贞观之治 知识点题库

毛.泽东曾用“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来评价四位古代帝王。下列史实与“唐宗”有关的是(    )


A . 统一度量衡,货币和文字    B .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C . 贞观之治     D . 陈桥兵变
农具的改进及广泛采用,对农业生产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下图所示曲辕犁最早出现的朝代是(    )

A . 隋朝          B . 唐朝   C . 宋朝  D . 明朝
“文景之治”和“贞观之治”两个盛世出现的共同原因有(     )

①实行科举取士      ②吸取前朝灭亡的教训

③ 提倡节俭        ④重视农业,减轻赋税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③④ C . ②③④ D . ①③④
毛.泽东曾说:“唐明皇不会做皇帝,前半辈会做,后半辈不会做。”说“后半辈不会做”是基于他统治后期的(    )
A . 贞观之治 B . 开元盛世 C . 贞观遗风 D . 安史之乱
唐太宗日:“人言魏征举止疏慢,我但觉其妩媚耳。”唐太宗“觉魏征举止妩媚”,是因为魏征(    )
A . 多谋善断,助皇帝处理朝政 B . 设三省六部,提高行政效率 C . 直言敢谏,有利于维护统治 D . 创立科举制,进行制度创新
唐朝的盛衰
  1. (1) 617年,隋朝贵族李渊在太原起兵,攻下长安。618年,朝建立。
  2. (2) 唐太宗李世民是唐朝的第二位君主,年号 。他从农民战争中认识到力量的伟大,吸取隋亡的教训。他曾在吃饭时告诫太子,如果想常有饭吃,就不要加重的负担。他把君主和人民分别比作舟和水,认为“”。因此,唐太宗非常重视发展生产,减轻农民的
  3. (3) 唐太宗以著称。他任命富有谋略的和善断大事的做宰相,人称“”。他还重用敢于直言的。贞观年间,农民占有一定土地,赋役负担减轻,政治也比较清明,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国力逐步增强,历史上称为““。
  4. (4) 唐太宗在位期间,国家政治体制也发生了重大变化,其中最重要的是沿袭和完善了隋代的 制。
  5. (5) 唐代非常重视人才的培养。贞观时期进一步完善了隋代创立的制度,成为最重要的考试科目。
  6. (6) 唐玄宗统治前期,年号,政治清明,经济空前繁荣,仓库充实,人口明显增加,唐朝进入时期,历史上称为“”。
  7. (7) 唐玄宗统治后期,政治逐渐混乱,爆发了以边防将领安禄山和史思明为首的叛乱,史称“”。从此,唐朝开始由盛转衰。
敢于直言,前后向唐太宗进谏200多次的大臣是(  )
A . 房玄龄 B . 杜如晦 C . 姚崇 D . 魏征
唐太宗对大臣说:“为君之道,必须先存百姓”。为此,他虚心纳谏,励精图治,在他统治期间形成了政治比较清明的局面。史称( )           
A . 文景之治 B . 光武中兴 C . 贞观之治 D . 开元盛世
《贞观政要》记载了唐太宗的几段对话,“太宗谓侍臣曰:‘守天下难易?’侍中魏征对曰:‘甚难。’太宗曰:‘任贤能,受谏诤,即可。何谓为难?’……(太宗)又谓(太子)曰:‘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材料没有反映出唐太宗的治国策略的是( )           
A . 吸取隋朝灭亡的教训,勤于政事 B . 广纳贤才,知人善任 C . 虚心纳谏,从善如流 D . 合并州县,减轻人民负担
唐太宗常引用古人的话:“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这句话说明他认识到(     )           
A . 人民力量的伟大 B . 要笼络地方官员 C . 要遵循自然规律 D . 加强边疆的管理
“君,舟也;人,水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促使唐太宗认识到“人民群众力量伟大”的主要因素是( )           
A . 先祖的告诫 B . 皇后的劝说 C . 外族的入侵 D . 隋亡的教训
贞观二年,太宗谓侍臣日:“凡事皆须务本。国以人为本,人以衣食为本,凡营衣食,以不失时为本。夫不失时者,在人君简静乃可致耳。若兵戈屡动,土木不息,而欲不夺农时,其可得乎?”这一段对话,从中能够看出唐太宗( )           
A . 重视农业生产 B . 善于用人纳谏 C . 重视官吏选拔 D . 关注百姓生活
贞观十八年(644年),太宗又谓曰:“汝(指太子李治)知舟乎?”对曰:“不知。”曰:“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出自《贞观政要•教戒太子诸王》)这则材料主要说明( )           
A . 唐太宗注重吸取隋朝灭亡教训 B . 唐太宗注重水利建设 C . 太子李治准备造大船进行航海 D . 唐太宗知人善任
唐太宗认为“致安之本.惟在得人”,重用敢于直言的大臣是( )           
A . 房玄龄 B . 魏征 C . 杜如晦 D . 李靖
武则天于684年下令凡官吏所在地区,“田畴垦辟,家有余粮”者升官。这体现了武则天(    )
A . 严惩贪官 B . 提倡节俭 C . 善于纳谏 D . 重视农业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下表所示为唐朝前期全国人口唐朝户数变化情况

时期

户数

贞观初年

200多万

贞观13年

300万

开元28年

841万

开元42年

918万

  1. (1) 材料一反映了唐太宗怎样的为君之道?他的哪些统治措施体现了这一思想?
  2. (2) 从材料二可以看出,唐朝前期的户数数据呈现出怎样的趋势?唐玄宗的哪些执政措施促进了这一趋势的出现。
据史料记载,唐太宗晚年拒绝纳谏,武则天耗费巨大财力建造佛教器物,唐玄宗在位后期怠慢朝政、宠信奸臣。我们从中获得的历史认识,正确的是(    )
A . 三位帝王成就了“贞观之治” B . 他们“政启开元治宏贞观” C . 封建帝王有明显的历史局限 D . 武则天时朝政迅速走向腐败
魏征去世后,唐太宗说:“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入为镜,可以明得失。魏征逝,朕亡一镜矣。”由此可见,唐太宗(    )
A . 提倡节俭 B . 爱民如子 C . 善于纳谏 D . 勤于政事
《文献通考》记载:“中书取旨,门下复奏,尚书施行。”这段材料说明的办事程序是( )
A . 中书省草拟政令→尚书省审批→门下省执行 B . 尚书省草拟政令→门下省审批→中书省执行 C . 门下省草拟政令→中书省审批→尚书省执行 D . 中书省草拟政令→门下省审批→尚书省执行
唐太宗道:“民之所以为盗者,由赋繁役重、官吏贪求、饥寒切身,故不暇顾廉耻耳。”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唐太宗(  ) 
A . 善于纳谏,从谏如流 B . 重用人才,改革吏治 C . 重用酷吏,严刑酷法 D . 轻徭薄赋,发展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