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的海上交通与沿海形势——郑和下西洋;戚继光抗倭;海禁政策 知识点题库

在人类文明史上,以制度为重要内容的政治文明经历了不断演变的过程。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历史学家黄仁宇认为:中国在历史上产生过九个统一全国的大朝代,我们可称秦汉为“第一帝国”,隋唐宋为“第二帝国”,明清则为“第三帝国”。第一帝国的政体还带贵族性格,世族力量强大。第二帝国则大规模和有系统地科举取士,造成新的官僚政治,而且将经济重心由华北的旱田地带逐渐转移到华南的水田地带。……若将第二帝国和第三帝国比较,则可以看出第二帝国“外向”“开放”,带“竞争性”。与明清之“内向”“保守”及“非竞争性”迥然不同……第二帝国带扩张性,而第三帝国则带收敛性。

——黄仁宇《赫逊河畔谈中国历史》

  1. (1) 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概括指出“第二帝国”在政治结构、经济格局和选官制度方面与“第一帝国”相比发生的主要变化。

  2. (2) 结合有关史实,说明第三帝国的“内向”“保守”及“非竞争性”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运用全球史观,可以得出怎样的结论?

郑和下西洋在东南亚有着极大的声誉,关于郑和的祠堂、庙宇等当地纪念物,至今犹存。而美洲目前尚没有发现当地人为哥伦布修建的具有类似意义的纪念物。这反映出(    )
A . 两者航海的不同目的导致了不同结果 B . 郑和下西洋意义远大于美洲的发现 C . 东南亚人民的文明程度高于美洲地区 D . 美洲人没有认识到欧洲文明的先进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中国似乎长期处于静止状态,其财富也许在许久以前已完全达到该国法律制度所允许的限度,但若易以其他法制,那么该国土壤、气候和位置所可允许的限度,可能比上述限度大得多。一个忽视或鄙视国外贸易,只允许外国船舶驶入一二港口的国家,不能经营在不同法制下所可经营的那么多交易。

这种管制(国家和君主干预经济生活)几乎毫无例外地必定是无用的或有害的。”国家只起“守夜人”的作用。它的职能是:“第一,保护社会,使不受其他独立社会的侵犯。第二,尽可能保护社会上各个人,使不受社会上任何其他人的侵害或压迫,这就是说,要设立严正的司法机关。第三,建设并维持某些公共事业及某些公共设施。

——英国 亚当·斯密《国富论》

材料中亚当·斯密批评了当时中国什么政策?结合材料与所学知识分析该政策的影响。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史料一:明太祖为了防止沿海居民与海盗勾结,颁布了不准民间私自出海到国外定居或经商的禁令。由于实行严厉的海禁政策,沿海居民大量失业,有的开展武装走私,加入“倭寇”队伍。隆庆帝即位时,沿海较大规模的倭寇已基本肃清。1567年,隆庆帝采纳福建巡抚涂泽民的建议,解除海禁,允许民间私人远贩东西二洋,史称“隆庆开关”。此后,进出口税制逐步完备,由抽实物税改为抽银。原来的民间走私转变为合法的对外贸易。从1567年到1680年,海外流入中国的白银总数大约为3亿3千万两,相当于当时全世界生产的白银总量的三分之一。

——摘编自王裕巽《明代白银国内开采与国外流入数额试考》等

史料二:1686年,清政府设立广州十三行。从官府的角度来说,十三行是外商的代表;从外商的角度来说,十三行又是清政府的代表。行商是得到官府承认的唯一合法机构,从行外买进的商品,如果不通过行商无法运出。因此,“通过行商采购的货物,必须由行商抽取一部分手续费,然后以行商的名义办理出口报关”。在广州作为唯一通商口岸后,粤海关的税收成为皇家的重要财源。康熙六十年(1721年),进入粤海关的船舶附加税为3%,雍正六年(1728年)增加到10%。“咸丰六年(1856年),亚罗船期事起,英军再攻广州,居民愤慨外人频年横暴,不问黑白,烧夷馆,洋行被殃及,尽成焦土”。十三行的命运遂告终结。

——摘编自王询、许晓冬《清代广州通商及其十三行制度》

  1. (1) 根据史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隆庆开关”的原因并分析其影响。
  2. (2) 根据史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广州十三行的主要职能,并加以简要评价。
《御倭杂著》载:“商道不通,商人失其生理,于是转而为寇。寇与商同是人也,市通则寇转而为商,市禁则商转而为寇。华夷同体,有无相通,实理势之所必然。”这主要反映了(    )
A . 小农经济的脆弱 B . 重农抑商政策的危害 C . 海禁政策的恶果 D . 社会矛盾的日益激化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明初,朱氏集团不遗余力地派出使节,实施了积进取的“锐意通四夷”政策,向各国宣传明王朝“远途相安于无事,以共享太平之福”。宣德八年,郑和最后一次下西洋刚刚返航,宣宗即下今:“近岁官民假朝廷干办为名,擅自下番,扰害外夷,或引诱为寇比者已有擒获,各置重罪。尔宜申明前禁,榜谕沿海军民,有犯者许诸人首告,得实者给犯人家货之半,知而不告者及军卫有司纵之弗禁者,一体治罪。”

——整理自《从郑和下西洋看明代初期的对外开放》等

材料二  中世纪商业公司的活动具有十分浓厚的行会传统以及城市平均主义的限定,航路开辟后建立的商业公司都和本国政府有着密切联系,他们从专制王权那里取得特权和补助,拥有自己的武装力量。他们的目标是侵占世界领土、建立殖民制度,奴役殖民地人民,与其他国家商人集团在国际贸易中进行竞争,获得乃至世界性垄断市场。新航路开辟后,西欧一些专制王权从增加国库财源和巩固自己的专制统治出发纷纷推行重商主义。这对本国资本主义的兴起和发展,也起了一定的保护作用。

——摘编自刘凤茹《新航路开辟对西欧资本主义发展的影响》

  1. (1) 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当时中西方对外经济活动的变化,并分析该变化给中国带来的影响。
  2. (2) 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就经济政策与社会发展的关系谈谈你的认识。
1566年后,明穆宗、明神宗及其辅政大臣都主张实行比较灵活的政策,先后开放海禁。有学者认为由于海禁的开放,刺激了私人海上贸易的发展与繁荣,所谓“倭患”也就烟消云散了。这表明(    )
A . 明王朝实行开明的对外政策 B . 明朝重农抑商政策逐渐松弛 C . 海禁是倭寇猖獗的原因之一 D . 倭患解除促使海禁政策瓦解
《御倭杂著》载:“商道不通,商人失其生理,于是转而为寇。寇与商同是人也,市通则寇转而为商,市禁则商转而为寇。华夷同体,有无相通,实理势之所必然。”这主要反映了(   )
A . 重农抑商政策的危害 B . 小农经济的脆弱 C . 社会矛盾的日益激化 D . 海禁政策的恶果
清朝前期,下列哪一项措施不具有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属性(    )
A . 签订《尼布楚条约》 B . 平定噶尔丹叛乱 C . 实行金瓶掣签制度 D . 实行海禁
明朝官员谢杰在《虔台倭纂》中指出:“寇与商同是人,市通则寇转为商,市禁则商转为寇。始之禁禁商,后之禁禁寇。禁愈严而寇愈盛。”以下各项对材料的理解正确的是(   )
A . 海禁是明代政府反侵略的自然反应 B . 市场经济已经是明代社会发展趋势 C . 海禁一定程度上产生逼商为寇的后果 D . 对外开放是农业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
郑和下西洋早于新航路的开辟,但其后果与影响却迥然不同,其决定性因素是(   )
A . 航行的规模 B . 行程的远近 C . 航行的主要目的 D . 支持国的政治制度
明代为了怀柔外国,多不向外商征税。但到明代中期,来贡的次数和人数越来越少,入贡各国又不守贡制,往往夹带私物。到弘治年间,明朝改变怀柔政策,对进口货物,均实行严厉的抽分(一种商税)。随着外商来华人数的增加,后来制定了更为详备的进口税制---舶税。这说明明朝(   )
A . 外贸政策逐渐趋向正常化 B . 朝贡贸易开始衰落 C . 外贸带有强烈的政治色彩 D . 严格限制贸易规模
央视播放的《郑和下西洋》引起了观众的广泛关注。郑和下西洋的主要目的是(    )
A . 宣扬国威和到西洋“取宝” B . 获取经济效益 C . 海外移民 D . 殖民扩张
明朝平息倭患以后,海洋政策做出了重大调整。开启了两种海上贸易模式:一是在福建漳州月港开海,允许中国商民出洋贸易;一是在广东澳门开埠,允许外商入华经营海外贸易。这一变化(  )
A . 促使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B . 说明结束了闭关锁国政策 C . 客观上顺应了新航路的开辟 D . 推动资本主义萌芽产生
独具时代特色的历史信息,承载着历史发展的印记,是我们探寻历史的重要窗口。下表所列的信息,按时序排列正确的是(  )

嘉峪关、架火战车、《浣纱记》

气学、水转翻车、《武经总要》

交泰殿、“迁海令”、《古今图书集成》

宣政院、《窦娥冤》、王祯

A . ①②③④ B . ①④③② C . ②③④① D . ②④①③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中国古代对外交流史实表

时间

史实

汉朝

汉朝张骞出使西域。甘英奉命出使大秦,到达了波斯湾。大秦王安敦派使臣来东汉。

魏晋南北朝时期

226年,大秦商人来到建业,西晋初年又派使者来到中国波斯、大月氏朝时期的商人、使者不断来华。445 年,波斯王朝遣使来华佛教传入并不断发展,印度等国的僧侣来华传教。日本、朝鲜多次派使者来华

唐朝

日本、朝鲜派遺唐使、留学生来唐朝。玄奘西游,鉴真东渡日本,日本高僧空海长安求法。西亚商人在广州、泉州定居。

高丽政府遣使到宋朝搜求书籍。日僧寂昭、元灯等乘宋商船渡海入宋。明宋州城出现多处“波斯馆”“清真寺”印刷术外传朝鲜、日本、印度、阿拉伯、北非和欧洲。广州、泉州城内居住着许多阿拉伯富商

元朝

元初,高丽从中国购经籍一万多卷。元朝和日本两国僧人互相访问极为频元朝繁,来华日僧仅知名者即达220余人1299年,妙慈弘济大师把程朱理学传到日本,长期成为日本统治阶层的思想武器。马可·波罗来华

郑和下西洋,到达亚非各国。华侨开发南洋地区戚继光抗倭,援助朝鲜明抗击日本。利玛窦来华传教,徐光启翻译了利玛窦带来的科学著作中国人民反对西班牙葡萄牙荷兰入侵。政府禁止沿海居民出海贸易。

清(1840年前)

郑成功收复台湾,来华的传教士将西方的天文地理数学等介绍到中国也向年前)本国广泛的介绍中国社会状况,中国人民抗击沙俄、英国、法国的入侵。仅留广州作为贸易出口。

——摘编自朱绍侯主编《中国古代史》

根据表中内容,任选一个角度,评述古代中国的对外交流。(要求:写明角度,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读图旨要

明初加强君主专制,对外实行海禁与朝贡贸易。北方蒙古是明朝前期统治的心腹大患,后期东北女真瞩起成为新的威胁。清军人关,明王朝统治在内外交困中土崩瓦解。

问题导引

观察地图,说说明朝在不同时期面临的外部威胁有哪些。

明朝规定瓦刺朝贡为每年一贡。“土木之变”前十四年间,瓦刺朝贡约三十次,物品也越来越多。1446年,仅皮货就包括“青鼠皮十三万,银鼠皮一万六千,貂鼠皮二百”。最后,明政府貂鼠皮照单全收,青、银鼠皮只各收一万。这反映了明与瓦刺的朝贡(   )
A . 促进了民间的贸易往来 B . 增强了蒙古文明的关系 C . 加重了明朝的财政负担 D . 满足了上层统治的需求
西域西方

“西域”“西方”在中国历史地理学上是含混而不确定的名称。

《史记·大宛列传》

“是岁汉遣骠骑破匈奴西域数万人,至祁连山。”

“西域”初义指西部化外之域。

《后汉书·西域传》

“西域内属诸国,东西六千余里,南北千余里,东极玉门、阳关,西至葱岭。”所载范围包括罗马、印度、波斯等国。

《大唐西域记》玄奘

记载了玄奘亲身经历和传闻得知的一百三十八个国家和地区、城邦,包括中亚、西亚、印度等地的情况。

《西洋番国志》(1434年)

记录郑和下西洋所经过的二十国,“西洋”一词狭义包括今东南亚、印度洋至波斯湾、北非红海一带;广义引申为海外诸国。

《泰西水法》徐光启(1612年)

以“泰西”“太西”“极西”“远西”称“欧罗巴”。

《西方要纪》南怀仁,清初来华传教士(1669年)

“西洋总名为欧罗巴,在中国最西,故谓之大西。以海而名,则又谓之大西洋。距中国计程九万里云。”

“西洋之可传者有三:一曰机器,一曰历法,一曰天文。”

《海国图志》魏源、其他介绍西方的书籍

“海国”的地理范围由欧洲扩展到美洲。

“西学”“西儒”“西医”“西历”等词语出现在书籍里。

——据欧阳哲生《中西交通史上的“西方”概念之探源》整理

解读汉唐、明清时期中国人关于“西域”“西方”观念的变迁。

永乐六年,浡泥(今印度尼西亚的加里曼丹)国王携王后来朝;永乐九年,满剌加国王率540余人来朝;东非的木骨都束和木剌哇,在永乐十四年至二十一年,三次派遣使节来朝,所有这些来访都受到了明成祖的高规格款待。由此可见,郑和下西洋(    )
A . 范围涉及亚非拉等区域 B . 加深了明朝财政负担 C . 宣示了和平交往的意愿 D . 开创了中国朝贡外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