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七”事变与日本全面侵华战争的爆发 知识点题库

日本向中国发动全面侵华战争的开端是(  )​

A . 九一八事变 B . 八一三事变 C . 一二·九事变 D . 七七事变
下面材料中两党的宣言(谈话)是在哪一重大历史事件后发表的?(     )

A . 九一八事变 B . 西安事变 C . 卢沟桥事变 D . 八一三事变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图1  1937年8月28日上海南站儿童,当时车站有1800余人,被炸死250余人,炸伤500余人,交通枢纽瘫痪。

图2  1941年12月7日美国遭到偷袭,188架飞机被毁,155架受损,22艘船舰瘫痪,2403人死亡,1178人受伤。

图3  1945年1月27日苏联解放波兰奥斯维辛集中营,发现被屠杀者留下的鞋子堆积如山。二战中被屠杀的犹大人达600万。

图4  广岛原子弹后横尸遍野,一片废墟,24.5万人中7.8万人当日死亡,受核辐射残害致死者已近20万。

材料二:南京街道极为平静。……九死一生地逃出来的难民们,受到了日本军的亲切抚慰。……在难民区内,他们(日本兵)不问性别、年龄,给难民分送面包、点心、香烟等,大家感到非常高兴,表示感谢。

——1938年1月8日日本人主办的《新申报》

材料三:1996年德国将1月27日定为“纳粹受害者纪念日”,2005年联合国将该日定为“国际大屠杀纪念日”。2011年美国总统奥巴马将12月7日定为国家“荣军纪念日”。2014年2月27日中国确定12月13日为国家公祭日。

材料四:日本首相安倍在2015年4月29日在美国发表的演讲中只字不提“侵略”、“殖民”、“道歉”等字眼,遭到广泛谴责。而在德国历史博物馆,12个国家联合推出了“1945战败·解放·重生”的特展,反映德国及其他11个主要受害国因二战所受的影响和伤害。

  1. (1) 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指出图1拍摄的背景。

  2. (2) 图2反映的是什么事件?

  3. (3) 图1~4反映的史实共同说明了什么?

  4. (4) 你认为材料二是否可信?请说出你的理由。

  5. (5) 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谈谈各国设立“纪念日”的意义。

  6. (6) 综合以上材料,你认为日本怎样才能获得“重生”?

2014年2月27日,我国将每年12月13日定为国家公祭日,纪念30多万死难同胞,与该公祭日直接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
A . 九一八事变 B . 七七事变 C . 南京大屠杀 D . 台儿庄战役
“抗争”是世界历史的重大主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巴黎公社失败后不久,公社领导人之一的欧仁·鲍狄埃创作了这首歌的歌词。后来,经工人作曲家狄盖特谱曲后,这首歌在全世界传唱开来。1917年十月革命中,进攻冬宫的工人士兵就唱着这首歌夺取了冬宫。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前,这首歌一直是苏联的国歌。(据教材、教参相关内容组编)

材料二:98年前,伟大的五四运动如同一道闪电照亮了历史的星空,宣告中国青年作为一支新生社会力量登上历史舞台……今天,以爱国、进步、民主、科学为内涵的五四精神,早已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华民族血液……正如习.平总书记所强调的,青年一代的理想信念、精神状态、综合素质,是一个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因素。(摘自2017年5月4日 《人民日报》社论《唱响新时代的青春之歌》)

材料三:根据在教材中贯彻落实“十四年抗战概念”的精神,教育部要求……对中小学地方课程教材进行全面排查,凡有“八年抗战”字样,改为“十四年抗战”……确保树立并突出十四年抗战概念。(摘自教育部基础教育二司函<2017>1号)

  1. (1) 材料一中“这首歌”指什么?是哪个阶级的“抗争”号角?
  2. (2) 结合材料二,指出98年前五四运动的“抗争”对象以及新时代五四精神的主题词。
  3. (3) 据材料三,写出“十四年抗战”开始和全面扩大的标志性时间及史实。80多年前吹响中华民族抗日“号角”的《义勇军进行曲》是谁谱曲的?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日本曾经在中国近代历史上两次中断和干扰了中国现代化的进程。第一次是从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中国开始迈向现代化的门槛,日本通过挑衅的战争打断中国现代化的尝试。日本的军事冒险取得了成功,中国丢失了土地,赔尽了国库里的白银(两万万两)……第二次是1927年到1937年这段时期,中国的民族工业和民族资本主义在长江中下游一带取得了快速的发展。日本陆军部深恐中国发展起来重新强盛,于是尽一切机会挑衅中国……

——摘自《中国崛起策》

  1. (1) 根据材料,中国第一次现代化的尝试开始于哪一运动?其口号是什么?
  2. (2) 1894年日本发动的哪一战争活生生地扼杀了上述运动?
  3. (3) 为打断中国的第二次现代化,日本再次挑衅中国,先后发动了哪两次事变?
在特定的历史时期,脍炙人口的口号、标语、诗词等往往有着巨大的政治感染力,具有明显的时代气息。下列口号、标语、诗词等按其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    ②“打倒列强,除军阀”

③“宁为战死鬼,不做亡国奴!”           ④“外争国权,内惩国贼”

A . ①②③④ B . ④①③② C . ④②③① D . ③②①④
在台儿庄战役中,中国军队共歼灭日军1万多人,取得了抗战以来第一次大捷,极大地鼓舞了中国军民的抗战斗志。
面对列强的侵略,近代中国人不断探求适应时代巨变的生存之路。

背景链接:19世纪末20世纪初,别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

材料一:在近代中国变革的道路上,如果说19世纪最后几年的时代象征是康有为,那么到了20世纪初年则进入了以孙中山为代表的时代。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背景链接:20世纪30年代,日本加速对外扩张,发动了侵华战争。

材料二:

材料三:

  1. (1) 如何理解“到了20世纪初年则进入了以孙中山为代表的时代”?
  2. (2) 材料二中国共两党的宣言(谈话)是在哪一事变后发表的?依据材料概括国共两党的共同主张。
  3. (3) 依据材料三中的图片分析抗日战争取得最后胜利的原因分别是什么?
  4. (4) 综合上述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探究生存之路过程中领导力量的变化特点。
9月3日是一个中国人民永远纪念的日子,73年前的这一天,中国人民经过艰苦卓绝的斗争,取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九年级某班以抗日战争为主题展开研究性学习,广泛收集资料如下。请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第一小组列表梳理抗日战争的重大事件(节选)

时间

重大事件

影响

1931年

……

……

1936年

……

……

1937年

标志着我国开始全民族抗战

1938年

取得中国抗战以来的最大胜利

……

……

……

材料二:第二小组在查阅某一历史事件时,找到了以下两则史料:

史料1:一些放下武器或被俘投降的士兵,还有包括许多妇女儿童在内的普通民众,也被(日本兵)肆无忌惮地枪杀和刺死,人们很难想象这种痛苦与恐怖。

——1938年1月10日时任金陵大学历史系教授美国人贝德士的日记

史料2:南京街道极为平静。……在难民区内,他们(日本兵)不问性别、年龄,给难民分送面包、点心、香烟等,大家感到非常高兴,表示感谢。

——1938年1月8日日本人主办的《新申报》

材料三:第三小组收集的外国人眼中的中国抗战:

“事实上,由于英军和美军兵力不够,惟一对日军作战的陆军就是中国的陆军了。”

——法国二战史学者亨利•米歇尔

中国的抗战,成为将日本引入通向泥潭之路,继而又引发日美、日英战争,最后成为迫使日本帝国主义投降的决定性力量。

——【日】石岛纪之《中国抗日战争史》

“如果中国屈服,会有多少日本军队脱身出来?那些军队会干什么呢?会占领澳大利亚,占领印度,会像摘桃子一样轻而易举地占领中东……那将是日本和纳粹的大规模钳形攻势,在近东某处会合……”

——美国总统罗斯福

  1. (1) 请将①、②对应的重大事件填写完整。
  2. (2) 运用所学知识,判断哪则史料真实可靠,并运用所学史实说明理由。
  3. (3) 1958年美国人伊罗生出版的《浮光掠影——美国关于中国与印度的形象》一书中曾提到,1937——1944年美国对中国处于赞赏阶段。结合材料三,说说当时中国最值得世界赞赏的原因是什么?
在特定的历史时期,脍炙人口的口号、标语、诗词等往往有着巨大的政治感染力,具有明显的时代气息。下列口号、标语、诗词等按其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枪杆子里出政权”

②“打倒列强,除军阀”

③“宁为战死鬼,不做亡国奴!”

④“外争国权,内惩国贼”

A . ①②③④ B . ④①③② C . ④②①③ D . ③②①④
历史长河中有许多“那一天”令人铭记,催人奋进。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苏联检察官克伦斯基在远东军事法庭曾说:“如果我们可以指出一定的日期作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这段血腥时期的开端的话,1931年9月18日恐怕是最有根据的。”

材料二:“我们的抗战,今天是胜利了……我们对于显现在我们面前的世界和平,要感谢我们全国抗战以来忠勇牺牲的军民先烈 , 要感谢我们为正义和平而共同作战的盟友……”

——蒋介石《抗战胜利告全国军民及全世界人士书》

  1. (1) 那一天,战火点燃。阅读材料一,结合史实说明将“八年抗战”改为“十四年抗战”的理由。
  2. (2) 那一天,烽火燎原。根据材料一,运用所学知识说明七七事变是中国十四年抗日烽火中的重要节点。
  3. (3) 那一天,普天同庆。请你列举相关史实各一例,为材料二中画线部分作出注释。
材料一:1924年1月,国共两党合作正式形成……北伐军向全世界发表声明,说明了北伐的爱国目的:从军阀手中解放中国,赢得在各国中的正当的平等地位。

——【美】费正清《剑桥中华民国史》

材料二:

材料三:中国国民党主席洪秀柱2016年10月30日至11月3日率团访问大陆。11月1日下午,中共中央总书记习.平在北京会见了中国国民党大陆访问团。

材料四:在不久前进行的香港特区第六届立法会议员就职宣誓仪式上,少数候任议员故意违反宣誓要求,公开宣扬“港独”,侮辱国家和民族,被裁定宣誓无效后,仍然强闯立法会,致使立法会无法正常开会。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四次会议分组审议香港基本法第一百零四条的解释草案。

  1. (1) 根据材料一概括国共两党的共同目标。(不得摘抄原文)
  2. (2) 根据材料二写出国共两党的宣言(谈话)是在哪一事件后发表的,并概括国共两党的共同主张。
  3. (3) 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两岸问题是怎样产生的?现今国共两党召开和平论坛基于哪一共同政治基础?
  4. (4) 综合材料三、四分析,习洪会共同反对“台独”和全国人大常委会针对“港独”进行释法的共同目的是什么?我们青少年在两岸三地问题上应持怎样的责任和义务?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无论日本军队伺候如何在东北挑衅,我方应予不抵抗,力避冲突。”

——蒋介石给张学良密电(1931年)

材料二:“我们希望和平而不求苟安,准备应战而不求战。我们知道全国应战以后的时势,就只有牺牲到底,无丝毫侥幸求免之理。如果战端一开,那就地无分南北,年无分老幼,无论何人,皆有守土抗战之责任,皆应花定牺牲一切之决心。”

——蒋介石庐山谈话(1937年3月17日)

材料三:见下图

材料四:丘吉尔在谈到中国远征军入缅(甸)作战时说:如果日本进军西印度洋,必然会导致我方在中东的全部阵地崩溃,能防止上述局势出现的只有中国。苏联元帅扎哈罗夫说:日本之所以没有立即对苏联开战,是因为它的大量军队被牵制在中国。军事史家富勒指出:美英所引以为幸的是,日本既没有足够的兵力占领和控制印度洋上的战略要点,也没有足够的兵力在太平洋上拼一死战。

  1. (1) 两则材料中蒋介石对日军侵华的态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结合所学,简要分析促使这一变化的原因。
  2. (2) 据图分析抗日战争取得最后胜利的原因分别是什么?
  3. (3) 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历史贡献。
歌曲具有时代特征。以下歌词内容反映的历史事件按时间排序正确的是(   )

①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二十九军的弟兄们,抗战的一天来到了。

②打倒列强,打倒列强,除军阀,除军阀.努力国民革命,努力国民革命。

③“九一八”,从那个悲惨的时候,脱离了我的家乡,抛弃那无尽的宝藏。

④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我们万众一心,冒着敌人的炮轰,前进!

A . ②③④① B . ②①③④ C . ①②④③ D . ①③②④
抗日战争,一段不能忘却的历史。

材料一:“政府现在既以此案诉之于国联行政会,以待公理之解决,故以严格命令全国军队,对日避免冲突,对于国民亦一致告诫,务必维持严肃镇静之态度。”

——蒋介石《告全国民众书》(1931年9月)

材料二:我们希望和平,而不求苟安;准备应战,而决不求战。我们知道全国应战以后之局势,就只有牺牲到底,无丝毫侥幸求免之理。如果战端一开,那就地无分南北,年无分老幼,皆有守土抗战之责,皆有守土抗战之责,皆应抱定牺牲一切之决心。

    一一蒋介石庐山谈话(1937年7月17日)

材料三:太平洋战争期间日军兵力分配表

战争爆发时

1942年

日本投降时

中国战场

太平洋战场

东南亚

中国战场

太平洋和印度洋战场

中国战场(不含东北)

东南亚和太平洋战场

35个师团

10个师团

7个师团

37个师团

15个师团

111多万人

10.9万

  1. (1) 材料一中的“此案”是指什么事件?蒋介石对“此案”持什么态度?导致的直接后果是什么?
  2. (2) 材料二是蒋介石针对哪一事件发表的谈话?这个事件对中国时局产生怎样的影响?
  3. (3) 根据材料一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蒋介石态度变化的原因。
  4. (4) 根据材料三,你对中国抗战有怎样的认识?
 201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小明对此非常关心,他针对日本侵华的主要事变,绘制了年代尺,并为此收集了部分时事资料和历史材料,请你参与分析探究。

  1. (1) 该年代尺中哪一事件不符合主题?请举出事件②中的爱国将领一位。
  2. (2) 该年代尺中事件①和③分别带来怎样的影响?
  3. (3) 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国际社会是如何看待中国抗战的。
“卢沟桥,卢沟桥,男儿坟墓在此桥……卢沟桥,卢沟桥,国家存亡在此桥!”1937年,卢沟桥成为全中国的焦点,主要是因为在这里发生了(    )
A . 四一二政变 B . “七七事变” C . 西安事变 D . 八一三事蛮
20世纪30年代中国发生了许多重大历史事件,以下评语最能反映当时时代特征的是(   )
A .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B . 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 C . 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D . 民族解放战争取得完全胜利
2020年是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5周年。前事不忘,后事之师,让我们以两组图片来铭记这段历史。

【人物篇】

图3:李宗仁                    图4:彭德怀

【场馆篇】

  

     图5:卢沟桥遗址           图6:哈尔滨苏军烈士纪念碑

  1. (1) 根据图3、图4举出正面战场或敌后战场的一个战役。
  2. (2) 列举相关史实,说明图5纪念地设立的理由。
  3. (3) 根据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中国抗日战争取得胜利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