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知识点题库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下面是中国近代三个条约的部分内容
A.清朝政府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等五处为通常口岸,准许英国派驻领事,准许英商及其家属自由居住。
B.允许日本人在中国开设工厂、设立领事馆及输入各种机器。
C.永远禁止中国人成立或参加“与诸国仇敌”组织,违者处死;各省官员必须保护外国人的安全,否则即行革职,永不续用;……
材料二 辛亥革命……是一次具有巨大革命意义的历史变革……为以后的中国人民革命斗争打开了道路。——《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材料三 “誓死力争,还我青岛”、“外争主权、内除国贼”、取消“二十一条”。
材料四 我们中国人民,半个世纪以来受尽了日本帝国主义的侵凌欺压……中华民族已从日本帝国主义的压迫下解放出来了。日本帝国主义对我中华民族独立生存的严重威胁已经消除。半个世纪以来,我中华民族所受的奇耻大辱,血海深仇,现在报仇雪耻了。这的确是我中华民族百年来却未有的大事,值得全国同胞的热烈庆祝。-------1945年9月5日《解放日报》社论:《庆祝抗战最后胜利》

  1. (1) 阅读材料,指出三个条约的名称。 分别用一句话概况指出三个条约对中国社会产生的主要影响。

  2. (2)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辛亥革命的性质是什么?

  3. (3) 材料三是哪一运动的口号? 请你说出这一运动的性质

  4. (4) 抗战胜利是中华民族走向复兴的历史转折点。根据材料概括抗日战争胜利的重大意义。

南京是中国近代历史的缩影,见证了中华民族的屈辱与抗争。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摘自毛.泽东《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1. (1) 通过图一签订的条约,我国被割占了哪块土地?这一条约的签订对中国社会性质产生了什么影响?

  2. (2) 图二的事件发生在哪次革命胜利之后?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次革命是如何促使人们觉醒的?

  3. (3) 材料二中“百万雄师过大江”是指解放战争时期哪次重要战役?“天翻地覆”的含义是什么?

以下历史事件,其中命名方式与众不同的一项是(   )
A . 维新运动 B . 甲午战争 C . 戊戌政变 D . 辛亥革命
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无数杰出人物熠熠生辉,影响着世界历史发展的进程。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是中国自由神,三民五权,推翻历史数千年专制之局;愿吾侪后死者,齐心协力,完成先生一二件未竟之功。

——蔡元培为孙中山所写挽联

材料二:邓.小平依据对二十多年社会主义经验教训的总结,提出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应当富裕……至此,中国人才彻底终结了自近代以来“走他人的路”的历史,开始独立自主地“走自己的路”。

——《近代中国社会发展道路选择的历史考察及启示》

材料三:如果华盛顿是个法国人,而又生活在这样一个时期:内处崩溃边缘,外遭敌人侵略,我想他就不会是华盛顿……至于我,只是戴着王冠的华盛顿。

——拿破仑

  1. (1) 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为什么蔡元培在挽联中如此高度评价孙中山?(至少写出两点)孙中山没完成的“一二件未竟之功”是什么?
  2. (2) 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为实现“富裕”的目标,我国实行了什么总方针?在终结了“走他人的路”的历史之后,中国走上了一条什么样的道路?在祖国统一大业上,我们如何“走自己的路”?而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开辟出一条怎样的革命道路?
  3. (3) 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面对“这样一个时期”,拿破仑采取了哪些应对措施?与拿破仑不同,华盛顿在美国独立战争中的革命任务是什么?
《二十世纪中国的崛起》指出:“一个民族的觉醒,通常要有两个条件:第一,这个民族……被逼到生死存亡的关头,旧格局已无法继续保持下去。第二,还要能看到出路,深信只要奋起救亡,勇于变革,就可以改变目前的艰难处境。”下列能够反映20世纪中国面临着两种形势的史实是(    )
A . 《马关条约》的签订和公车上书 B . 瓜分狂潮和义和团运动 C . 《辛丑条约》的签订和戊戌变法 D . 《辛丑条约》的签订和辛亥革命
下侧是某班同学将要排演的历史剧的大纲"据此判断"该剧本的名称应该是(    )

A . 近代开端 B . 走向共和 C . 军阀割据 D . 国家统一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下列各图反映了1851—1912年间中国社会各阶级对独立富强道路的探索。

图片_x0020_100005

材料二:变法之本,在育人才;人才之兴,在开学校;学校之立,在变科举。而一切要其大成,在变官制。

——梁启超《变法通议》

材料三:如果我们将中国传统文化比喻成一棵大树,洋务运动只不过剪断了一些枝叶,辛亥革命则相当于将这棵大树砍断了。但是树断了,树墩还在,一般的树只要树墩还在,还是可以萌发的。

——《西方文明对中国的冲击及中国文明的嬗变》

  1. (1) 材料一四幅图分别反映了近代中国发生的哪些重大的历史运动?
  2. (2) 材料二中,梁启超认为决定“变法”成败的关键是什么?当年,与梁启超齐名的另一位主张变法的核心代表是哪一位?
  3. (3) 材料三中说:辛亥革命“将树砍断了”,这是什么意思?
历史是条奔腾的大河,其中的许多事件往往预示着新的历史走向,改变了历史的进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枯竭的土壤,渴求生长的力量;生存的压力,能否铸就崭新的国家。探索者们开始走到一起。一个外来者,掀起改革的浪潮。一个旧制度的挑战者,为君王的信念而战。机遇、开拓、质疑、争斗,古老的秦国在变法中成为东方霸主。

——《历史的拐点》解说词

材料二:中国至今仍处于以1840年为时间起点的历史性大转型之中,从习.平总书记提出关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中,可以清晰地看到传统大国由盛转衰,深陷“落后就要挨打”之后,重新崛起的轨迹,其与历史上“治乱交替”的最大区别,就在于中国与世界的联系发生了从未有过的变化。

——摘编自顾骏《大国方略:中国怎样走向世界》

材料三:中国共.产.党具有建设自己、完善自己的能力,在不同的环境下,面对不同的问题,党都能实现自身的转变。20世纪30年代和70年代,在面临严重的国难局面时,党召开了两次会议,及时纠正“左”倾错误,确立了新的领导核心,实现了历史性的转折。

——摘编自《学习强国》

材料四:下面的三幅图片反映了俄国近代以来的三次历史性转折,其有的使俄国发生了耀眼的腾飞崛起;有的使俄国出人意料地失势陨落。这些事件都深刻影响了进程。

  1. (1) 材料中的“变法”指的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为铸就“崭新的国家”,其在经济方面采取的措施。
  2. (2) “历史性大转型”的起点指的是什么事件?为实现中华民族的“重新崛起”,中国的资产阶级进行了哪些探索?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面的表格。、

    “历史性大转型”的起点

    资产

    阶级

    探索

    派别

    救亡图存事件

    主要救国方略

    维新派

    实行君主立宪制

    革命派

    进步知识分子

    高举“民主”和“科学”两面大旗

  3. (3) 写出材料中的“两次会议”的名称,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任选一次会议概括其实现了怎样的“历史性转折”。
  4. (4) 材料中的“三次历史性转折”分别指的是什么历史事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图二所反映的事件对世界历史进程的影响。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每年的10月10日是辛亥革命纪念日,辛亥革命开启了近代中国的政治进步与觉醒,它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传播了民主共和理念,极大推动了中华民族思想解放,以巨大的震撼力和影响力推动了中国社会变革。

  1. (1) 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先行者、资产阶级革命政党及指导思想各是什么?
  2. (2) 中国资产阶级革命政党成立后,革命志士先后举行了哪些武装起义?
  3. (3) 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重要成果即亚洲第一个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是什么?
关于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开始时间在1911年10月 B . 宣告了中国两千多年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 C . 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民族民主革命 D . 从此中国实现了民主共和
如图为2011年某上映电影的宣传海报,这部电影的名字应是(    )

图片_x0020_4262264

A . 《虎门销烟》 B . 《甲午风云》 C . 《辛亥革命》 D . 《百团大战》
近代以来,面对西方列强的侵略和清政府的压迫,中国人民奋起反抗,推动了历史的进步。

材料一:我们(美国传教士)已反复检查销毁烟土过程的每一个部分,他们在整个工作中进行的细心和忠实程度,远远超过我们的预料,我不能想象再有任何事情比执行这项任务更加忠实的了。

——1839年《中国丛报》(旧译《澳门月报》)评论

材料二: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这两个文件都未能实施。由于农民阶级的历史局限性,没有先进阶级的领导,不可能冲破封建社会的制度和思想,失败是必然的。

——《中外历史纲要》(上)

材料三:(1911年10月9日)第二天,各兵营士兵不顾一切地基本按上一天发布的计划行动。革命力量雄厚的工程营首先发难,占领军械所。各军士兵纷起响应,两天内占领了武汉三镇,成立中华民国湖北军政府。

——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第一卷)

完成下列要求:

  1. (1) 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美国传教士亲历了哪一重要的历史事件?这一斗争的伟大胜利有何重大意义?
  2. (2) 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两个未能实施的文件的名称。这场失败的运动是指什么运动?
  3. (3) 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使武汉在中国近代史上获得“首义之城”美誉的历史事件。
武汉是一座英雄的城市,有“首义之城”的美誉,是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重镇。使武汉在中国近代史上占有如此重要地位的历史事件是
A . 洋务运动 B . 辛亥革命 C . 戊戌变法 D . 黄花岗起义
鲁迅曾说,辛亥革命后,“我到街上走了一通,满眼都是白旗。然而貌虽如此,内骨子里是依旧的,因为还是几个旧乡绅所组织的军政府。”材料反映的实质是辛亥革命(    )
A . 反封建不彻底 B . 受到帝国主义破坏 C . “自强”“求富”的口号不切实际 D . 果实被袁世凯所窃取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尽管师夷长技的主张遭到强烈反对,但统治者面对着接踵而来、一次比一次严重的内忧外患,为生存计还是不得不实践这一主张。首先从军事利器的引进仿制逐渐推广深入全面学习西方机器大工业所需的科学技术学理的层次和阶段。

——雷颐《取静集》

材料二:中国的失败使国人痛心疾首、深受震撼,一些有识之士如康有为、梁启超等痛定思痛,开始探索新的救国之道。

——雷颐《走向革命:细说晚清七十年》

材料三:今者中国以千年专制之毒而不解,异种残之,外邦逼之,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殆不可以须臾缓。而民生主义,欧美所虑积重难返者,中国独受病未深,而去之易。

——《孙中山全集》

材料四:新文化运动的发生,其对民主与科学的张扬,对封建礼教的批判,通过新的表达方式普及社会和民间,使国人又接受了一次思想的洗礼,启蒙了他们的民主精神,增进了他们的科学意识,推动了他们的思想解放。

  1. (1)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材料一中“师夷长技的主张”得以实施是在什么运动中?根据材料,概括该运动的背景以及发展历程。
  2. (2) 结合所学知识和材料二回答,“中国的失败”指的是什么事件?康有为、梁启超“新的救国之道”是在什么运动中实践的?
  3. (3) 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标志中国“千年专制”被推翻的历史事件是什么?指出中国近代革命的任务,以及孙中山认为能解中国“千年专制之毒”的解药。
  4. (4) 根据材料四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新文化运动的口号是什么?根据材料,概括新文化运动的历史意义。
小明总结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四个事件共同之处,其中正确的有(    )

①都要求学习西方    ②都同封建势力进行斗争

③都促进了社会的进步    ④都主张实行资本主义制度

A . ①③ B . ②③④ C . ①②③ D . ①②③④
对同类历史事件进行对比是学习历史的基本素养。根据下面示意图可得出法国大革命和辛亥革命的共同之处是(  )

A . 都建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 B . 都推翻了封建制度 C . 都推动了社会生活走向近代化 D . 都是民族解放运动 
孙中山是中国近代伟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指出孙中山成立的革命团体和领导资产阶级革命的指导思想。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领导的辛亥革命具有怎样的历史意义?
有人认为:“过去五千年的中华通史,实是一部‘帝王专制史’;而现代的中华通史,则是一部‘民主政治史’”。从“帝王专制史”到“民主政治史”的分界点是(    )
A . 戊戌变法 B . 辛亥革命 C . 新文化运动 D . 洋务运动
与时俱进是中国人的风采,也是中国人的追求。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 (1) 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近代化的运动是什么?代表人物一例?
  2. (2) “敢为变法流血牺牲的”谭嗣同是哪次运动的人物?
  3. (3) 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是什么?最大功绩是什么?
  4. (4) 高举“民主”“科学”运动是什么?什么思想开始传入中国?
  5. (5) 通过以上探究,你有什么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