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人 知识点题库

纵观历史,每一轮科技和产业革命都给人类社会发展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阅读下列材料,完成相关问题。

材料一:1840年,正值以英国为中心的技术革命结束后不久,故中国的大门可以认为是新技术这一重锤砸开的……就在中国人模仿这些技术达到高潮的时候,西方正酝酿着又一次技术革命……对此,中国科技人员再没有冷淡和怠慢……应该看到,经历了这70余年,中国技术发展的整体速度加快了。

——杨德才主编《20世纪中国科学技术史稿》

材料二:进入20世纪,中国社会经济变动……较之以往更为剧烈、更为复杂,呈现出新的特点。首先,列强对华经济侵略的规模进一步扩大……开始了外资在华大规模设厂浪潮。

——丁守和主编《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材料三:20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尽管是一个低收入国家,中国仍然选择了追求高科技水平的发展战略……特别是出于国家防御的目的……成立了一批精英聚集的研究机构,比如中国科学院(CAS)。六七十年代,中国在核技术、空间技术以及基因工程方面的重大进步证实了这种制度成功的一面。

——(美)劳伦·勃兰特  托马斯·罗斯基编《伟大的中国经济转型》

材料四:现在是第四次工业革命……一个国家、一个地区或者一个行业如果不能意识到这场变革的核心以及其中隐藏的潜能,或者没有找到应对之道,那么也许其他新的行业、国家和地区在新技术可能性的基础上会取而代之,获得领先地位。

——(德)乌尔里希·森德勒主编《工业4.0:即将来袭的第四次工业革命》

  1. (1) 材料一中,“以英国为中心的技术革命”开始的标志是什么?“中国的大门”被“砸开”开始于哪一历史事件?
  2. (2)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为什么说“中国的大门可以认为是新技术这一重锤砸开的”?“中国技术发展的整体速度加快”的原因是什么?
  3. (3)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列强对华经济侵略”的主要方式有何变化?这一变化与哪一不平等条约有关?
  4. (4) 材料三中,“核技术、空间技术”方面的“重大进步”指什么?“中国仍然选择了追求高科技水平的发展战略”的目的是什么?
  5. (5) 针对材料四中的“第四次工业革命”,你认为中国的“应对之道”是什么?
正是有这样的对夷情零碎、模糊的了解,使一些思想家们在鸦片战争之后能够正视对手即来自异邦的夷人……在西方殃民者入侵压力下开出的“外来药”,较之先前的“古时丹”无疑是变革性的进步。文中的“外来药”在当时产生的重大影响是(   )
A . 推动了中国人重新认识世界 B . 动摇了封建思想的正统地位 C . 为维新运动奠定了思想基础 D . 传播资产阶级的思想和文化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宋元时期是我国古代书院教育的发展和成熟期,书院的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育理念和教育风格等都日益完善和规范。书院注重明辨义利价值观,强调以义为本。教育以社会群众为价值主体,并以社会整体利益制约个人利益。课程设置以“四书五经”作为德育课程的主体,重视学术争辩和学术交流,允许不同学派进行讲学,体现学术自由。宋元统治者都极为重视通过书院对民众进行制度性和非制度性的教化,并尽量把两者结合起来,把统治者的统治意愿转化为被统治者的自觉要求。

——摘编自李强《简论宋元时期的书院教育及启示》

材料二:近代以来,由于社会环境的变化,各阶层人民的教育观念发生了相应的转变。甲午战争失败后,维新派积极推进新式学堂的开办。维新派认为,中国积贫积弱的主要原因是没有良好的教育,为了变法,必先改革教育。从京师大学堂到各省的实业学堂、南洋公学等各教学机构纷纷成立。长沙创办的时务学堂和京师大学堂设立后,把经学、理学、掌故学等列为普通学,以高等算学、格致学、农学、矿学、商学、卫生学等实学为专门学。

——摘编自张海鹏等编《中国近代史》

  1. (1) 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宋元时期书院教育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宋元时期书院教育发展兴盛的原因。
  2. (2) 结合材料一,二概括,与传统书院相比,维新派开办新式教育的变化,并分析其影响。
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中提出:“‘中体西用’后来久被指为包庇封建,其实……在封建主义充斥的天地里,欲破启锢闭,引入若干资本主义文化,除了‘中体西用’还不可能提出另一种更好的宗旨,如果没有‘中体’作为前提,‘西用’无所依托,它在中国是进不了门,落不了户的。”对以上陈旭麓的观点理解不正确的是:(   )
A . 当时中国封建顽固势力异常强大 B . “中体”为西学的传入创造了条件 C . “中体西用”是当时条件下的最好选择 D . “中体西用”旨在反对封建主义
晚清时期,中国人的国家主权观念不断变化。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40 年的鸦片战争,使中国割地赔款,丧权辱国。但清政府并未就此而觉醒,仍然自高自大,竟将向外屈服称为“羁縻”“安抚”。1861 年,为办理对外交涉而设立的总理衙门,其基本方针为“办理外交之事,非恐决裂,即涉迁就,势本难以周全。两害相形,   则取其轻,实未敢因避迁就之讥,致蹈决裂之害”。(意为避免与外国决裂)作为一个近代主权国家的外交机构,总理衙门的作用却只限于此而已。

——摘编自刘慧娟《试论中国近代国家主权观念形成的基本轨迹及其影响》

材料二 1864 年 4 月,在处理普鲁士与丹麦因战争而在中国渤海湾发生的“战船纠纷”时, 奕䜣曾初步提出国家主权问题。他运用有关领海的国际法理论,成功迫使普鲁士公使释放被扣留在中国领海的丹麦船只,解决了棘手的外交难题。李鸿章在 19 世纪 60 年代中期指出,倘若外国要求之事“上侵国家利权,下夺商民生计”者,“皆可因万国公法直斥之”。 1868 年“修约”期到来之前,曾国藩也主张中国应“委婉而又坚定地拒绝外国人在修筑铁路、设置电报、内地通航、在中国水域运盐以及建立货栈等方面提出的一切要求,认为这些活动将有损于中国国民的生计”。后来郑观应进一步指出“各国之权利,无论为君主,   为民主,为君民共主,皆其所自有,而他人不得夺之”。

——摘编自施建兴《国际法输入与中国近代国家主权观念的发轫》

  1. (1) 依据材料一、材料二,概括晚清时期中国人国家主权观念的变化。
  2. (2) 结合所学,分析国家主权观念变化的原因。
材料:斌椿(1804﹣1871年),字有松,满族,科举入仕。1866年初,总税务司赫德准备回国,建议总理衙门派同文馆学生随他到英国观光,清政府决定派出斌棒率四人组成非正式考察团赴外旅游考察外国风情,打开与西方各国的外交“隔膜”。当时,出国被认为是不体面的苦差,斌椿时年六十有三,亲友同声劝阻:“人云风涛险,恐君不堪此”,“或云虎狼秦,待人以刀姐”,但他生性好游,乐求新知,以“天公欲试书生胆,万里平波作坑坎”的豪气与决心,欣然受命。按照总理衙门的要求,斌椿将游历见闻遂一记载,编成《乘槎笔记》。他以“据事直陈,不少增饰”的客观态度,描绘了一幅中国人前所未见的欧洲图景。斌椿一行在不到四个月的游历中,所见所闻,虽非欧洲全貌,却是真真切切的事实,使国人眼界大开。

﹣﹣摘编自张良俊《论斌棒的欧洲之行》

  1. (1)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斌椿赴欧考察的原因。
  2. (2)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斌椿的历史功绩。
鸦片战争后,日本著名学者盐谷世弘曾大为感叹:“呜呼!忠智之士,忧国著书,不为其君之用,而反被琛于他国,吾不独为默深(魏源字)悲焉,而并为清主悲之!”。这反映当时(   )
A . 华夷思想被学习西方思想所取代 B . 洋务派开始“师夷长技以制夷” C . 传统观念阻碍正确看待外来事物 D . 国人对外部世界感到惊慌和恐惧
有学者指出,在鸦片战争到来之前,林则徐开始主持翻译英文书报,获知了英国 图片_x0020_1 一些基本情况,并据此分析得出了对英国的基本认识。例如,英国是以贸易立国的,即便鸦片贸易中断,英国为了茶叶等商品的利益,也绝不会对中国开战。林则徐的这一认识(    )
A . 受传统思维方式影响 B . 客观分析了战前形势 C . 延缓了鸦片战争爆发 D . 成为战败的主要原因
梁启超曾说,魏源所谓"以夷攻夷""以夷款夷""师夷长技以制夷"之三大主义,"由今观之,诚幼稚可笑,然其论实支配百年来之人心,直至今日犹未脱离净尽。"据此可知,魏源的思想(   )
A . 改变了中国传统的外交模式 B . 已抛弃藐视西方人的传统观念 C . 引导着国人主动向西方学习 D . 找到了抵抗外国侵略的正确途径
下面是清末中国介绍西方国家的科学技术和世界地理历史知识的综合性图书,并被誉为了解外国知识的“百科全书”的是 (    )
A . 图片_x0020_100003 B . 图片_x0020_100004 C . 图片_x0020_100005 D . 图片_x0020_100006
关于鸦片战争中国战败的原因,林则徐解释为“器不良”“技不熟”。当代史学家陈旭麓则认为是“因社会落后而政治腐败,因政治腐败而武器陈旧”。对此不同认识解读准确的是(    )
A . 二者阶级立场相同,但观察角度不同所造成 B . 林则徐作为鸦片战争的亲历者,认识更准确 C . 林则徐的观点符合当时学习西方的认知水平 D . 史家与事件无利害关系,结论不带主观因素
为了解对手,设立译馆,编译出《四洲志》《各国律例》等资料,成为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的是(    )
A . 魏源 B . 林则徐 C . 奕诉 D . 曾国藩
鸦片战争后,中国一些开明士大夫如林则徐、魏源等认识到西方的船坚炮利,开始从“天朝上国”的美梦中醒悟过来,产生了向西方学习的思想。当时林则徐、魏源主张学习西方(    )
A . 军事技术 B . 政治制度 C . 民主思想 D . 经济思想
在中国近代史上,有位著名的思想家,对于如何抵抗外国的侵略,有力地打击侵略者,提出了一句名言——“师夷之长技以制夷”。他写出的名著是(  )
A . 《四洲志》 B . 《海国图志》 C . 《孔子改制考》 D . 《天演论》
陈旭麓认为:“1840年以来,中国因外患而遭受的每一次失败都产生过体现警悟的先觉者。但他们的周围和身后没有社会意义上的群体。......甲午大败,成中国之巨祸,中国的民族具有群体意义的觉悟也因此而开始。”材料意在说明晚清(   )

①民族意识的产生与民族危机加深有关
②甲午战争后国人的民族意识普遍增强

③民族意识觉醒具有渐进性
④民族意识的发展历程艰难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  林俊德(1938—2012年),中国工程院院士、总装备部某基地研究员。大学毕业后从事核试验研究达50多年。由于核爆炸具有极大的破坏性,测量仪器研制一直存在很大难度。面对西方国家的技术封锁,林俊德根据当时的实际情况,独立创新制作了钟表式压力自记仪等仪器,为测量核爆炸冲击波参数提供了完整可靠的数据和科学依据。其后将冲击波测量技术成功应用到常规兵验,解决了国际上大面积立靶自动检测、核试验地震、余震探测及其传播规律研究等技术的难题。当选院士后,主动担纲某重大国防科研实验装备的研制任务,带领攻关小组连续攻克方案设计、工程应用、实验评估等难关,研制了适合各种实验要求的系列重要装备。2012年他被确诊为癌症晚期,住院期间,强忍病痛整理移交了用毕生心血积累的全部科研试验技术资料。临终前他交代:把我埋在新疆核试验基地马兰。“大漠,烽烟,马兰。平沙莽莽黄入天,英雄埋名五十年。剑河风急云片阔,将军金甲夜不脱。战士自有战士的告别,你永远不会倒下。”这是2012年感动中国给予他的颁奖词。

——摘编自《献身国防科技事业的楷模》等

  1. (1)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林俊德院士的主要贡献。
  2. (2)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林俊德取得巨大成就的原因。
“他是近代中国第一位站在民族灾难的风口浪尖,奋起搏击力挽狂澜的人;他是受过严格儒家思想教育的传统士大夫,但历史却又把他造就成了一个目光敏锐见识超群敢于超越自我向外学习的思想家、实干家。”诗歌所赞颂的历史人物是(   )
A . 林则徐 B . 关天培 C . 邓廷桢 D . 魏源
鸦片战争前,魏源撰《筹漕》《筹盐》《筹河》等篇;《南京条约》签订后,他依据《四洲志》等资料编写成《海国图志》,强调“尽得西洋之长技,为中国之长技”。据此可知,魏源著书立说旨在(  )
A . 推动政府变法图存 B . 解决社会现实问题 C . 促进近代工业发展 D . 号召人们学习西方
19世纪60年代,曾国藩等湘系洋务领袖一方面以“今日救时之第一要务”为由,大力兴办洋务。另一方面,则时常强调“纯用洋枪,終失长短互补之妙”,“制胜之道,在人不在器”。这些言论(    )
A . 理性指出了洋务运动的不足 B . 反映清朝统治日益孤立 C . 体现了中体西用的指导思想 D . 加速了洋务运动的失败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雍正八年(1730年),曾任台湾总兵、浙江水师提督的陈伦炯经过实地查访和多方收集资料,写成《海国闻见录》。该书在当时被赞为“防戍、经商必用之书”。此后魏源的《海国图志·筹海篇》、徐继畲的《瀛寰志略·日本》等即是在此书基础上撰写而成。

《海国闻见录》卷目及主要内容简介

卷册

内容

简介

上卷

《天下沿海形势录》

记述中国沿海地理形势,北起渤海湾,南至北部湾的地貌、水文、航运、海防等。

《东洋记》

记述朝鲜、日本及琉球的海道、自然条件、国家制度、民族、风土民情、物产等。

《东南洋》

记述台湾、菲律宾群岛、西里西伯岛、摩鹿加群岛及婆罗洲的地理、人文,并详述郑成功收复台湾经过。

《南洋记》《小西洋记》《大西洋记》

记述印度支那半岛、马来半岛.巽他群岛,南亚、西亚及中亚,非洲和欧洲各国的地理。

《昆仑》《南澳气》

记述南海中的昆仑岛及中国南海诸岛。

下卷

6幅图:《四海总图》(即东半球图)、《沿海全图》、《台湾图》《台湾后山图》、《澎湖图》、《琼州图》(即海南岛图)

这些图比《郑和航海图》详细、精确,但没有五大洲图。

——摘编自《世界地理学史》

  1. (1)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海国闻见录》成书的历史背景,并说明其意义。
  2. (2)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述18世纪前期中国人对世界地理的认知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