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改革 知识点题库

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政府在民主政治建设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和努力,取得了很大的成就。请判断,下列情景不可能出现的是( )       
A . 1952年,小刚的父亲参加了土改,并获得了土地 B . 1954年,小刚的父亲参加了一届全国人大,举手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C . 1958年,小刚的父亲参与全民大炼钢铁运动 D . 1978年,小刚的舅舅回国,遭到红卫兵批斗
新中国成立后,农村生产关系经历了四次调整。依据下列图片农村生产关系调整的先后顺序正确的是( )

 

A . ①②③④ B . ②①③④ C . ②①④③ D . ④③①②
我国消灭封建土地剥削制度是在哪件事情之后?(    )           
A . 推翻蒋家王朝 B . 新中国成立 C . 土地改革完成 D . 三大改造完成
“地主”一词在我国政治生活中消失是在(    )           
A . 1950年 B . 1951年 C . 1952年 D . 1953年
1952年,许多农民为能在自己的土地上耕种感到非常高兴,出现这种局面的原因是(    )           
A . 镇压反革命 B . 进行了土地改革 C . 加入了人民公社 D . 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952年全国的粮食产量比1949年增加44.8%,比历史最高水平增加了9.3%,最主要的原因是( )
A .   人民民主政权的建立 B . 大规模农田水利建设 C . 农业合作化运动的开展 D . 农村生产关系的变革
从标语中寻找历史发展的轨迹,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没收地主的土地,分配给无地和少地的农民”“贫雇中农团结紧,消灭地主阶级作主人”。上述口号出现的时期是(    )           
A . 对外开放 B . 土地改革 C . 抗日战争 D .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下列数据反映了1950年和1954年中国农村不同阶层人口及其有土地的比重,导致这一比重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 . 人民公社化运动 B . 土地改革的基本完成 C . 农业合作化运动的推进 D . “包产到户”的实施
口号能彰显时代的特征。下列口号与所处时代搭配合理的是(   )

①“打倒列强,除军阀”——北伐战争时期

②“反饥饿、反内战、反迫害”——土地革命时期

③“停止内战,一致抗日”——抗日战争时期

④“打豪绅,分田地”——国民革命时期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历史谱写歌曲,歌曲凝聚历史。下列歌词中反映的历史事件按时间顺序排列(    )

①“铁流两万五千里,红军威名天下扬……”

②“湘赣边工农革命损失大,井冈山找对革命路径来。”

③“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九一八,九一八,从那个悲惨的时候……”

④“猪啊,羊啊,送到哪里去?送给那亲人解放军……”

A . ②①③④ B . ①②④③ C . ①②③④ D . ②③①④
下列符合内战爆发后,共.产.党在解放区的史实的有(    )

①中国共.产.党在解放区进行了土地改革

②掀起“反饥饿、反内战、反迫害”的民主运动

③彻底消灭封建剥削制度实行耕者有其田

④1948年底,解放区有一亿多农民分到了土地

A . ①②③ B . ①③④ C . ②③④ D . ①②④
下例中农民抄写的《中国土地法大纲》颁布于什么时期?(    )


A . 国民革命运动 B . 土地革命 C . 抗日战争 D . 解放战争
某校同学组织了一期“纪念邓.小平逝世20周年”的演讲比赛,你认为下列诗词中适合演讲主题的是(    )   
A . 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 B . 三民主义应天下,终结帝制缔共和 C . 百年魔怪舞蹁跹,一唱雄鸡天下白 D . 千里跃进扼敌喉,一国两制港澳归
李大钊认为:“在半殖民地的中国,农民占人口的90%以上,当我们估计革命力量时,我们必须强调农民是一个重要部分。”下面把这一认识首先付诸实践的是(    )
A . 召开中共“一大” B . 开展北伐战争 C . 发动黄花岗起义 D . 开辟井冈山根据地
列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凡是关心现代中国文学的人,谁都知道《新青年》是提倡“文学改良”。……在这里发表了创作的短篇小说的,是鲁迅……意在暴露家族制度和礼教的弊害。

——鲁迅《且介亭杂文二集》

材料二:中华民族命何穷,都在铁蹄践踏中,近日工农齐奋起,国民革命快成功。

——绍兴籍革命烈士宣侠父

  1. (1) 材料一反映了新文化运动的哪些内容?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鲁迅在这次运动中的贡献。   
  2. (2) 宣侠父认为近代中华民族悲惨命运的原因是什么?中国共.产.党人领导工农群众为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进行了哪些努力?   
小明看到了“××战役形势示意图”(如图)。根据图中信息,可判断该战役是(    )

A . 台儿庄战役 B . 百团大战 C . 辽沈战役 D . 淮海战役
毛.泽东曾兴奋地说:“我为新中国数万万农民获得翻身的机会和国家获得工业化建设的基本条件而表示高兴,表示庆贺。”由此可见,毛.泽东评价的是(    )
A . 新中国的成立 B . 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开展 C . 土地改革的完成 D . “文化大革.命”的发动
1947年中共中央制定的第一个关于土地制度改革的纲领性文件——《中国土地法大纲》颁布于(    )
A . 抗日战争时期 B . 土地革命时期 C . 解放战争时期 D . 新中国成立初期
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打败了国民党,取得了人民解放战争的伟大胜利。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共.产.党适时调整了土地政策,将抗战时期的减租减息政策改为实行耕者有其田的土地政策。1947年,中国共.产.党招开了全国土地会议,制定了土地改革总路线,颁布了《中国土地法大纲》,此后,各个解放区先后开展了土地改革运动。历时一年多后,广大农民分得了土地,房屋、粮食和衣物。

材料二:西北野战军撤离延安后,在中央军委和毛.泽东、周恩来等亲自指挥下,按照中央军委和毛.泽东确定的蘑菇战术,依靠陕北优越的群众条件和有利地形,与国民党几十万军队在陕北高原周旋,使其始终无法准确获知中共中央和人民解放军的位置,而不得不往返奔波,疲于奔命,造成补给等方面的严重困难,士气低落。而人民解放军则利用有利战机和地形,寻机歼敌,在三个月时间内共歼敌1.4万余人。

材料三:人民群众支援三战役统计表

项目

辽沈战役

淮海战役

平津战役

民工

160万人

543万人

154万人

担架

1.38万副

30.5万副

2万副

车辆

6750辆

88万辆

40万辆

牲畜

80万头

76.7万头

100万头

船只

 

8500只

 

粮食

0.7亿斤

9.6亿斤

3.1亿斤

  1. (1) 材料一,抗战胜利后,中国共.产.党的土地政策发生了什么变化?解放区的土地改革产生了什么作用?   
  2. (2) 材料二反映了人民解放军采用了怎样的作战方式和原则?   
  3. (3) 简述材料三中三大战役胜利的意义。   
  4. (4) 根据上述材料信息,分析中国共.产.党取得人民解放战争胜利的原因。   
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抗战胜利结束之后,战争再度爆发。在这场决战中,美国选择了国民党,但人民选择了共.产.党。而人民的选择总是体现了历史的选择。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材料二:

“中国的人心掌握在共.产.党人手中。”——[美]约翰·司徒雷登

图5

图6

材料三:蒋介石曾自命为孙中山事业的继承人。然而真正继承并完成了孙中山事业的恰恰是中国共.产.党人。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1. (1) 材料一中的决战指得是哪一场战争?
  2. (2) 根据材料一、二,概括共.产.党取得这场决战胜利的原因。并运用材料二中的相关史实加以论述
  3. (3) 结合所学知识,列举中国共.产.党人“继承并完成孙中山事业”的相关史实并加以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