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重心的南移 知识点题库

以下是某学习小组在研究性学习中搜集的一组图片,由此可知他们探究的主题是(    )

A . 魏晋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       B . 两宋时期民族关系的发展 C . 两宋时期对外贸易的繁荣   D . .两宋时期社会经济的发展
下列语句中,反映长江流域已成为我国古代经济重心的有(    )

①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②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

③朝廷在故都(东京)时,实仰东南财赋   ④苏湖熟,天下足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③④  D . ①④
“朝廷在故都(北宋东京)时,实仰(依靠)东南财赋”,“苏湖熟,天下足。”上述材料反映的经济现象是(     )       

A . “文景之治”局面 B . 江南地区的开发 C . “开元盛世”局面 D . 南方成为经济重心

如图是小林同学复习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史实时制作的历史知识卡片,其中错误的一处是( )

A . B . C . D .
外贸所得在宋朝的财政收入中占有重要地位。为鼓励海外贸易,宋朝政府在主要港口设立的管理机构是(    )       

A . 市舶司 B . 中书省 C . 三司 D . 十三行
“苏湖熟,天下足”这一谚语反映出太湖流域已成为全国最重要的粮仓,全国经济重心从黄河流域转移到长江流域。经济重心南移最终完成于:(    )       

A . 三国时期 B . 隋唐时期 C . 南宋时期 D . 明清时期
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文献资料

项目

文献资料

所反映的措施

实施的朝代

一法度、衡石、丈尺,车同轨,书同文。——《史记》

统一度量衡……

秦朝

令诸侯以私恩裂地,分其子弟,而汉为定制封号,辙别属

汉郡。汉有厚恩,而诸侯地稍自分析弱小云。 —《汉书》

行中书省……掌国庶务,统郡县,镇边鄙,与都省为表里。                      ——《元史》

材料二:文物资料

请回答:

  1. (1) 阅读材料一,写出表格中①②所代表的措施或制度。
  2. (2) 材料二反映了清朝哪些加强对西藏地区管理的措施?
  3. (3) 以上两则材料中的措施与制度有什么共同作用?
两宋时期,我国经济重心已从黄河流域转移到长江流城,以下谚语能反映这种转移完成的是(    )
A . 无徽不成商 B . 扬一益二 C . 苏湖熟,天下足 D . 湖广熟,天下足
谚语“苏湖熟,天下足”,蜀地丝织品“号为冠天下”,临安“买卖昼夜不绝”,这些历史现象可以归结为一个共同的学习主题。该学习主题是(    )
A . 北方农业发达 B . 民族政权并立 C . 经济重心南移 D . 市民文化丰富
下表是某历史兴趣小组为开展某主题研究性学习而搜集材料整理制作的表格。读表后,你认为该兴趣小组研究的主题是(    )

时间

地区

北方

南方

宋初

人口100多万户

人口230多万户

北宋

贡献财政收入20%

贡献财政收入80%

南宋

谚曰“天上天堂,地上苏杭。”又曰“苏湖熟,天下足”

A . 人口大量南迁 B . 宋朝社会生活 C . 经济重心南移 D . 苏杭百姓生活富足
材料一:《史记》中这样描述江南地区:地域辽阔而人烟稀少;稻米和鱼是重要食物,人们还可以从山泽中采集植物果实和贝类为食;放火烧荒,耕种水田;不需要商人贩卖货物,没有非常富裕的人家。

材料二:《宋书》记载:南朝前期江南“地广野丰”,“丝棉布帛之饶,覆衣天下”。

  1. (1) 材料一反映了汉朝时南方怎样的生产和生活状况?
  2. (2) 对比材料一和材料二,说明我国的经济发展出现了什么变化?
  3. (3) 概述出现上述变化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4. (4) 从南北方经济发展变化中你能得到什么启示?
宋元时期是我国历史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其历史发展的主流是(    )
A . 社会动荡不安与民族仇杀混乱 B . 政权分裂与社会倒退 C . 少数民族掌握中原政权与国家走向分裂 D . 经济重心南移与民族关系发展
宋元时期,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高度发展,经济繁荣,文化灿烂。阅读下列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历史纪年表》(部分)

材料二:据史书记载,汉朝时的江南,地广人稀,或火耕而水耨,无积聚而多贫。到宋朝时,流传着“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朝廷也实仰东南之财赋。

材料三:元朝疆域图(右图)

  1. (1) 根据表中信息,写出①、②处恰当的内容。从表中可以看出宋元时期的时代特征是什么?
  2. (2) 材料二中江南的变化说明了什么?结论所学知识,分析出现这种变化的原因。
  3. (3) 元朝是哪个民族建立的政权?并说说元朝疆域的特点。
  4. (4) 元朝时交通畅通,海上丝路发达,请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海上丝路发达”的原因。
以下是某学习小组在研究性学习中搜集的一组图片,由此可知他们探究的主题是(   )

A . 魏晋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 B . 两宋时期民族关系的发展 C . 两宋时期对外贸易的繁荣 D . 两宋时期社会经济的发展
宋朝“神舟”是中国宋代为使节出使外国而专门建造的大型豪华海洋客船,显示出宋朝卓越的造船技术。下列对当时中国造船业的评述最准确的是(    )
A . 领先于日本 B . 落后于欧洲 C . 居世界首位 D . 比阿拉伯发达
宋代南方的业非常繁荣。北宋时,南方的丝织业有了很大发展。蜀地的丝织品“”。江浙的丝绸产量很高.朝廷用的丝绸很多来自江浙。从海南兴起的业,南宋时已发展到东南沿海地区。
表明宋代商品经济发达的货币是(    )
A . B . C . D .
2013年10月习.平总书记访问东盟国家时提出“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我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进入鼎盛时期是在(         )
A .   唐朝 B . 元朝 C . 宋朝 D . 清朝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历史纪年表(部分)示意。

材料二:朝廷在故都(东京)时,实仰东南财赋,而吴中又为东南根柢。语曰:“苏常熟,天下足。”

——《陆游集》

材料三:西汉、唐代、北宋的南北方户口数一览表。

朝代

南方

北方

人口(户)

占全国户口总数的比例

人口(户)

占全国户口总数的比例

西汉

2470685

19.8%

9985785

80.2%

唐代

3920415

43.2%

5148529

56.8%

北宋

11224760

62.9%

6624296

37.1%

——杨远《西汉至北宋中国经济文化之向南发展》

材料四:唐后期,安史之乱与潘镇割据混战使关中地区经济受到严重破坏。其后,北方历经靖康之变、宋金对峙、蒙古灭金,战乱不休。宋朝时的南北气温普遍变低,但南方变幅小于北方,雨量充沛,较适宜农作物的生长。

  1. (1) 根据朝代更替顺序,将年代尺上的内容补充完整。

  2. (2) 概括b段历史时期的时代特征。
  3. (3) 材料二、三共同反映了哪一历史现家?依据材料三、四概括这一现象发生的原因。
江南农业足发展,经济地位大提升。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古代人口户数(节选)

材料二:

材料三:江南之为国盛矣……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

——《宋书》

南宋时期,政府奖励州县官兴修陂塘堤堰等工程,州县官大都兼“提举圩田”或“主管圩田”的职务……致使“低田常无水患,高田常无旱灾”。

——摘编于《中国史纲要》

  1. (1) 材料一中人口发生怎样的变化?它折射出这段时期经济哪一发展趋势?
  2. (2) 综合上述材料,分析江南地区农业发展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