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 知识点题库

下列关于戊戌变法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公车上书”为变法维新运动揭开了序幕

②戊戌变法从开始到失败历时103天

③慈禧太后镇压了戊戌变法

④戊戌变法使中国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道路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观看如图两组图片并阅读相关文字介绍,回答问题。

图一:1975年湖北云梦县秦墓出土的武士斗兽纹铜镜,表现了商鞅变法后秦人的“尚武”精神。秦国商鞅量是秦统一后官定标准升量。

    公元前356年,商鞅在秦孝公支持下开始变法。法令规定:奖励耕战,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根据军功大小授予爵位和田宅,废除没有军功的旧贵族的特权。建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商鞅还在秦国范围内颁布标准器、统一度量衡。经过商鞅变法,秦国的经济得到发展,军队战斗力不断加强。公元前338年,秦孝公去世,曾受到变法打击的贵族诬告商鞅谋反,商鞅被车裂而死。商鞅虽然被害,但新法并未被废除。“商君之法”在当时已经深入民心。后世有人说:“百代犹得秦政法。”

图二:1898年6月11日,光绪帝颁布“明定国是”诏,宣布变法。其主要内容有:政治方面,改革政府机构,裁撤冗官,任用维新人士;经济方面,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军事方面,训练新式军队;文教方面,设立京师大学堂等机构培养人才。维新变法触动了顽固派的利益,9月,慈禧太后发动政变,把光绪帝囚禁在中南海瀛台,谭嗣同等六人被杀害。政变后,新政内容除设立京师大学堂和中小学堂得以保留外,其余全部被废除。

  1. (1) 图一中的文物属于史料类别中的哪一类?

    A . 实物资料 B . 文献资料
  2. (2) 从以上图片及文字介绍中,你能获得哪些关于变法方面的历史信息?(写出三点即可)

  3. (3) 一场变革成功或失败的标准,不在于实施变法的人的生与死,而在于变法的措施是否行之有效。请你依据这个标准判断商鞅变法或者戊成变法是否成功(任选其一),并简要说明你的理由。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甲午战前,纵观整个知识分子阶层,除了王韬、黄遵宪等人明确称赞日本,主张学习日本外,大多数都持批评和否定的态度。尤其对日本改变祖宗成法,仿效西洋政治制度的做法不能接受 

——《甲午战败对中国知识分子的影响》

材料二:1898年,康有为向光绪帝进呈他编写的《日本变政考》。此书分条记载了从明治元年(1868年)起至明治二十三年(1890年)止的明治维新的大事。康有为宣称“我朝变法,但采鉴于日本,一切已足”。光绪帝见到此书如获至宝,将它作为百日维新的指南。

——《康有为变法思想新探》

材料三:以康有为为代表的戊戌变法派曾真诚地相信,由于中国“广土众民,十倍于日,又无封建之强侯,更无大将军之霸主,……(中国)就今岁入,已逾万万,……彼(日本)与我同俗,则考其变政之次第,……取其精华,在一转移间耳。”

——《戊戌变法纪》

  1. (1) 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为什么大多数知识分子讽刺日本仿效西洋政治制度?并举例说明。
  2. (2) 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康有为对明治维新的看法并分析其原因。
  3. (3) 结合材料三,分析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895年,痛恨国土沦丧,千名举子,请求变法图强。

材料二:1915年抨击尊孔复古,知识分子,倡导民主科学。

材料三:1919年,激愤外交失败,北京学子,燃起救国怒火。

  1. (1) 材料一反映的是哪一历史事件?此事件的领导者是哪两位?
  2. (2) 材料二中的“知识分子”指的是哪些人物?(写出两位)“倡导民主科学”的主要阵地是哪一杂志?
  3. (3) 材料三涉及的是哪一运动?请你说出此次运动的性质?此次运动标志着什么?
  4. (4) 通过三则材料的学习,你受到哪些精神的鼓舞?
1898年,以慈禧太后为首的顽固派向以光绪帝为首的改良派发动了一场血腥政变,持续了百余天的戊戌变法宣告失败。这次变法失败的根本原因是(    )
A . 变法触动了封建顽固派的利益 B . 光绪帝借变法向慈禧太后夺权 C . 变法不利于清朝统治的巩固 D . 变法改变了祖宗的例律
近代某报刊曾报道:“闻近月以来,凡都中士大夫有谈及西学新法者,同僚之中均闻而却避。盖恐人指之为康党,以致罹于法网。故自同文馆以外,竞无人再敢言声光化电之学,念爱皮西提之音。”这一社会现象出现的原因是(    )
A . 洋务运动的失败 B . 民族矛盾的尖锐 C . 顽固势力的反扑 D . 民众的盲目排外
西方一些史学家用“西方冲击中国全面革命之序幕—中国反应的模式”研究中国近代史,下面示意图B处应为(  )

A . 鸦片战争 B . 洋务运动 C . 甲午战争 D . 戊戌变法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自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英勇不屈的中华民族一直在寻梦、追梦、圆梦。康有为等寻求“变法强国梦”,孙中山等追求“资本主义民主共和国梦”……但由于种种原因,这些梦想都未能实现。

材料二:新民主主义革命,不是任何别的革命,它只能是和必须是无产阶级领导的……所组成的统一战线是十分强大的,这里包括了工人、农民、独立劳动者、自由职业者、知识分子、民族资产阶级以及从地主阶级分裂出来的一部分开明绅士,这就是我们所说的人民大众。……这个革命所要推翻的敌人,只能是和必须是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

  1. (1) 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一中的“种种原因”是什么?
  2. (2) 依据材料二,概括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成功的原因有哪些?
  3. (3)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中哪些史实印证了上述成功原因?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戊戌变法的主要内容有:改革政府机构,裁撤冗官,任用维新人士;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开办新式学堂培养人才,翻译西方书籍,传播新思想;创办报刊,开放言论;训练新式军队等。

材料二:《剑桥中国晚清史》:“尽管维新运动没能达到它的政治目标。但它所引起的思想变化却对中国的社会和文化有着长期的和全国规模的影响。”

材料三:“伯兄(康有为)规模太广,包揽太多,举行太大,同志太孤,当此排者、忌者、挤者、谤者盈衢塞巷,而上又无权,安能有成?”

——康广仁

  1. (1) 结合材料一指出哪些内容有助于思想文化的传播。
  2. (2) 综合材料二,指出维新变法运动的积极作用有哪些。
  3. (3) 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说一说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
下图是金观涛、刘青峰所著《观念史研究》中的示意图。该图统计了 1890-1898年间,各大媒体宣传“维新”一词的数量。对此图表信息解读正确的是(   )

A . 师夷长技思想的开始出现 B . 维新思想是当时唯一进步思想 C . 救亡图存思想的迅速传播 D . 民主科学思想已得到广泛传播
光绪帝的变法遭到顽固派的激烈反对,主要原因是(     )
A . 维新派反对清政府 B . 变法触犯了顽固派的利益 C . 变法完全是错误的 D . 维新派反对帝国主义
一部中国近代史也是无数仁人志士探寻中华崛起之路。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能及。……中国欲自强,莫如学习外国利器。

一一《江苏巡抚李鸿章致总理衙门原函》

材料二:资产阶级上层改良运动主要由康有为、梁启超等人倡导,(却)以下跪的方式祈求改良,最终由于触碰了封建统治阶层核心利益和统治体制而夭折,以孙中山为首的下层资产阶级的暴力革命派,夺取了国家政权,却以袁世凯称帝断送了建立共和国的伟大主张。

一一摘自《浅论近代中国道路选择的曲折性》

材料三:在中国近代探索的历程中,中国人首先学习西方的技术,结果甲午一战,证明只学技术不好使……所以就开始学制度。学制度问题又更大了,那么好的制度拿到中国来就变……后来中国人就开始琢磨最该彻底改变的是中国人的思想。

材料四:“走俄国人的路”是对“社会主义”的追求与认同,由于没有认识到国情上的差异,中国革命遭受一系列挫折与失败。后来,毛.泽东号召要立足国情,探索“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

一一摘自《近代中国社会发展道路选择的历史考察及启示》

  1. (1) 材料一中,为实现中国自强,李鸿章等人创办了哪些军事工业(至少举二例)。
  2. (2) 材料二中的“改良运动”“暴力革命”分别指哪一具体事件?作者认为“改良运动”夭折的原因是什么?而“暴力革命”最终结局如何?
  3. (3) 材料三中,为了改变中国人的思想,1915年知识分子掀起了什么运动?随着国际形势的新和经过五四运动的洗礼,知识分子宣传的思想又有了什么新发展?
  4. (4) 根据材料四指出,导致“中国革命遭受一系列挫折与失败”的原因是什么?你从上述探索的成败中获得哪些启示?
中国人的家国情怀自古的有之,《孟子》有言:“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国难当头,无数中国人挺身而出,有的抛头颅洒热血;有的积极探索救国救民的道理,虽有挫折,亦在曲折中前进。

材料一

图片_x0020_100002

材料二:“陈玉成率……攻克杭州,进逼上海,遭到华尔率领的洋枪队和李鸿章率领的淮军的抵抗和反扑,……,华尔被调赴浙江慈溪,9月21日被击成重伤,次日,在宁波毙命。……”

材料三:“李鸿章于1873年开办轮船招商局,此后数年间,外国轮船公司损失1300多万两,1877年美国旗昌轮船公司因不堪赔钱亏损,被招商局收购。”

材料四:“光绪帝及维新派想废旧军、建新军而强国,其愿望虽好,在顽固腐朽势力根深蒂固的环境下却无实现可能。……在“长夜难明赤县天”的时代,维新变法之路走不通,八旗、绿营(后改为巡防营)这些腐朽武装通过辛亥革命才被打碎,由北洋军发展起来的新军又变成祸国殃民的军阀。历史已证明,想用变法裁掉这些“军-绅”结合的反动势力根本办不到,最后只能以拥有广泛群众基础的人民革命将其消灭。”

——《解放军报》

材料五:正所谓“疾风知劲草”,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使我们清楚地观察到,“家国情怀”这一中国人素有的思想情感,在疫情应对中发挥出强有力的支撑作用,凝聚起同心同德、共克时艰的伟大力量。这次大疫在中国暴发的时间非常特殊,恰好赶在春节。正月初一,习.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会议,强调把疫情防控工作作为当前最重要的工作来抓,吹响了抗疫战斗的号角。对于中央的号令,让人印象最深的就是全国人民的配合。这种配合范围之广、程度之高体现了家本位文化的稳固作用和家国情怀的聚合作用。

  1. (1) 从材料一中任选一图,写出其姓名,以及事迹(用一个历史事件或一句话概括)
  2. (2) 材料二发生在哪一场历史事件中?
  3. (3) 材料三发生在哪一运动中?该运动起到了什么作用?
  4. (4) 根据材料四回答,维新变法强国失败的原因是什么?材料认为怎样才能解决这个问题?
  5. (5) 根据材料五回答,面对新冠疫情,中国人 “家国情怀的聚合作用”体现在哪里?
在近代中国救亡图存的探索过程中,戊戌变法失败的根本原因是(    )
A . 袁世凯的出卖 B . 资产阶级本身的软弱 C . 顽固派的强大 D . 所依靠的光绪帝没有实权
近代以来,先进的中国人为挽救民族危亡、实现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前赴后继地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探索。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江南制造总局制炮厂

材料二:(它)作为一场政治运动失败了,但作为一场思想文化运动,新学家们带来的解放作用远不是西太后(慈禧太后)发动的政变所能剿洗干净的。

﹣﹣摘自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材料三:一百年多前,辛亥革命爆发。武昌首先爆发起义,汉口、汉阳的新军随之响应,革命在武汉三镇取得胜利。随后,各省纷纷响应,清朝统治土崩瓦解。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旗帜第一次飘扬在中国上空。

﹣﹣﹣以上材料均摘自岳麓版《中国历史》

材料四:要拥护德先生又要拥护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国粹和旧文学。

﹣﹣﹣陈独秀

  1. (1) 材料一企业是在什么运动时期创办的?开展该运动的口号和主张分别是什么?
  2. (2) 材料二中认为戊戌变法有怎样的双重性质?
  3. (3) 材料三中的武昌起义胜利后,起义军成立了什么政府?材料三中的“资产阶级共和国”的国号是什么?作为辛亥革命胜利果实的“资产阶级共和国”又被何人窃取?
  4. (4) 材料四中的“德先生”“赛先生”分别指的是什么?陈独秀为拥护、宜传“德先生”“赛先生”创办了什么刊物?为反对“旧文学”,胡适在《文学改革刍议》一文中提出了什么主张?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图1  戊戌变法的先声  图2  北京强学会旧址

        

图3  《万国公报》  图4  湖南时务学堂故址

材料二:凡改革之事,必除旧与布新,两者之用力相等,然后可有效也。……在中国传统思想里,变是以循环的形式表现出来的。士大夫们相信五德转移、三统相承;老百姓则称之为“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这种古老而又懵懂的循环论被严复译述的《天演论》打破。在那里,中国人第一次完完整整地知道了“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进化“公理”:物竞者,物争自存也,天择者,物争焉而独存,存其最宜者也。夫物既争存矣,而天又从其争之后而择之,一争一择,而变化之事出矣。这种从未有过的变的观念,呼唤着一种从未有过的社会制度。

材料三:它激起了民众对清政府的愤恨。维新志士的鲜血,冲掉了一部分先进分子的改良幻想,愈来愈多的人走上了革命道路。从这个意义上讲,没有戊戌时代的思想解放,就不会有20世纪初中国民主革命的迅速高涨。

  1. (1) 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图1所示历史事件为什么被称为戊戌变法的先声?材料一表明维新派的活动方式有哪些?
  2. (2) 据材料二,分析戊戌变法的特点。
  3. (3) 据材料一、三,谈谈你对戊戌变法的认识。
中国梦是中国人民追求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之梦。近代以来,一代代仁人士为追求中国梦而不懈努力,得到了教训,也获得了启示。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中体西用)

材料一: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能及。……中国欲自强,莫如学习

外国利器。

——(江苏巡抚李鸿章致总理衙门原函》

(立宪之梦)

材料二:梁启超曾说过:“吾国四千余年大梦之唤醒,实自甲午战败……以后始也。”有人认为戊戌变法在政治上具有君主立宪制目标和理想:在经济上,它要推动民族工商业的发展。

  1. (1) 材料一反映了李鸿章的什么主张?有人认为洋务运动是成功的,也有人认为洋务运动是失败的。你的观点是什么?请说明理由。
  2. (2) 由材料二可知,甲午战争失败极大地唤醒了中国人。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资产阶级维新派,希望通过改革在中国建立君主立宪制的资本主义国家,但改革最终失败。这说明了什么问题?
  3. (3) 从洋务运动到新文化运动,中国人对救国道路的探索,在向西方的学习上,体现了一种怎样的规律?
“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指的是以下哪位历史人物(   )
A . 谭嗣同 B . 刘光第 C . 林旭 D . 康广仁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马关条约》 签订的消息传来,举国哗然。战争的失败和民族的危亡激发了人们的民族意识,在最初的失望和震怒之后,“救亡图存”成为当时最高亢的呼声。康有为、梁启超等掀起了变法维新运动。

材料二:

材料三:有人认为“戊戌变法失败的根本原因,在于当时没有出现一个变法成功的整体的社会环境,以及能够促进改革的强大的政治和经济力量”。还有人认为,维新派在短短100多天里颁发了200多件法令,且大部分法令都遭到了顽固派的强烈抵制,“维新派计划倒是好,就是有些不切实际和操之过急”。

  1. (1) 依据材料一,分析变法维新运动兴起的主要原因。拉开变法维新运动序幕的是哪一事件?
  2. (2) 材料二的示意图表明维新派的活动方式有哪些?
  3. (3) 据材料三,概括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
  4. (4) 我们能从戊戌变法的失败中吸取什么教训?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于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能及。……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欲学习外国利器,则莫如觅制器之器,师其法而不必尽用其人。

——《江苏巡抚李鸿章致总理衙门原涵》

材料二:臣窃闻东西各国之强,皆以立宪法、开国会之故。国会者,君与国民共议一国之政法也。盖自三权鼎立之说出,以国会立法,以法官司法,以政府行政,而人主总之……人主尊为神圣,不受责任,而政府代之……故人君与千百万之国民,合为一体,国安得不强?

——康有为《请定立宪开国会折》

  1. (1) 说出两个洋务运动中开办的企业名称。
  2. (2) 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对洋务运动做简要评价。
  3. (3) 康有为主张的戊戌变法为什么失败了?
  4. (4) 结合材料一、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回答康有为在探索中国富强之路的问题上与李鸿章有何相同和不同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