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知识点题库

1993年后,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    )

A . 建立计划经济体制 B .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体制 C . 加强国家干预经济 D . 实行“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
东西方经济体制各有利弊,相互借鉴,取长补短,在经济政策的不断调整中谋求发展。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纳税后剩余的一切粮食、原料和饲料,农民可以全权处理……也可以用来提高个人的消费……允许在地方经济流通范围内实行交换。
——俄共(布)十大通过的关于以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的决定

材料二  1933年3月6日,罗斯福命令所有银行关闭四天,并禁止支付和出口黄金。3月9日,国会召开特别 会议,并在4小时之内通过紧急银行法。财政部根据紧急银行法采取的迅速行动,立即恢复了企业界信心。
——阿瑟·林克等著《1900年以来的美国史》

材料三  (20世纪30年代)那些有足够兴趣访问苏联的西方人通常都没有留下好的印象,他们对苏联人的衣衫褴褛、食物单调、住房糟糕和消费匮乏感到震惊。……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这一苏联模式的多方面的影响变成了几乎完全负面的影响。
——斯塔夫里阿诺斯著《全球通史》

材料四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是邓.小平理论中最具创新意义的部分,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对计划经济体制的关键性突破。
——岳麓书社八年级下册《中国历史教学参考书》

  1.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苏联的经济政策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2.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罗斯福的特点。

  3. (3) 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是怎样的体制造成“访问苏联的西方人通常都没有留下好的印象”?

  4. (4) 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是哪次会议明确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将建立何种经济体制?

  5. (5) 习.平强调:“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中国的明天。”根据以上材料,谈一谈中美苏三国经济发展的启示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中国经济发展状况简表

年份

公有制经济

非公有制经济(%)

国有经济(%)

集体经济(%)

1978

56.2

42.9

0.9

1997

41.9

33.9

24.2

2005

31.0

8.0

61.0

--改编自郭德宏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专题史稿》材料二   根据国际权威组织公布的资料,1990年中国经济总量在世界上排名第十.在发展中国家中排名第二,到2001年,中国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六位,在发展中国家排名第一,2006年,中国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四位,已经超过了法国和美国.--摘自曹文柱 杨宁一主编《历史》请回答:

  1. (1) 依据材料一、材料二,分别概况我国经济领域发生的重大变化.

  2. (2) 上述变化出现的共同原因是什么?

1993年底,工厂要和港商合资成立股份公司,这一事件是(   )

A . 资本主义公私合营 B . 国有企业的破坏 C . 国有企业的改革 D . 外资独资商业的改革
阅读下列材料内容判断。

材料一  20世纪70年代末期,政治上中华人民共和国刚刚走出了文化大革.命的阴影,但自1958年大跃进以来发展迟滞不前甚至有严重倒退的中国经济依然处于一片混乱之中:旧有的计划经济体制根本无力控制一个具有7亿消费群的国家经济,导致人民对现有生活的状况日渐不满。1978年,邓.小平第三度上台,开始推行由周恩来最早提出的四个现代化。尝试对当时国内的经济体制进行全方位的改革,并试图将中国的经济体制从计划经济体制转移到市场经济上。 ——摘自《维基百科》

材料二  中国改革之所以成功,苏联改革之所以失败,是因为中国“突破口”选对了……而戈尔巴乔夫选择重工业为突破口,这与经济结构的调整发生了尖锐的矛盾,对苏联改革的整体进程以及其他许多方面,都产生了深远的负面影响。                                                                 ——摘自《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及其比较研究综述》

以下表述是从上面材料中的信息中得出的,请在括号内写 “正确”,违背了上面信息所表达的意思的,请在括号内写“错误”;是上表信息没有涉及的,请在括号内填“不相关”。

  1. (1) 从1970年起,中国开始对国内的经济体制进行全方位的改革。          (  )

  2. (2) 根据邓.小平的建议,从l980年起我国开始设立经济特区。              (  )

  3. (3) 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的方向是将市场经济体制转移到计划经济上来。    (  )

  4. (4) 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使二战后的冷战局面宣告结束。                   (  )

  5. (5) 中国改革之所以成功,其重要原因之一是因为“突破口”选对了。       (  )

1978年,首先在农村试行经济体制改革的省份是(   )

A . 广东  福建 B . 四川  浙江 C . 安徽  江苏 D . 安徽  四川
1992年邓.小平南方视察,有人说南方视察“就是一个已经退役的老船长,它看着船的方向有问题时,他又一次跳上船头,把……航船摆正了”。“航船摆正了”的含义是(    )

A . 申请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B . 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 C . 回归单一计划经济时期 D . 广东设立首批经济特区
2017年4月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通知,决定设立河北雄安新区。雄安新区被确定的重点任务之一,就是进一步推进中国式体制改革实践,即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激发市场活力。由此可见,“中国式体制”指的是(    )
A . 国有企业改革 B .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C .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D . 建立经济特区
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趋势。为了抓住这一趋势带来的历史机遇,中共中央于1993年确定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为(     )
A .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B . 发展乡镇企业 C .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D . 建立市场为导向的就业机制
历史上,各国因势因时不断崛起。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的崛起令世人瞩目。下列关于这一时期中国崛起的主题,最恰当的说法是(    )
A . 从改良到革命 B . 从城市到农村 C . 从农村到城市 D . 从计划到市场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经济体制改革逐步展开,在农村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物,中共十四大明确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其目的都是(   )
A . 坚持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 B . 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C . 适应经济全球一体化趋势 D . 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
建国后,中国共.产.党肩负民族复兴重任,领导全国人民进行艰难探索,成功开辟了一条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回答问题:

材料一:1952年中、印、美人均钢和电的产量对照表

国家

项目

中国

印度

美国

钢产量(千克)

2.37

4

538.3

发电量(千瓦时)

2.76

10.9

2949

材料二:建国后至20世纪末,我国粮食人均产量变化图。

材料三:1978﹣2010年中国国民经济部分年份简表

1978年

1992年

2002年

2010年

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亿元)

3624

20370

102398

421368

城镇居民家庭人均支配收入(元)

343.4

1826

7073

28762

  1. (1) 依据材料一,为改变落后状况,1953年党和政府采取了什么措施?取得了哪些成就?
  2. (2) 依据材料二,导致我国1957﹣1962年粮食人均产量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3. (3) 材料三中,1978年﹣2010年中国经济较快增长,尤其是1992年后的迅猛增长,当归功于1978年和1992年中共两次重大会议精神的贯彻,这两次会议分别做出了什么重大决策?
  4. (4) 依据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的认识。
201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建国以来,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辉煌的成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49年中国共.产.党大事记(部分)

时间

主要内容

1月31日

傅作仪于1月下旬接受和平改编,历时64天的平津战役结束

3月5日

中共举行七届二中全会,会议集中讨论摧毁国民党的统治,夺取全国革命的胜利,完成在新形势下工作中心的转移

4月23

第三野战军占领南京,宣告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结束

9月21日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举

10月1

首都北京30万军民在天安门集会,隆重举行开国大典

材料二:1953-1957年工业生产情况简表

工业生产发展情况

中国

英国

美国

工业生产年平均增长度

18%

4.1%

2.8%

增长400万吨钢所用时

5年

24年

15年

--数据组编自《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教材

材料三:从图一到图二的变化,表明了各种票证逐步退出历史舞台

  1. (1) 材料一的大事记中记载的发生在北京(北平)、影响中国历史进程的重大历史事件有哪些?根据材料一的大事记,概括新中国成立的国内有利因素。
  2. (2) 材料二反应的现象是什么?简要分析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
  3. (3) 图一到图二反映了我国经济体制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票证退出历史舞台的感想。(写了一点即可)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一百多年的中国近代历史,既是屈辱的历史,也是抗争的历史,探索的历史,要解决的问题是独立、民主、富强,即反帝反封建和实现近代化(现代化)。近代社会的变革……从旧民主主义革命到新民主主义革命,都是围绕这个主题进行的。

——《中外历史问题八人谈:中国近代以来的社会变革》

材料二  1978年-2010年中国国民经济部分简表

1978年

1992年

2002年

2010年

国内生产总值(亿元)

3624

20370

102398

421368

城镇居民人均收入(元)

343.4

1826

7073

28762

材料三

材料四

    武汉,当你经过这次系统重装,回归常识;当你战胜那些非蠢即坏的卑劣之徒;当你对那些动不动就扛着旗子摆拍的、那些追着领导屁股一脸谄媚的、那些偷拿捐赠物资的、那些轻慢族群命运的,彻底割席;当你大破大立,你将不止于大,你将是一座英雄的城市。一一这段话,不仅送给武汉,也送给我们每个热爱生活的人!

——凤凰网

  1. (1) 依据材料一指出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主题是什么?围绕这个主题,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在政治近代化的过程中进行了哪些探索?
  2. (2) 观察材料二中的简表,指出新时期国民经济发展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说出新时期以来我国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原因有哪些?
  3. (3) 根据材料三归纳中国在哪些方面取得了突出成就?
  4. (4) 武汉封城之后,钟南山接受采访,忽然就哽咽了,眼中含泪:“武汉,是一座英雄的城市。”请说出在抗战时期,一五计划时期与武汉相关的历史事件各一例?
  5. (5) 面对全球肆虐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你认为世界各国该如何应对现代人类社会发展中面临的挑战?
邓.小平说:“我们过去一直搞计划经济,但多年的实践证明,在某种意义上说,只搞计划经济会束缚生产力的发展。”这一问题得到根本解决是在(    )
A . 中共十二大 B . 中共十三大 C . 中共十四大 D . 中共十五大
一个全面改革开放的中国正一步步走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世纪的最后20年,在世界的东方,中国进行了一场卓有成效的社会变革,解放了思想的中国人焕发出蓬勃的创造力,书写了一个时代最为传奇的一页。

——《复兴之路》

材料二: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的几个月里,地方和中央政府经过讨论决定采纳“责任制”或“包产到户”。在这个制度下,土地仍然是公有的,但每个农户得到一块田地用于耕种,并与公社的生产队或经济合作社签订一份合同。合同上写明耕种庄稼的产量和上缴给生产队或者经济合作社以支付土地使用费用的产量指标。

政府也鼓励农村劳动者进行庄稼、牲畜、家禽或其他各种副业的专业化生产。“专业户”逐渐出现了,他们并不耕种田地,而是完全从事非庄稼生产。

1987年,稻麦产量比公社制度时期的产量增长了50%,更重要的是,农民现在每年平均在庄稼上只花60天时间,而在农业合作化时期,他们一年要在田里劳动250天到300天。空余的时间花到了旨在盈利的副业上。现金收入翻了两番,参与改革的农户盖起来新的砖房,购置了新的家具和电视,穿上了色彩更鲜艳的新衣服,生活水平大大提高。

材料三:1984年福建省55位国营厂长、经理联名向省委、省政府写了一封“松绑”公开信:“我们都想干一番事业……现行体制条条框框捆住了我们的手脚,企业处于只有压力,没有动力,也没有活力的境遇,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这是我们最大的烦恼……为此,我们怀揣冒昧大胆地向你们伸手要权……”

材料四:为什么雄安新区要和深圳、浦东相提并论,它们有什么不同?……深圳是改革开放初期推出的一个特区。浦东新区是在20世纪90年代初期推出的,也就是在改革开放中期所推出的。雄安新区是在我们改革开放处于成熟阶段,在一个更高的历史定位上推出的。它们在发展阶段方面不同。……深圳和浦东是……以经济发展为主的特区和新区。而雄安新区不仅是经济发展的助推器,而且它在推动我们国家体制机制改革以及落实十八大之后的新发展理念方面将会成为一种试验场;同时它将进一步推动我们的协同发展、创新发展和绿色发展。

材料五:2001年中国出口总额为0.51万亿美元,2020年这一数字约为 4.66万亿美元,是入世前的9倍左右。中国加入WTO20年,经济规模扩大了10倍,稳居全球第一大贸易大国,成为全球1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最大贸易伙伴。自2008年以来,中国一直是全球经济增长的最大引擎,为全球经济发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1. (1) 材料一中“中国进行了一场卓有成效的社会变革”,这场“社会变革”指的是什么?这场“社会变革”是以中共的哪次重大会议为开端的?
  2. (2) 根据材料二,概括农村的变化。(至少写两点)
  3. (3) 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指出,“55位国营厂长、经理”“向省委、省政府”“伸手要权”实现,当时的“现行体制”在1992年中共十四大后,变成了什么经济体制?
  4. (4) 根据材料四和所学知识指出,我国形成了怎样的对外开放格局?
  5. (5) 结合上述材料、问题和所学知识,谈一谈你对改革开放的认识。(至少答一点)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

材料二  从1967年初到1968年底,钢铁行业一直处于夺权、武斗、停产的极端混乱之中,钢产量连续两年出现负增长。

材料三  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

材料四 

  1. (1) 为了改变材料一中的落后现象,党和政府编制了什么规划?写出在此期间取得的工业成就一例。
  2. (2) 哪一事件导致材料二中的钢产量“连续两年出现负增长”?
  3. (3) 材料三文件颁布后,城市改革全面展开,写出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
  4. (4) 材料四所宣传的内容是党的哪次会议上明确提出要建立的?写出中共十八大以来我国为加快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采取的举措。
  5. (5) 请为你的家乡经济发展提供一条合理化的建议。
《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2020年9月发行)在收录汉语的基本词汇及常用词汇的同时,也特别注重收录反映社会新事物、新变化、新概念及人们新观念的新词语。其中经济领域新增的"供给侧、需求侧、金融资本、经济全球化"等词汇反映了我国(   )
A . 特别重视金融行业的发展 B .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成熟 C . 进一步深化经济体制改革 D . 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确立
道路自信源自道路开辟、道路创新和道路自觉,关系着国家前途、民族命运和人民幸福,坚持道路自信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必由之路。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探索之路】
材料一:在近代文明的转型中,世界力图“改变中国”……我们自己也在内部改变……无论是李鸿章,还是康有为,无论是孙中山,还是毛.泽东……都在尝试利用各种方法,内部改变着“清代中国”,不断催生着一个崭新的中国。

——裴钰《改变中国》

【革命之路】

材料二:这是一声砸向旧世界的锤头撞击,合着十月革命惊天霹雳。从上海望志路到南湖的红船发力,锻造出一个民族驶向复兴彼岸的航迹。

——《信念永恒》

材料三: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找到了一条正确革命道路,进行了二十八年浴血奋战,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

——中共十九大报告

【建设之路】材料四:

【创新之路】

材料五: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改革开放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实现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到富起来的伟大飞跃。

——习.平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材料六:1992年(中共十四大)明确提出……这一伟大创举,使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进入了新的阶段……这也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人类发展史上的一个创造性的成果。

——《打开中国奇迹的问号》解说词

  1. (1) 根据材料一,请写出李鸿章、孙中山探索近代化道路的事件名称。
  2. (2) 材料二所述事件确定党的奋斗目标是什么?材料三中“二十八年浴血奋战”的起止时间和相关事件分别是什么?
  3. (3) 材料四图片展示的是什么事件?该事件的完成有何历史意义?
  4. (4) 材料五中“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改革开放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取得的重大理论成果是什么?材料六中的“伟大创举”是指什么?
广州是一座老省会,也是改革开放的试验地,它在不断探路与挑战中重建。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从1954年起,国家在政策上一直提倡要把广州从“消费城市”变成“工业城市”。在建新厂时,一直是执行“先生产,后生活”的方针,到了80年代,大多数房屋已破旧不堪。与此同时,人口却翻了一番,使住房问题变得十分尖锐……20多年来只依靠大型国营企业,打击了人们的积极性,对消费者毫无益处。甚至像吃饭、洗衣、洗澡、穿衣、理发等最简单的日常需要,竞也成了“老大难”问题。

——摘编自傅高义《先行一步:改革中的广东》

材料二:广州经济发展大事记

序号

年份

概 况

事件1

1979年

划小农业生产单位,实行联产到组、联产到劳动力,把农 民的劳动报酬同劳动成果联系起来

事件2

1984年

《国务院关于广州市对外开放工作报告的批复》下发,批复支持广州引进先进技术,同意设立经济技术开发区,同 意广州实行计划单列,享有省级经济管理权限

事件3

1992 年

广州市委召开六届二次全体会议,确定基本目标是在全市 范围内建立起包括多元化市场主体、多元化要素市场、规范化价格机制、较为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和间接调控系统 等社会主义市场体系以及市场配置资源的经济运行机制

——根据刘江华《改革开放以来广州经济体制改革的基本历程与经验》、周艳红《挑战与探路:广州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整理

材料三:2020年广州市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2.7%。其中,第一产业同比增9.8%;第二产业同比增长3.3%;第三产业同比增长2.3%。2020年,广州市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5.0%,“十三五”时期年均增速达7.9%;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8.3%,“十三五”时期年均增长10.1%。城乡居民收入与经济增长同步。2020年,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支出中,民生支出约占七成,其中交通运输、卫生健康、农林水、社会保障和就业、住房保障支出同比分别增长32.6%、22.2%、19.1%、17.5%和11.9%,民生得到有力保障。

——摘编自广州市统计局《2020年广州市经济运行简况》

  1. (1) 根据材料一,概括20世纪80年代广州遇到的民生问题,并分析其成因。
  2.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任选广州经济发展的一件大事,根据其概况指出与之相关的历史事件,并说说它对广州发展的影响。
  3. (3) 根据材料三,概括广州市2020年经济运行简况。
  4. (4) 综合以上三则材料,归纳“老省会”广州得以“重建”的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