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知识点题库

下列各句中“即”表示判断的一项是(  )

A . 梁父即楚将项燕。 B . 哙即带剑拥盾入军门。 C . 今日不雨,明日不雨,即有死蚌! D . 若即若离。
下列词语中划线字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

A . 群贤至(全)   少长集(都)   茂林竹(修整)   清流激湍 , (急流的水) B . 畅叙幽情(幽深内藏的感情)   人之相与(交好)   山峻岭(高)   得于己(短暂,一时) C . 感慨之(附着)  修短随(自然)   终于尽(至,及)   之所欣(过去,从前) D . 之于怀(比喻)   其一也(情趣)    坐其次(排列)    因所托(寄托)
如何把文中画横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1. (1) 主若自贤,臣不匡正,欲不危败,岂可得乎?

  2. (2) 公等亦须受人谏语,岂得以人言不同己意,便即护短不纳?若不能受谏,安能谏人?

下列加线词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 . (谷神) 变(立) 得乎丘(山丘上的百姓) B . (释放)桀 残(害) (接近,趋向)下 C . (原野) 其何能(善) 载胥及(过分) D . (谁)与之 (推荐)人 (登上)位
下列加线的词,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 . 我适有幽忧之病然后图               且适冥也 B . 故天下大器也,而不以生             以羊 C . 日出而 , 日入而息                   天下难事必于易 D . 夫大王亶父可谓能生矣               今世之人居高官爵者
对“信”字解说有误的一项是()

A . 烟涛微茫信难求     《梦游天姥吟留别》  (确实、的确) B . 一人飞升,仙及鸡犬。信夫!    《促织》  (相信) C . 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    《过秦论》  (忠诚、可靠) D . 自可断来信,徐徐更谓之。    《孔雀东南飞》  (信使、媒人)
下列句子中,加横线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清节                   厉:通“砺”,磨砺 B . 乃以滂为清诏吏,察之     案:通“按”,查办 C . 守令自知污               臧:通“藏”,暗中有 D . 拜而辞                   再:两次
下列加下划线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依依(轻柔而缓慢地飘升)   暧暧(昏暗) B . 枉用相(问候,怀念)   越(陌,南北向的田间小路;阡,东西向的小路) C . 山不高(满足)   俗韵(本性,气质) D . 浩浩(形容无边无际)   本爱丘山(天性、本性)
下列几组划线的实词含义相同的一组是()
A . 有碑仆道,其文漫灭                                 何可胜道也哉 B . 以其乃华山之阳而名之也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C . 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   此余之所得也 D . 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                           儿已薄禄相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奇零草》自序

张煌言①

    余自舞象②,辄好为诗歌。先大夫虑废经史,屡以为戒,遂辍笔不谈,然犹时时窃之。及登第后,与四方贤豪交益广,往来赠答,岁久盈箧。会国难频仍,余倡大义于江东,凡从前雕虫之技,散亡几尽矣。于是出筹军旅,入制诰,尚得余闲吟咏性情。及胡马渡江,而长篇短什,与疏草代言,一切皆付之兵燹中,是诚笔墨之不幸也。

    余于丙戌始浮海,经今十有七年矣。其间忧国思家,悲穷悯乱,无时无事不足以响动心脾。或提师北伐,慷慨长歌,或避虏南征,寂寥短唱。即当风雨飘摇,波涛震荡,愈能令孤臣恋主,游子怀亲,岂曰亡国之音,庶几哀世之意。

    乃丁亥春,舟覆于江,而丙戌所作亡矣。戊子秋,节移于山,而丁亥所作亡矣。庚寅夏,率旅复入于海,戊子、己丑所作又亡矣。迨辛卯昌国③陷,而笥中草竟靡有孑遗。何笔墨之不幸,一至于此哉!

    嗣是缀辑新旧篇章,稍稍成帙。丙申,昌国再陷,而亡什之三。戊戌,覆舟于羊山,而亡什之七,始知文字亦有阳九之厄也。

    年来叹天步未夷,虑河清之难 , 思借声诗以代年谱。遂索友朋所录宾从所抄次第之而余性颇强记又忆其可忆者载诸楮端共得若干首。不过如全鼎一脔耳。

    嗟乎!国破家亡,余谬节钺,既不能讨贼复仇,岂欲以有韵之词,求知于后世哉!但少陵当天宝之乱,流离蜀道,不废风騷,后世至今,名为诗史。陶靖节躬晋乱,解组归来,著书必题义熙④。夫亦其志可哀,其情诚可念也已。然则何以名《奇零草》?是帙零落凋亡,已非全豹,譬犹兵家握奇之余,亦云余行间之作也。时在永历十六年,岁在壬寅端阳后五日,张煌言自识。.

(注)①张煌言(1620~1664),浙江鄞县人。抗清将领,后被清兵捕获,拒降而死。②舞象:古代一种武舞,后世以舞象代指成童,成童即十五岁以上。③昌国:今浙江舟山。④义熙:晋安帝年号。

  1. (1) 对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制诰典:掌管 B . 余谬节钺膺:心胸 C . 虑河清之难伺:等待、期待 D . 陶靖节躬晋乱丁:遭逢
  2. (2) 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 . 尚得余闲吟咏性情其身也,则耻师也 B . 而戊子、己丑所作又亡矣赂秦力亏,破灭之道也 C . 年来叹天步未夷臣闻求木长者,必固其根本 D . 然犹时时窃之吾属今之虏矣
  3. (3) 下列对原文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文章叙述了作者在明朝覆亡前后诗歌创作、诗稿存失的情况,以及《奇零草》艰难成集的过程。全文一唱三叹,富于情感。 B . 文章第三段以时间为顺序,叙述了从丁亥到辛卯年间诗稿屡遭劫难的情形,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叹惋、绝望之情。 C . 作者笔下的杜甫、陶潜等历史人物,都经历了急剧动荡的年代,遭受过厄运的打击,他们的志向和情操使作者深受感动。 D . 作者靠“索”“忆”只得了所有诗作的一部分,但他依然要编成诗集,这是因为作者是想借“声诗”以代年谱,以诗集的完成作为自己生平的总结。
  4. (4) 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

    遂索友朋所录宾从所抄次第之而余性颇强记又忆其可忆者载诸楮端共得若干首

  5. (5)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①会国难频仍,余倡大义于江东,凡从前雕虫之技,散亡几尽矣。

    ②迨辛卯昌国陷,而笥中草竟靡有孑遗。何笔墨之不幸,一至于此哉!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小题。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 , 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也。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圣人无常师。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郯子之 , 其贤不及孔子。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余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

(韩愈《师说》)

  1. (1) 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欲人之无也难矣           惑:疑感 B . 吾未见其也               明:明智 C . 郯子之 , 其贤不及孔子     徒:徒弟 D . 其能行古道             嘉:赞许
  2. (2) 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与现代汉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 . 古之学者必有师 B . 从而师之 C . 今之众人 , 其下圣人也亦远矣 D .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
  3. (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第一段所提出的无论贵贱长幼,有道者皆可为师的择师标准,打破了门第观念,很有积极意义。 B . 作者认为那些孩子们的老师是教他们读书,帮助他们学习断句的,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老师。 C . 第二段作者接连用了三个对比,层层深入,从不同侧面批判当时士大夫耻于从师的不良风气。 D . 作者对于那些看不起“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却不如这些人的士大夫,给予了强烈的责备和讽刺。
  4. (4) 请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

    ②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阅读下面三则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子曰:“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

    《论语·八佾》)

    材料二:子日:“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窃比于我老彭。”

    《论语·述而》

    材料三:是以圣人不期修古,不法常可 , 论世之事,因为之备。宋有人耕田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今欲以先王之政,治当世之民,皆守株之类也。

(《韩非子·五蠹》

【注释】①可:适用。②耒:古代耕地翻土的工具。

  1. (1) “郁郁乎文哉”中的“文”在文中的意思是。出自材料三的成语是
  2. (2) 根据上述材料,请对孔子和韩非子的思想作简要评析。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

    ①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于江诸之上,侣鱼虾而友糜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②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而天地曾不能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③客喜而笑,洗盏更酌,肴核既尽,杯盘狼藉。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

  1. (1) 解释下列句中的加下划线字。

    ①山川相 , 郁乎苍苍   ②知不可乎

  2. (2) 选出下列句子中与其他三句加下划线字活用现象不同的一项是(    )
    A . 故声闻过情,君子 B . 幽壑之潜蛟 C . 伯夷之义 D . 鱼虾而友糜鹿
  3. (3) 下列句子“于”字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    )
    A . 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 B . 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 C . 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D . 游于圣人之门者难为言
  4. (4) 翻译下列句子。

    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而天地曾不能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

  5. (5) 节选的①②两段文字体现了“赋”怎样的表现手法?作者借助这一手法,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待漏院记

〔宋〕王禹偁

    天道不言,而品物亨、岁功成者,何谓也?四时之吏,五行之佐,宣其气矣。圣人不言而百姓亲、万邦宁者,何谓也?三公论道,六卿分职,张其教矣。是知君逸于上,臣劳于下,法乎天也。古之善相天下者,自咎、夔至房、魏,可数也,是不独有其德,亦皆务于勤尔,况夙兴夜寐,以事一人,卿大夫犹然,况宰相乎!

    朝廷自国初旧制,设宰臣待漏院于丹凤门之右,示勤政也。至若北阙向曙,东方未明;相君启行,煌煌火城,相君至止,哕哕銮声。金门未辟,玉漏犹滴。撤盖下车,于以息。待漏之际,相君有思乎?

    其或兆民未安,思所泰之;四夷未附,思所来之。兵革未息,何以弭之;田畴多芜,何以辟之;贤人在野,我将进之;佞臣立朝,我将斥之;六气不和,灾眚荐至,愿避位以之;五刑未措,欺诈日生,请修德以之。忧心忡忡,待旦而入,九门既启,四聪甚迩。相君言焉,时君纳焉。皇风于是乎清夷苍生以之而富庶若然则总百官食万钱非幸也宜也。

    其或私仇未复,思所逐之;旧恩未报,思所荣之;子女玉帛,何以致之;车马器玩,何以取之;奸人附势,我将之;直士抗言,我将黜之;三时告灾,上有忧色,巧词以悦之;群吏弄法,君闻怨言,进谄容以媚之。私心慆慆 , 假寐而坐,九门既开,重瞳屡回。相君言焉,时君惑焉。政柄于是乎隳哉,帝位以之而危矣。若然,死下狱,投远方,非不幸也,亦宜也。

    是知一国之政,万人之命,悬于宰相,可不慎欤?复有无毁无誉,旅进旅退,窃位而苟禄,备员而全身者,亦无所取焉。

    棘寺小吏王某为文,请志院壁,用规于执政者。

【注释】①慆慆(tāo):长久不绝

  1. (1)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灾眚荐至,愿避位以之        禳:削减 B . 请修德以之                  厘:矫正 C . 巧词以悦之                  构:编造 D . 奸人附势,我将之            陟:提拔
  2. (2)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 . 朝廷自国初旧制    人之力而敝之 B . 以息       积水成渊,蛟龙生 C . 相君有思乎   远而无所至极邪 D . 死下狱       物与我皆无尽也
  3. (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作者认为,天不说话,而万物生长,收成良好,是因为四时五行在宣导阴阳之气;皇帝不说话,而百姓亲和,万国安宁,是因为三公六卿在施行教化。 B . 作者写作本文的用意是在规劝执政的君主,要任用兢兢业业、励精图治的宰相,切不可任用那些窃位拥权,谋私自利的人。 C . 本文抓住宰相待漏片刻时的思想活动,剖析灵魂,并运用对比手法,歌颂公忠体国的宰相,鞭挞祸国殃民的奸贼以及无所作为的庸人。 D . 本文重点在说理,在记情叙事方面,篇幅有限,着墨不多,但仍显示了作者高度的概括力和生动的形象性,使之读起来不觉得枯燥无味。
  4. (4) 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

    皇风于是乎清夷苍生以之而富庶若然则总百官食万钱非幸也宜也。

  5. (5)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①相君言焉,时君惑焉。政柄于是乎隳哉,帝位以之而危矣。

    ②复有无毁无誉,旅进旅退,窃位而苟禄,备员而全身者,亦无所取焉。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鲁阳文君将攻郑,子墨子闻而止之,谓阳文君曰:“今使鲁四境之内,大都攻其小都,大家伐其小家,杀其人民,取其牛马狗布帛米粟货财,则何若?”鲁阳文君曰:“鲁四境之内皆寡人之臣也今大都攻其小都大家伐其小家夺之货财则寡人必将厚罚之。”子墨子曰:“夫天之兼有天下也,亦犹君之有四境之内也。今举兵将以攻郑,天诛亓不至乎?”鲁阳文君曰:“先生何止我攻郑也?我攻郑,顺于天之志。郑人三世杀其父 , 天加诛焉,使三年不全,我将助天诛也。”子墨子曰:“郑人三世杀其父,而天加诛焉,使三年不全,天诛足矣。今又举兵,将以攻郑,曰吾攻郑也,顺于天之志。譬有人于此,其子强梁不材,故其父笞之,其邻家之父,举木而击之,曰:吾击之也,顺于其父之志。则岂不悖哉!”

    子墨子谓鲁阳文君曰:“攻其邻国,杀其民人,取其牛马粟米货财,则书之于竹帛,镂之于金石,以为铭于钟鼎 , 傅遗后世子孙,曰:‘莫若我多!’今贱人也,亦攻其邻家,杀其人民,取其狗豕食粮衣裘,亦书之竹帛,以为铭于席 , 以遗后世子孙,曰:‘莫若我多!’亓可乎?”鲁阳文君曰:“然。吾以子之言观之,则天下之所谓可者,未必然也。

    子墨子谓鲁阳文君曰:“世俗之君子,皆知小物而不知大物。今有人于此,窃一犬一彘则谓之不仁,窃一国一都则以为义。譬犹小视白谓之白,大视白则谓之黑。是故世俗之君子知小物而不知大物者,此若言之谓也。”

    鲁阳文君语子墨子曰:“楚之南有啖人之国者桥,其国之长子生,则鲜而食之,谓之宜弟。美,则以遗其君,君喜则赏其父。岂不恶俗哉?”子墨子曰:“虽中国之俗,亦犹是也。杀其父而赏其子,何以异食其子而赏其父者哉?苟不用仁义,何以非夷人食其子也?”

(选自《墨子·鲁问》)

(注)①三世:数代,言其多。②强梁:凶暴,强横。

  1. (1) 对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攻其小都                      都:大邑,城市 B . 以为铭于席                      豆:豆类植物 C . 曰:“若我多。”                  莫:没有人 D . 中国之俗                        中国:古代指我国中原地区
  2. (2)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 鲁四境之/内皆寡人之臣也/今大都攻其小都/大家伐其小/家夺之货财/则寡人必将厚罚之 B . 鲁四境之/内皆寡人之臣也/今大都攻其小都/大家伐其小家/夺之货财/则寡人必将厚罚之 C . 鲁四境之内/皆寡人之臣也/今大都攻其小都/大家伐其小/家夺之货财/则寡人必将厚罚之 D . 鲁四境之内/皆寡人之臣也/今大都攻其小都/大家伐其小家/夺之货财/则寡人必将厚罚之
  3. (3) 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豕,甲骨文字形,象猪形,长吻,大腹,四蹄,有尾。本义是猪。除此之外,猪在古代还有“豚”“加(一指公猪)”“彘(指母猪)”等别称。 B . 笞,中国古代用竹板或荆条拷打犯人脊背或臀腿的刑罚,是对犯有轻微过错的人所使用的惩罚手段,答在中国奴隶社会已广泛使用。 C . 钟鼎,钟和鼎。上面多铭刻记事表功的文字。曹操《陈损益表》中的“臣以区区之质,而当钟鼎之任”一句中的“钟鼎”比喻富贵荣华。 D . 豆,古代一种盛食物的器皿,形似高脚盘,或有盖,本用来盛黍稷,后渐渐用来盛肉酱与肉羹。从“豆”字,或与食器有关,或与豆类有关。
  4. (4)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本篇各段记载了墨子与鲁阳文君的一些谈话,多处申明了其“兼爱”“非攻”的主张;体现出墨子向往天下安宁、人民安居乐业的理想。 B . 鲁阳文君攻打郑国的行为如同在其境内大家伐其小家一样,但仍然打着顺应天意的旗号,表现出当时的诸侯们对扩张战争的狂热。 C . 鲁阳文君对楚国南部夷人杀长子而食的丑恶习俗十分不解而且深恶痛绝,墨子也赞同鲁阳文君的观点,认为夷人的独特做法是不懂仁义造成的。 D . 窃物者“不仁”为盗贼,窃国者反而为“义”成诸侯,墨子通过形象的比喻和鲜明的对比来阐明自己的政治主张,通俗易懂而是非分明。
  5. (5) 请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今举兵将以攻郑,天诛亓不至乎?

    ②吾以子之言观之,则天下之所谓可者,未必然也。

  6. (6) 墨子阻止鲁阳文君攻打郑国的理由是什么?
一词多义

⑤焉

积土成山,风雨兴                   兼词,

圣心备                             语气助词,

⑥而

青,取之于蓝,青于蓝               连词,

君子博学日参省乎已                 连词,

吾尝终日思矣                       连词,

蟹六跪二螯                         连词,

积善成德,神明自得                 连词,

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 ①阴与谋劫单于母阏氏归汉   ②素与副张胜 B . ①常能汉伏弩射杀之         ②凿地坎,置煴火 C . 昆邪王俱降汉             ②张胜许之,以货物 D . 一人夜亡,告之          ②单于壮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解释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 大国之间  乎:语气词

点也  与:赞成

B . 可使有勇,且知也  方:方法

及三年,可使有勇  比:到

C . 齐国虽褊小,吾何一牛  爱:喜欢

王若其无罪而就死地  隐:痛惜,哀怜

D . 不为者与不能者之 , 何以异  形:表现

为采色不足视于目与  抑:还是

阅读下面诗歌,回答问题(乙)。

柳州罗池庙碑(节选)

韩愈

柳侯为州 , 不鄙夷其民,动以礼法,三年,民各自矜奋……

先时民贫,以男女相质 , 久不得赎,尽没为隶。我侯之至,按国之故,以佣除本”,夺归之,大修孔子庙,城郭巷道,皆治使端正。树以名木,柳民既皆悦喜。

【注释】①柳侯为州:815年,柳宗元从永州司马迁任柳州刺史。②矜奋:勤奋努力。③先时:指柳宗元初到时。④质:抵押、人质。⑤佣:出卖劳动力。此处指出卖劳动力所得的报酬。除:扣除,抵消。

  1. (1) 解释加点词语的含义。悉:
  2. (2) 柳宗元任职柳州四年,逝于此。他在柳州为百姓做了哪些实事? (列出两项)

  3. (3) 读了《柳州罗池庙碑》(节选)后,你如何评价这个时期的柳宗元?
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可乐也       信:实在 B . 感慨之矣           系:联系、关联 C . 况修短随           化:指自然 D . 不能之于怀       喻: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