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化的探索 知识点题库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20世纪中国复兴之路历经艰辛与坎坷,三位世纪伟人先后为了实现“救国之梦”、“建国之梦”、“强国之梦”进行了不懈的探索,改变了中国前进的方向。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 (1) 材料中的“三位世纪伟人”分别是指谁?

  2. (2) 材料中为显示“救国之梦”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专制帝制的事件是什么?该事件的指导思想是什么?

  3. (3) 在实现“建国之梦”的过程中,中国共.产.党建立的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是什么?这为中国革命找到了一条怎样的正确道路?

  4. (4) 材料中使我国实现了“强国之梦”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事件是什么?该事件确立的指导思想是什么?

  5. (5) 为实现“我的中国梦”,作为一名新时代的中学生,你会怎么做?

美国前副总统华莱士说:“左宗棠是近百年史上世界伟大人物之一,他将中国人的勇武精神展现给俄罗斯人,给整个世界.”华莱士评述左宗棠的历史事件是(  )       

A . 创办福州船政局 B . 收复台湾 C . 创办轮船招商局 D . 收复新疆
2016年是辛亥革命爆发105周年,如果以“追寻共和足迹”为主题出一期板报,请在下列内容中选取可用素材并按顺序排列(  )

①成立中国同盟会

②公车上书

③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

④武昌起义

⑤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⑥建立兴中会       

A . ⑥①④⑤③ B . ⑥②①④③⑤ C . ⑥①④③⑤ D . ⑥②①④⑤③

为下面一组图片拟一历史主题,最贴切的是(    )

A . 抗争——中国人民摆脱外来侵略 B . 探索——寻求强国御侮之道 C . 屈辱——步步走向殖民地的深渊 D . 复兴——中华民族崛起之路
“洋务运动引进了机器工业。培养了一批科技人才,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从而启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这表述的是洋务运动的(    )
A . 背景 B . 目的 C . 性质 D . 作用
两次鸦片战争失败的屈辱极大地激发了中国文明中蕴含着的深厚的发田思想。也正是从这种可贵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忧患意识中,中国文明与现代西方文明开始融会,这种融会首先发生在(    )
A . 政治领域 B . 军事技术领域 C . 经济领域 D . 思想文化领域
南京见证了风云变幻的中国近代史,走过黑暗,迎来光明。站在南京古城墙的废墟上,我们可以追溯到发生在这里的“光明”有(   )

①《南京条约》的签订      ②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的成立

③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④人民解放军占领总统府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②④
“《狂人日记》这一本书,是在民国初年时,由鲁迅所写,这一本书以文言文写成,它可以说是中国新文化运动时期的重要书籍之一。”以上这一段叙述中,以黑体、斜体、底线标记起来的部分有一个是错误的,请问应该修改哪一个,这一段叙述才完全正确?(   )
A . 民国初年改为清朝末年 B . 鲁迅改成胡适 C . 文言文改成白话文 D . 新文化运动改成洋务运动
《全球通史》中写道:“民国初期若干年,是中国历史上最糟糕的时期之一”,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这一时期(    )

①军阀割据混战

②人民生活困苦

③社会秩序混乱

④人民思想落后

A . ①②④ B . ①③④ C . ②③④ D . ①②③
辛亥革命爆发时,孙中山远在海外,事先并未料到起义发生,更不曾参与其事,但我们依然说辛亥革命的领导者是孙中山先生——因为火种早已被孙中山种下。属于“火种”的是(    )
A . 提出三民主义 B . 建立中华民国 C . 颁布临时约法 D . 就任临时大总统
如果把辛亥革命分成“构想其和”“浴血共和”“缔造共和”“维护共和”四个阶段,下列史实归类和表述正确的是(    )

阶段

史实

地点

A

构想共和

中国同盟会成立

夏威夷

B

浴血共和

新军工程营占领楚望台军械库

武昌

C

缔造共和

成立南京国民政府

南京

D

维护共和

孙中山制定《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北京

A . A B . B C . C D . D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国民革命军歌》:打倒列强,打倒列强,除军阀,除军阀,努力国民革命,努力国民革命,齐奋斗,齐奋斗。

材料二:纪录片《中国1927》共有六集,依次对应北京、广州、武汉、上海、南京、南昌六座城市坐标,每个城市承载一个主题,用全新的表达方式解读不为人熟知的“那一年”。

材料三:电视政论片《复兴之路》浓缩了中华民族复兴的历程,第一集的“千年巨变”讲述中国建立了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政府,发生了历史性巨变。它为历史打了一个用铁和血铸成的句号。

  1. (1) 材料一反映了什么历史事件?取得的重要成果是什么?
  2. (2) 请结合相关史实说明,上海、南昌两座城市承载的主题分别为《风暴》、《惊雷》的原因。
  3. (3) “千年巨变”事件开始的标志是什么?如何理解“它为历史打了一个用铁和血铸成的句号。”
抓关键词是学习历史的方法之一。与“陈独秀”、 “民主、科学”等关键词有关的历史事件是(     )
A . 洋务运动 B . 戊戌变法 C . 新文化运动 D . 五四运动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追本溯源....只因为拥护德谟克拉西和赛因斯两位先生,才犯了这几条滔天的大罪。......西洋人因为拥护德、赛两位先生,闹了多少事,流了多少血,德、赛两先生才渐渐从黑暗中把他们救出,引到光明世界。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                                                     ——陈独秀《本志罪案之答辩书》

材料二:以前我们也曾想过最终方案可能不会太好,但却不曾料到结果竟是如此之惨。至于日本,则是如愿以偿。                                                                    ——顾维钧

材料三:下图反映了1919年的北京。

  1. (1) 材料一反映了哪一历史事件?“德、赛两先生”分别是指什么?   
  2. (2) 材料二中所说的日本“如愿以偿”是指什么内容?   
  3. (3) 材料三图反映了哪一历史事件?根据材料三中的口号,判断该历史事件的性质是什么?   
李鸿章常说:“中国但有开花大炮、轮船两样,西人即可敛手。”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他( )           
A . 发展近代军事工业 B . 兴办新式学校 C . 派遣留学生出国 D . 翻译外国科技书籍
“从实力上讲,孙中山比起洪秀全来,相差不知几千万里,而偌大的清帝国,不亡于洪、杨却被孙文几个口号叫垮了,何哉?”最确切的原因是(   )
A . 清政府舆论管制不成功 B . 革命成功重在宣传 C . 洪秀全不注意斗争策略 D . 三民主义符合历史潮流
下图是中国近代某一组织的革命纲领,关于该“革命组织”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在孙中山领导下成立 B . 在1905年成立于南京 C . 推动了辛亥革命的爆发 D . 其机关刊物是《民报》
百年上海史映射了近代中国的探索与革命。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上海——思想在解放

材料二:上海——反帝反封建

据1919年的调查,上海在农商部注册的工商企业达到104家,超过历年最好水平;有各类工厂2291家、工人18万,加上交通运输码头工人12多万、手工业工人20多万,总计超过50万,约占全国工人数量的四分之一。1919年以上海为中心的工人大罢工对近代中国革命历程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919年,上海工人罢工

材料三:上海——光明的摇篮

1949年5月27日,上海解放。5月29日,新华社发表毛.泽东同志修改批准的社论《祝上海解放》,称上海是“近代中国的光明的摇篮”。这是毛.泽东同志对近代上海红色文化的综合评价。

  1. (1) 根据“思想解放”这一主题,年代尺中“甲”处应该填写哪一报刊杂志?该报刊杂志的出版有何标志性意义?
  2. (2) 材料二中图片信息反映的是哪一历史事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以上海为中心的工人大罢工对近代中国革命历程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的理解。
  3. (3) 根据材料三,说说哪一历史事件最能体现上海是“近代中国的光明的摇篮”这一观点?并联系材料一、二,分析上海为何能成为“光明的摇篮”。
如图栏目是某班同学排演历史剧拟定的各幕题目。依此判断剧本名称应该是(   )

A . 师夷长技 B . 国家统一   C . 军阀割据 D . 走向共和
中国近代史,既是一部屈辱史,又是一部探索史。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忆百年屈辱]

[探救亡道路]面对深重的民族灾难,无数仁人志士提出不同的救亡主张。如:

李鸿章:“中国但有开花大炮、 轮船两样,西人即可敛手”;

孙中山:“欲救亡图存,革命为惟一法门”;

陈独秀:“只有这两位先生(德先生、赛先生)才能救治中国”。

[迎崭新曙光]有这样一首诗词描述中国近代史的某场运动:“学子激扬焚佞府,群团奋起游街巷。众工人,上阵露锋芒,春雷响……气轩昂,誓与列强争抗。”

  1. (1) 从这一系列的战争影响中,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2. (2) 请说出他们分别从哪些层面进行近代化探索?并概括出其探索的特点。
  3. (3) 该诗词描述的是哪一历史事件?该历史事件有何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