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发展 知识点题库

汉代农具有很大进步,其中耧车(下图)是一种新型的(    )

A . 交通工具 B . 播种工具 C . 收割工具 D . 灌溉工具
小雪参加CCTV开心辞典选拔赛,被主持人王小丫问的这样一题给难住了:“《伤寒杂病论》的作者被后世尊称为什么?”假如她向你求助,你告诉她的正确答案应该是(   )       

A . 药王 B . 医祖 C . 医圣 D . 炼丹家
秦始皇、汉武帝、唐太宗都是我国历史上有雄才大略的皇帝,下列哪项是他们共同的历史功绩(    )

A . 结束了分裂局面,完成了国家统一 B . 采取了具有创新的统治措施 C . 进行了反击匈奴的战争 D . 重视农业生产,注意减轻农民负担
2017年1月17日,国家主席习.平在瑞士出席世界经济论坛时指出,推进区域间联动式发展,共享合作成果,是中国政府倡导共建的“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以下简称“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目标。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5世纪是人类航海史上重要的发展阶段。在中国,15世纪初的大规模航海活动标志着海上丝绸之路发展到了极盛时期;在欧洲,15、16世纪的地理大发现,开启了大航海时代,加强了不同区域文明之间的交流。

材料二:全球化是在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推动下,把分散割据的世界连成一个相互联系的统一大市场的过程。……这个过程的初始阶段,即l6世纪前后“地理大发现”的时代。在这之后的科技革命改变了人类的生产、生活方式,人与人之间的时空距离不断缩短,使整个世界紧缩成一个村落。

  1. (1) 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列举区域交往的典型历史事件。

  2. (2) 在科技革命时期,世界交通领域发生了哪些革命性的事件(列举两个史实)?并简要分析其对“区域联动”所发挥的作用。

  3. (3) 结合材料,概述“地理大发现”和科技革命对人类历史发展进程产生的影响。

图中,政府在标★号的区域设立的管辖机构是(    )

A . 伊犁将军 B . 安西都护府 C . 西域都护府 D . 宣政院
他被誉为伟大的外交家、探险家,是“丝绸之路的开拓者”。他是(    )
A . 汉武帝 B . 董仲舒 C . 卫青 D . 张骞
据史书记载,“公元前127年,汉武帝下了一道命令,规定嫡长子只可继承封地的一半,余下的封地分给其他子弟。于是,封地不断缩小。”据此判断,汉武帝推行的措施是(    )
A . 颁布“推恩令” B . 实行分封制 C . 派张骞出使西域 D . 实行刺史制度
秦统一后,某商人要到沿海收购所需物品,他应该带的货币为(    )
A . B . C . D .
《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分天下以为三十六郡.郡置守、尉、监。”这一措施的作用是(    )
A . 形成了森严的等级 B . 直接有效地控制地方 C . 开创考试选官制度 D . 导致了国家分裂割据
下列最能反映图示内容的主题是(    )

A . 中西方文明交流 B . 维护民族独立 C . 中西方政治制度 D . 巩固国家统一
鲁迅先生说:“结果往往和英雄们的预算不同。始皇想皇帝传至万世,而偏偏二世而亡;赦免了农书和医术,而秦以前的这一类书,现在却偏偏一部也不剩。”其中,“赦免了农书和医术”所指的历史事件是(    )
A . 发布焚书令 B . 修建阿房宫 C . 活埋一批儒生 D . 统一度量衡
西汉时期,汉文帝和汉景帝继续推行的政策是(    )
A . 体养生息 B . 严刑酷法 C . 重商抑农 D . 闭关锁国
据《史记•太史公自序》记载,司马迁为了完成父亲的遗业,大量阅读朝廷史官记载,还到各处实地探访考察,搜集遗闻,辨别真伪,最终写成了不朽名著《史记》。由此可见司马迁(   )
A . 侧重史书记载 B . 注重史料考证 C . 注重史学文学价值 D . 秉承朝廷旨意著史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纸的国家。前期,已经出现用于绘图和书写的纸。在发明和大量使用纸之前.我国通常用作书写材料。东汉时总结劳动人民的经验,在105年,改进了造纸术。造纸术由我国传遍世界,有利于人类文化的,这是中国对世界闻名的巨大贡献。
我国古代科技一直处于世界领先水平。其中既在发明过程中体现“变废为宝”的环保理念,又对文化的交流和保存提供了重要条件的科技成就是(    )
A . 造纸术 B . 印刷术 C . 指南针 D . 火药
“六合之内,皇帝之土;乃今皇帝,一家天下。”这则纪功石刻说的是(    )
A . 秦始皇统一六国 B . 秦始皇统一文字 C . 元世祖巩固和发展统一多民族国家 D . 元世祖奠定了今天中国行政区域划分的基础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现代著名史学家郭沫若说:“书籍被烧残,其实还在其次,春秋末年以来,蓬蓬勃勃的自由思索的那种精神,事实上因此而遭受了致命的打击。”

材料二  《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汉书·董仲舒传》

材料三

汉代讲学图(汉代画像砖)

  1. (1) 材料一中“致命的打击”指的是哪一事件?这一事件的目的是什么?
  2. (2) 材料二中“六艺之科、孔子之术”指的是哪一学派?汉武帝根据董仲舒的建议采取了什么措施?汉武帝实行这种措施的目的是什么?
  3. (3) 材料三反映的是汉武帝创办的什么机构?该现象和材料二有什么联系?
  4. (4) 结合以上问题的回答,试比较材料一、二所采取措施的作用的不同之处。
下表东汉皇帝即位年龄表反映的历史信息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

皇帝

和帝

殇帝

安帝

顺帝

冲帝

质帝

桓帝

灵帝

少帝

献帝

年龄

10

1

13

11

2

8

15

12

14

9

A . 皇帝继位大多年幼 B . 外戚宦官交替执政 C . 东汉后期政局稳定 D . 东汉阶级矛盾尖锐
改革是社会进步的永恒主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行之十年,秦民大说(悦),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乡邑大治。

——《史记•商君列传》

材料二:廷尉李斯议曰:“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众,然后属疏远,相攻击如仇難,诸侯更相诛伐,周天子弗能禁止。今海内赖陛下神灵一统,皆为郡县,诸子功臣以公赋税重赏赐之,甚足易制。天下无异意,则安宁之术也。置诸侯不便。”

——《史记•秦始皇本纪》

材料三:魏主下诏,以为:“北人谓土为拓,后为跋。魏之先出于黄帝,以土德王,故为拓跋氏。夫土者,黄中之色,万物之元也;宜改姓元氏。诸功臣旧族自代(代:都名,今山西省东北、河北省西北一带)来者,姓或重复,皆改之。”

——《资治通鉴》

请回答:

  1. (1) 材料一记载的是中国历史上哪次改革?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改革中的哪项经济措施实现了“家给人足”?这次改革有何影响?   
  2. (2) 从材料二中可以看出,李斯反对的是周朝的什么制度?李斯的反对得到了皇帝的支持,秦朝在地方上实行了什么制度?   
  3. (3) 材料三中的“魏主”是谁?诏令规定了他的哪项改革措施?据材料指出诏令中提出进行这一改革的论据是什么?结合所学指出该历史事件的作用。   
  4. (4) 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改革的认识。   
五十六个民族共同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明。处理好民族关系是文明演进过程中的重要一环。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武帝时,西域内属,有三十六国,……宣帝改曰都护,十六年,明乃命将帅,北征匈奴。

——《后汉书·西域传》

材料二:魏晋南北朝时期民族流动趋向

材料三:

孝文帝选择这样一条道路,即统治民族率先放弃自己的风俗和习惯、使用被统治民族的汉服和汉语,实在出奇……一言以蔽之,这些改革可概括为北魏王朝的“中国化”。

——《中华的奔溃与扩大》

  1. (1) 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汉朝是如何巩固“西域内属”的?
  2. (2) 根据材料二、三,分析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出现民族交融现象的原因。
  3. (3) 中华民族的历史是不断融合的历史,除上述材料涉及的例子之外,请再列举一个民族融合的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