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和欧洲的封建社会 知识点题库

由西欧市民阶级分化出来,发展成为早期资产阶级的有(      )

①手工业者    ②普通商人    ③富裕商人    ④银行家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③④    D . ②④
大化改新跳跃式地实现了日本历史上一次重大飞跃,这里“飞跃”的实质是(  )       

A . 建立了天皇制度 B . 建立了中央集权制度 C . 打破了氏族豪族的特权 D . 确立了封建社会制度
被视为世界文学瑰宝的阿拉伯文学代表作品是(    )       

A . 《伊利亚特》 B . 《奥德赛》 C . 《一千零一夜》 D . 《俄狄浦斯王》
中世纪的欧洲被称为“黑暗时代”,人性和思想自由遭到扼杀。导致这种局面产生的主要原因是(    )
A . 西欧等级制度森严 B . 神权在精神文化领域凌驾一切 C . 西欧遭受战争破坏 D . 西欧庄园农奴生活悲惨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卫鞅说:治理国家没有一成不变的办法,有利于国家就不仿效旧法度。所以汤武不沿袭旧法度而能王天下,夏殷不更换旧礼制而灭亡。反对旧法的人不能非难,而沿袭旧礼的人不值得赞扬。

材料二:及秦孝公用商君,坏井田,开阡陌,急耕战之赏,虽非古道,犹以务本之故,倾邻国而雄诸侯。然王制遂灭……庶人之富者累巨万,而贫者食糟糠;有国强者兼州城,而弱者丧社稷。

——《汉书·食货志》

材料三:唐太宗贞观四年(630年)唐昭宗乾宁元年(894年),日本向唐朝先后正式派遣唐史20余次。这些遣唐使和随船的留学生,在唐朝如饥似渴地学习着。留学隋唐的学生回到日本,向天皇奏称:“大唐国者,法式备定,珍国也,常须达。

——日本《田令》

  1. (1) 据材料一指出商鞅变法的理论基础是诸子百家中哪一派别的什么思想?
  2. (2) 联系材料二结合商鞅变法的内容,说明“庶人之富者累巨万”、“有国强者兼州城”的原因。引用材料用一句话概括商君所为的作用。
  3. (3) 留学生推动日本开展了哪一次改革?其成效如何?
  4. (4) 以史为鉴。上述材料反映史实对我国推动当前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何启示?
历史上的变革都在不同程度上影响了社会的发展和进步。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管仲之力也。

——《论语》

材料二:及秦孝公用商君,坏井田,开阡陌,急耕战之赏……倾邻国而雄诸侯……至于始皇遂并天下。

——《汉书·食货志》

材料三:大化二年,孝德天皇发布《田令》,规定“废除贵族对土地和部民私有,改土地、部民为国有。国家计口授田,对六岁以上公民,每六年按人口班给口分田一次,男子每人二段(约相当于35亩),女子为其2/3,奴婢受田相当于自由民的1/3。所班田地不得买卖,死后归还政府”。

——日本《田令》

  1. (1) “管仲相桓公”发生在我国哪一历史时期?对当时的政治局势产生了什么影响?
  2. (2) 根据材料二概括“商君”改革的措施及影响。
  3. (3) 上述措施对日本的经济产生了什么影响?并请列举说明日本在教育上也学习中国的史实。
  4. (4) 根据上述材料,说说上述三次变革对我国国家建设有何借鉴之处?
大化改新的制度中,后来逐步遭到破坏的一项是(    )
A . 实行中央集权 B . 国家分配田地 C . 编制律令法典 D . 太学与国学
中世纪欧洲占统治地位的思想和汉武帝以后2000多年的中国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分别是(    )

①基督教    ②伊斯兰    ③儒家思想    ④道家思想

A . ②③ B . ②④ C . ①③ D . ①④
请联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李克强总理分别在2014年夏季达沃斯论坛上和2015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多次提出,要借改革创新的“东风”,在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掀起“大众创业”、“草根创业”的浪潮。形成“万众创新”、“人人创新”的新态势。

——人民网新闻

  1. (1) 下图是某名画的局部内容。请问这幅全景式描绘当时都城东京及汴河两岸繁华的名画名称是,成画时间是

  2. (2) 考察古今中外的历史,我们可以发现:改革(变法)是历史发展的鲜明主题。联系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填空。

    ①成就齐桓公霸业的是改革。

    ②商鞅虽死,但法令犹行。是因为他的变法

    ③北魏孝文帝为了进行改革,把首都迁到

    ④王安石变法是为了解决国家积贫积弱问题而达到的目的。

    ⑤雅典执政官克里斯提尼改革确立了雅典制度。

    ⑥日本经过“大化改新”成为制中央集权国家。

  3. (3) “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癝俱丰实。”这是杜甫描绘唐朝农业发展景象的诗。请从重农政策、人才选拔制度和生产工具创新三个角度,用史实说明唐朝政府是如何扶植农业这一“天下之根本”的行业发展的。
8世纪中期,世界上疆域最大的帝国是(    )
A . 罗马帝国 B . 查理曼帝国 C . 阿拉伯帝国 D . 奥斯曼帝国
从646年开始,日本仿效唐朝的典章制度,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史称(    )
A . 查理·马特改革 B . 农奴制改革 C . 明治维新 D . 大化改新
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改革是否能成功会影响一个国家的命运。7世纪中叶,日本曾仿效中国唐朝制度实行改革。下列对这一改革的影响解读正确的是(    )
A . 加强了世袭贵族的地位 B . 加速了日本封建化进程 C . 推动了奴隶制经济发展 D . 严重削弱了天皇的权利
阿拉伯人对世界文化的主要贡献不包括(    )
A . 创造出体现阿拉伯艺术的建筑 B . 发明了阿拉伯数字 C . 世界名著《一千零一夜》 D . 是东西方文化交流的使者
以下各帝国在历史上曾地跨欧、亚、非三大洲的是(   )

①亚历山大帝国

②罗马帝国

③阿拉伯帝国

④查理曼帝国

A . ①②③ B . ①③④ C . ①②④ D . ②③④
世界上最小的国家——梵蒂冈,它的面积0.44平方公里,常住人口540人,同时也是天主教的中心——以教皇为首的罗马教廷的所在地。这个国家的最初形成与下列哪个事件有关?(   )  
A . 大化改新 B . 查理曼帝国分裂 C . 穆罕默德出走麦地那 D . 丕平献土
【东西文化互鉴】

材料一:希腊位于巴尔干半岛的最南端,它西濒爱奥尼亚海,东临爱琴海,南隔地中海与非洲大陆相望。宽广深邃的大海赋予希腊文明不同于东方文明的天资和禀赋。没有平川万里,希腊人放眼波诡云谲的大海,开创了桅樯如林、连通八方的海上交通图,使希腊成为地中海世界盛极一时的文明中心。 

材料二:西欧人对希腊知识已缺乏直接的了解,甚至长期不知道它的存在。因此,穆斯林这一学术成就在西欧准备恢复他们的研究之前,起到了保存希腊古典著作的作用。 

材料三:文物    希伯来星盘(下图)

希伯来星盘融合了欧洲和伊斯兰的装饰元素,是多元文化的产物。它是一件可以用来导航、进行数学计算、占星和显示时间的科学仪器。

  1. (1) 根据材料一说一说希腊为什么能够“成为地中海世界盛极的文明中心”?请你简要概括古希腊文明和西方文明的关系。
  2. (2) 材料三中“穆斯林的这一成就”指的是什么?由此可见阿拉伯人对世界文化作出了怎样的贡献?
  3. (3) 希伯来星盘说明了区域文明之间有什么关系?请以中世纪亚洲国家为例,运用事实加以说明。
以下属于阿拉伯人的贡献的是(   )
A . 发明阿拉伯数字,传入欧洲 B . 将马镫传播到欧洲 C . 把欧洲的稻米传到印度 D . 创立佛教,并传入中国
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的共同之处有 (   )

①都位于西欧   ②祖先都是日耳曼人   ③都由查理曼帝国分裂而来   ④都是发达国家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②③④ D . ①③④
法兰克人和阿拉伯人信奉的宗教分别是(   )
A . 基督教 佛教 B . 基督教 伊斯兰教 C . 伊斯兰教 基督教 D . 伊斯兰教 佛教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学问虽远在中国,亦当求之”。

——伊斯兰教创始人穆罕默德

材料二:阿拉伯人善于学习各国有用的东西……吸收了希腊、波斯、印度和中国文化,并发扬光大。《一千零一夜》以第六世纪波斯文的《一千故事集》为蓝本,吸收印度、阿拉伯、埃及、希腊等地的童话、传说、传奇以插叙的手段连缀成书。651年,阿拉伯使者第一次来到中国的长安,以后交往频繁。在一个半世纪内,阿拉伯使者进入长安达30多次。在长安这座国际性大都市里,大量的阿拉伯人、其他外国商人和侨民,同中国居民共同生活。

——《世界古代史》

材料三:13世纪,一位意大利商人在中国生活多年,他把在中国的见闻述成一本书,叫做《马可·波罗行纪》,该书向西方社会展现了瑰丽迷人的东方文明,促进了东西方文化交流。……中国火药和火器技术向外传播,始于元代。蒙古军队在大举征战的过程中,将他们掌握的火药及火器知识和制作技术传往中亚、西亚和欧洲。

——华师大课标教材《世界历史》九年级(上)

  1. (1) 分析上述材料,集中说明阿拉伯人的什么特点?   
  2. (2) 阿拉伯人将什么带到中国,又把中国的什么传到西方?   
  3. (3) 阿拉伯帝国首都是?其扩张的过程也是某一宗教广为传播的过程,请问是什么宗教?   
  4. (4) 你能列举出古代阿拉伯人对世界文化有哪些贡献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