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知识点题库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写出制度创新的名称。

  1. (1) 新中国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实行制度,它是我国一项基本政策和基本政治制度。

  2. (2) 适合中国国情的根本政治制度是

  3. (3) 邓.小平的构想,在港澳回归问题上得以成功实践。

对联是中华文化所特有的表达方式,有时也承载着历史的信息。以下是某同学收集的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几付对联:

对联一:万里河山归人民,五亿群众庆新生

对联二:走计划建设道路,做三大改造先锋

对联三:过年储米十余担,压岁存款上千元

对联四:杂居聚居遵民意,五区人民得自治

对联五:万紫千红增特色,三通两制促和平

对联六:五项原则赢世界,梅开三度谱华章

请回答:

  1. (1) 宣告“万里河山归人民,五亿群众庆新生”这种局面出现的重大历史事件是什么?

  2. (2) 据对联二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一五”计划期间我国重点发展什么?三大改造何时基本完成?

  3. (3) 对联三是湖北某农户1980年张贴的春联,哪一政策的实施使春联中相对富裕现象的出现?

  4. (4) 对联四反映了建国后中央政府在少数民族地区实行的哪项基本政治制度?对联五体现我国怎样的对台基本方针?对联六中“梅开三度”是指70年代新中国取得的外交成就,其中最早的一项是什么?

  5. (5) 根据以上材料,分析新中国成立以来取得这些重大成就的原因。

某历史研究小组的同学对《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上卷)》中“社会主义改造的‘高潮’引起了‘政治形势的根本变化’”这句话展开了争论,其中推理最正确的是(    )
A . 甲:不对,“一五”计划后社会主义制度基本确立 B . 乙:对的,三大改造后的人民实现了当家做主 C . 丙:不对,三大改造后中国仍是新民主主义国家 D . 丁:对的,三大改造后社会主义制度基本建立
阅读下列表格,造成1956年各种所有制经济在国民收入中所占比例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1952年和1956年各种所有制经济在国民收入中所占比例


个体经济

私营经济

公私合营经济

集体所有制经济

国营经济

1952年

71.8%

6.9%

0.7%

1.5%

19.1%

1956年

7%

0.1%

7.3%

53.4%

32.2%

A . 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实施 B . 土地改革完成 C . 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的制定 D . 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
经历了战争年代的暴风骤雨,中华民族终于以崭新的面貌,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49年9月21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北平开幕。参加会议的有中国共.产.党、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各人民团体、各地区、各民族和海外华侨代表共622人。在普选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之前这次会议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职权。

材料二:当雄伟的天安门,让风云迎来东升的太阳。历史的耳畔,传来了礼炮的隆隆回响,那排山倒海般的回响,是中国沧桑巨变的回响。一位巨人俯瞰着世界,洪亮的声音,全世界都听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

材料三:宪法草案面向全社会公布,广泛征求人民群众的意见。全国有15亿人民参加讨论,共提出118万多条修改、补充意见和问题。

材料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必须认识到,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没有改变我们对我国社会主义所处历史阶段的判断,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

材料五:无论是弱小还是强大,无论是顺境还是逆境,我们党都初心不改、矢志不渝团结带领人民历经千难万险,付出巨大牺牲,敢于面对曲折,勇于修正错误,攻克了一个又一个看似不可攻克的难关,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

  1. (1) 根据材料一,指出这次会议通过了什么文件?
  2. (2) 结合所学知识,请问材料二描述的是哪一重大历史事件?诗歌中的“一位巨人”指的是谁?
  3. (3) 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是在哪一年哪一次会议讨论通过的?
  4. (4) 材料四中再次强调了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请问我国进入此阶段的时间和标志分别是什么?
  5. (5) 根据材料五并结合所学知识,说说在我国社会主义探索时期,出现的“曲折”和“错误”有哪些?(至少两条)
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跟着中国共.产.党走,人民才能得幸福,国家才会更富强。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共.产.党历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人数及党员人数

——摘编自新华网

材料二:到1956年底,我国基本上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建立起来。党的“八大”在这样的历史关口召开,开始了我国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摘编自北师大版《历史》八年级下册

材料三: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改革开放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团结带领人民进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的伟大实践,使中国大踏步赶上了时代,实现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到富起来的伟大飞跃。这一伟大飞跃以铁一般的事实证明,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

——习.平在纪念马克思诞生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1. (1) 结合所学知识,中国共.产.党的“一大”是在哪年召开的?提出了怎样的奋斗目标?材料一体现了党的队伍建设呈现出怎样的发展趋势?
  2. (2) 据材料二,写出党的“八大”召开的背景。结合所学知识,说说这次大会取得的重要成果。
  3. (3) 结合所学知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了什么指导方针?
  4. (4) 材料三中的“伟大飞跃”指的是什么?从这一“飞跃”中,你会得出什么结论?
习.平总书记说:“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碑文:三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三十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由此上滴到一千八百四十年,从那时起,为了反抗内外敌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山幸福,在历次斗争中牺牲的人民。

英雄们永垂不朽!

人民英雄纪念碑

材料二:

孙中山

毛.泽东

我们完成了孙免生没有完成的民主革命,并且把这个革命发展为社会主义革命。我们正在完成这个革命。

——1956年11月13号《人民日报》

材料三:我们的现代化建设,必须从中国的实际出发。无论是革命和建设都要注意学习和借鉴外国经验。但是照抄照搬外国经验从来不能得到成功。这方面我们有过不少教训。把马克思主又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就是我们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结论。

——1982年邓.小平《在中共十二大开幕式上的讲话》邓.小平

邓.小平

  1. (1) 材料一中“三十年以来”是指什么事件以来?“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是指什么事件?从那时起,中国社会的最主要矛盾是什么?
  2. (2) 据材料二,结合所学回答:结合孙中山的活动,说明孙先生为什么被中国共.产.党人尊为民主革命先行者?图中“民主统一”什么时候被作为奋斗目标写进了党的政治路线?中国共.产.党人是怎样完成“社会主义革命”的?
  3. (3) 材料三中邓.小平指出:中国革命和建设必须“从中国的实际出发”又要“借鉴外国经验”,请结合史实谈谈你的理解。
制定了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的会议是(   )
A .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 B .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C . 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 D . 中共八大二次会议
“胜利到来的当时,我们喘一口气,情不自禁地在心头描画着三五年后可能实现的小康时代……但是胜利的欢呼闪电似的过去了,接着是一阵阵闷雷响着。”这反映了20世纪40年代人们的普遍愿望是(   )
A . 争取民主,实现和平 B . 节制资本,平均地权 C .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D . 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历史小组在《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中看到:“社会主义改造的‘高潮’引起了中国‘政治形势的根本变化’。”“根本变化”指的是我国(    )
A . 建立起了政治协商制度 B . 实现了人民当家作主 C . 建立起了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 D . 确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辨别下列史实的正误,用“正确”“错误”表示,并加以改正。
  1. (1) 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的《共同纲领》,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2. (2) 2015年10月,中共十六届五中全会在北京举行,会议提出要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
  3. (3) 新发展理念是新形势下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总方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了理论指导和行动指南。
  4. (4) 2008年,神舟七号载人飞船升入太空,航天员杨利伟成功完成出舱任务,实现太空行走。
  5. (5) 1956年,毛.泽东提出在科学文化工作中实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于2021年1月1日起施行,这是中国第一部以“典”命名的法律,使中国“民法典时代”正式到来。新中国成立后,颁布的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是(    )
A .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B .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C . 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D .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依法治国、加强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是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下列关于民主与法制建设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 《共同纲领》起到临时宪法的作用 B .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制定了新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C . 文化大革.命期间出现大批冤假错案,民主与法制到严重践踏 D . “全面依法治国”是“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内容之一
自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在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事业中艰难前行,终于探索出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制度确立]

[艰难曲折]

[伟大转折]

[神州巨变]

[向党献礼]

  1. (1)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建立起来的标志是什么?
  2. (2) 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过程中有过曲折和失误。当时有哪些重大失误?
  3. (3) 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的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是什么?
  4. (4) 近40多年来,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尤其是在农村,要消除贫困,首先就要消除饥饿。我国在农村实行的土地政策是什么?为解决饥饿问题被称为“杂交水稻之父”的农业科学家是谁?
  5. (5)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你将用什么方式向党献礼呢?
四个自信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关的不竭动力。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文化自信】

材料一  中医药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代表之一……2010年11月16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中医针爽”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摘自《中国中国药报》

道路自信】

材料二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我们党一开始想走苏联那样的中心城市暴动的道路,实践证明这条道路走不通,通过总结经验教训、深化对国情的认识,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找到……的正确道路,领导中国人民推翻三座火山,建立起人民当家作主的新中国。

——习.平《论中国共.产.党历史》

【理论自信】

材料三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发展历程年代尺

【制度自信】

材料四  新中国成立后,党团结带领人民完成社会主义革命,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推进社会主义建设,组织人民自力更生、发愤围强、重垫山河,为摆脱贫困、改善人民生活打下了坚实基础。

——2021年2月25目习.平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彩大会上的讲话

  1. (1) 根据材料和结合所学知识,写出东汉末年擅长“中医针灸”的名医及其成就。分别列举中国古代医学家张仲景和李时珍所编写的医药学著作。
  2. (2) 材料二中 “正确道路”是条怎样的道路?根据材料二和联系所学的知识,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所开辟的这条“正确道路”和建设道路有什么共同点?
  3. (3) 依据材料三。补充完成年代尺上AB两处的相应内容。
  4. (4) 根据材料四和所学知识。我国“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标志是什么?
  5. (5) 综上所述,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我们必须坚持什么?(要求从两个角度以上作答)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

背景

随着经济建设的发展,我国的建设也加紧进行

时间

1954年9 月

地点

北京

内容

①制定了

●性质:我国第一部类型的宪法,也是我国有史以来真正反映的宪法。

●规定: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

●意义:以国家根本大法的形式确定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②选举国家领导人

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

●朱德为副主席

●刘少奇为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长

为国务院总理

意义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形成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奠定了基础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1954年9月)毛.泽东……指出,这次会议是标志我国人民从1949年建国以来的新胜利和新发展的里程碑,会议所制定的宪法将大大促进我国的社会主义事业。

——摘编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第二版)

  1. (1) 材料一两幅图的内容与哪一历史事件密切相关?共同反映了当时怎样的基本任务?
  2. (2) 根据材料一说明这一历史事件产生的影响。
  3. (3) 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会议所制定.的宪法”的名称。为什么称“这次会议”是“里程碑”?
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标志是(   )
A . 新中国成立 B . 人民公社成立   C . 土地改革完成   D . 三大改造基本完成
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52~1957年我国工业比重图

材料二: “因为我国过去重工业的基础极为薄弱,经济不能独立,国防不能巩固,帝国主义国家都来欺负我们……”“资本主义国家从发展轻工业开始,一般是花五十年到一百年的时间实现工业化,而苏联采用了社会主义工业化的方针,从重工业开始,在十多年中就实现了国家的工业化”。

——《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

材料三: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的工业和交通建设主要成就分布示意图

 

  1. (1) 根据材料一说明1952~1957年我国工业结构的变化,分析变化的原因及对中国经济的重大影响。
  2. (2) 依据材料二和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新中国实施工业化建设的必要性。
  3. (3) 据材料三,概括这一次工业化建设的分布特点。
  4. (4) 综上所述,你获得了哪些关于工业化建设的启示?
指出我国实行的三大改造的内容及完成的时间。三大改造在社会制度和经济制度方面的影响分别是什么?这一时期我国民主建设方面取得了哪些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