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史 知识点题库

日本学者宫崎市定在《东洋近代史》中说:“中国宋代实现了社会经济的跃进、都市的发达、知识的普及,与欧洲文艺复兴现象比较,应该理解为并行和等值的发展,因而宋代是十足的‘东方的文艺复兴时代’。”该学者得出此观点的依据不可能有(   )
A . 宋代理学兴盛,儒学再次复兴 B . 宋代文学作品世俗化特点显著 C . 宋代科技发展显著,成果斐然 D . 宋代绘画强调个性,追求意趣
唐朝在均田制基础上实行府兵制,府兵农忙时生产,农闲时操练。府兵卫士二十一岁入军,六十岁免役。他们参战的武器、马匹、粮食均需自备,全国都有负责府兵选拔训练的折冲府。这一制度(   )
A . 具有“兵农合一”的特征 B . 练就了专业的军事队伍 C . 阻碍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D . 易于形成地方割据势力
汉字是上古时期世界上各大文字体系中唯一传承至今的表意文字。以下对于汉字发展表述正确的是(   )
A . 汉字的演变经历了符号——金文——甲骨文——籀文——隶书 B . 秦始皇以书写简便的隶书推行“书同文字” C . 魏晋南北朝时期汉字发展为自觉的书法艺术 D . 明代书法追求“有意无法”的个性化创造
1965年,研究人员在云南省元谋县上那蚌村挖掘到两颗古人类门齿化石。经地磁仪器测定,其生活年代距今约170万年。元谋人的发现可以实证(   )
A . 中国是远古人类的重要起源地 B . 远古人类起源于中国 C . 中国有170万年的文明史 D . 云南是中华民族的摇篮
陆九渊认为:“虽然本心即理,心中之理本无少欠,但由于气禀物欲的遮蔽,需要用功夫洗涤刮磨;人心有病,须是剥落,剥落得一番,即一番清明……须剥落得净尽方是。”其“剥落”的方式是(   )
A . 向内探索 B . 格物致知 C . 向外探索 D . 内外探索
唐末,宰相裴垍改革赋税制度,藩镇治所所在州停止向中央“上供”赋税,全部改为“留使”作藩镇的经费。除治所州郡“留使”不足约定数额时由其予以补足外,藩镇所辖其他州郡的赋税则主要上交给中央。这一做法(   )
A . 加强了中央财政实力 B . 促进商品经济的发展 C . 加剧了藩镇割据局面 D . 减轻了其他州郡负担
汉初,诸侯国与中央汉朝同制,所封诸侯掌治其国,“皆令自置吏,得赋敛”,侯国丞相更是位高权重;但近年考古发现,汉宣帝时所封海昏国所设相仅属朝廷委派的官员,与列侯无臣属关系,且官秩如一般的县令、县长。这一变化表明(   )
A . 郡国并行制度势在必行 B . 中央的集权化趋势明显加强 C . 中央地方权力之争激烈       D . 地方分裂割据隐患得以根除
图2反映唐代(   )

图2 唐代墓葬出土的波斯、阿拉伯、东罗马金银币图

A . 货币体系多元 B . 中外经济贸易繁荣 C . 朝贡贸易发达 D . 重农抑商政策松弛
学者苏秉琦提出“满天星斗说”,认为在距今6000年左右,从辽西到良渚,中华大地的文明火花如满天星斗一样璀璨……诸文化之间的互动和交流也越来越频繁,越来越密切,逐渐形成了一个“相互作用圏”,又叫做“最初的中国”。由此可见,中国早期文明(   ) 
A . 形成部落联盟 B . 呈现多元一体 C . 生产力发达 D . 阶级分化明显
唐朝某一时期,“先计州县每岁所应费用及上供之数而赋于人,量出以制入。户无主客,以现居为簿,人无丁中,以贫富为差。为行商者,在所州县税三十之一”。这一政策的实施(    ) 
A . 增强了政府对土地的控制 B . 缩小了征税对象和征税项目 C . 适应了土地制度变化的趋势 D . 实行人丁财产并重的征税标准
元代在西南地区实行土司制度。明代开始废土司实行流官统治的做法。雍正年间,在西南地区大规模“改土归流”;乾隆时期,大部分土司被废,改为流官统治。这反映了(    )
A . 中央集权的强化 B . 西南军务的繁重 C . 民族融合的加强 D . 统治疆域的扩大
山东西南部的济宁是明清时运河沿岸的中心城市,四方“莫不以此为百货转运起点;工商业之盛甲于全省”;“及粮运改道,河道废弛,津浦(铁路)通车”,济宁“顿见停滞,不复如昔”,由直隶州降为济宁县,在山东乃至全国经济层次体系中迅速向边缘位置滑落。导致济宁地位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
A . 新兴产业结构的变迁 B . 海外贸易新格局形成 C . 政治中心职能的丧失 D . 新式交通方式的出现
中国古代农民创造了一种水利技术,从山地水源开凿暗渠,沿渠每隔一定距离挖有竖井,当暗渠流经农田时再由明渠引出地面,用于灌溉。这种水利技术创造于(   )
A . 四川地区 B . 关中地区 C . 岭南地区 D . 新疆地区
宋代土地买卖契约的基本格式相似,以下是其中一份。该契约可表明宋代(   )

A . 土地经营理念发生变化 B . 土地所有权变更规范化 C . 租佃制程序趋向简约化 D . 政府支持土地买卖行为
春秋时期的老子提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追求天人合一。战国时期,庄子提出:“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进一步阐述了天人合一的思想,据此表明天人合一思想(   )
A . 封禁迷信思想逐渐泛滥成灾 B . 沉迷于思辨的主观唯心主义 C . 重视严密逻辑推理的唯物史观 D . 建立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关系
在五千年历史长河中,中华文化吸收异国他邦的文化,与此同时,中华文化也不断向外辐射和传播,促进世界文明的发展。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古代《周易》载“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做人不可不讲正气、气节;认为“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尚书》主张“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孔子把为真理、为国家、为民族牺牲视为最大的“仁”,即所谓“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同时孔子强调“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北宋范仲淹发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感叹,南宋文天祥留下了“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千古名句。经过长期的历史发展,儒家的仁、义、礼、智、信诸原则成为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

——朱西周《中华民族精神的历史演变与时代价值》

材料二

    公元前后,佛教东来,开异族文化侵入之端。五胡乱华,露异族入主中国之兆。然二者虽促成政治、社会、宗教、哲学各方面之骚动与进步,而未曾引起政治思想之转变。盖佛教为宗教而非政治思想,其消极出世之人生观又适与老庄思想有相近之处,其不能对政治思想有所贡献,亦意中事。至于晋代乱华之诸朝,其文化均低,占据中原以后,文化则自动“用夏变夷”。明清海通之后,欧洲文明随传教士而播于中土。加以闭关自守之局即破,昔日大一统之“天下”突然变为世界上列国之一。而积弱之余,更屡为外国所侵侮。如此空前之剧变,自不免激起之革命。

——萧公权《中国政治思想史》

材料三

    在从500年至1500年这一时期的大部分时间中,西方是欧亚大陆的不发达地区。我们已看到,这种不发达与中国的发达比较起来,证明是一种优势,因为中国的发达起了使自身的发展速度放慢的作用。中国人享有高度发展的文化、先进的工艺、大规模的商业、以功绩为基础的有效的官僚机构以及提供社会凝聚力和思想理论基础的儒家信仰。中国人很自然地认为他们的文明优于其他任何文明,并认为外国人是“野蛮人”。这种态度虽然是可理解的,但却使中国人在一个巨变的时代没有发生变化。相形之下,西欧人拿来中国的一些发明,充分发挥这些发明的潜能,并将它们用于海外扩张。这种扩张反过来又引发更多的技术进步和制度变化。最终结果是中世纪文明转变为现代文明,而欧洲人则成为先驱者和受惠者。这一模式表明,历史的发展并不像通常所说的“一事成功百事顺”,人类学家们将此称为“受到阻滞的领先的法则”。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本内涵及其核心思想。
  2.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外来思想传入中国时呈现出哪些特点。分析外来文化的传入给中国带来了哪些影响?
  3. (3) 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公元500年至1500年间中国文明在哪些方面优于世界文明?材料中“最终结果是中世纪文明转变为现代文明,欧洲人则成为先驱者和受惠者”对于中国今天的发展有什么启示?
秦统一后在岭南设立桂林郡、象郡和南海郡,拆毁战国时期各国所建的城郭,决通雍阻河道的堤防,拆除关隘险阻。秦始皇多次到各地巡游,并在许多地方立碑。这些措施旨在(   )
A . 促进农耕文明发展 B . 解决国家边患问题 C . 增进国家的认同感 D . 建立大一统的国家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秦汉时代的赋役,大致包括田赋、人头税和徭役。唐前期实行“以丁为本”的租庸调制,只以成年男子作为赋役对象,允许以“庸”代役,即缴纳一定的绢布代替服役;后改行两税法,以国家财政支出确定赋税总额,然后将其分解到各地,按田亩征收地税,按人丁、资产征收户税,分夏、秋两次征收。明朝后期,张居正推行一条鞭法,实行赋役合并、一概折银。清康熙五十一年规定以前一年的丁银作为定额,不再增加,称“盛世滋丁,永不加赋”,雍正帝将这笔丁银分摊到田赋中,称“摊丁入亩”。从此,存在了约2000年的人头税彻底废除,国家对百姓的人身控制进一步减弱。

——摘编自普通高中历史教科书(试教)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1. (1)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赋役制度演变的特点。
  2. (2)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中国古代赋役制度变化的影响。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宋应星(1587-1666),字长庚,明代江西奉新人。他是我国科技史上的奇才,也是一位很有思想的哲人,学问渊博,著作丰富,由于“离经叛道”,以致在专制腐败的封建社会得不到应有的重视。宋应星自幼机敏过人,饱读《四书》《五经》,又读了诸子百家、天文地理、农业工艺等方面书籍,为以后的写作打下坚实基础。他连续六次参加会试,都名落孙山,会试的失意,使他对科举制度彻底绝望,从而义无反顾地投身科技事业。1637年,年过半百的宋应星全面搜集整理传统农业、手工业技术,终于刊刻并发表了他一生中最伟大的著作《天工开物》。该书是我国文化遗产中最优秀的工农业科技史籍之一,在世界科技史上举足轻重,被翻译为多国文字出版,服务于全世界人民。

——摘编自聂朋《宋应星与〈天工开物〉》

  1. (1)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宋应星投身科技事业的原因。
  2. (2)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宋应星取得科技成果的意义。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选举制度,在三代以前,是与世袭并行的。之后,由于上级的腐化和下级的进步,主持国政者,为求政治整饬起见,不得不逐渐引用下级分子。乡间的贤能,渐有升于朝廷的机会。汉代的用人,是比较没有什么阶级之见的。汉初,官吏的来源主要有两个:一是按军功爵位的高低,选任各级官吏,二是——选自郎官,即郎中令属下的中邮、侍郎、郎中、议郎等。郎官的职责是守卫宫殿和做皇帝随从,如果经过一段时间,中央或地方官有缺额,即可由郎官中选用。到武帝时,采纳董仲舒的建议,令郡国每年举孝、廉各一人。除孝廉一科为察举取士的主要科目外,武帝还不定期设立茂才、贤良方正、文学等科,以广泛地吸收地主阶级优秀人才,并于元朔五年(前124年)在长安设立太学。

——摘编自吕思勉《中国通史》、晁福林《中国古代史》(上)

材料二:隋唐开始的科举始终将儒家经典作为考试的主要内容。……自隋唐以后,各代“大小之官,悉听变部;”……可以说,科举制是封建社会的“平民政治”。这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皇族及豪强宗法势力对于政治权力的垄断,促进了社会的良性流动,从而扩大了统治阶级政治统治的合法性基础。

——《浅谈科举制度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1. (1) 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概括西汉武帝和唐朝官员选拔制度及其影响。
  2. (2)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汉武帝时期还采取哪些巩固和发展大一统国家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