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中国的边疆危机与甲午中日战争 知识点题库

下列对中法战争和中日战争结局相同之处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 . 中国战败,被迫签订不平等条约 B . 清政府妥协退让,导致丧权辱国 C . 中国对交战方输华货物的税率给于优惠 D . 中国答应交战方在规定范围内对华投资
诗歌是鲜活的历史,它向我们讲述了历史的沧桑和社会的变迁。读下列诗词,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

——丘逢甲《春愁》

材料二    早已森严壁垒,更加众志成城。黄洋界上炮声隆,报道敌军宵遁。

——毛.泽东《西江月·井冈山》(1928年秋)

材料三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虎距龙盘今胜者,天翻地覆慨而慷。

——毛.泽东《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1. (1) 材料一中“四百万人同一哭”的主要原因是什么?1945年台湾在割占50年后回归祖国,主要原因又有哪些?1949年以后,台湾又与祖国大陆处于分离状态,其众所周知的原因是什么?

  2. (2) 材料二中“黄洋界上炮声隆”,从而创出了一条中国革命武装斗争的新路,这条新路指的是什么?此前中国革命武装斗争的道路是什么?这种转变说明了什么?

  3. (3) 材料三中“百万雄师过大江”指的是什么时期的哪次战役?诗中“天翻地覆”主要指的是什么?

下列两幅图是近代中国不同时期的通商口岸示意图。通商口岸开辟的变化,反映出这一阶段(     )

A . 中国领土主权一步步遭到破坏 B . 西方列强完全垄断中国进出口贸易 C . 外国侵略势力从沿海深入到内地  D .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化半封建社会
下面为1901年日本八幡钢铁厂钢铁产量占日本全国总产量的比例图(图中阴影部分为八幡钢铁厂的比例),其原料主要是从中国掠夺的湖北大冶铁矿石。这从侧面说明(    )

A . 日本推行外向型经济 B . 中国的工业原料出口已经占比较大 C . 日本铁矿资源的贫乏 D . 甲午战争的胜利促进了日本经济发展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关于鸦片战争的爆发原因,美国学者费正清在《伟大的中国革命》中指出:“大家都认为鸦片战争是一次典型的非正义战争,是鸦片染成的战争……其实,根本是北京愿不愿意和英国订立平等国家关系的问题。”

材料二:由于中国人闭关自守、骄傲自满,19世纪三次灾难性的战争使他们受到了巨大的刺激,在这些战争中所遭到的耻辱性失败,迫使中国人打开大门……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 (1) 根据材料一,概括费正清关于鸦片战争爆发原因的观点,并对这一观点进行评价。
  2. (2) 材料二中“19世纪三次灾难性的战争”主要指哪三次战争?材料中对三次战争失败原因的表述是否正确?请说明理由。
西方漫画中的中国形象

作为艺术作品的漫画,是解读历史的独特窗口。观察下列西方人绘制的漫画,回答问题:

  1. (1) 图一和图二分别反映了哪两个历史事件?
  2. (2) 从图二到图三,中国龙的形象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为什么会发生这种变化?
  3. (3) 依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推测图一主题“文明的进化”的涵义。
  4. (4) 综合上述分析,谈谈你对漫画证史价值的认识。
1904年,清政府颁布了《商人通例》和《公司律》。此后又陆续颁布了《奖励公司章程》《奖励商勋章程》等相关法规。这反映了清政府(   )
A . 开始改变重农抑商政策 B . 积极扶植官僚资本主义企业 C . 奖励实业顺应时代潮流 D . 主动变革社会经济体制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近代西方工业化成功以前,中国工业的发展,就它的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能力来说,显然曾经有过一页光辉灿烂的历史。而创造这一页光辉灿烂历史的正是晚明的江南,具体地说,是江南的丝绸业市镇。太湖流域的丝绸业市镇,其四乡皆以能出产优质的生丝而闻名于世,统称为“湖丝”, ······在国际市场上享有极高的声誉,成为各国商人争购的抢手货。······外销商品中,仅次于丝货的棉布,主要产地也在江南,江南的棉布业市镇出产的精品棉布,号称“衣被天下”,不仅行销全国,还远销海外。

——樊树志《晚明大变局》

材料二  1889年,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大臣奕劻奏称:“棉布为中国自有之利,本无须取给于外洋,乃洋人以机器织成,幅宽盾(质)细,价廉而适于用,人皆便之,反弃土布而不用。其夺我之利,实为最巨。”

——姚贤镐《中国近代对外贸易史资料(1840-1895)》

材料三  在洋布畅销的情势下,90年代以后,中国官商也开始自设机器织布厂。先是上海设机器织布局,后来湖北也设立了机器织布局,开始在本土生产机织布。此后至20世纪初的一二十年间,各地商人纷纷开设机器织布厂。仅在1897-1912年的十五年间,全国各地就新开设机器织布厂约六十家······掀起了一股设厂热湖。······从此,民间俗称的“洋布”不再只是指由外洋精入的外国棉织品,而成为以新式机器纺织的机织布的通称。······由于洋布具有机器织作、批量生产,量多、质美、价廉等与中国传统衣料大不相同的特点,使得这种着装衣料也使明清以来一直奉行服制礼俗所形成的社会等级礼俗及其观念受到冲击,带来了社会文化领域的一些新变动。

——李长莉《洋布衣在晚清的流行及社会文化意义》

  1. (1) 依据材料一,概括晚明时期江南地区纺织业的发展状况。结合所学,指出晚明江南纺织业发展对传统生产关系的冲击。
  2. (2) 根据材料二,指出奕劻奏折中反映的经济现象及其原因。
  3. (3) 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概括1897-1912年间掀起的“设厂热潮”的原因。简述洋布流行对中国近代社会生活的影响。
甲午中日战争正在进行时,恩格斯就预言:“中日战争意味着古老中国的终结,意味着它的整个经济基础全盘地却是逐渐地革命化。”下列各项中最能佐证其中“革命化”的是(    )
A . 将从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到推翻清王朝统治的革命 B . 清政府引进西方近代技术,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 C . 列强将加强资本输出,客观上刺激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 D . 发展商业和开设议院的要求出现,维新变法思想开始形成
据统计,1840﹣1894年西方列强在华企业共计88个,资本总额近2800万元;而在1895﹣1913年间,西方列强在中国设立的企业计136家,资本总额10315.3万元。其中规模较大的英国开平煤矿,1911年资本已达1159.4万元,1913年更增至2063万元。这表明(   )
A . 列强进一步加大资本输出力度 B . 清政府放宽了民间设厂的限制 C . 英国的资本总额超过其他列强 D . 列强投资方向主要在矿产领域
下表是中国1871—1903年进出口贸易状况表。对此表解读正确的有(   )

年份

出口(百万元)

指数

进口(百万元)

指数

1871—1873

110

100.0

106

100.0

1881—1883

108

98.2

126

118.9

1891—1893

167

151.8

219

206.6

1901—1903

311

282.7

473

446.2

①中国一直处于入超地位  ②中国对外贸易逐渐处于不利地位

③列强控制中国经济命脉  ④中国卷入世界市场程度不断加深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③④ D . ②④
中日甲午战争后,中华民族出现严重的民族危机。这里的民族危机是指(    )
A . 法国发动侵略中国的中法战争 B . 日本发动全面侵略中国的战争 C . 帝国主义对中国实行资本输出 D . 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当中国人实行一种激烈的禁烟运动而使危机加剧的时候,战争果然就来到了;可是它并不是为了维持鸦片贸易而进行的斗争,它不过是一个持续了二十年,并且要决定东方和西方之间应有的国际和商务关系的斗争的开端。”

——马士《中华帝国对外关系史》

注:马士(1855~1934),原籍美国,1917年加入英国国籍。

材料二:“……三国之宗旨,在剥夺日本自从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后在太平洋上所夺得的或占领的一切岛屿;在使日本所窃取于中国之领土,例如东北四省(注:黑龙江、吉林、辽宁和热河、即满洲国)台湾、澎湖列岛,归还中华民国。”

——《开罗宣言》

材料三:台湾同胞遭受了整整半个世纪的日本殖民统治,是中华民族苦难史中悲惨的一页。抗战胜利、台湾光复是中华民族百年来反抗外来侵略的第一次伟大胜利,习.平在讲话中指出:“天下艰难际,时势造英雄。在14年反抗日本军国主义侵略特别是8年全面抗战的艰苦岁月中,全体中华儿女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凝聚起抵御外侮、救亡图存的共同意志,谱写了感天动地、气壮山河的壮丽史诗。”

——2015年9月2日习.平在颁发“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章仪式上的讲话

  1. (1) 马士认为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原因是什么?马士这么说的实质是什么?你认为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真正目的是什么?
  2. (2) 材料二中所指的“东北四省、台湾、澎湖列岛”是如何被日本窃取的?
  3. (3) 根据材料三,请指出台湾光复日的时间以及抗战胜利的意义。
1896年,曾任官办上海机器织布局总办的杨宗瀚,与其长兄杨宗濂在无锡古运河畔创办业勤纱厂。之后,荣氏、周氏等六大资本集团在无锡逐渐发展,民族工业相继得到发展。这一时期民族工业发展的历史背景是 (    )
A .   洋务运动的迅速兴起 B . 垄断资本在中国出现 C . 官僚资本的迅速膨胀 D . 民间办厂限制的放宽
这场战争让中国人遭受到了近代以来最为强烈的情感刺激。深深刺痛了一向以“天朝上国”自居的中国人的民族心理。陈旭麓先生评论:“深重的灾难同时又是一种精神上的强击。”材料中的战争( )
A . 促发了自然经济逐渐的瓦解 B . 引发了列强瓜分中国狂潮 C . 开启了中国近代改革的历程 D . 导致了清末“新政”的推行
近代以来列强发动一系列侵华战争,这是民族之殇,也激发了中华民族的民族民主意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这场战争,自西方人1514年到中国起,是他们积325年窥探之后的一逞。炮声震动了中国,也震撼了亚洲。对于中国人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它铭刻着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赶往近代的最初的一步。……英国兵轮鼓浪而来,由沿海入长江,撞倒了堡垒一壁。……结果是“华夷抗礼静海寺,俨然白犬丹鸡盟”,随后,“夷人中流鼓掌去,三月长江断行旅”。鸦片战争不仅是英国对中国的胜利,而且是先进的西方对古老东方的胜利。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材料二 当中国盛时,日本不敢与抗。咸丰庚申中英之战,败衅,英、法、俄、美并为有约之国,日本不得与……是役(甲午战争)后,日人资中国赔款以兴百政,培力既厚。俄、法、德以仗义归辽,责报殊奢,而中国复乖于应付,于是俄据旅顺、大连湾,英据威海卫,德据胶州,法据广州湾,以互为钤制。中国乃不国矣。——摘编自杨松 《中国近代史资料选编》

请回答:

  1. (1) 材料一中“界碑”“先进的西方对古老东方的胜利”的含义分别是什么?
  2. (2) 材料二中“咸丰庚申中英之战”指的是什么?该侵华战争对近代中国民主革命产生了什么不利影响?
  3. (3) 据材料二,概括指出甲午战争中国战败所造成的危害。
  4. (4) 甲午之役,民族之殇。对此,史学家陈旭麓说:“深重的灾难同时又是一种精神上的强击。”结合19世纪末20世纪初相关史实,对“深重的灾难同时又是一种精神上的强击”这一论断加以说明。
【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绪帝下谕旨取消各衙门堂官对司员士民上书的审查权后,短时间内上书次数猛增至三百多人次。他们中的大多数不了解公文程式,开出了长长的救时方,建策往往同时 包含军事、政治、外交、社会、财政等诸多方面。然而,正是他们的参与,使得戊戌变法有了更大的展开面,波及更多人的内心。这与以往历史上少数人进行的“变法”“新政”,有了很大的区别。……方案种种,对策多多,却没有一条清晰的改革思路,对彼得、明治的模仿也只能是外貌,而不详其真精神。

——摘编自茅海建《戊戌变法史事考》

  1. (1)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短时间内上书次数猛增至三百多人次”的原因。

  2. (2) 根据材料,归纳笔者认为“很大的区别”的主要表现。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不详其真精 神”的根本原因。
“这次战争证明,欧洲海战陆战的方法不仅白人能用,黄人也能用;贵国非常之进步,最使我惊醒,我们中国长夜迷梦,会因为贵国打击而破灭,然后大步进入醒悟阶段。”据此可知该战争的影响是(   ) 
A . 增强了国人的民族意识 B . 加剧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 C . 使中国社会性质发生改变 D . 使清政府成为列强的工具
下图所示是两个国家在近代中国进口贸易额中所占比例的变化。 甲、乙分别是(   )

A . 美国、德国 B . 日本、美国 C . 英国、 日本 D . 法国、英国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有学者认为:中国近代史的发展呈现出“沉沦”到“上升”的发展过程,中国社会走出了一条“U字”形路线,在近代中国历史的前期,其基本特征是“沉沦”;近代中国历史的后期,基本特征是“上升”。在“沉沦”与“上升”中间有一个过渡期(1901年到1920年),就是“沉沦”的谷底、“上升”的起始时期。

材料二:但是,正像黑暗过了是光明一样,中国历史发展在谷底时期出现了向上的转机。……从这时候起(注:指1920年前后),中国社会内部发展明显呈现上升趋势,中国人民民族觉醒和阶级觉醒的步伐明显加快了。在这以前,中国社会也有不自觉的反帝反封建斗争,也有效革派的主张和呐喊,但相对于社会的主要发展趋势而言,不占优势;在这以后,帝国主义的侵略还有加重的趋势(如日本侵华),但人民的觉醒,革命力量的奋斗,已经可以扭转“沉沦”,中国社会的积极向上一面已经成为社会发展的主要趋势了。

——以上材料均整理自《关于中国近代史的分期及英“沉沦”与“上升”诸问题》

  1. (1) 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简述近代中国前期“沉沦”的过程。“过渡期”为近代中国社会的“上升”做了怎样的准备?
  2. (2) 根据材料二和新民主主义革命初期的史实,说明觉醒后的中国人民在扭转“沉沦”方面取得的伟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