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 知识点题库

据学者考订,商朝产生了17代30位王,多为兄终弟及;而西周产生了11代12位王。这反映出(    )
A . 禅让制度的长期影响 B . 王位继承方式的变化 C . 君主寿命的时代差异 D . 血缘纽带关系弱化
古代中国历届中央政府都重视对地方的管理,各个时期所采取的措施既有继承也有创新。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图片_x0020_100002

材料二:新朝代(西汉)首先遇到的第一个大问题是帝国跨地过广,不能全部由中央集体管制,于是采取了一种“斑马式”的省级组织。

——黄仁宇《中国大历史》

图片_x0020_100003

材料三:行省虽然拥有经济、军事、行政等权力,但这些权力都是元廷让渡给地方的,最终的决定权还操控在中央的手中,因此行省权力大而不专,这决定了它只能为朝廷集权服务。而行省行政区划中采取犬牙交错的划分原则,又从客观上瓦解了地方割据的地理条件。

——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1. (1) 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分封制在对象、空间分布等有何特点。
  2. (2) “斑马式”的省级组织是什么制度?汉武帝为克服这一制度的弊端采取了怎样的措施?有何积极意义。
  3. (3) 依据材料,概括元朝施行行省制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影响。
商代,“王”与侯、伯等称谓一样,同是方国首领的称号,意为一方君长。周王称“天子”,是“天下共主”,并形成“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的格局。这表明西周(    )
A . 王权与神权开始结合 B . 王权比商代得到一定加强 C . 地方诸侯的离心力消除 D . 依靠血缘关系难以维系统治
【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周初分封以后,周朝将国家分为一系列政治单元,包括王畿和被分封的各诸侯国。在每个单元中,又有国与野之别。被封者率本族族人到达封地后,要建立一个名为“城”的军事据点(后来通常成为封国的都城),逐渐由点向面扩展,完成对封地的控制,这种城(包括其近郊)也被称为“国”,“国”以外的广大田土则称作“野”。国、野的居民分别称为国人、野人。国人是以周部族为主体的统治部族成员,其上层即贵族。占国人大多数的下层成员皆属于平民,他们被置于宗法制控制之下,有自己的职业并承担军赋和当兵作战的义务。遇有“国危”“国迁”和“立君”等重大问题,国君要征询国人的意见。野人是被征服地区的传统居民,包括殷商等古老部族的后裔、周边民族成员及流亡人口等,他们原有的社会组织得到了保留,在贵族统治下虽受到较强的人身束缚,但身份不同于奴隶。作为井田制下的农业劳动者,野人以助耕公田的方式为国家负担劳役。从春秋时期开始,国野制出现破坏迹象,国人和野人逐渐合二为一,成为专制政权下的编户齐民。

——据赵世超《周代国野制度研究》等

  1. (1)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西周国野制度的主要特点。
  2. (2)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西周国野制度的积极作用。
周代庙制规定,天子立七庙,诸侯立五庙,大夫立三庙,士立一庙。宗庙或宗庙中神主的排列次序是:始祖居中,以下父子(祖、父)递为昭穆,左为昭,右为穆。这体现了周代(   )
A . 敬天保民的执政理念 B . 维系宗法的礼制观念 C . 天下一统的整体观念 D . 封邦建国的治理体系
“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西周确立的这种制度能在其后约3000年间被尊为正统定制,其主要原因是    (    )
A . 保证了王权的稳定和统治集团内部的团结 B . 有利于统治阶级选拔优秀人才 C . 保证了周天子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 D . 有利于王位在一家一姓中传承
周初封建时,周公的儿子伯禽受封鲁地和六个殷人氏族,而这六个殷人氏族和伯禽所带的周人氏族,构成鲁人的主体。这一做法的目的是(    )
A . 强化血缘认同 B . 维护社会稳定 C . 实现氏族平等 D . 加强中央权力
地方行政制度作为中国古代政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不断变革完善。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刘敬先、殷孝祖(《宋书》),蔡兴宗、崔祖思(《南史》),郑严祖、裴安祖(《北史》),张茂宗、杨延宗(《新唐书》),洪兴祖、冯继业(《宋史》),何荣祖、韩显宗(《元史》),汤显祖、严世藩(《明史》),史念祖、杨光先(《清史稿》)。

材料二:后世对秦始皇的这一做法,大多盛赞不已……虽然秦代……仅仅持续了二世……但秦代所形成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国家,及其所确定的以郡县制为表现形式的行政区划,却……为后世历代所遵奉…… (西汉初年)刘邦采用的是……混合体。

——李晓杰《体国经野:历史行政区划》

材料三:若元,则起朔漠,并西域,平西夏,灭女真,臣高丽,定南诏,遂下江南,而天下为一。故其地北逾阴山,西极流沙,东尽辽左,南越海表。盖汉东西九千三百二里,南北一万三千三百六十八里,唐东西九千五百一十一里,南北一万六千九百一十八里,元东南所至不下汉、唐,而西北则过之,有难以里数限者矣。

——《元史·地理志》

材料四:从秦到清,地方行政制度的形态有过纷纭繁复的变化……这种因时而异的变化只是为了更好地发挥这一集权的功能罢了。因此尽管从表面上看,历代行政区域……废置纷繁,分合靡定,但无非皆就前代之制度沿革益损,而无根本性质的变动。

——周振鹤《中国地方行政制度史》

请回答:

  1. (1) 材料一是中国古籍中出现的人名,这些人名体现了中国人心中根深蒂固的什么观念?这一观念的产生与商周时期实行的什么制度有关?
  2. (2) 据材料二,后世对秦始皇在地方行政制度方面的哪一做法“盛赞不已”?概括这一做法的影响。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刘邦采用的“混合体”是什么?
  3. (3) 根据材料三,概括元朝疆域状况的特点。为此,统治者实行了怎样的地方管理制度?
  4. (4) 据材料四,你如何理解从秦朝到清朝地方行政制度“无根本性质的变动”?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从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演变中得到的基本认识。
族谱是一种重要的史料,它记载着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家族世系及重要人物事迹。与族谱相关的是 (    )
A . 宗法制 B . 分封制 C . 井田制 D . 礼乐制
德政思想一直贯穿于整个西周时期,其内容主要是歌颂先祖与周王的宏伟德业和美好德行,宣称其“德”为上帝所赐予,后人要以先祖与周王之德为楷模。据此可知,西周统治者(   )
A . 竭力维护封建等级秩序 B . 注重构建伦理政治 C . 已摈弃天命的神秘权威 D . 积极践行民本理念
《周礼·考工记·匠人》记载,西周的城邑规划有严格规定。如城墙高度,天子王城高“九雉”(一雉等于一丈),诸侯国都城高“七雉”,卿大夫都城高“五雉”;对道路的规定如下:天子王城路宽“九轨”(一轨等于八尺),诸侯国都路宽“七轨”,卿大夫都城路宽“五轨”。这表明(   )
A . 天子拥有绝对专制权力 B . 建筑制度突出礼制观念 C . 统治者重城邑规划建设 D . 西周等级森严空前绝后
西周实行分封制和秦始皇推行郡县制,主要原因不是最高统治者认识上的问题,而是由历史条件所决定。历史条件主要是(   )
A . 社会经济发展的水平 B . 前朝打下的制度基础 C . 统治集团的人才条件 D . 对历史经验教训的总结
西周中后期,雅乐的体制化促使钟磬乐器不断成熟;春秋战国时期,雅乐体制衰弱,新声的崛起使民间钟类乐器的发展达到了先秦时期的顶峰,竽、瑟等民间乐器异常繁盛。据此可知,春秋战国时期乐器的发展(   )
A . 表明乐器功能发生了根本变化 B . 促进了青铜技术的成熟 C . 反映了礼乐制度逐步走向瓦解 D . 推动了中央集权的建立
西周时期,中原音乐舞蹈不论动作、曲调还是词意表达,都体现出一定的社会伦理道德: “四夷乐舞”则反映人本来的生活状态与情趣,其内容大多是歌颂自然、生活和爱情,表现形式热烈奔放、真挚感人。这反映出(   )
A . 礼乐制度浸入社会生活 B . 各地民俗融和宗法理念 C . 儒家思想影响文化娱乐 D . 音乐舞蹈促进民族融合
周灭商之后,推行分封制,如封武王弟康叔于卫,都朝歌(今河南淇县);封周公长子伯禽于鲁,都奄(今山东曲阜);封召公奭于燕,都蓟(今北京)。上述材料表明分封制(   )
A . 加强周天子对地方的绝对控制 B . 进一步扩大周王室统治区域 C . 形成了等级森严的统治体系 D . 加强了中央集权
柳宗元在《封建论》中指出:“近者聚而为群,群之分,其争必大,大而后有兵有德。于是有诸侯之列,则其争又有大者焉。德又大者,诸侯之列又就而听命焉,以安其封……是故封建非圣人意也,势也。”其意在说明分封制(   )
A . 容易导致国家走向分裂 B . 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 C . 巩固了西周时期的统治 D . 与圣人的意志密切相关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历来有学者把大禹时的人口数字说成是中国最早的人口调查记录,如《中国人口史提要》一文写道:“我国现存的最古人口统计数字是在公元前二十ー世纪夏王朝创建人夏禹时的人口记录,根据《帝王世纪》(编者注:成书于西晋,皇甫谧著)当时的人口为 1355.3923 万,这一数字以后为历代史书所采用,成为世界各国最古人口数字之一。”其实所谓大禹时的人口数字是根本不可信的。

——整理自葛剑雄《中国人口发展史》

材料二:1928 年,南京国民政府内政部通令各省市民政部门办理人口调查。到 1930 年底,仍有很多省市未完成,内政部只能根据以往数据估计,合计全国人口为 474 787 386人。这次调查未规定截止标准时间,调查表格各地不统一,也未设置调查组织系统,其结果明显不真实。

——摘编自米红、蒋正华《民国人口统计调查和资料的研究与评价》

材料三:1953年,新中国开展第一次全国人口普查。政务院规定人口普查和选民登记同时进行,采用统一的表格,确定了截止标准时间。中央到地方均建立专门领导机构,250 多万干部群众参与其中。这次普查相当成功,全国绝大部分地区完成调查。1954年,国家统计局公布全国人口为601 938 035人,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弄清了全国的人口数量。

——摘编自乔晓春《中国人口普查研究:有关问题的理论探讨》等

  1.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所谓大禹时的人口数字是根本不可信的”理由。
  2. (2) 根据材料二、三,评述南京国民政府人口调查与新中国第一次人口普查的不同。
西周时期,戎狄主要居于周朝西北部边境地带。春秋时期,戎狄有不少分支已逐步分散地进入中原,填充了各诸侯国之间的很多空地。这一变化(   )
A . 模糊了游牧区和农耕区的界线 B . 延缓了先秦宗法制度的衰落 C . 激化了中原地区的人地矛盾 D . 促进了夷夏之间的民族交融
商代内服成员主要由居住于王畿地区的商王同姓或异姓姻亲氏族组成,而西周自建立便对王室及同姓子弟等进行分封,使之到远离王畿的地方“以藩屏周”,又在王畿地区分封了一批功臣、同姓及异姓诸侯。这反映出西周(   )
A . 宗族聚居状态逐渐被打破 B . 强化对统治中心的控制 C . 贵族集团的利益得以平衡 D . 王室血缘观念逐渐淡化
台湾学者许倬云先生曾回忆道:“在家乡,新年、除夕、元旦、清明和冬至,都会祭祀祖先。我家自从抗战时期离家客居,先父直系祖先名讳先人挂轴,每逢年、节悬挂遥祭。我们弟兄迁移美国,每家也都有历代祖先名讳挂轴,至少在除夕和元旦会遥祭。”影响这种观念产生的制度是(   )
A . 内外服制 B . 宗法制 C . 分封制 D . 乡里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