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知识点题库

下列文言文句中,划线词意义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 ①信誓旦旦,不其反               ②今我来 , 雨雪霏霏 B . ①枝枝相覆盖,叶叶交通        ②不久当还归,誓天不 C . ①哀吾生须臾                         ②唯江上清风 D . ①以故其后之曰“褒禅”        ②后人以贯休诗之也
下列加线字含义相同的一项是(    )

A . 亦以死生之                                                                余之力尚足以入,火足以 B . 众不能 , 抶而仆之                                                      而境界危恶,层见错出,非入世所 C . 诏纷出,钩党之捕,遍于天下                                  佛类绝类弥勒,袒胸露乳,首昂视 D . 安能豪杰之流,扼腕墓道,发其志士之悲哉                 此人可就见,不可致也
对下列句子中加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蒙国恩                           寻:不久 B . 以微贱                          猥:辱,自谦之词 C . 前太守逵臣孝廉            察:考察 D . 臣具以表闻,不就职     辞:辞谢
下列加线词解释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 (困窘,困难)而不学     (灵敏)以求之        六言六(不能通明而滞于一域) B . 其蔽也(愚蠢)   其蔽也(放浪而无所持守)    其蔽也(奸贼) C . (畏惧)     (厚道)于亲                则民不(不厚道) D . (接近)有道   不(第二次)过              (疏远)其子
下列句子中的“独”字,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今诸侯独知爱其国。

A . 子独不闻夫坎井之蛙乎? B . 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独以吾两人在也。 C . 未也。尝独立,鲤趋而过庭。 D . 故君子必慎其独也。
下列划线词,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 . 学(勉励)          或焉(不要)         不相师(以……为耻) B . (一种文体)      其曲规(中间)       学而大遗(指“句读”) C . 用心也(专一)      而闻者(清楚)       舟楫者(凭借、利用) D . 长无少(无论)      师不必贤于弟子(不需要) 君子非也(同“性”,天性)
下面划线实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 . 也            知:聪明。 B . 小人之过也必    文:文雅。 C . 之矣          信:信任。 D . 逝者如斯夫        逝者:往者,过去的。
下列句子中加横线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至远鄙郊外之臣           逮:等到 B . 德而尚贤                 列:按某种次序排列 C . 为义                   竞:竞相,争先恐后 D . 以官服事,以劳殿赏         殿:在宫殿上
下列划线字意思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 . 幸:大王亦赦臣                      而君于赵王 B . 徒:见欺                            而蔺相如以口舌为劳 C . 引:赵使者蔺相如                    左右或欲相如去 D . 曲:秦以城求璧而赵不许,在赵        宁许以负秦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段,完成小题

    昭帝即位,数年,匈奴与汉和亲。汉求武等,匈奴诡言武死。后汉使复至匈奴,常惠请其守者与俱,得夜见汉使,具自陈道。教使者谓单于,言天子射上林中,得雁,足有系帛书,言武等在某泽中,使者大喜,如惠语以单于。单于视左右而惊,谢汉使日:“武等实在。”于是李陵置酒贺武曰:“今足下还归,扬名于匈奴,功显于汉室。虽古竹帛所载,丹青所画,何以过子卿!陵虽驽怯,令汉且贳陵罪,全其老母,使得奋大辱之积志,庶几乎曹柯之盟,此陵宿昔之所不忘也!收族陵家,为世大戮,陵尚复何顾乎?已矣,令子卿知吾心耳!异域之人,壹别长绝!”陵起舞,歌日:“径万里兮度沙幕,为君将兮奋匈奴。路穷绝兮矢刃摧,士众灭兮名已隤。老母已死,虽欲报恩将安归!”陵泣下数行,与武决。单于召会武官属,前已降及物故,凡随武还者九人。

    武以始元六年春至京师。诏武奉一太牢谒武帝园庙。拜为典属国,秩中二千石;赐钱二百万,公田二顷,宅一区。常惠、徐圣、赵终根皆拜为中郎,赐帛各二百匹。其余六人老,归家,赐钱人十万,复终身。常惠后至右将军,封列侯,自有传。武留匈奴几十九岁,始以强壮出,及还.须发尽白.

    武来归明年 , 上官桀、子安与桑弘羊及燕王、盖主谋反,武子男元与安有谋,坐死。初桀、安与大将军霍光争权,数疏光过失予燕王,令上书告之。又言苏武使匈奴二十年,不降,还,为典属国。大将军长史无功劳,为搜粟都尉,光颛权自恣。及燕王等反诛,穷治党与,武素与桀、弘羊有旧,数为燕王所讼,子又在谋中,廷尉奏请逮捕武。霍光其奏,免武官。

    数年,昭帝崩。武故二千石与计谋立宣帝,赐爵关内侯,食邑三百户。久之,卫将军张安世荐武明习故事 , 奉使不辱命,先帝以为遗言。宣帝即时召武待诏宦者署。数进见,复为右曹典属国。以武著节老臣,令朝朔望,号称祭酒,甚优宠之。武所得赏赐,尽以施予昆弟故人,家不余财。皇后父平恩侯、帝舅平昌侯、乐昌侯、车骑将军韩增、丞相魏相、御史大夫丙吉,皆敬重武。

    武年八十余,神爵二年病卒。   

(节选《汉书·李广苏建传》)

  1. (1) 下列句中加下划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使者大喜,如惠语以单于    让:责备 B . 拜为典属国,中二千石      秩:有条理 C . 霍光其奏,免武官          寝:搁置不理 D . 以武著节老臣,令朔望,    朝:入朝
  2. (2) 下列选项中加下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 . 今足下还归,扬名匈奴       青,取之于蓝,而青 B . 陵泣下数行,与武决         请以剑舞,击沛公于坐 C . 不降,还,为典属国           设九宾于廷,臣敢上璧 D . 故二千石与计谋立宣帝     而蔺相如徒口舌为劳,而位居我上
  3. (3) 下列句中加下划线的词语与现代汉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 . 单于视左右而惊,谢汉使日:“武等实在。” B . 归家,赐钱人十万,复终身 C . 武来归明年 , 上官桀、子安与桑弘羊及燕王、盖主谋反 D . 卫将军张安世荐武明习故事
  4. (4) 下列对文段中人物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单于在匈奴和汉达成和议后,汉廷寻求苏武等人,还撒谎说苏武已死,直到汉使者使用计谋说收到大雁传书,才承认并道歉,可见单于的狡诈。 B . 李陵得知苏武将回汉,安排酒筵向苏武祝贺,起舞泪别的一番话,说明他对汉朝还有感情,对投降匈奴也深感羞愧,体现了他的懦弱和意志的不坚定。 C . 大将军霍光明知苏武的儿子参与了谋反,他属下主管刑狱的长史官又上书请求逮捕苏武,却置若罔闻,只免去了苏武的官职,可见他对苏武的敬重。 D . 苏武“强壮出”,出使时正当壮年,及同归故国时已是“须发尽白”,可见他以国家的利益为先,忠贞不渝,坚韧不拔,确实令人敬佩。
  5. (5) 请把下面课文中的文言句子翻泽成现代汉语。

    ①秦无亡矢遗镞之费,而天下诸侯已困矣。(《过秦论》)

    ②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师说》)

比较下列两组句子中划线字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①未尝离    ②是以区区不能

③不名节    ④愿陛下愍愚诚

A . ①②相同,③④不同 B . ①②相同,③④也相同 C . ①②不同,③④相同 D . ①②不同,③④也不同
文言文阅读。

    吴与弼,字子传,崇仁人。与弼年十九,见《伊洛渊源图》,慨然响慕,遂罢举子业,尽读四书、五经、洛闽诸录,不下楼者数年。中岁家贫,躬亲耕稼,非其义,一介不取。四方来学者,约己分少饮食,教诲不倦。

正统十一年,山西佥事何自学荐朝,请授文学高职。后御史涂谦复荐之,俱不出。尝叹曰:“宦官、释氏不除,而欲天下治平,难矣。”天顺元年,石亨欲引贤者为己重,谋大学士李贤,属草疏荐之。帝乃命贤草敕加束帛,遣行人曹隆,赐玺书,赍礼币,征与弼赴阙。比至,帝问贤曰:“与弼宜何官?”对曰:“宜以宫僚 , 侍太子讲学。”遂授左春坊左谕德,与弼疏辞。贤请赐召问,与馆次供具。于是召见文华殿,顾语曰:“闻处士义高,特行征聘,奚辞职为?”对曰:“臣草茅贱士,本无高行,陛下垂听虚声,又不幸有狗马疾。束帛造门 , 臣惭被异数 , 匍匐京师,今年六十八矣,实不能官也。”帝曰:“宫僚优闲,不必辞。”赐文绮酒牢,遣中使送馆次。顾谓贤曰:“此老非迂阔者,务令就职。”时帝眷遇良厚,而与弼辞力。又疏称:“学术荒陋,苟冒昧徇禄,必且旷官。”诏不许。乃请以白衣就邸舍,假读秘阁书。帝曰:“欲观秘书,勉受职耳。”命贤为谕意。与弼留京师二月,以疾笃请。贤请曲从放还,始终恩礼,光旷举。帝然之,赐敕慰劳,赍银币,复遣行人送还,命有司月给米二石。与弼归,上表谢,陈崇圣志、广圣学等十事。

成化五年卒,年七十九。所著《日录》,悉自言生平所得。

[注]①洛闽:洛学和闽学,代表人物分别为程颢兄弟和朱熹。②宫僚:太子属官。③异数:这里指皇帝给予的特殊优待。

  1. (1) 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帝乃命贤草敕加束帛        草敕:起草诏书。 B . 征与弼赴阙                赴阙:到朝廷来。 C . 束帛造门                  造门:装点门面。 D . 乃请以白衣就邸舍          白衣:无官职的士人
  2. (2) 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   )
    A . 中岁家贫                    而与弼辞 B . 请授文学高职                光旷举 C . 山西佥事何自学荐朝          谋大学士李贤 D . 贤请赐召问,与馆次供具      今年六十八矣
  3. (3) 下列对文中语句的解释,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 . 非其义,一介不取。/凡是他认为不正当的利益,丝毫不取。 B . 宦官、释氏不除,而欲天下治平,难矣。/宦官、佛教不除掉,却想要天下安定,难啊。 C . 闻处士义高,特行征聘,奚辞职为?/听说您正直清高,特地征召聘请,辞职有什么作为? D . 帝曰:“欲观秘书,勉受职耳。”/皇帝说:“(吴与弼)想要看宫廷珍藏的图书,就劝他就职吧。”
  4. (4) 下列的理解和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 . 吴与弼19岁时,受《伊洛渊源图》的影响,曾苦数年不下书楼。 B . 皇帝应何自学、涂谦的推荐,召吴与弼入京为官并对其礼遇甚厚。 C . 吴与弼不止一次以自己身体有病为由向皇帝提出辞官不做的请求。 D . 在吴与弼的来去问题上,李贤曾经多次向皇帝提出建议并被采纳。
一词多义

④绝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江河         动词,

秦王惊,自引而起,袖               动词,

远在域,不知死生                   形容词,

博闻强识,过于人                   动词,

余音袅袅,不如缕                   动词,

佛印类弥勒                         副词,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颜太初杂文序

司马光

天下之不尚儒久矣。今世之士大夫,发言必自称曰儒。儒者果何如哉?高冠博带、广袂之衣谓之儒邪?执简伏册、呻吟不息谓之儒耶?又况点墨濡翰、织制绮组之文以称儒,亦远矣。舍此勿言,至于西汉之公孙丞相、萧望之、张禹、孔光,东汉之欧阳歙、张酺、胡广,世之所谓大儒,果足以充之名乎?

鲁人颜太初,字醇之,常愤其然。读先王之书,不治章句,必求其理而已矣。既得其理,不徒诵之,以夸诳于人,必也蹈而行之。在其身与乡党无余,于外则不光。不光,先王之道犹蘙如也,乃求天下国家政理风俗之得失,为诗歌洎文以宣畅之。景祐初,青州牧有以荒淫放荡为事,慕嵇康、阮籍之为人,当时四方士大夫其无名教之 , 翕然效之,浸以成风。太初恶其为大乱风俗之本,作《东州逸党》诗以刺之。诗遂上闻,天子亟治牧罪。又有郓州牧怒属令之清直与己异者,诬以罪,榜掠死狱中。妻子弱不能自诉,太初素与令善,怜其冤死,作《哭友人》诗,牧亦坐是

于时或荐太初博学有文,诏用为国子监直讲。会有御史素不善太初者,上言太初狂狷,不可任学官。诏即行所至,改除河中府临晋主簿。太初为人,实宽良有治行 , 非狂人也。自临晋改应天府户曹,掌南京学,卒睢阳。旧制,判、司、簿、尉四考,无殿负 , 例为令录。虽愚懦昏耄无所取者,积以年数,必得之。而太初才识如此,举进士解褐近十年,卒不得脱判、司、簿、尉之列以终身,死时年四十余。噫,天丧儒者,使必至于大坏乎!将大吠怪,桀桀者必见锄也?何其仕与寿两穷如此?

世人见太初官职不能动人又其文多指讦有疵病者所恶闻虽得其文不甚重之故所弃失居多余止得其两卷。同州又得其所为《题名记》,今集而序之。前世之士身不显于时,而言立于后世者多矣。太初虽贱而夭,其文岂必不传?异日有见之者,观其《后车》诗,则不忘鉴戒矣:观其《逸党》诗,则礼义不坏矣;观其《哭友人》诗,则酷吏愧心矣;观其《同州题名记),则守长知弊政矣;現其《望仙驿记》,守长不事厨传矣。由是言之,为益岂不厚哉!

(选自《司马光集》)

【注释】①殿负:因欠国家赋税而考核为下等。

  1. (1)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发言必自称曰儒                       发言:发表意见。 B . 当时四方士大夫乐其无名教之         拘:束缚,拘束。 C . 牧亦坐是                           废:(被)罢免。 D . 实宽良有治行                         治行:政绩。
  2. (2)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 . 果足以充儒名乎//句读不知 B . 外则不光//此志不在小 C . 睢阳//从径道亡,归璧 D . 将犬吠怪//为巡船物色
  3. (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作者认为,对真正的儒者而言,读书不应雕章琢句,作文不应只追求辞藻华丽,而应抱着学以致用的目的,匡正时弊,有益社会的进步。 B . 颜太初考中进士后,担任过临晋主簿和应天府户曹。主簿是县令的属官,户曹是知府的属官。县令的上级是州牧。 C . 颜太初宽厚正直,才识过人,效法嵇康、阮籍,诗文讥刺时事,遭到利益集团的嫉恨排挤,终身仕途不顺,郁郁不得志。 D . 文章叙议结合。作者在记叙颜太初生平经历中,表达了欣赏的态度并寄寓深切同情;在评价颜太初诗文创作时,充分肯定了其作品的价值。
  4. (4) 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

    世 人 见 太 初 官 职 不 能 动 人 又 其 文 多 指 讦 有 疵 病 者 所 恶 闻 虽 得 其 文 不 甚 重 之 故 所 弃 失 居 多 余 止 得 其 两 卷

  5. (5)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①既得其理,不徒诵之,以夸诳于人,必也蹈而行之。

    ②前世之士身不显于时,而言立于后世者多矣。太初虽贱而夭,其文岂必不传?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周弘正,字思行,汝南安城人,晋光禄大夫周顗九世孙。周弘正幼孤,及弟周弘让、周弘直,俱为伯父侍中护军周舍所养。年十岁,通《老子》、《周易》,舍每与谈论,辄异之,曰:“观汝神情颖晤,清理警发,后世知名,当出吾右。”河东裴子野深相赏纳,请以女妻之。十五,召补国子生,仍于国学讲《周易》,诸生传习其义。以季春入学,孟冬应举,学司以其日浅,弗之许焉。博士到洽议曰:“周郎年未弱冠,便自讲一经,虽曰诸生,实堪师表,无俟策试。”起家梁太学博士。出为邺令,丁母忧去职。服阕 , 历曲阿、安吉令。普通中,初置司文义郎,直寿光省,以弘正为司义侍郎。时朝议迁都朝士家在荆州者皆不欲迁唯弘正与仆射王裒言于梁元帝曰若束脩以上诸士大夫微见古今者知帝王所都本无定处无所与疑至如黔首万姓,若未见舆驾入建邺,谓是列国诸王,未名天子。今宜赴百姓之心,从四海之望。”时荆陕人士咸云王、周皆是东人,志愿东下,恐非良计。周弘正面折之曰:“若东人劝东,谓为非计,君等西人欲西,岂成良策?”梁元帝乃大笑之,竟不还都。太建五年,授尚书右仆射,祭酒、中正如故。寻敕侍东宫讲《论语》、《孝经》。太子以弘正朝廷旧臣,德望素重,于是降情屈礼,横经请益,有师资之敬焉。周弘正特善玄言,兼明释典,虽硕学名僧,莫不请质疑滞。六年,卒于官,时年七十九。诏曰:“追远褒德,抑有恒规。故尚书右仆射、领国子祭酒、豫州大中正周弘正,识宇凝深,艺业通备,辞林义府,国老民宗,道映庠门 , 望高礼阁,卒然殂殒,朕用恻然。可赠侍中、中书监,丧事所须,量加资给。”便出临哭。谥曰简子。

(节选自《陈书·卷二十四·列传第十八》)

  1. (1)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 时朝议迁都/朝士家在荆州者/皆不欲迁/唯弘正与仆射王裒言于梁元帝曰/若束脩以上诸士大夫微见/古今者知帝王所都本无定处/无所与疑 B . 时朝议迁都朝士家/在荆州者皆不欲迁/唯弘正与仆射王裒言于梁元帝曰/若束脩以上诸士大夫微见古今者/知帝王所都本无定处/无所与疑 C . 时朝议迁都/朝士家在荆州者/皆不欲迁/唯弘正与仆射王裒言于梁元帝曰/若束脩以上诸士大夫微见古今者/知帝王所都本无定处/无所与疑 D . 时朝议迁都朝士家/在荆州者皆不欲迁/唯弘正与仆射王裒言于梁元帝曰/若束脩以上诸士大夫微见/古今者知帝王所都本无定处/无所与疑
  2. (2) 对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   )
    A . 舍每与谈论,辄之              异:认为……奇特 B . 后世知名,当出吾              右:上,古代以右为尊 C . 梁元帝乃大笑之,不还都        竟:竟然 D . 虽曰诸生,实堪师表,无策试    俟:等待
  3. (3) 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孟冬,又称小阳春,指每年冬季的第一个月,《礼记·月令》有记:“孟冬之月,日在尾。” B . 庠门指古代学校,又有一称为庠序,是培养教化之所,这里指周弘正的道德修养浸染学门。 C . 服阕,也叫服除,指守丧期满除服。阕,终了。官员的守丧期满,意味着是一次仕途上的新起点。 D . 《孝经》、《论语》、《诗经》、《春秋》、《南华经》、《尚书》、《周易》均中国古代儒家经典著作,包含于儒家十三经当中。
  4. (4)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周弘正天资聪慧,展现非凡才能。十岁时通读经典,受到伯父周舍的赞赏。裴子野也看重他的才学,于是将自己的女儿许配给他。十五岁时又被招补为国子生,讲学《周易》。 B . 周弘正学有所成,得到诸人认同。他在国学讲授经书时,诸生都争先传阅他的讲义。博士也肯定他的讲学方法,认为他虽然还是学生,但已经具备当老师的能力,无需再参加策试。 C . 周弘正德高望重,受到皇帝追赠。他生前为太子讲授儒家经典,太子心存感恩,对他以礼相待。同时也因通晓佛经,有很多名僧向他请教。去世后得到皇帝的追赠,赐予谥号简子。 D . 周弘正据理力争,主张迁都建邺。他考虑到帝王尊严和百姓心愿建议迁都,而荆陕人士以王裒、周弘正是作为东土人的身份主张迁都为由反对,几番争论之下,皇帝并没有同意迁都。
下列加点字词解释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 . 列坐其        次:地方   举地千里,至今强       治:社会安定

就砺则利        金:金属   小学而大遗               遗:赠送

B . 言一室之内    悟:感悟   木直绳                 中:合于

术业有专        攻:学习   使之西面事奏,功到今   施:延续

C . 况修短化      随:依附   以今日事势观之         第:只是

水也          能:善于   藉寇兵而盗粮           赍:付与

D . 乎大国之间    摄:夹处   固知死生为虚诞         一:把……看作一样

六艺经传皆习之  通:全面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矣 惑:糊涂

阅读下面的文言及诗歌材料,完成各题。

材料一:

自古受命及中兴之君,曷尝不得贤人君子与之共治天下者乎?及其得贤也,曾不出闾巷,岂幸相遇哉?上之人不求之耳。今天下尚未定,此特求贤之急时也。“孟公绰为赵、魏老则优,不可以为滕、薛大夫。”若必廉士而后可用,则齐桓其何以霸世!今天下得无有被褐怀玉而钓于渭滨者乎?又得无盗嫂受金而未遇无知者乎?二三子其佐我明仄陋,唯才是举,吾得而用之。

(建安十五年《求贤令》)

 材料二:

夫有行之士未必能进取,进取之士未必能有行也。陈平岂笃行,苏秦岂守信邪?而陈平定汉业, 苏秦济弱燕。由此言之,士有偏短,庸可废乎?有司明思此义,则士无遗滞,官无废业矣。”

(《三国志·魏志·武帝纪》)

材料三:

昔伊挚、傅说出于贱人,管仲,桓公贼也,皆用之以兴。萧何、曹参,县吏也,韩信、 陈平负污辱之名,有见笑之耻,卒能成就王业声著千载。吴起贪将,杀妻自信,散金求官,母死不归,然在魏,秦人不敢东向,在楚则三晋不敢南谋。今天下得无有至德之人放在民间,及果勇不顾,临敌力战;若文俗之吏,高才异质,或堪为将守;负辱之名,见笑之行,或不仁不孝而有治国用兵之术;其备举所知,勿有所遗。

(《三国志·魏志·武帝纪》)

材料四:

短歌行

曹操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当以慷,忧思难忘。

何以解忧?惟有杜康。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明明如月,何时可掇?

忧从中来,不可断绝。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阔谈䜩,心念旧恩。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山不厌高,海不厌深。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注】曹操曾先后在建安十五年、十九年、二十三年三次下达过求贤令,即上文的材料一二三。

  1. (1) 文中加点字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 . 二三子其佐我明仄陋,唯才是举     扬: 选拔 B . 陈平岂行                         笃: 忠厚 老实 C . 越陌度 , 枉用相存。               阡:东西向的田间小路 D . 其备举所知,勿有所遗               遗: 遗漏
  2. (2) 与例句加点词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 榆柳后檐

    A . 在楚则三晋不敢 B . 栗深林兮层巅 C . 由此言之,士有偏 D . 瑟吹笙
  3. (3) 下列各项中,对选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
    A . “行”是古代诗歌的一种体裁,《短歌行》本是古乐曲的名称,属汉乐府旧题。曹操的《短歌行》虽然借用了乐府旧题,抒发的却是自我的情感。 B . 《短歌行》用单纯的四言节奏,语气变化不大,但无单调之感,读起来铿锵有力,透露着诗人的坚定意志和雄心壮志。 C . 前三个材料表达了曹操愿求更多的“贤人君子”和他一起“共治天下”的政治决心,《短歌行》也表达了他求贤若渴的思想感情和统一天下的雄心壮志。 D . 曹操对人才的选用,“唯才是举,得而用之”,材料三中伊挚、管仲、韩信等的例子很好的证明了材料二中“夫有行之士未必能进取,进取之士未必能有行也”的观点。
  4. (4) 材料一与材料四在表明作者写作意图的方式上有什么不同?请作简要分析。
  5. (5) 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若必廉士而后可用,则齐桓其何以霸世!

    ②今天下得无有至德之人放在民间,及果勇不顾,临敌力战。

文言文阅读,完成各题。

弘玄先生自序赞

[明]归有光

赞曰:弘玄先生老而贫,日以著述为事;出无舆从,一童子挟书自随,步履如飞。间以所序生平示予者如此,可以知其志之所存矣。先生以国子上舍生倅霍邑、夷陵。今世为官,耻不出进士,不肯为尽力。人亦以非进士待之,虽有志,终不获见。故予复述先生为两州之迹,其志有足悲者。使为进士,岂非世之所称才贤者哉?

初,山西旱饥,命先生赈河东芮、陆、猗三十州县,使一武官辇致银数万两。而怀仁王府禄米久逋,王使人篡入府,已剖鞘出银。先生使人言曰:“天子怜晋人饥,故空帑藏以活之。今民旦暮死,王奈何取以为己奉?即天子闻,王何以处?”王大惭惧,完鞘还武官。至,则出银堆排桌上,吏两旁立,称停裹纸,各书其人姓名,一不涉手,以次俵散。民欢呼歌舞,晋人以苏。敕下行省,有羊酒文绮之赐。

王府在霍城中,宗室常数百人来索禄米。乘垣骑危,呼曰:“今日不得米,饥死矣。”先生与之言,气和而刚。诸仪宾或曰:“判官言是也。盍少去,待司符下,给我米矣。”宗室皆曰“然”,相牵携而去。霍有荒田三千余顷,岁责逋赋里甲。先生发庾栗千石,予里甲代耕,岁大熟,收麦数千。监司诟之曰;“若何等官也,遂自擅命发廪耶?”然而钩考籍记甚明,不能加罪也。至今霍无逋赋,且人得私其赢以为利焉。

夷陵三四月多火灾。火发,有类若乌者,群飞街火至他屋,处处皆焚。先生夜梦一人,白袍乌巾,翘右足,旁有一人言曰:“此白将军也。”旦日,民列状请建火神庙。先生曰:“吾夜梦,乃秦武安君耳。”先是,州有四绰楔 , 通衢四出,皆已燔。先生建三重楼,设钟簴楼中,为武安君像而祀之,火患遂息。楼上望西陵石鼻天柱诸山层峦叠巘如翠屏李太白所谓巫山夹青天者可以凭槛得之而飞帆荡浆出没于莲沱漩岛之间极荆楚之胜观矣。秭归治楚台山上。久雨,水坏石土,危域欲坠,议欲迁州。先生时摄守,为之刊山麓,决沮洳波沟纵横而出之水,工费而人不疲,州遂不迁。

《白将军楼》《归州街渠记》,皆先生自为文。

(选自《震川先生集》,有删改)

【注释】①弘玄先生:姓秦,名云,字起和,曾任霍州判官、夷陵州判。②上舍生:太学生的一种,可以不用通过科举考试进入职场。③仪宾:明代称亲王、郡王的女婿。④绰楔:官署牌坊。

  1. (1) 对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出无舆从            舆从:车马随从 B . 而怀仁王府禄米久     逋:拖欠 C . 天子闻,王何以处   即:即使 D . 工费而人不         疲:懈怠
  2. (2)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 . 先生国子上舍生倅霍邑、夷陵   吾道一贯之 B . 有羊酒文绮赐                巫医乐师百工 C . 先生之言                    况吾子渔樵于江渚之上 D . 为武安君像祀之               子路拱
  3. (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弘玄先生因非进士出身而入仕,只担任副官,不被人重视,因此他的志向有值得悲叹的地方。作者认为假如弘玄先生是进士,世人就会称赞他有才华、有贤德。 B . 怀仁王挪赈灾银两为俸禄,弘玄据理力争,使其又惭愧又害怕;面对索要禄米的宗室,弘玄先生语气平和刚强,宗室最终离开,显现弘玄先生不畏强权的魄力。 C . 因鸟衔火到处焚烧,夷陵三四月间多火灾。百姓深受其苦,于是上书请求修建火神庙。弘玄先生梦到白起将军后,建楼造像来祭祀他,火患就此停息。 D . 发放赈灾银两,公开透明;处置荒田,考核登记十分清楚,尽管擅发官仓,却不能加他罪名;治理秭归水患,保得州城不迁;这些都体现了弘玄先生的担当。
  4. (4) 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 楼上望西陵石鼻天柱/诸山层峦叠巘如翠屏/李太白所谓巫山夹青天者/可以凭槛得之/而飞帆荡浆/出没于莲沱漩岛之间/极荆楚之胜观矣。 B . 楼上望西陵石鼻天柱诸山/层峦叠巘如翠屏/李太白所谓巫山夹青天者/可以凭槛得之/而飞帆荡桨/出没于莲沱漩岛之间/极荆楚之胜观矣。 C . 楼上望西陵石鼻天柱诸山/层峦叠巘如翠屏/李太白所谓巫山夹青天者/可以凭槛得之/而飞帆荡桨出没/于莲沱漩岛之间/极荆楚之胜观矣。 D . 楼上望西陵石鼻天柱诸山/层峦叠巘/如翠屏/李太白所谓巫山夹青天者/可以凭槛得之/而飞帆荡桨出没于莲沱漩岛之间/极荆楚之胜观矣。
  5. (5)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①天子怜晋人饥,故空帑藏以活之。

    ②先生发庾粟千石,予里甲代耕,岁大熟,收麦数千。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片段,完成各题。

臣窃观自古人主,享国日久,无至诚恻怛忧天下之心,虽无暴政虐刑加于百姓,而天下未尝不乱。盖夫天下至大器也,非大明法度,不足以维持;非众建贤才,不足以保守。苟无至诚恻怛忧天下之心,则不能询考贤才,讲求法度。贤才不用,法度不修,偷假岁月,则幸或可以无他,旷日持久,则未尝不终于大乱。

以臣所见,方今朝廷之位,未可谓能得贤才,政事所施,未可谓能合法度。官乱于上,民贫于下,风俗日以薄,才力日以困穷,而陛下高居深拱,未尝有询考讲求之意。此臣所以窃为陛下计,而不能无慨然者也。以古今,则天下安危治乱,尚可以有为。有为之时,莫急于今日。过今日,则臣恐亦有无所及之悔矣。然则以至诚询考而众建贤才,以至诚讲求而大明法度,陛下今日其可以不汲汲乎?《书》曰:“若药不瞑眩,厥疾弗。”臣愿陛下以终身之狼疾为忧,而不以一日之瞑眩为苦。

臣既蒙陛下采 , 使备从官,朝廷治乱安危,臣实其荣辱。此臣所以不敢避进越之罪而忘尽规之义。

(选自王安石《上时政疏》,有删改)

  1. (1)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 以古今 准:衡量 B . 厥疾弗    瘳:痊愈 C . 臣既蒙陛下采    擢:提拔 D . 臣实其荣辱    预:预测
  2. (2)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贤才不用,法度不修,偷假岁月,则幸或可以无他。

    ②此臣所以不敢避进越之罪而忘尽规之义。

  3. (3) 王安石在此奏疏中陈述变法革新的主张,其中提到了哪些与变法有关的内容?
下列加点字的词类活用不相同的一项是(     )
A . 三子出,曾皙      君子之德      觚不 , 觚哉!觚哉 B . , 友谅        举而教不能     唯上知与下不移 C . 食,足兵,民信之矣   由也兼人,故退之   杀鸡为黍而 D . 尧舜其犹诸       之而无憾      而恶衣恶食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