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变法图强的尝试与文教革新 知识点题库

照片是记录历史的方式之一,是研究历史的重要素材。题10图的照片可以用于考证(     )



A . “师夷长技”思想的形成 B . 近代新式教育的发展 C . 大生纱厂的兴衰 D . 黄埔军校的创建
科举制是中国古代重要的人才选拔制度,研究科举的历史,有助于正确认识今天的高校招生考试和公务员考试。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科举入仕,是1300年间几乎所有的知识分子梦寐以求的共同理想和奋斗目标,就像当代知识分子多数参加过高考一样,科举时代读书人从未应过科举的只是少数……无论科举制与现代的文官制度在考试内容和实施环境上有何根本差异,但两者采用公开考试、平等竞争的精神是相同的……一千多年科举考试史不断证明,在重人情与关系的社会文化环境中,只有通过公平的考试竞争才能有效的解脱人情困扰,才能较好的选拔人才。——摘编自《中国科举文化》
材料二:“有人于此,一习八股,则心不得不细,气不得不卑,眼界不得不小,意味不得不酸,形状不得不寒,肚肠不得不腐。”“八股一日不废,则天下一日犹不得太平也!”    ----摘自(明)张岱《石匮书》
请回答:
  1. (1) 魏晋时期的政府官员主要来自哪个阶层?根据材料一指出科举制有何优点?近代历史上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湖南籍进士是谁?

  2. (2) 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为何“八股一日不废,则天下一日犹不得太平也”?科举制度最终于哪一年被废除?

鸦片战争中萌发的“新思想”的核心和实质是​(   )

A . 振兴清王朝  B . “自强”、“求富”,发展资本主义 C . 向西方学习,寻求强国御侮之道 D . 介绍西方史地和科学技术知识
史学家陈旭麓认为:“民主的反思,是在遭遇极大的困难中产生的。一百多年来,中华民主的第一次反思是在鸦片战争后,渐知诸事不如人,只有学习西方。第二次则是学了西方仍然失败。”其中“第二次反思”开始于(   )

A . 经济技术方面探索 B . 政治制度方面探索 C . 思想文化方面探索 D . 军事强国方面探索
公车上书是维新派的一次重要活动,关于公车上书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 . 起因于《马关条约》的签订 B . 是康有为联合各省应试举人发动的 C . 提出拒和、迁都、练兵和变法等主张 D . 光绪帝看后非常感动,接受了其主张 
西方报纸称:“甲午以后,中国有三党:守旧党……意在保存现在之局面;中立党……意在保国以变法;维新党……意以作乱为自振之机。”文中的守旧党、中立党、维新党分别是指(  )       

A . 顽固派、维新派和革命派 B . 抵抗派、洋务派和维新派 C . 顽固派、洋务派和维新派 D . 顽固派、抵抗派和洋务派
某班学生编导一场历史剧涉及到以下素材。主题:维新变法;地点:北京;人物:康有为、梁启超、光绪皇帝;纲领:《定国是诏》。请判断,此剧中的历史事件发生在(  )       

A . 1894年(农历甲午年) B . 1901年(农历辛丑年) C . 1898年(农历戊戌年) D . 1911年(农历辛亥年)
十九世纪末,戊戌维新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作用,变法图强的社会呼声日益高涨。对“思想启蒙”理解正确的是(  )       

A . 使人们开始了解西方生活习俗 B . 使人们知道社会改革的合理性 C . 使人们认识到要发展农工商业 D . 使人们开始追求政治制度变革
清政府废除科举考试的最主要原因是(    )

A . 科举考试的命题范围是“四书”“五经” B . 科举考试实行八股取士 C . 科举考试作弊现象严重 D . 科举考试成为社会发展的极大阻碍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 (1) 根据示例,分别写出四幅图文材料相对应的运动名称及主张。

    图1(示例)

    图2

    图3

    图4

    运动名称

    洋务运动

    思想主张

    师夷长技以自强

  2. (2) 请分别写出图3,图4人物领导的伟大运动的意义?
  3. (3) 综合上述材料,请简要概括向西方学习经历了怎样一个发展过程?
下列维新变法的措施中,有利于资产阶级思想和西方科学技术的传播是(    )
A . 训练新式军队 B . 开办新式学堂,培养人才 C . 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 D . 裁撤冗官,任用维新人士
中国近代第一所国家建立的最高学府是(    )
A . 京师同文馆 B . 太学 C . 京师大学堂 D . 岳麓书院
民族危机与艰难探索

材料一:中国最早派遣的赴美留学幼童材料二:梁启超、康有为语录节选

  1. (1) 材料一反映的是什么运动?清政府采取的该项措施有什么作用?
  2. (2) 材料二的两位人物是哪一次运动的主角?
  3. (3) 上述两次运动都主张向西方学习,它们在内容上有何不同?
专题学习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之一。邵林同学将“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等作为一个学习专题。这个专题的名称应该定为中国(    )
A . “人民的抗争” B . 近代化的起步 C .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 D . 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素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师夷长技以制夷。

材料二:变者,天下之公理也。

材料三: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建立民国,平均地权。

  1. (1) 上述材料分别体现了哪三个政治派别的主张?
  2. (2) 请举出上述政治派别中的代表人物各一位。
  3. (3) 上述材料反映出中国人在学习西方文明方面有何发展变化?
相近的地缘、相似的命运。中国和日本一衣带水,都曾经是闭关锁国的封建国家,都遭受过西方国家的侵略,19世纪中后期,两个国家都进行了近代化的尝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日本近代化的尝试

方面

措施

①政治方面

废除藩国,由中央派官员管理,以加强中央集权;废除封建等级制度,平民可以自由择业;

②经济方面

允许土地买卖,引进西方技术,鼓励发展近代工业;

③社会生活

提倡“文明开化”,向欧美学习,努力发展教育;

④军事方面

实行征兵制,建立一支崇尚“武士道”精神、效忠天皇的军队。

材料二:中国近代化的尝试

方面

措施

①政治方面

裁并机构,精简人员,任用维新人士,准许百姓向朝廷上书;

②经济方面

设立农工商总局和铁路、矿产总局,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

③社会生活

废除八股文,开办新式学堂,翻译西方书籍,派人出国留学;

④军事方面

训练新式海陆军,裁减旧军队。

  1. (1) 材料一出自日本哪一次改革的内容?改革最终确立了怎样的政治体制?
  2. (2) 材料二中的中国近代化的尝试指的是什么事件?哪一事件拉开了中国近代化尝试的序幕?
  3. (3) 日本近代化的尝试使日本迅速走上了一条什么发展道路?改革后强大起来的日本对亚洲国家产生了怎样的危害?
  4. (4) 材料二中的哪一条措施会遭到封建顽固派最激烈的反对?请说说遭反对的理由。
有学者说:“光绪皇帝实际推行并公开领导了革新运动,不愧为一个在特定的内外环境中出现的爱国开明皇帝。”材料中的“革新运动”( )           
A . 开始了救亡图存的探索 B . 促进了民族工业的产生 C . 创办了第一所新式学堂 D . 产生了思想启蒙的影响
践行了“各国变法,都是经过流血才成功的。中国还没有人流血,让我来作第一个吧!”的豪言壮语,为变法图强甘愿流血牺牲的爱国志士是( )           
A . 邓世昌 B . 康有为 C . 梁启超 D . 谭嗣同
京师大学堂,是北京大学在1912年之前使用的旧名。它创办于1898年,是我国第一所由中央政府建立的综合性大学。与它的创立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           
A . 洋务运动 B . 戊戌变法 C . 鸦片战争 D . 太平天国运动
近代中国在西方列强发动的一次次侵华战争的打击下,被迫一步步汇入工业文明的大潮中。下表是对这一过程的描述,其中最符合历史发展事实的是(   )

选项

侵华战争名称

战败后当时中国的回应

A

鸦片战争

举起“民主”“科学”的大旗

B

第二次鸦片战争

打出“自强”“求富”的旗号

C

甲午中日战争

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

D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开始提出“变法维新,君主立宪”的主张

A . A B . B C . C D .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