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化的探索 知识点题库

中国近代第一所由国家建立的高等学府是(    )


A . 京师大学堂 B . 京师同文馆      C . 金陵大学 D . 清华大学
袁世凯复辟帝制失败的根本原因是(     )

A . 护国运动迅速发展   B . 帝国主义放弃支持袁世凯 C . 北洋军阀内部分化     D . 卖国和复辟不得人心
为什么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的民族工业能得到发展?

它首次在中国大地宣告国家主权属于人民,……国会政治、政党政治、舆论监督政府等民权政治,变人治为法治的尝试由此正式开端。替代文中“它”最恰当的是(   )

A . 中国同盟会 B . 武昌起义 C . 中华民国 D .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
中国近代化过程中历史人物往往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下面能正确说明中国近代化历程顺序的是 (   )       

A . 李鸿章、康有为、孙中山、陈独秀 B . 张之洞、康有为、李大钊、孙中山 C . 林则徐、孙中山、李鸿章、康有为 D . 统一战线的道路
“船坚炮利”可以说是近代中国人对西方列强的最初印象,但清政府建造近代海军的过程却极不顺利。下列有关中国近代海军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 提议创办近代海军的可能是李鸿章、曾国藩、奕、洪秀全等人物 B . 创办近代海军发生在洋务运动后期 C . 清政府以“求富”为旗号,创办近代海军 D . 甲午战争中,北洋舰队的全军覆灭,标志着洋务运动的破产
在20世纪中国的历史上曾发生过三次历史性的巨变,每一次巨变都推动了中国社会的进步与发展。这三次历史性巨变是指(    )

①辛亥革命     ②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③中共八大召开     ④实行改革开放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①②④ D . ①③④
随着中国近代化的推进,社会生活各个方面也随之发生变化。下列在历史上不可能发生的是(    )
A . 甲午战争时,清军用电报传递军情 B . 《申报》刊载中日《马关条约》签订的消息 C . 1862年洋务派创办京师同文馆,使用商务印书馆出版的字典 D . 20世纪30年代的一天,上海居民坐汽车到电影院看电影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与近代经济思想家不同,洋务派官员可能尚未意识到工业化的重要性,但是他

们的实际行动却促使中国逐步走上工业化的道路。

——朱博康、施正康《中国经济史》

材料二:19世纪60、70年代中国民族工业开始兴起,甲午战争以后民族工业有了初步的发展,资产阶级力量逐步壮大。他们试图改变封建专制制度,期待以政治近代化为资本主义发展开辟道路。

——《古老中国的发展传奇》

  1. (1) 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洋务派在“他们的实际行动”中提出的口号。
  2. (2) 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19世纪初康有为、孙中山、胡适等资产阶级代表为实现政治近代化所做出的主要努力。
  3. (3) 综合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近代中国工业化和民主化最终无法实现的根本原因何在?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明显地,采取共和体制而带来的政治面貌,并不足以革新国家,还需要有一些更基本的东西来唤醒国家及人民。受到西方教育或影响的新知识分子,进行一场激烈的社会变革。这场思想革命有时被描述为“中国的文艺复兴”。

——摘编自徐中约《中国近代史》

材料二:1918年11月,欧洲的第一次分裂给中国创造了第一次成为战胜国的喜悦,

但短短两个月不到的时间,巴黎会议就狠狠地给了中国一记“耳光”。面对这样屈辱的局面,中国人心中的怒火最终爆发。

材料三:有人说:“1901年,中国陷入无尽的黑暗中;1911年,一道闪电划过,却黑暗依旧;1921年,中国终于迎来了曙光。”

  1. (1) “进行一场激烈的社会变革”指的是哪一历史事件?为什么称它为“中国的文艺复兴”?
  2. (2) “给了中国一记耳光”是指当时中国受到了怎样不公平的对待?“中国人心中的怒火最终爆发”指的是当时中国发生了什么重大历史事件?
  3. (3) 你如何理解“1921年,中国终于迎来了曙光”?上述两则材料中提及的历史事件与 1921年这道“曙光”有何联系?
一战前后,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出现了短暂繁荣的局面,被称为中国民族工业的“黄金时代”。下列对近代民族工业出现了“短暂繁荣”的原因表述错误的是(    )
A . 辛亥革命的胜利,提高了民族资产阶级的社会地位 B . 南京临时政府颁布振兴工商的措施,激发投资热情 C . 一战提供了相对宽松的外部环境 D . 近代民族工业以重工业为主,其中钢铁行业发展最为迅速
中国近代第一所国家建立的高等学府是(    )
A . 京师同文馆 B . 时务学堂 C . 天津中西学堂 D . 京师大学堂
民族危机与艰难探索

材料一:中国最早派遣的赴美留学幼童材料二:梁启超、康有为语录节选

  1. (1) 材料一反映的是什么运动?清政府采取的该项措施有什么作用?
  2. (2) 材料二的两位人物是哪一次运动的主角?
  3. (3) 上述两次运动都主张向西方学习,它们在内容上有何不同?
在中国近代史上,面对空前的民族危机,资产阶级维新派和革命派所做探索的相同之处是(    )
A . 都采用暴力手段 B . 都是资产阶级领导和发动的改良运动 C . 都反对满洲贵族统治 D . 都想挽救民族危亡,发展资本主义
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开启了中华民族复兴之门。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观众如果欲睹战场之真相,以振奋发之精神,就请速来观看这部影片。

——电影《武汉战争》(中国第一部新闻纪录片)广告,《民立报))1911年11月30日

材料二:“故对于全国人民之食、衣、住、行四大需要,政府当与人民协力,共谋农业之发展,以足民食;……”

——孙中山《建国纲领》

材料三:“皇帝倒了,辫子割了”……剪辫、放脚、穿中山装,进城、恋爱、上学校……尽管从“臣民”到“国民”的路程走得十分艰辛,但无可否认的是辛亥革命令国人对这一新的身份逐渐产生了一种普遍的接纳。

——丰杰《民国文学中的辛亥革命叙事》

材料四:1917年的张勋复辟当天,北京十几家报纸“一律停刊”抗议,其他各大城市报纸也都“口诛笔伐,痛斥叛国”,社会各界“上自官长,下至舆夫,无不痛一心疾首”,反对复辟的电报“高可盈尺”……复辟丑剧仅12天就破产了。

——安静波《再论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1. (1) 阅读材料,电影描述的是哪一历史事件?结合历史知识阐述孙中山为“振奋发之精神”作了哪些准备。
  2. (2) 材料二体现了“三民主义”的哪一思想?
  3. (3) 结合材料三、四和所学知识,概述辛亥革命对中国社会产生的积极影响。
袁世凯死后,北洋军阀内部的派系之争凸显出来,很快分裂为以下哪三系(     )
A . 直系、桂系、滇系 B . 直系、皖系、奉系 C . 滇系、直系、奉系 D . 桂系、皖系、滇系
1911年10月10日,武昌的工程营第八营打响了起义第一枪。起义军占领武昌后成立。以这次起义为标志的资产阶级革命被称为革命。
110年前,孙中山先生面对困境中的国家,发动了一次次武装起义,最终推翻了腐朽的封建王朝,开启了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新篇章。材料表明了孙中山( )           
A . 彻底废除了中国的封建制度 B . 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 C . 是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先行者 D . 是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
下列中国历史上的事件中不具备的思想解放意义的是:(   )
A . 辛亥革命 B . 五四运动 C . 北伐战争 D . 新文化运动
1915年,陈独秀在北京创办《青年杂志》(后改名为《新青年》),正式吹响了新文化运动的号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