怎样正确评价历史人物?
随着外来侵略的加剧,中国的仁人志士开始努力挽救国家,想要国家变得富强,而由此开启了一次又一次的运动,资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开始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1. (1) 开明的地主阶级——洋务派兴起了一场洋务运动,分为了前后期两个阶段。洋务运动前期和后期提出的口号分别是什么?洋务运动前后分别创办了什么代表性企业?(分别写出一例)
  2. (2) 戊戌变法中谭嗣同被杀害,留下了“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的豪言壮语。他的牺牲说明变法遇到什么样的问题?对我们今大的改革有什么启示?
  3. (3) 孙中山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行者。他用什么思想指导了辛亥革命?辛亥革命最终结果虽然失败了,但是取得了一定程度上的成功。请问辛亥革命最大的历史功绩是什么?
阅读谭嗣同的绝命词:“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

请回答:

  1. (1) “有心杀贼”的贼指的是谁?
  2. (2) 维新派为什么“无力回天”?
  3. (3) 我们应该向谭嗣同学习什么?
阅读下列材料:

在维新变法运动期间,维新派对帝国主义抱有幻想,希望得到他们的支持。9月4日,日本前首相伊藤博文到北京,维新派对他寄予厚望。但当他发现变法败局已定时,就无意支持光绪帝和维新派。9月21日,慈禧太后发动政变,康有为、梁启超逃到国外,谭嗣同拒绝逃亡,后与刘光第、林旭、杨锐、杨深秀、康广仁一起被清政府杀害。这次资产阶级的爱国政治运动失败了。

以下表述是从以上材料得出的,请在括号内填“A”;违背了上述材料所表达的意思的,请在括号内填“B”;是以上材料没有涉及的,请在括号内填“C”。

  1. (1) 1898年是农历戊戌年,历史上称这次变法为戊戌变法。
  2. (2) 维新派幻想得到帝国主义的支持,结果事与愿违。
  3. (3) 戊戌政变后,谭嗣同等六位维新人士被清政府杀害。
  4. (4) 戊戌政变后,康有为、梁启超留在北京坚持斗争。
  5. (5) 戊戌变法是一场资产阶级爱国政治运动。
制作学习卡片是学习历史的一种基本方法。下边这张学习卡片记录的历史事件是(    )

A . 洋务运动 B . 百日维新 C . 公车上书 D . 辛亥革命
某校为了纪念戊戌变法120周年,开展了一场历史知识竞赛活动。其中有一道题目问:“领导戊戌变法的人物是谁?”答案应该是(    )
A . 康有为、梁启超 B . 孙中山、黄兴 C . 陈独秀、李大钊 D . 曾国藩、李鸿章
史论结合是历史学习的基本方法。下表中的选项、史实与推论对应正确的是(    )

选项

史实

推论

A

公车上书

揭开了维新变法的序幕

B

百日维新

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C

《定国是诏》

维新派掌握了国家政权

D

戊戌政变

提高了光绪皇帝的地位

A . A B . B C . C D . D
有人说“康有为是跪着造反的”,对这一观点的解读错误的是(    )
A . 谋求对现有制度的变革 B . 依托光绪皇帝实行自上而下的改革 C . 因触动了慈禧太后为首的顽固派的利益被镇压而失败 D . 康有为没有反清,只是进行改良
“清朝在甲午战争失败后,全国激起了变法的声音,终于在1898年进行了一次变法,我们书上讲,由于慈禧的阻挠导致这次变法的失败,那么假如戊戌变法的时候慈禧不进行阻挠的话。戊戌变法可以成功吗?”根据历史知识,以下对戊戌变法失败的主观原因分析正确的是(    )
A . 资产阶级维新派的软弱妥协 B . 慈禧太后等封建顽固势力的强大 C . 康有为梁启超等人依靠没实权的光绪帝 D . 改革变法的措施推行不当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以曾国藩、李鸿章为首的封疆大吏着手开始的改良,客观的为中国近代化引进了先进的理念、培养了人才,奠定了一定的经济基础。

材料二  资产阶级上层改良运动主要由……等人倡导,(却)以下跪的方式祈求改良,最终由于触碰了封建统治阶层核心利益和统治体制而夭折。

材料三  下层资产阶级的暴力革命派,结束了中国长达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在革命中明确的提出走自下而上的资产阶级革命道路,他们建立了政党,夺取了国家的政权,提出了先进的资产阶级建国纲领。

——-以上材料摘编自《浅论近代中国道路选择的曲折性》

  1. (1)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以曾国藩、李鸿章为首的封疆大吏着手开始的改良”是指哪一历史事件?根据材料分析“改良”产生的影响。
  2. (2) 材料中“改良运动”的倡导者有哪些?作者认为“改良运动”夭折的原因是什么?
  3. (3) 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暴力革命派的指导思想是什么?“暴力革命”有哪些积极意义?
用唯物史观全面评价历史事件是落实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要求。如评价戊戌变法,它作为一场政治运动,百日维新短命而败,但作为一场更广阔意义上的社会文化运动,它也有成功之处。其成功之处主要指(   )
A . 阻止了民族危机继续加深 B . 在社会上起到了思想启蒙作用 C . 实行君主立宪制 D . 动摇了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
在戊戌变法法令中,直接触犯顽固派利益的是(   )
A . 训练新式军队 B . 裁撤冗官冗员 C . 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 D . 开办新式学堂
1898年,戊戌六君子之一的谭嗣同说:“各国变法,无不从流血而成,今中国未闻有因变法 而流血者,此国所以不昌也。有之,请自嗣同始!”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 谭嗣同作为洋务派的代表,领导了洋务运动 B . 谭嗣同的流血牺牲是变法成功的重要原因 C . 谭嗣同等维新派领导的变法触动了顽固派的利益 D . 变法对中国近代社会没有产生积极影响
对以下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

①维新派在北京组织强学会,在上海创办《时务报》

②戊戌变法作为一场政治运动失败了,但是作为一场思想文化运动,其作用远不是政治所能剿洗干净的。

A . ①属于历史结论 B . ①说明戊戌变法废除了旧制度 C . ②属于史实 D . ②肯定了戊戌变法的历史作用
材料一:康有为等人想以日本明治维新的要义为蓝图在中国推行变法,但是没有认识到日本 与中国国情不同……只是从形式上学习,并没有掌握明治维新的真正“要义”。……但它毕竟触 动了传统的中国政治体制,为现代国家的建立做出了有益的尝试。

材料二:“我的政治主张是共和主义,单以这一点来说,我认为就有责任从事革命。”“而且共 和政治不仅因为它是政治的根本原则,适合于中国国民的需要,并且在进行革命上也是有利的。”

材料三:他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当时称德先生和赛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 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

  1. (1) 根据材料一内容指出康有为等人效仿日本明治维新而进行了哪一变法?变法中哪位维新志士甘愿为变法流血牺牲?
  2. (2) 依据材料二内容指出孙中山的政治主张是什么?他领导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是什么?
  3. (3) 材料三中的“他”指的是谁?“这两位先生”又指的是什么?
近代化是世界历史发展的重要阶段,中国的近代化道路有自己的特点。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由于在对内对外战争中对西方的坚船利炮的威力大开眼界,对来自西洋的“数千年来未有之强敌”(李鸿章语)开始有所认识,这样才能转而主张缓和与西方的紧张关系,并引进西方军事技术,以求“御侮自强”之术。

——罗荣渠《现代化新论》

材料二:1898年6月16日光绪帝与康有为对话节选。康:四夷交迫,分割存至,覆亡无日。皇帝:今日诚非变法不可。康:所谓变法者,须自法律制度先后改定,乃谓之变法。今所言变者,是变事耳,非变法也。皇帝同意其建议。

材料三:予致力国民革命,凡四十年,其目的在求中国之自由平等。积四十年之经验,深知欲达此目的,必须唤起民众,及联合世界上以平等待我之民族,共同奋斗。

——孙中山

材料四:……受过西方教育或影响的新知识分子,进行一场激烈的社会变革。这场思想革命有时被描述为“中国的文艺复兴”。

——徐中约《中国近代史》

  1. (1) 材料一中“以求‘御侮自强’之术”指的是什么历史事件?结合所学知识阐述该事件的历史地位。
  2. (2) 材料二反映的是哪一历史事件?康有为的主张在推动中国近代化方面有了怎样的进步?
  3. (3) 材料三中孙中山所谓的“国民革命”指的是什么事件?写出他领导这次事件的指导思想。
  4. (4) 材料四中“中国的文艺复兴”指的是哪一事件?列举一位代表人物及其作品。
  5. (5) 根据材料,指出中国近代化的探索过程有什么特点。
李大钊指出,“我们很盼望知识阶级作民众的先驱,民众作知识阶级的后盾。”号召知识分子到农村去,到民间去。表明他主张(   )
A . 进行资产阶级革命 B . 知识分子与群众相结合 C . 开展土地改革运动 D . 以工人运动为中心工作
“长逾150年的中国近代史,也是一部社会发展的转型史。从中古东方型的社会转人现代西方型的社会,其工程之艰巨,可想而知。但是那时的光绪爷要把这百年难变之“型”,而变之于指顾之间,结果可想而知。”以上材料旨在(   )
A . 肯定洋务运动对中国近代化的贡献 B . 赞扬维新派变法图强的精神 C . 分析维新变法运动最终失败的原因 D . 肯定光绪皇帝推动变法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