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明起源至秦汉时期 知识点题库

从甲骨的刻符、青铜器的铭文到笔画详备的楷书,缀连成一幅生动的文字史画卷。观察如表,得出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

楷体汉字

甲骨文

A . 楷体汉字形态由甲骨文演化而来 B . 楷体汉字笔画详备,结构形体严整 C . 甲骨文字是不可识读的刻画符号 D . 甲骨文具有现今文字的某些特征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自古以来注重救灾制度的建设,蠲免税赋就是重要的措施之一。唐以前并没有固定的蠲免标准,唐以后规定趋于详细  唐时救济区域多在京师,而对于偏远的岭南一带所占比例甚少。隋唐时还出现了义仓制度,宋代又出现了社仓制度。道光年间,西方社会的救荒济贫思想与中国传统救荒理论相融合,产生了一些新的救灾制度。比如官方单纯的救济演变为更注重对灾民进行生产技能的培训。在政府救助的同时,往往鼓励民间富户捐献,很大程度上补充甚至部分取代了政府在灾荒救济中的角色与地位。

——摘编白李军《我国古代救灾制度的演变特征》

材料二  在英国减灾救灾机制中,首相是减灾救灾管理体制的最高行政官,而协调和决策的最高机构为内阁紧急应变小组。在政府减灾救灾中实行分权化和多元化管理,鼓励多部门参与和协作。英国的新闻媒体非常发达,并具有很强的独立性与专业性,在灾害信息传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英国政府高度重视与民问公益组织在减灾救灾事务上的合作,非政府组织是政府之外公共应急资源的筹集者,它们可以广泛动员政府财政体系之外的社会公益资源来向危机受害者提供援助,有效弥补政府的资源短缺。

 ——摘编自孔新峰《英国减灾救灾社会参与机制分析》

  1. (1) 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救灾制度的措施,并简要分析其原因。
  2. (2)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英国在救灾制度建设上与中国古代的共同特点,概述二者在国家治理中所体现的历史价值。
《礼记》说“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三字经》说“夏传子,家天下”;《史记》载“汤崩,太子太丁未立而卒,于是乃立太丁之弟外丙,是为帝外丙。帝外丙即位二年崩,立外丙之弟中壬,是为帝中壬”。这说明,中国早期国家制度明显受到下列哪一因素的影响(    )
A . 禅让制 B . 宗族血缘关系 C . 分封制 D . 君主专制
商周时期,玉器主要服务于礼仪活动。孔子提出“君子比德于玉”,玉有五德、九德、十一德等学说应运而生,佩玉替代礼玉成为“风潮”。这表明(   )
A . 儒家正统地位确立 B . 礼乐制度逐渐完善 C . 崇德重教渐入人心 D . 玉器制造技术成熟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由孔子开创的儒家学派,宣传“仁者爱人”“克己复礼”,以中庸辩证为思想方法,重血亲人伦,重现世事功,重实践理性,重道德修养。……守旧而又维新,复古而又开明,这样一种二重性的立场,使得儒家学说能够在维护礼教伦常的前提下,一手伸向过去,一手指向未来,在正在消逝的贵族分封制宗法社会和兴起的大一统国家之间架起了桥梁。

——张岱年、方克立主编《中国文化概论》(摘要)

材料二   儒者三纲之说,为一切道德、政治之大原。君为臣纲,则民于君为附属品,而无独立自主之人格矣;父为子纲,则子于父为附属品,而无独立自主之人格矣;夫为妻纲,则妻于夫为附属品,而无独立自主之人格矣。率天下之男女,为臣、为子、为妻,而不见有一独立自主之人格者,三纲之说为之也。缘此而生金科玉律之道德名词,曰忠、曰孝、曰节,皆非推己及人之主人道德,而为以己属人之奴隶道德也。

——陈独秀

  1. (1) 结合材料一及所学知识,指出儒家学派的核心价值观,结合史实说明汉代新儒学是如何“一手伸向过去,一手指向未来”的?
  2. (2) 材料一和材料二对儒家学派的认识有何异同点,结合所学知识评析陈独秀的思想观点。
历史记载,中国在公元后的两个世纪里多次出现遍传南北的大瘟疫,死人无数。在此背景下,出现了“实为中国医学史上划时代的作品”。这部作品应该是(   )
A . 《黄帝内经》 B . 《伤寒杂病论》 C . 《千金方》 D . 《本草纲目》
《汉书·百官公卿表》载:“大率十里一亭,亭有亭长;十亭一乡,乡有三老,有秩、啬夫、游徼……皆秦制也。”材料中的“秦制”是指
A . 三公九卿制 B . 法律制度 C . 中央集权制 D . 皇帝制度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秦孝公以商鞅为左庶长,施变法。“为田开阡陌封疆”、“民有二男以上不分异者,倍其赋”“令民父子兄弟同室内息者为禁”。商鞅变法从阶级结构、政治文化、外部环境三个方面推动了社会转型。

——摘编自何彬《社会转型视角下的商鞅变法》

材料二:对孝文帝汉化的问题,史学界存在着不同的观点

观点一 拓跋宏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也是唯一自觉的、坚定的比较彻底地推行少数民族统治者。他的以封建化为实质的汉化,是一种使少数民族文明化的进步的历史运动。
观点二 孝文帝的汉化学来的主要是汉人的繁褥腐朽,吸收的多是汉文化的糟粕,丢掉的却是拓跋族的勇武质朴的特点和长处,因此是迁腐的汉化。

——摘编自景有泉《近年来北魏孝文帝改革研究综述》

  1. (1) 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商鞅在社会习俗方面的改革措施,并分析商鞅变法是如何推动社会转型的。
  2.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孝文帝汉化问题的认识。
中国历代中央政府都重视加强对地方的管理,各个时期所采取的政策不同,效果也各有千秋。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秦)郡县官吏统统由享受俸禄的职业官僚担任,任免权集中于中央。……郡守掌行政,郡尉掌军事,郡监御史掌监察。……郡县官必须服从朝廷的统一调动。官员调任官职,不得携带旧部属吏。每年正月“大课”,中央考课郡守,郡守考课县令长。

——摘编自李治安《唐宋元明清中央与地方关系研究》

材料二  刘邦建立汉家帝业一方面必须“承秦”,包括承秦之制;另一方面又必须尊重东方社会之习俗,特别是楚、齐、赵人之俗。

——摘编自陈苏镇《〈春秋〉与“汉道”:两汉政治与政治文化研究》

  1. (1) 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秦朝郡县制度的主要内容和特点。
  2. (2) 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刘邦在地方制度上是如何兼顾秦和东方习俗的?有何影响?
  3. (3) 综合上述材料,谈谈我国如何处理中央与地方的关系。
孔子盛赞舜"恭已正南面"实现了"无为而治"老子建议统治者"道常无为而无不为。候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商喉则提出"有道之国,治不听君,民不从官。"由此可见传统文(    )
A . 核心在于无为 B . 重视规则和秩序 C . 热衷于复古路径 D . 强调要顺应自然
如表是西汉皇帝颁布“罪已诏”情况统计表(部分)。据此推断,影响西汉皇帝颁布“罪已诏”的思想因素应是    (     )

皇帝

下诏次数

下诏原因

史料来源

武帝

1

总结失政

《汉书·西域传下》

宣帝

2

地震;总结失政

《汉书·宣帝纪》

元帝

5

地震、日食;总结失政

《汉书·元帝纪》

成帝

4

地震、日食;总结失政

《汉书.成帝纪》

A . “春秋大一统" B . “独尊儒术” C . “天人感应” D . “三纲五常
在先秦儒家的相关文献里,“义”字被反复提及。孔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孟子说:“无礼义,则天下乱。”荀子称:“故用国者,义立而王。”这表明先秦儒家(    )
A . 反对百姓追求物质利益 B . 认为“义”是最高道德 C . 主张明辨社会等级界限 D . 重视社会道德的构建
清华大学教授刘桂生指出,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其用意只在于确立儒学在官 学与朝廷政治中的地位,不许其他学派分沾。读书人若要研究,尽可自便,只是不能用来猎 取功名富贵。他认为汉代(   )
A . 中央的权威遭到严重挑战 B . 包容诸子百家的学术思想 C . 百家争鸣具有强大生命力 D . 推行独尊一统的文化政策
下表为不同史籍关于汉景帝时期部分匈奴人入附受封的记载。对此记载解读较为合理的是(   )

姓名

封爵

《汉书》所载户数

《史记》所载户数

于军

安陵侯

一千五百五十户

一千五百一十七户

李隆强

遒侯

五千五百七十户

五千五百六十九户

徐卢

容城侯

七百户

七百户

仆黥

易侯

一千一百一十户

未载

范代

范阳靖侯

六千二百户

六千一百九十七户

A . 《史记》成书早于《汉书》,因此所载更为可信 B . 《汉书》反映民间意志,记载内容应与其他文献相互印证 C . 历史事实应立足文献,坚持用材料说话,更应多方证实 D . 文献是主观的,历史是客观的,解读文献既要尊重史料又要主观臆断
甘肃武威的东汉早期墓葬中,出土了与内科、外科、妇科等相关的医学处方书籍。其中记载了三十余例处方,还有药物近百种,以及病状、投药方法、服药时间、禁忌等。这说明东汉早期(    )
A . 已建立较完整的医疗体系 B . 比较重视各种疾病的预防 C . 中医学理论基础得以奠定 D . 中医学已积累了一定经验
公元前221年,嬴政统一天下,确立了“天下之事无大小,皆决于上”的规制。这反映秦朝的政治制度是(   )
A . 皇帝制度 B . 三公九卿制         C . 郡县制度 D . 统一度量衡
《后汉书》记述,刘秀“王莽天凤中,乃之长安,受《尚书》”,后“数引公卿郎将,讲论经理,夜分乃寐”;汉明帝“学道九载”“通明经义,观览古今”。这类记述可以说明(   )
A . 儒家思想正统地位开始确立 B . 统治者利用政权干预思想演变 C . 西汉历代帝王对儒学的重视 D . 儒家思想适应当时的政治需求
在五千年历史长河中,中华文化吸收异国他邦的文化,与此同时,中华文化也不断向外辐射和传播,促进世界文明的发展。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古代《周易》载“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做人不可不讲正气、气节;认为“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尚书》主张“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孔子把为真理、为国家、为民族牺牲视为最大的“仁”,即所谓“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同时孔子强调“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北宋范仲淹发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感叹,南宋文天祥留下了“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千古名句。经过长期的历史发展,儒家的仁、义、礼、智、信诸原则成为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

——朱西周《中华民族精神的历史演变与时代价值》

材料二

    公元前后,佛教东来,开异族文化侵入之端。五胡乱华,露异族入主中国之兆。然二者虽促成政治、社会、宗教、哲学各方面之骚动与进步,而未曾引起政治思想之转变。盖佛教为宗教而非政治思想,其消极出世之人生观又适与老庄思想有相近之处,其不能对政治思想有所贡献,亦意中事。至于晋代乱华之诸朝,其文化均低,占据中原以后,文化则自动“用夏变夷”。明清海通之后,欧洲文明随传教士而播于中土。加以闭关自守之局即破,昔日大一统之“天下”突然变为世界上列国之一。而积弱之余,更屡为外国所侵侮。如此空前之剧变,自不免激起之革命。

——萧公权《中国政治思想史》

材料三

    在从500年至1500年这一时期的大部分时间中,西方是欧亚大陆的不发达地区。我们已看到,这种不发达与中国的发达比较起来,证明是一种优势,因为中国的发达起了使自身的发展速度放慢的作用。中国人享有高度发展的文化、先进的工艺、大规模的商业、以功绩为基础的有效的官僚机构以及提供社会凝聚力和思想理论基础的儒家信仰。中国人很自然地认为他们的文明优于其他任何文明,并认为外国人是“野蛮人”。这种态度虽然是可理解的,但却使中国人在一个巨变的时代没有发生变化。相形之下,西欧人拿来中国的一些发明,充分发挥这些发明的潜能,并将它们用于海外扩张。这种扩张反过来又引发更多的技术进步和制度变化。最终结果是中世纪文明转变为现代文明,而欧洲人则成为先驱者和受惠者。这一模式表明,历史的发展并不像通常所说的“一事成功百事顺”,人类学家们将此称为“受到阻滞的领先的法则”。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本内涵及其核心思想。
  2.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外来思想传入中国时呈现出哪些特点。分析外来文化的传入给中国带来了哪些影响?
  3. (3) 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公元500年至1500年间中国文明在哪些方面优于世界文明?材料中“最终结果是中世纪文明转变为现代文明,欧洲人则成为先驱者和受惠者”对于中国今天的发展有什么启示?
战国时期士人“择木而栖”的现象非常普遍。如卫国的商鞅先后在魏国、秦国任要职;齐国的邹衍成为燕昭王之师;吴起一生中曾在鲁、魏和楚等国为官,每当遭到诬陷,便另投明主。这种现象客观上(    )
A . 强化了“家国一体”的观念 B . 反映君主专制体制弊端严重 C . 促进了诸侯国之间和平交往 D . 推动了百家争鸣的深入开展
根据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发展的线索,示意图中的"?"应是(    ) 

 

A . 郡国并行 B . 刺史 C . 中外朝制 D . 察举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