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 知识点题库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局促西隅的周人,一举占有了东方的大片土地,殷虽亡,“亡国之民,而号之商王士;新朝之主,而自称我小国”,看见殷人势力仍相当强大。周康王认为,先王“建侯树屏,在我后之人”,周景王使詹桓伯辞于晋曰:“文、武、成、康之建母弟,以藩屏周,亦其废队(坠)是为。”富辰曾谈论周初的情况说:“其怀柔天下也,犹惧有外侮,扦御侮者莫如亲亲,故以亲屏周。”

——摘编自杨善群《关于西周分封制的几个问题》

材料二:(秦)郡县官吏统统由享受俸禄的职业官僚担任,任免权集中于中央。郡守掌行政,郡尉掌军事,郡监御史掌监察。郡县官必须服从朝廷的统一调动。官员调任官职,不得携带旧部属吏。每年正月“大课”,中央考课郡守,郡守考课县令长。

——摘编自李治安《唐宋元明清中央与地方关系研究》

材料三:汉有天下,矫秦之枉,徇周之制,剖海内而立宗子,封功臣。数年之间,奔命扶伤之不暇,后乃谋臣献画(计策),而离削自守矣。然而封建之始,郡邑居半。时则有叛国而无叛郡。秦制之得,亦以明矣。

——摘编自柳宗元《封建论》

  1. (1) 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西周实行分封制的目的。
  2.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郡县制的特点。
  3. (3) 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西汉的地方政治制度的名称并分析“无叛郡”的原因。
周天子分封时要举行一定的“授民”仪式,即将原属周天子的臣民分封给诸侯。“授民”仪式后,这些臣民归诸侯所有,但依然保留着周天子臣民的性质。这一“授民”制度(   )
A . 标志西周大一统政权的建立 B . 体现西周政权的宗法制特征 C . 清除了贵族叛乱的政治基础 D . 有利于形成天下共主的观念
商代是青铜文明的繁荣时期。青铜器以礼器和兵器为主,常铸有铭文,标明器主的族氏和祭祀对象,记载商王对器主的恩赐,说明器物的用途。从材料看,商代铸造青铜器的一个重要目的在于(   )
A . 强化国家政权机能 B . 扩大统治区域 C . 突破血缘组织框架 D . 完善宗法制度
从夏朝开创“家天下”制度后,直到淸王朝的覆灭,君位继承基本上是“父死子继,兄死弟及”,这种继承方式始终遵循的原则是(   )
A . 以年龄为准则 B . 以血缘为纽带 C . 以等级为核心 D . 以德才为标准
夏、商两代的国家最高元首称“帝”。夏朝的帝位由儿子接任,偶尔也有传给兄弟的。商朝的帝位大多传给弟弟,最后由最年幼的弟弟再传给长兄的长子,或传给自己的儿子。这表明(    )
A . 夏、商两代宗法制度已成体系 B . 分封制影响夏、商两代帝位传承 C . 夏、商两代出现中央集权萌芽 D . 嫡长子继承制在夏、商尚未确立
《左传》记载:“封建亲戚,以藩屏周。”《荀子》载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这反映出西周实行(    )
A . 分封制 B . 郡县制 C .   禅让制 D . 行省制
夏朝共传14代、17王,用岁471年。商朝共传17代、31王,用岁496年。材料主要说明夏商实行(  )
A . 封邦建国 B . 王权至上 C . 王位世袭 D . 宗法制度
周朝时所封郑、晋、鲁、卫、蔡等同姓诸侯封地大都在富庶或战略要地,而异姓诸侯,除了宋、陈、许、杞、邾等小国处于内地外,其余多在偏远地区。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
A . 开疆拓土的需要 B . 维护周王室的利益 C . 诸侯等级的不同 D . 强化中央集权的考虑
西周时期,从政治上讲,一国无二君;从宗法上讲,一庙无二祭主。各级宗族成员,都要以各级“宗子”为中心,表示“尊祖”和“敬宗”。这(   )
A . 有助于形成家国一体的统治秩序 B . 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C . 保障了周天子天下共主的地位 D . 强化了对家族的认同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西周时,诸侯在自己的封国内掌握政治、经济和军事等权力,还能在自己的封地内修建城池,征集军队,成为相对独立的政权。

——摘编自阴法鲁等《中国古代文化史》

材料二:从春秋至战国,诸侯之间相互吞并,大国争霸激烈。这看起来像是由于周王室衰微而出现的一种分裂局面,其实正是在这个过程中....形成了地区性的统一王国。战国七雄进一步兼并的结果,是在中国历史上出现了首次统一的秦、汉皇朝。

——凌岳主编《最灿烂辉煌的中华文明》

材料三:秦始皇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议定皇帝尊号,初建封建朝廷之后不久,秦始皇和公卿大臣们便提出了在全国范围内建立地方行政机构的问题。

——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

  1. (1) 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反映的政治制度。
  2. (2) 根据材料、二,概括指出“大国争霸”出现的原因及其产生的客观进步作用。
  3. (3) 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秦朝解决“问题”的措施及其影响。
学者吕文郁认为,西周主要是“天子建国”的时代;春秋前中期主要是“诸侯立家”的时代;春秋后期主要是卿大夫分封陪臣的时代。所谓周天子在“天下”分封诸侯,诸侯在邦国之内分封卿大夫,卿大夫在采邑内分封陪臣的“三级分封制”在周代任何一个时期都不存在。该学者意在强调( )
A . 周代的分封制具有一定阶段性特征 B . 西周时期的等级制度遭受极大冲击 C . 分封制现实导向和继往开来的特点 D . 传统的政治统治具有相对的合法性
周族的先祖曾任夏的长官,又曾为商的方伯。周建国后,夏、商二族又成为周的诸候。商灭夏后,夏商二族融合;周灭商后,夏商周三族进一步融合,于西周末期形成华夏族。这反映了( )
A . 政治体制不成熟导致王朝更迭 B . 长期战乱促进了多民族的交融 C . 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发展特点 D . 分封制确立强化了周王朝统治
下图是现藏于大英博物馆的中国西周康侯簋。内部24字铭文记述了它的由来,其大意是:“王来讨伐商的城池,把卫封赏给了康侯,沬司徒疑为纪念亡父,铸造了这尊青铜器。”“簋”指古代青铜或陶制盛食物的容器,也是重要的礼器。关于材料信息,解读正确的是(    )

A . 记载了周伐商取得牧野之战的胜利 B . 铭文作为书法字体之一富有图案美 C . 祖宗祭祀体系是周朝礼制重要内容 D . 它与司母戊大方鼎属于同一个朝代
有学者在研究中国早期国家时注意到:周“克殷践奄,灭国数十,而新建之国皆其功臣昆弟甥舅,本周之臣子;而鲁卫晋齐四国,又以王室至亲为东方大藩。”这表明(   )
A . 官僚体制成为当时社会的主宰 B . 国家制度受宗族血缘关系的明显影响 C . 以分封构架国家管理地方形式 D . 素养不同的人享有同等的国家管理权
《三字经》中说:“夏传子,家天下。”这表明(   )
A . 夏朝已经出现分封制 B . 夏朝实现了天下为公 C . 世袭制取代了禅让制 D . 夏朝建立了封建制度
西周分封制下,周天子不仅有着授民授疆土以及论功赏赐诸侯的职分,而且还利用“互惠原则”对诸侯贵族在“仪式性场合中的表达性礼物馈赠”来换取诸侯们对他的绝对忠诚,从而更好地完成诸侯对周天子的义务。这一做法试图(   )
A . 规范诸侯国土地的隶属关系 B . 通过利益分配维系王室统治 C . 构建以血缘为主的政治结构 D . 凭借互惠原则均衡政治利益
殷商时期村落是人们生活居住的地方,也是人们生产劳作的地方,有的村落有一定规模,设有围墙和大门,宗族族长也居住其间。据此可知村落(   )
A . 选址十分注重自然地理环境 B . 使用周期长,具有稳定性 C . 有利于保障人们的生产生活 D . 是完善的社会组织系统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历史上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国之大者”。鲁成公十三年(公元前 578 年),刘康公曰:“国之大事,在祀与戎。”汉文帝二年(公元前 178 年)诏曰:“农,天下之大本也。” 唐德宗贞元二年(786 年)敕曰:“漕运通流,国之大计。”明洪武十年(1377 年)太祖曰:“赏罚者,国之大权,人君操赏罚之权,以御天下。”

——据《左传》《汉书》《唐会要》《明实录》

 材料二:光绪二十七年(190 年),张之洞连上《通遵筹议变法谨拟整顿中法十二条折》及《遵旨筹议变法谨拟采用西法十一条折》,认为:“盖立国之道,大要有三:一曰治,二曰富,三曰强国。”

——据《张之洞全集》

  1. (1) 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刘康公,汉文帝、唐德宗,明太祖,张之洞提出“国   之大者”主题的时代背景。
  2. (2) 让人民生活幸福是我们今天的“国之大者”,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概括影响古今确立“国   之大者”主题的因素。
周代受封诸侯从周天子手中得到的最重要的权力便是因地制宜,开疆拓土,如太公在齐国“因其俗,简其礼,通商工之业,便鱼盐之利”;伯禽受封治鲁,则“变其俗,革其礼”;秦襄公在“岐以西之地"吸纳周边部族立国开疆。周代分封(   )
A . 创立了家天下的政治模式 B . 强化了中央对地方的直接控制 C . 推动了区域间的文化认同 D . 明确了君臣间的政治隶属关系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如下图所示。

材料二:(公元前598年),伐陈,杀夏征舒。征舒弑其君,故杀之也。已破陈,即县之。(公元前312年)攻楚汉中,取地六百里,置汉中郡。

材料三:秦有天下,裂都会而为之郡邑,废侯卫而为之守宰(宰:地方官),据天下之雄图,都六合之上游,摄制四海,运于掌握之内,此其所以为得也。

——《封建论》

材料四:如下图所示。

  1. (1) 材料一反映了西周初期的什么政治制度?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其主要特点。
  2. (2) 根据材料二,提炼出相关的历史信息。
  3. (3) 材料三、四分别反映了我国古代什么地方管理制度?这些制度对中国历史的发展有何共同影响?
  4. (4) 综合上述材料,概括我国古代地方行政管理制度演变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