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知识点题库

1971年11月8日,美国《时代》周刊封面标题是:“The Chinese Are Coming(中国人来了)。”这是基于(     ) 

A . 中国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B . 中日邦交正常化 C . APEC会议在上海召开      D . 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
我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是由                        决定的。(     )

A . 当前的国际形势       B . 我国的军事力量 C . 我国的综合国力       D . 我国的国家性质、国家利益
下列新中国外交史上的历史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是(     )

①中日两国建交                   ②中美正式建交

③周恩来出席亚非会议             ④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得到恢复

⑤中国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⑥承办上海亚太经合组织会议

A . ①②③④⑤⑥   B . ⑤③④①②⑥   C . ③④②①⑤⑥    D . ⑤③④②①⑥
中国、印度、缅甸的三国总理在1954年共同倡导的处理国际关系的基本准则是(    )
A . 闭关锁国 B . 独立自主 C . “和平演变” D .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某中学八年级学生进行“周恩来的外交活动”的主题探究。下列各项中与此主题有关的是(    )

①出席开国大典 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③出席万隆会议 ④参加WTO

A . ①② B . ②④ C . ②③ D . ①④
现在,我国已同100多个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我们的朋友遍天下”。在中国政府制定的外交原则、政策和战略中,奠定新中国外交事业基础的是( )       
A .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B . 中国永远不称霸的政策 C . 不与任何大国结盟的战略 D . “一边倒”
一位美国记者评论周恩来在某次重大会议中的作用时说:“周恩来并不打算改变任何一个坚持反共立场的领导人的态度,但是他改变了会议的航向。”这次会议是( )       
A . 日内瓦会议 B . 第26届联合国大会 C . 万隆会议 D . 亚太经济合作组织会议
2016年4月,在中国政府的积极推动下,落实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的《巴黎协定》在纽约联合国总部签署,中国为全球生态文明付诸的行动赢得了国际社会的积极评价。62年前,周恩来在代表中国政府出席的一次会议上,提出“求同存异”方针,推动会议进程,赢得了国际社会的广泛赞誉。周恩来参加的这次会议是( )       
A . 日内瓦会议 B . 雅尔塔会议 C . 万隆会议 D . 亚太经合组织会议
“它是新中国在国际舞台上开展活动,冲破美国的孤立和遏制政策,扩大对外交往的有力武器。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实践检验,它不仅成为我国对外政策的基石,也逐渐被国际社会普遍接受”。这段材料评述的是( )       
A . “一国两制”构想 B .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 . “求同存异”方针 D .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互相尊重领土主权、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惠、和平共处。”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材料二:国际舆论认为:“没有中国代表团的努力,会议成功不了。”“会议成功的一个巨大因素,是中国代表团异乎寻常的合作态度。”

------岳麓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   

  1. (1) 材料一中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我国哪位领导人提出的?   
  2. (2) 指出材料二中的会议名称。说说中国代表团提出的哪一方针促进了这次会议的圆满成功?   
《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评论说:在1955年的一次国际会议上,“周恩来利用了他个人的巨大魅力和外交机敏逐渐减弱了那些怀疑中国或者怀疑共产主义的领导人的敌对情绪”。在这次会议上,周恩来提出的外交方针是(    )
A .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B . “求同存异”的方针 C . 独立自主 D . 一边倒
“中国和印度曾经达成一项协议。在这一协议中,它们规定了指导两国关系的某些原则……”这个由周总理首先提出的“某些原则”是指( )       
A . 一边倒 B .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 . 不结盟原则 D . “求同存异”方针
1954年,中国、印度、缅甸再次重申:“如果这些原则不仅适用于各国之间,而且适用于一般国际关系之中,它们将形成和平与安全的坚固基础,而现时存在的恐惧和疑虑,则将信任感所代替”。“ 这些原则”指的是( )       
A . 求同存异原则 B .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 . 不结盟原则 D . 和平外交原则
萨科齐曾以法国总统和欧盟轮值主席的双重身份会见达赖,严重伤害了中国人民的感情。萨科齐此举破坏了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中的( )

①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 ②互不侵犯 ③互不干涉内政 ④平等互利 ⑤和平共处       

A . ①②③ B . ①③⑤ C . ②③④ D . ①④⑤
1955年4月,在万隆举行的亚非会议上,我国政府代表周恩来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从而推动了会议取得圆满成功。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本政府为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的唯一合法政府。凡愿遵守平等、互利及互相尊重领土主权等项原则的任何外国政府,本政府均愿与之建立外交关系”。

材料二:两国总理重申指导两国关系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并且感到在他们与亚洲以及世界其他国家的关系中,也应该适用这些原则。

材料三:周恩来善于把外交理论与外交实践相结合,将原则的坚定性与策略的灵活性相结合,将国际公认的外交准则和手段同中国的优秀传统和哲学思想相结合,从而形成了具有自己特色的外交思想和外交风格。

  1. (1) 材料一说明新中国建立以后奉行怎样的外交政策?
  2. (2) 材料二中提到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最早提出是哪一年?是谁提出的?它的提出在国际上产生了什么深远影响?
  3. (3) 材料三认为周恩来将国际公认的外交准则和手段同中国的优秀传统和哲学思想相结合。请举一例说明之。
如何处理好中国的边界问题,一直被中国历届领导人所重视。1953年,中国驻缅甸第一任大使姚仲明回国述职,周恩来对他说:“我们同周边国家都有边界纠葛,解决好这个问题是十分重要的。”为“解决好这个问题”,中国政府提出(    )
A . 一边倒的外交方针 B .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 . 发起不结盟运动 D . 改善中美关系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政策和原则是,为保障本国独立、自由和领土主权的完整,拥护国际的持久和平和各国人民间的友好合作,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政策和战争政策。

——摘自《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材料二:中国代表团是来求同而不是来立异的。在我们中间有无求同的基础呢?有的。那就是亚非绝大多数国家和人民自近代以来都曾经受过、并且现在仍在受着殖民主义所造成的灾难和痛苦……从解除殖民主义痛苦和灾难中找共同基础,我们就很容易互相了解和尊重、互相同情和支持。

——周恩来总理在亚非会议全体会议上的补充发言

材料三:美国前总统尼克松在一份对外报告中说:“如果没有(中国)这个拥有七亿多人民的国家出力量,要建立稳定和持久的国际秩序是不可设想的。”美国孤立中国政策的失败,以及美国与苏联争霸的需要,都使美国不得不考虑改善与中国的关系。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

  1. (1) 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外交政策。
  2. (2) 根据材料二,概括指出亚非国家可以“求同”的基础。
  3. (3) 从材料三中找出美国考虑改善与中国关系的两点原因。
  4. (4) 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影响外交政策、外交关系的因素有哪些?
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从此结束了旧中国“屈辱外交”的历史。回答下列问题。
  1. (1) 1953年,周恩来代表中国政府提出了什么外交原则?其重要意义何在?
  2. (2) 在其外交原则的指导下,我国取得了一系列外交成就。请列举我国20世纪50—70年代的外交成就。
  3. (3) 回顾历史,展望未来,我国应当怎样处理好与世界各国发展的关系?
周恩来说:“中国代表团是来求同而不是来立异的”,他呼吁与会各国兼开分歧,加强团结合作。他的发言受到与会各国代表的热烈赞扬和拥护。该次会议是(   )
A . 第26届联合国大会 B . 亚非会议 C . 开罗会议 D . 波获坦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