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革命开始后的人口增长与大众教育 知识点题库

下图是1801-1911年英国城市化进程的统计,图中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例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 . 纺织工人数量增加 B . 两次工业革命的推动 C . 对外加强殖民掠夺 D . “电气时代”的到来
建构示意图,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下图横线处最恰当的内容,应该是(    )

A . 社会进步 B . 社会矛盾 C . 社会变化 D . 政治制度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850~1900年,欧洲人口从2.66亿增加到4亿,1914年达到4.63亿,增长率高于世界其他地区。1870年,美国人口总数只有3845万,到1915年,就达到了1亿以上。

材料二  1850~1900年,伦敦和纽约的人口分别从268万和70增加到658万和344万。到1900年,欧洲和北美的大城市超过了150座。到1914年,英美等西方国家城市人口已经占到总人口的绝对多数。

材料三  1911~1913年,英国25岁以上人口中,4.93%的人拥有60%以上的财富。在德国,1911年3425个富人平均每人拥有的财产价值是532万马克,另外161万人的人均财产价值只有2.3万马克,最贫困人口尚不在此列。其他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也出现类似情况。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世界文明史》等

  1. (1) 材料一反映出什么社会现象?放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你如何看待这一现象?
  2. (2) 材料二反映出什么社会现象?据所学知识,用一分为二的方法评价这一现象。
  3. (3) 材料三反映出什么社会现象?对此,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采取了什么对策?
  4. (4) 从生产力发展的角度看,上述社会现象出现的共同原因是什么?
为了适应工业化发展的需要,19世纪初,德国建立由初等学校、中等学校、大学组成的系统教育体系。1802年,法国通过法律开设政府资助的中等学校。可见,德、法建立学校的主要原因是(    )
A . 人口增长的需要 B . 社会人士的呼吁 C . 提高大众文化水平 D . 顺应工业化发展潮流
19世纪中期以后,为了适应工业化发展的需要,欧洲国家开始推广(   )
A . 大众教育 B . 学前教育 C . 高等教育 D . 职业教育
下列关于工业化国家的社会变化,表述错误的是(    )
A . 越来越多的人放弃农业生产,专门从事工业和商业 B . 越来越多的妇女走出家庭成为工业劳动者,社会角色发生了变化 C . 法国和英国最早建立起国家教育体系 D . 随着城市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也在发生着变化
第二次工业革命后,欧美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下列属于这次“新”变化的是(    )

①越来越多的妇女走出家庭面向社会    ②城市人口超过了农村人口,出现了城市化

③大学开始出现    ④贫富分化加剧,阶级矛盾日趋激烈

A . ①③④ B . ①②④ C . ①②③ D . ①②③④
工业革命使工业化国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以下对工业化社会的表述,错误的说法是(    )
A . 工业化使人口越来越集中于城市 B . 工业化使工人阶级队伍壮大,劳动力结构发生了变化 C . 工业化导致人民文化水平下降 D . 工业化带来了环境污染和贫富分化加剧
历史学家用“城市化的浪潮”“教育的大众化”“人口数量的激增”等来描述19世纪后期(    )
A . 西欧封建社会的演变 B . 早期资产阶级革命的爆发 C . 工业化国家的社会巨变 D . 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世纪以后,……,欧洲国家开始推广大众教育,19世纪末德国推行教育改革,建立由初等学校、中等学校、大学组成的系统教育体系。1802年,法国通过法律开设政府资助的中等学校。1870年以后,英国、法国开始对儿童实行免费义务教育。

——摘改自人教版世界历史九年级下册

材料二:(二战后)日本的职工培训,国民基础教育等独具特色。这个长期坚持智力高投资并不断改革教育体制,既保证学校教育正常开展,又大规模发展职工教育,采取各种措施对在职职工进行科学技术和经营管理知识的再教育,用现代科学文化知识更新过时的知识。这方面日本取得了巨大成功,也是公认的促进经济高速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现代史编》

请回答:

  1. (1) 材料一中,19世纪欧洲各国开始推行大众教育的目的是什么?同一时期日本提倡哪一口号来改造日本的教育?除材料二所述原因以外,二战后日本经济快速崛起的原因还有哪些?
  2. (2) 结合所学知识,从材料一、二中提取信息,自拟一个论题并展开论述。
在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推动下,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们既感受到未有过的欢欣,也体验到很多新的痛苦。这些变化不包括(   )
A . 城市人口大量涌入农村 B . 欧洲国家开始推广“大众教育” C . 人口的迅速增长 D . 妇女社会角色的转换
1861年,英国还没有一个女护士,也没有一个女职员;到1891年,女护士已达53 000多名,女职员也有17 000多名。这说明了工业革命 (   )
A . 促进了妇女社会角色的变化 B . 使男女不平等加剧 C . 使贫富分化加剧 D . 促进了教育普及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人类在进入工业革命之前,人口的基数是保证文明发展的最重要因素。而要维持较大基数的人口,生育从来不是问题,粮食却是大问题。要想多收获粮食就需要更多的人,而更多的人就又需要更多的粮食,唯一能够解决这个困局的办法是提高农业耕作的技术水平和与之相关的技术(比如水利技术和冶金技术)。

——吴军《全球科技通史》

材料二:工业革命改善了人们的生活,蒸汽机车将廉价的工业品运往各地的市场,便捷又便宜。船只的改进,使发达国家的廉价制造品可以运往其他国家。第二次工业革命后,汽车和飞机广泛应用于交通运输,进一步降低了运输成本,商品价格更加低廉,人们的生活进一步得到改善,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

——摘编自杰里·本特利等《新全球史》

——《世界历史地图册九年级下册》中国地图出版社

  1. (1) 为提高粮食产量,古代中国在提高农业耕作技术、兴修水利和农具改进等方面有哪些表现?(请列举2例史实。)
  2. (2) 蒸汽机车和飞机分别是哪次工业革命的主要成果?根据材料二分析,交通工具的发展有何积极作用?
  3. (3) 材料三反映出世界人口变化呈现怎样的趋势?综上,谈谈科学技术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20世纪初,越来越多的英国妇女走出家庭,成为工业劳动者,社会角色发生了变化,是因为经历了(   )
A .  文艺复兴 B . 启蒙运动 C . 光荣革命 D . 工业革命
19世纪70年代中期到一战期间,欧洲一些国家的小学教员数量大增。法国增加了大约1/3,英国、芬兰更增长了7﹣13倍。这是因为(   )
A . 城市化的需求 B . 推行义务教育 C . 妇女地位提高 D . 人口数量激增
19世纪中期以后,欧洲国家开始推广大众教育,法国和德国最早建立起国家教育体系。1802年,法国通过法律开设政府资助的中等学校。可见,德、法建立学校的主要原因是(    )
A . 顺应工业化发展潮流 B . 社会人士的呼吁 C . 提高大众文化水平 D . 人口增长的需要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欧洲,人民的的识字率在19世纪的最后几十年迅速上升,因为越来越多的政府实施了教育改革。1875年到1912年间,德国的中学生数量翻了3倍,法国翻了4倍。在法国,《费里法》让所有3——13岁孩子的小学教育实现了免费、义务、世俗化。19世纪中期时,40%的入伍新兵是文盲,等到世纪之交,该比例已经下降到6%。

材料二:“在早期阶段科学并不是经济生活的组成部分,因此对科学的利用也是少量、零星的——甚至在18世纪后期和19世纪初叶工业革命的早期阶段也是如此。但是到19世纪末,形势发生了变化,科学不再处于从属地位;它已开始改造旧工业,甚至创造了全新的工业。”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 (1) 据材料一,概括19世纪中期至20世纪初,欧洲教育的发展状况?根据所学知识,分析出现这种情况的背景。
  2. (2) 据材料二,概括科学在两次工业革命中的不同作用。并结合所学知识,举出一例“全新的工业”。
城市化进程代表着人类文明的进步,在其历史发展进程中呈现出时代性和多样性。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一定条件下,农奴可以获得自由,......成批的手艺人出走,到适合他们生产和生活的地方居住,他们把生产的手工业品卖给农村,买回粮食和原材料,社会分工逐渐加强并得以深化,城市在此 基础上也进一步得到发展。

——齐涛主编,顾寥斋、夏继果分主编《世界通史教程・古代卷》

材料二:在人口和贸易量方面,中世纪西欧的城市同中国、印度或中东的城市相比,是微不足道的。 但是,由于拥有日益增长的自治权和政治力量,它们显得十分独特。恰恰因为它们再从头开始,且处于政治上分裂的欧洲而不是坚如磐石的帝国的框架中,所以市民们从开头就表现出自信和独立,这种自信和独立是欧亚大陆其他任何地方所没有的。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三:19世纪中期欧美主要国家城市和农村人口统计表

国家

总人口(万人)

农村人口占总人口比例

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例

英国

约1 800

48%

52%

法国

约3 600

75%

25%

俄国

约5 900

93%

7%

美国

约2300

87%

13%

材料四:有一幅图叫做《机器时代的享受》。它描写了英国有钱人坐汽船游览伦敦泰晤士河的场 景。在他们风光的背后,大批的农村人口背井离乡涌入城市,......许多巨大的蒸汽轮船,发出呛人的浓烟,岸边工厂排放的污水,使河水变得浑浊不堪。

——摘编自《文明的力量》

  1. (1) 根据材料一,分析西欧城市兴起的原因是什么? 
  2. (2) 根据材料二,中世纪西欧的城市与中国、印度或中东的城市相比,“独特”在哪里? 
  3. (3) 根据材料三,19世纪中期各国的城市化程度最高和最低的分别是哪两个国家? 结合所学知识, 分析出现这种状况的原因分别是什么? 
  4. (4) 根据材料四,你认为在城市化进程中应该注意解决好哪些问题? 
下表为德、英、美三国不同时期工业生产指数情况表(1913年的工业指数为100)。这表明(   )


1860

1870

1880

1890

1900

1910

1913

德国

14

18

25

40

60

89

100

英国

34

44

53

62

79

85

100

美国

14

11

17

39

64

89

100

A . 垄断导致大国经济竞争激烈 B .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C . 美德逐渐取得工业垄断地位 D . 科技的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
巧用思维导图有利于梳理历史脉络。下图中①处填写的内容最恰当的是 (   )

A . 社会进步 B . 社会矛盾 C . 社会变化 D . 政治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