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教育与文化 知识点题库

观察下图,回答问题。


  1. (1) 图片共同反映了中国历史上哪一重大历史变革?
  2. (2) 图一、图二分别反映了这次变革中的什么内容?在这次变革中,他们有怎样的情怀和感受?

  3. (3) 这次变革最为突出的意义是什么?

中国历史上涌现的大量平民工匠,他们精益求精、不断创新,为当时社会的发展 作出了重要贡献。以下有关平民工匠的表述,正确的是(    )

A . 北宋时期,毕昇发明雕版印刷术 B . 明朝时期,黄道婆将棉纺织的先进技术传到松江 C . 一五计划期间,王崇伦发明了以刨床代替插床的“万能工具胎” D . 改革开放期间,王进喜带领石油工人苦干实干,打出了大庆第一口喷油井
20世纪六七十年代,有媒体对我国的两项科技成就评论如下:“中国于十月十六日第一次核试验成功使全体热爱和平和社会主义的人感到宽慰”“开创了中国航天事业的新纪元,标志着中国从此进入了太空时代。”两个评论分别指的是( )       
A . 中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 B . 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 C . 中国第一颗核导弹发射成功、第一艘载人飞船发射成功 D . 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第一枚运载火箭发射成功
年,我国第一颗氢弹爆炸试验成功。年,我国成功发射第一颗人造地区卫星“东方红1号”。   
米饭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主要食物,那么进行水稻优良品种的培育,经过多次试验育成籼型杂交水稻的科学家是(    )
A . 邓稼先 B . 袁隆平 C . 钱学森 D . 杨振宁
下列为湖南省歌舞剧院创作的一部人物音乐剧的相关介绍。该音乐剧反映的人物应是(   )

◆以“大跃进”、随后的饥荒问题及“文化大革.命”为时代背景

◆角度独特新颖,以“一粒种子,可以改变世界”为主线,以小见大

◆塑造了一个当代神农、一个真正探索者、开拓者和奉献者的光辉形象

A . 邓稼先 B . 袁隆平 C . 焦裕禄 D . 屠呦呦
“中国的改革开放是一个不断发展变化的过程……开放之初,中国打开大门,吸引全球资金与技术到中同去;现在,中国打开大门,带着资金和自主技术向世界走来。”下列选项中能体现中国带着自主技术“向世界走来”的是(    )
A . 白炽电灯 B . 第一架喷气式飞机 C . 杂交水稻 D . 第一批解放牌汽车
20世纪60、70年代,我国在国防尖端技术研究方面取得巨大成就,这不仅增强了我国的战略防御能力,而且具有重大的政治意义。这项成就是(    )
A . “两弹一星”的成功 B . 实施载人航天工程 C . 开创治疗疟疾新方法 D . 杂交水稻培育技术
20世纪50年代,在经济困难的情况下,国家依然做出了研制“两弹一星”的战略决策,并将其作为“天字第一号任务”。这一决策是基于怎样的需要(    )
A . 顺应新技术革命的潮流 B . 尽快改变国家的落后面貌 C . 加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防力量 D . 落实科教兴国的发展战略
国务院决定自2016年起,将每年的4月24日设立为“中国航天日”。选择这个特殊的日子是为了纪念40多年前中国航天史上一个里程碑的事件,它是(    )
A . “东方红1号”卫星升天 B . 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C . 神舟一号无人飞船升入太空 D . 神舟七号载人飞船升入太空
“他的一抹身影,要向硝烟滚滚的沙漠戈壁讨要。他的一丝芳魂,已在热浪腾腾的研发基地消散。风流人物,今朝难再。两弹元勋,万古可存!”历史课堂上这位同学的致辞是献给下列哪位科学家的(    )
A . 邓稼先 B . 袁隆平 C . 钱学森 D . 侯德榜
据央视新闻网报道:自2018年底北斗卫星三号工程建成基本系统、开通全球服务以来,北斗系统运行平稳,经全球范围测试评估,在全球区域定位精度优于10米,在亚太区域定位精度优于5米,满足指标要求。20世纪70年代初,新中国在同一领域开始跻身于世界先进国家行列的标志是(    )
A . “嫦娥”探月工程顺利开展 B . “神舟”系列载人飞船多次成功发射 C . 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D . “东方红”卫星遨游太空
20世纪70年代,它的成功发射是我国发展空间技术的开端,使我国跻身世界航天科技的大国之列。“它”指的是我国第一颗(    )
A . 原子弹 B . 导弹 C . 氢弹 D . 人造地球卫星
自2016年起,我国将每年4月24日设立为“中国航天日”。因为这一天是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的日子,它拉开了中国人探索宇宙奥秘、和平利用太空、造福人类的序幕。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是(    )
A . “东方红一号” B . “神州一号” C . “天宫一号” D . “天河一号”
20世纪70年代,屠呦呦发现了能够有效抵抗疟疾的青蒿素,使全球数亿人受益;20世纪90年代,袁隆平的杂交水稻被推广到印度、越南、菲律宾等许多国家和地区,增产效果十分明显。这说明了(    )
A . 科技进步增进了民生福祉 B . 改革开放促进了科技进步 C . 科技进步推动了经济发展 D . 科学技术是一柄双刃剑
下列成就,属于“文化大革.命”时期中国科学工作者排除“左”倾锴误路线干扰,坚持科学探索而取得的是(    )

①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②中国第一颗人造 地球卫星发射成功

③中国第一颗氢弹 爆炸成功    ④袁隆平培育出籼型杂交水稻

A . ②③④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①②③
1973年,我国在世界上首次培育成功籼型杂交水稻。其培育者是( )           
A . 屠呦呦 B . 袁隆平 C . 钱学森 D . 邓稼先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一生致力于杂交水稻技术的研究、应用与推广。这些技术被很多国家应用,人们赞誉他用“一粒种子改变世界”。他的杰出贡献在于(    )

①促进我国农业科技发展和粮食增产

②为解决我国人民温饱问题发挥了重要作用

③垄断了世界的种子市场和粮食生产

④缓解了部分国家的粮食危机和饥饿问题

A . ①②③ B . ①③④ C . ①②④ D . ②③④
在旧报纸上我们往往能找到过去的记忆,从历史长河中发现点点滴滴的往事。那么,通过下面这张头版标题“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的《人民日报》可以知道,这份报纸最有可能出现在(    )

A . 社会主义改造时期 B .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 C . “文化大革.命”时期 D . 改革开放时期
强大的国防是维护国家安全的重要保障。下列属于改革开放后,我国国防建设取得成就的是(    )
A . 成立华东军区海军 B . 我国第一艘航母“辽宁舰”入列 C . 组建第二炮兵部队 D . 在陆军的基础上建立了人民空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