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重心的南移 知识点题库

我国棉花的种植从广东、福建扩展到长江流域是在(    )


A . 北宋 B . 南宋 C . 元朝   D . 明朝
某校八年级的一次历史探究与实践课上,老师围绕主题出示了如下图片材料,由此可知其探究的主题应是(    )

A . 东晋时期流芳千古的书法艺术   B . 宋朝南方农业、手工业的发展 C . 唐朝农业生产工具的改进 D . 清朝巩固多民族国家的统一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苏湖熟,天下足。”

材料二:“国家根本,仰给东南。”

  1. (1) 材料一中的“苏湖”指什么地方?当地最主要的粮食作物是什么?

  2. (2) 材料二中的现象最终出现于何时?

  3. (3) 这两则材料说明了什么历史现象?

某历史兴趣小组收集了下面这样一组图片进行探究学习,你认为他们学习的主题应该是(   )

A . 宋代海外贸易兴盛 B . 民族政权并立    C . 宋代商业繁荣 D . 宋代民族融合
“朝廷在故都时,实仰东南财赋,而吴中又为东南之根柢.语曰:‘苏湖熟,天下足’”南宋诗人陆游这段话中的“故都”是指(  )       

A . 长安 B . 临安 C . 建康 D . 东京
下列作物或水果从国外引入中国的先后顺序是(    )

图片_x0020_15

A . ①②③         B . ②①③        C . ③①②              D . ①③②
《东京梦华录》记载,东京城州桥夜市每天热闹非凡,买卖交易直到凌晨。夏天卖的饮食品种繁多,有砂糖冰雪冷元子、生淹水木瓜等。材料反映了宋代(     )

A . 统一国家的建立 B . 江南地区的开发 C . 民族政权的并立 D . 商品经济的繁荣
分析表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地区

朝代

陕西

山西

浙江

福建

32

32

44

29

北宋

12

25

86

45

南宋、金

4

14

185

63

A . 北方气候日渐恶劣 B . 南方战乱日趋频繁 C . 经济重心逐渐转移到北方 D . 经济重心逐渐转移到南方
如图示意图是我国经济重心南移经历的一个漫长过程,与图中①相对应的时期应该是(    )

A . 东汉 B . 唐朝 C . 南宋 D . 北宋
我国经济中心完成南移的时间是(    )
A . 唐朝 B . 东晋 C . 南宋 D . 北宋
江南地区在《史记》中曾被描述为“地城辽阔而人烟稀少”,但在汉以后的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得到了开发。下列不属于这一时期江南开发因素的是(    )
A . 优越的自然条件 B . 北方人口的南迁 C . 社会秩序的相对稳定 D . 经济重心的南移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江南……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

——南朝《宋书》

材料二:朝廷在故都时,实仰仗东南财富,而吴中又为东南之根底。语曰:“苏湖熟,天下足。”

——陆游《渭南文集》

材料三:宋代南方不仅手工业非常繁荣,而且商业相当发达,带来了海外贸易的快速发展。

  1. (1) 材料一描绘了江南怎样的社会状况?
  2. (2) 从材料二中,我们看出北宋怎样的社会局面?
  3. (3) 宋代南方有哪些典型的手工业?在宋朝的海外贸易中形成的闻名世界的大商港有哪些?
  4. (4) 综合分析,宋朝南方经济发展的原因有哪些?
宋元时期,我国多民族国家继续发展,经济繁荣,文化灿烂。

材料一:《中国历史纪年表》(部分)

材料二:两宋时期,“国家的财政收入约80%来自淮河以南地区”.“丝、棉纺织业、造纸业中心及对外贸易港口多集中在南方”,“苏湖熟,天下足”。

材料三:明朝人方孝孺曾言:;·在宋之时,见胡服、闻胡语者犹以为怪,……至于元,百年之间,四海之肉,起居、饮食、声音、器用,皆化而同之。”

  1. (1) 写出图中①②所表示的内容。从图中可以读出我国历史上哪一朝代实现了统一?
  2. (2) 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材料二中现象出现的原因。
  3. (3) 联系所学知识说明元朝中外文化交流空前繁荣的原因。并用一位外国友好使者撰写的书籍来见证元朝中外文化交流的繁盛。
下边为一组历史图片,如果给这组图片的主题命名,最合适的是(    )

A . 宋代商业繁荣 B . 经济重心南移 C . 元代都市生活 D . 北方民族融合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苏湖熟,天下足。”

材料二:“国家根本,仰给东南。”

  1. (1) 材料一中的“苏湖”指什么地方?当地最主要的粮食作物是什么?
  2. (2) 材料二中的现象最终出现于何时?
  3. (3) 这两则材料说明了什么历史现象?
那时的商业城币很多,最大的是
下列图片反映的是宋朝( )

A . 农业的发展 B . 经济的繁荣 C . 手工业的兴盛 D . 活跃的商业贸易
读下图,古代货币的发展变化(    )

A . 见证了古代商业的繁荣 B . 佐证了抑商政策的合理 C . 呈现了小农经济的瓦解 D . 表明了古代贸易额减少
下列哪一官职或机关的职能是主要管理海外贸易的(   ) 
A . 转运使 B . 市舶司 C . 节度使 D . 中书省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思想文化的碰撞]

材料一:这种现象是西周社会体系与礼崩乐坏的自然结果,也是应战国时期社会剧变的需要而生的产物……在中国古代史上形成一个文化空前繁荣局面。

——吴于廑《世界史:古代史编》

[政治制度的演变]

材料一:

当西汉出现了地方割据势力对抗中央政府的端倪时,贾谊向文帝建言:“欲天下之治安,莫若众建诸侯而少其力”

[农耕文明的发展]

材料二:楚越之地,地广人希(稀),饭稻羹鱼,或火耕水耨……无积聚而多贫。

——《史记·货殖列传》

材料三:江南之为国盛矣……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渔盐杞梓之利,充仞八方;丝棉布帛之饶,覆衣天下。

——《宋书》

  1. (1) 材料一“这种现象”是指什么历史现象?选择其中一位代表性人物,并说出他的主要主张。
  2. (2) 根据材料一,秦朝和西汉的统治者在政治上分别采取了什么措施来巩固统治?
  3. (3) 根据材料二和材料三的对比,概述江南地区的变化。根据所学知识,说说产生变化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