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重心的南移 知识点题库

纸币的出现给经济流通带来了更多的便利,右图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它出现于(    )

A . 唐朝 B . 南宋 C . 北宋 D . 元朝
如果你生活在北宋时期,下列行为能做到的有(    )

①在浙江一带得到当地产的占城稻    ②在淮河流域种植大片棉花

③在成都地区经商时携带纸币        ④能在东京买到景德镇的瓷器


A . ①③④  B . ②③④    C . ①②④ D . ①②③
某校历史兴趣小组在探究“古代中国的经济发展”课题时,得出以下部分结论。其中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 . 汉朝丝绸之路的开辟推动了中外贸易的发展 B . 魏晋南北朝时期我国的经济重心已开始南移 C . 明朝中后期我国开始出现了资本主义的萌芽 D . 清朝实行闭关锁国政策阻碍了对外贸易发展
法国人谢和耐在《南宋社会生活史》中说:(宋代中国)“现代化的程度令人吃惊,货币经济、纸钞、流通票据、高度发展的茶盐企业非常独特……”对此材料解读正确的是(   )       

A . 中国早在宋代已经进入现代化国家 B . 谢和耐是外国人,他的描述不符合当时的实情 C . 宋代社会商品经济非常活跃 D . 临安是人口超过百万的大都市,商业繁荣
探究题,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历史纪年表》(部分)

 

材料二:两宋时期,“国家的财政收入约80%来自淮河以南地区”,“丝、棉纺织业造纸业中心及对外贸易港口多集中在南方”,“苏瑚熟,天下足”。

材料三:明朝人方孝孺曾言:“在宋之时,见胡服、闻胡语者犹以为怪,……至于元,百年之间,四海之内,起居、饮食、声音、器用,皆化而同之。”

材料四:美国学者李约瑟说:“每当人们在中国文献中查找任何一个具体的科技史料时,往往会发现它的主要焦点就在宋代。”恩格斯说:“现在已经毫无疑义地证实了,火药是从中国经过印度传给阿拉柏人,又由阿拉伯人和火药武器一道经过西班牙转入欧洲。”   

  1. (1) 材料一图中政权①的建立者是谁?建立政权②的是哪个民族?从图中可以看出宋元时期的时代特征是什么?   
  2. (2) 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材料二中现象出现的原因。   
  3. (3) 材料三反映了元朝时期的什么历史现象?这一时期出现了一个新民族,它的名称是什么?   
  4. (4) 宋元是我国古代科技发展高峰时期,请列出除火药以外的其它两项重大发明,并阐明其对世界的影响。   
美国学者罗兹·墨菲在《亚洲史》中说:“在许多方面,宋朝在中国都是最令人激动的时代,它统辖着一个前所未有的发展、创新和文化繁盛期。”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宋朝“创新和文化繁盛”的是(   )       

A . 出现了最早的纸币 B . 火药开始用于军事 C . 发明了活字印刷术 D . 形成了词创作的繁荣局面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春秋以前,土地属于国家所有。春秋以来,由于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和推广,大量荒地被开垦出来,一些奴隶主将新开垦出来的田地变成私产并出租……

——摘自人教版教材《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

材料二:(据史书记载,汉朝时江南)地域辽阔而人烟稀少;稻米和鱼是主要食物,人们还采集植物和贝类为食;放火烧荒,耕种水田:……没有非常富裕的人。

材料三:(据史书记载,南朝时)江南之为国盛矣。……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丰收),则数郡忘饥。……丝棉布帛之饶,覆衣天下(供天下人享用)。

材料四:(宋代中国)现代化的程度令人吃惊,货币经济、纸钞、流通票据、高度发展的茶盐企业非常独特……在人民日常生活……各方面,中国是当时世界上首屈一指的国家,其自豪足以认为世界其他各地皆为“化外之邦”。

——(法)谢和耐《南宋社会生活史》

  1. (1) 面对材料一的变化,商鞅在变法时采取了怎样的措施?
  2. (2) 材料二,三中描述的江南有很大不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出现这种变化的原因。
  3. (3) 举三例说明宋代中国“现代化程度令人吃惊”的表现?
  4. (4) 通过阅读上面材料,结合所学中国古代史知识,归纳出能够促进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的一个因素。
下列粮食作物中,产量居南宋首位的是(    )
A . 小麦 B . 水稻 C . 棉花 D .
北宋前期,四川地区出现“交子”,南宋时期市场上通行“会子”。这一现象说明宋朝
A . 经济重心南移 B . 农业科技进步 C . 海外贸易扩大 D . 商品经济发展
江南经济的发展是古代中国的一抹亮丽。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朝代

南方

北方

人口(户)

占全国户数比例

人口(户)

占全国户数比例

西汉

2470685

19.8%

9985785

80.2%

唐代

3920415

43.2%

5148529

56.8%

南宋

1140760

62.9%

6624296

37.1%

材料二:两宋时期,中原军民英勇抗击契丹、女真等少数民族南侵,使南方地区长期处于相对和平的环境,南方经济迅速发展起来。北方战乱使中原人口南迁,给南方带来大量劳动力和先进的技术,推动南方经济进一步发展。南方地区大多日照充足,降水充沛,自然条件十分优越,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证。

——《两宋时期江南经济发展概况》

材料三:图片

 

材料四:南宋时期,江南地区的农业发展很快,民间流传“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宋史》也记载有“国家根本,仰给东南“。

请回答:

  1. (1) 材料一的表格反映了西汉以来南北方人口(户)数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变化的原因有哪些?
  2. (2) 材料三图一中,大运河从江都至余杭之间河段的名称是什么?大运河的开通对我国古代经济发展有何影响?
  3. (3) 材料三中图二所示的农业生产工具是古代江南农民创造的。它的名称是什么?它最先出现于哪一朝代?
  4. (4) 材料四的谚语表明哪一地区已成为全国最重要的粮仓?综合以上材料,反映出我国古代经济格局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宋代是中国瓷器史上的辉煌时代。南宋时,成为我国的制瓷重心。
下表是我国古代南北方人口情况变化表,该表所反映的信息正确的是(    )

朝代

南方

北方

人口(户)

占全国户口数比例

人口(户)

占全国户口数比例

西汉

2470685

19. 8%

9985785

80.2%

唐朝

3920415

43.2%

5148529

56.8%

北宋

1 1240760

62. 9%

6624296

37.1%

A . 西汉时期南方比北方人口(户)多 B . 西汉时南方经济已经超过北方 C . 唐朝南方人口(户)比例高于北方 D . 北宋南方人口(户)超过北方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宋朝海外贸易超过了前代,成为当时世界上从事海外贸易的重要国家。政府鼓励海外贸易,广州、泉州是闻名世界的大商港。中国商船的踪迹,近至朝鲜、日本,远达阿拉伯半岛和非洲东海岸,外国商人是中国海船的常客。 

材料三:宋高宗说“市舶之利最厚,若措置得宜,所得动以百万计。”(市舶:古代中国对中外互市商船的通称,亦指海外贸易)

  1. (1) 小明同学选用材料一中的三幅图片进行研究性学习,你认为他确立的研究主题应该是什么?
  2. (2) 图3“交子”是出现于何时的纸币?在货币发展史上有何特殊地位?这一类货币的产生和发行有什么作用?
  3. (3) 为了管理海外贸易,宋朝政府设立了什么机构?
  4. (4) 根据材料二、三,概括指出“宋朝海外贸易超过了前代,成为当时世界上从事海外贸易的重要国家”的原因有哪些?
[家国情怀·家]2021年5月,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显示乐清市常住人口已经高达145万。其实,乐清经过历史.上几次人口迁移才有了今天的结果。让我们一起从乐清人口的变化中探寻历史吧!

材料一:建都于临安,此后,大量的人口南迁至乐清,乐清赵姓者大多是宋宗室后裔,为温州经济和文化的繁荣打下了基础,在浙南和乐清的文化发展史上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摘编自许宗斌《昨夜风——乐清历史文化述略》

材料二:

表1乐清人口变化表

朝代

时间

人口数量

宋淳熙年间

1174-1189年

四万一千七百一十六人

明洪武二十四年

1391年

十三万二千四百六十八人

明成化十八年

1482年

八万余人

清顺治十八年

1661年

约一万人

知识链接

明朝,乐清的外来人口中,有一个特殊组成部分,那就是由政府派驻的负责海上巡逻的士兵。……清顺治年间,颁布了“迁海令”,勒令沿海居民迁往内地,直到郑氏政权被攻灭,

朝廷才取消该政策。明清之际的战乱和相关政策使乐清经济文化受到严重损害。

  1. (1) 根据材料一,指出乐清历史上这次人口迁移主要发生在什么时期?
  2. (2) 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概括明清时期乐清人口的变化特点,并分析其变化原因。
  3. (3) 综合上述材料,分析人口的变迁对乐清产生的影响。
下列有关我国经济重心的变迁说法正确的是(  )
A . 秦汉时期,长江流域是全国的经济重心 B . 经济重心南移的最主要原因是南方气候适宜农业发展 C . 唐朝初期,经济重心开始南移 D . 南宋时期,经济重心南移完成
在文物收藏热中,某历史兴趣小组模仿中央电视台举行“鉴宝”活动。下列“宝物”一定不属于文物的是(   )
A . 标有:唐朝景德镇的瓷器——“唐三彩奔马” B . 标有:宋朝景德镇的瓷器——“绿釉黑花瓶” C . 标有:宋朝的指南针——“罗盘针” D . 标有:宋朝的纸币——“交子”
农业稳,天下安。农业、农民问题关系到国计民生。

材料一:

材料二:“上(文帝)复从其言,乃下诏赐民十二年租税之半。明年,遂除民田之租税。后十三岁,孝景二年,令民半出田租,三十而税一也。”——《汉书·食货志》

材料三:朝廷在故都(东京开封)时,实仰东南财赋,而吴(江苏)中又为东南根柢。语曰:“苏常熟,天下足。”(注:后人歌谣为“ 苏湖熟,天下足”)——南宋《陆游集》

  1. (1) 图1揭示了春秋时期促进我国农业生产力发展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写出图2农学家的著作及其研究内容。
  2. (2) 材料二反映汉初推行什么政策?实行该政策的根本目的是什么?这一治国理念符合孟子的哪个主张?
  3. (3) 材料三反映出中国古代经济格局呈现怎样的变化?结合材料,写出依据。
宋代经济远较唐代发达,城市繁荣,商业兴盛。下列能证明这一观点的是(    )

①北宋城市出现了早市和夜市

②北宋出现纸币“交子”

③宋朝重视科举考试

④宋代出现世界上最早的商标广告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②③④ D . ①③④
唐宋时期是我国古代经济发展的重要历史阶段。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图一                                  图二

材料二:

朝代

南方

北方

人口(户)

占全国户口数比例

人口(户)

占全国户口数比例

西汉

2470685

19.8%

9985785

80.2%

唐代

3920415

43.2%

5148529

56.8%

北宋

11224760

62.9%

6624296

37.1%

               ——摘自杨远《西汉至北宋中国经济文化向南发展》

材料三:宋代的海外贸易超过了前代,成为当时世界上从事海外贸易的重要国家。宋代的造船技术已经相当发达,此时已经发明指南针并用于航海上。20世纪八十年代,广东阳江海域出现了一艘宋代的巨大沉船,据初步探测,整船装载文物约有五万到八万件,相当于一个省级博物馆藏品的总量。这艘沉船的发现,展示了海上丝绸之路昔日的繁华与沧桑。

  1. (1) 农业工具的创新极大地促进了生产的发展,材料一中唐朝出现的两种新农具

    分别是什么?

  2. (2) 根据材料二,分析从西汉到北宋南北方人口的变化,反映了中国古代经济发展的什么现象。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引发该现象的主要原因。
  3. (3) 依据材料三,指出宋代海上丝绸之路繁荣的原因。
  4. (4) 综合以上材料和所学知识,请你谈谈哪些因素会影响我国古代经济的发展。
文明交流互鉴,促进共同发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唐政府采取的“开放国策”,造就了盛唐……在这一时期内,出现了经济社会空前繁荣的局面。社会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政治制度以及对外交往与交流,都超越了大一统的两汉时期。这其中除了唐朝汲取隋亡的教训原因外,无疑,唐政府采取的开放国策,对繁荣鼎盛局面的形成具有决定性作用。

一一安志宏《盛唐的"开放国策"及其当代启示》

材料二:统治者深知“市舶之利最厚,若措置得当,所得动以百万计。” ……凡大食、古逻、闭婆、占城、勃泥、麻逸、三佛齐诸蕃,并通货易。设官员主市舶,并招诸蕃携宝物香料来华与官府贸易。

——据《宋会要辑稿》

材料三:首次下西洋时,郑和“一次遍历诸番国,宜天子诏,因给赐其君长,不服则以武慑之”。同时,郑和的船队中既有战船也有大型货船,这种货船被称为“宝船”。每到一个港口,郑和或其他使臣处理外交公务,部下们就在当地开展贸易。

——罗荣邦《被遗忘的海上中国史》

  1. (1) 列举体现唐朝“开放国策"的史实一例,根据材料一概括唐朝出现盛世局面的原因。
  2.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分析宋代海上丝绸之路发达的原因,指出海外贸易对宋朝政府的意义。
  3. (3) 阅读材料三,结合所学概述郑和下西洋的主要目的和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