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文化运动 知识点题库

下边是历史兴趣小组绘制的知识简图,据此推断他们学习的主题是(    )


A . 新体制的创立 B . 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C . 中国近代化的探索 D . 工业革命的冲击
口号与主张蕴涵着时代的特征。下列中国近代史上的口号或主张提出的先后顺序是(    )

①自强、求富    ②民主共和    ③抗日救亡    ④民主、科学

A . ①②④③ B . ①③②④ C . ②③④① D . ④①②③
胡适在《文学改良刍议》中说:“务去滥调套语、不讲对仗、不用典、不避俗字俗语”。由此可知,新文化运动(     )

A . 反对儒家学说 B . 主张白话写作 C . 宣传民主科学 D . 提倡平等自由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 (1) 根据示例,分别写出四幅图文材料相对应的运动名称及主张。

    图1(示例)

    图2

    图3

    图4

    运动名称

    洋务运动

    思想主张

    师夷长技以自强

  2. (2) 请分别写出图3,图4人物领导的伟大运动的意义?
  3. (3) 综合上述材料,请简要概括向西方学习经历了怎样一个发展过程?
中国自己拍摄的第一部无声电影是(    )
A . B . C . D .
胡适说:“古人把一切做人的道理都包含在‘孝’里,这种学说流弊百出……我要我的儿子做一个堂堂的人,不要他做我的孝顺儿子。”这主要体现了胡适主张(    )
A . 提倡民主 B . 提倡新文学 C . 提倡科学 D . 提倡新道德
历史充满选择,历史需要选择,历史也因选择而不同。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 (1) 【选择是寻找出路】中国人向西方寻求真理的路径。但是中国人学习西方的努力在实践中却一而再、再而三地碰壁。辛亥革命的失败和北洋军阀统治的建立,更使人们陷入了深深的绝望、苦闷和彷徨之中。一些先进的知识分子认为中国救亡运动屡遭失败的病根是国民对封建专制文化若观对岸之火,熟视而无所容心……他们毅然高举大旗,在思想文化领域掀起了新文化运动

    【相关链接】新文化运动和学生运动是互为因果的。新文化运动使青年们摆脱封建传统思想的束缚,对国家危亡境遇的警觉更使青年们认真考虑……以什么思想来救中国。——《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

    “以什么思想来拯救中国”中“思想”的内容指什么?依据材料归纳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影响。

  2. (2) 【选择是彰显大义】

    选择一:“兹经决定,于本月29日改悬青天白日旗,东三省同时举行。……唯事前仍应持秘密,勿稍漏泄,以免惹起他方注意为要。”

    ——民国十七年张学良密电奉天省长

    选择二:“……在西安进行的这场军事政变时机抓得很好,执行得也十分利落……使中国最终站到了即将来临的世界反法西斯斗争一边。”

    ——埃德加·斯诺《红星照耀中国》

    联系时代背景,任选其中一处选择,分析张学良的选择对中国革命历程的影响。

  3. (3) 【选择是承担责任】

    表1:抗战家书部分目录

    时间

    人物

    1931年10月

    侨居菲律宾华侨林锡国

    1936年8月

    东北抗日联军政委赵一曼

    1937—1942年

    八路军副总参谋长左权

    1942年5月

    赴缅远征军国民革命军第二〇〇师师长戴安澜

    表2:太平洋战争期间日军兵力分配表

    战争爆发时

    中国战场

    35个师团

    太平洋、东南亚

    17个师团

    1942年

    中国战场

    37个师团

    太平洋、东南亚

    15个师团

    日本投降时

    中国战场

    111万多人

    太平洋、东南亚

    不到10.9万人

    【注】中国军队根据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需要,于1942—1945年组织赴缅远征军与日军作战,钳制和重创了缅北、滇西的日本侵略者。

    根据上述表格所浓缩的历史,评价中国战场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贡献,并分析抗日战争取得最终胜利的历史必然性。

下面属于新文化运动背景的是(    )

①辛亥革命后多数中国人的精神面貌没有根本改变

②有一批深受西方自由、平等思想影响的中国知识分子

③陈独秀创办《新青年》,高举“民主”和“科学”大旗

④是中国历史上一次思想解放运动

A . ①② B . ③④ C . ①③ D . ②④
【选考】不忘初心,砥砺前行:中国共.产.党人永葆青春活力。以下是Z同学的研学笔记,联系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 (1) 史实一中Z同学感悟到“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新”是指什么?
  2. (2) 史实二中Z同学研究了“毛.泽东和中国特色革命道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是如何开辟这一道路的,并指出其开辟的目的。
  3. (3) 史实三中Z同学聚焦了“党的十九大报告”。运用所学知识,从国际和国内角度说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正确性。
下列历史人物与其成就或史实搭配不正确的是(   ) 
A . 孙中山——领导了资产阶级革命并缔造了资产阶级共和国 B . 李大钊——创办《新青年》杂志,在上海建立早期党组织 C . 毛.泽东——开辟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中国特色革命道路 D . 邓.小平——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创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1936年,毛.泽东回忆说:“我在师范学校学习时,就开始读这个杂志(指《青年杂志》)了,我非常钦佩胡适和陈独秀的文章,他们代替了已经被我抛弃的梁启超和康有为,一时成了我的楷模。”《青年杂志》对青年毛.泽东产生了巨大的吸引力,主要是因为它宣扬(    )
A .   三民主义 B . 自强求富 C . 变法图强 D . 民主科学
二十世纪初的《新青年》杂志上,文学革命派与守旧派唇枪舌剑,争论不已。这种唇枪舌剑的争论,主要围绕着(    )
A . 民主与专制 B . 白话文与文言文 C . 民主与科学 D . 旧道德与新道德
学习历史,必须分清哪些是史实,哪些是观点。下列各项表述中,属于“观点”的是(     )

①在凡尔登战役中,德法双方伤亡近百万人。

②辛亥革命极大地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打开了中国进步潮流的闸门。

③1917年,胡适在《新青年》上发表文章,倡导用白话文代替文言文。

④新经济政策是苏维埃俄国对如何在一个经济落后的国家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一次有益探索。

A . ①② B . ③④ C . ①③ D . ②④
判断题。运用所学知识对下列题目做出判断并说明理由。
  1. (1) 西安事变的发生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判断理由

  2. (2) 新文化运动中,对旧道德、旧礼制的批判最为猛烈的是陈独秀。

    判断理由

假如你生活在1911年的中国,不可能看到的情景是(    )

①有人在阅读《狂人日记》

②袁世凯宣布撤销帝制

③革命党人发动了武装起义

④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它以辛亥革命后的中国社会现实为认识起点,进而追溯到几千年历史凝结而成的文化传统,并对这种传统进行了批判。”,这里的“它”是指:(   )
A . 洋务运动 B . 戊戌变法 C . 新文化运动 D . 五四运动
小宁做梦穿越回了1917年的中国,他可能会看到的情形有(   )

①人们出行乘火车             ②报纸上刊登北伐战争的消息

③有人在读《新青年》         ④青年学生热议巴黎和会的情况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③ D . ③④
如果你生活在1921年的中国,可能看到的情形有(   )

①知识分子在阅读《新青年》杂志               ②青年学生在热议国民革命的内容

③报纸刊登倡导婚姻自由的文章                 ④街上在传唱打土豪分田地的歌谣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优秀影视作品能传递积极健康的文化价值观。下列影视作品,按其所反映年代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A . ②①④③ B . ①②③④ C . ③②①④ D . ①④③②
在上海创办的近代中国存在时间最长的中文报纸是(  ) 
A . 《大公报》 B . 《新闻报》 C . 《解放日报》 D . 《申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