戊戌维新运动 知识点题库

下图是美国《马蜂杂志》登载的一幅题为《中国问题》的漫画,图中头顶斗笠、手持烟锅昏昏欲睡的农夫代表中国,其他为了争夺农夫果实打得不可开交的人代表日本、法国、德国与俄国,墙头上的英国和意大利也正跃跃欲试。据此推断,该图最早绘制于(  )

A . 1860年 B . 1894年 C . 1898年 D . 1901年
为实现中华民族独立与富强,先进的中国人进行了一系列艰难的探索。

图片_x0020_100005

图片_x0020_100006

回答:

  1. (1) 指出A、B两组人物向西方学习的指导思想。
  2. (2) C组人物由向西方学习的实践活动是什么?
  3. (3) D组人物在走自己的路的过程中分别有什么突出贡献?
  4. (4) 上述先进中国人的探索历史给后人哪些启迪?
关于19世纪中期开始的洋务运动,维新派、革命派总体肯定洋务运动是中国现代化的起点,同时指责其坚守“中体西用”,让中国丧失政治变革的良机;20世纪40年代中期至50年代末,中国马克思主义学者对洋务运动的评价由早期的两点论转为全盘否定,将曾国藩说成“汉奸刽子手”;80年代,认为洋务运动推动中国近代化的观点成为学界主流。据此可知(    )
A . 历史事件评价永远难有定论 B . 多数史学家的意见更能反映历史的真相 C . 时代愈近历史的评价愈客观 D . 时代发展和史家认识影响历史事件评价
严复翻译《天演论》,所使用的文体及语言是统治者最熟悉的先秦时期语体标准,而梁启超自办报刊时则采用了口语化、通俗易懂的语言表达方式。这种差异说明他们(    )
A . 政治倾向差别显著 B . 革新社会手段不同 C . 维新派内部出现分化 D . 对社会认知有所差异
“人人封章,得直达于上”的现象,最早应该出现于(   )
A . 洋务运动时期 B . 戊戌变法时期 C . 辛亥革命时期 D . 新文化运动时期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西方列强的入侵,激起了中国数千年未有之剧变。先进的知识分子痛于外患之凭陵,清廷之腐败,国亡之无日。认识到非革新不足以图存,然手无权柄可探。遂致力于办报,籍报纸传播其主张,以言论觉天下。

——摘自陈玉申《晚清报业史》

材料二:天津通商后不出十年,租界里中国人的时髦打扮已变成“短衫窄裤,头戴小草帽,口衔烟卷,时辰表链,特挂胸前”。甲午战争前,即便是内地甚至某些乡村,日用洋货也有所流行,洋货成为某些人生活的必需品,原先的“扬气”“今则竟曰‘洋气’了”。

——摘自孙燕京《晚清社会风尚研究》

材料三:任何时代都有自己的流行术语。从魏源《海国图志》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口号,到郑观应《盛世危言》中的“西学篇”,到20世纪初编著的《新学书目提要》,流行术语的演变,最能折射出社会心理的演变。

——摘自冯自由《革命逸史》

  1. (1) 据材料一,指出近代有识之士倡导办报刊的原因和主要目的。
  2. (2) 材料二中的“洋气”是指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从“扬气”变为“洋气”的原因。
  3. (3) 据材料三,近代以来人们对西学的称呼经历了怎样的演变?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种演变折射出怎样的社会心理变迁?
1895—1898年,中国掀起了全国性的办报运动。维新派和支持维新运动的知识分子共创办了《中外纪闻》《强学报》《时务报》《知新报》《湘学新报》《湘报》《国闻报》等三十多种报刊。此次国人办刊高潮的兴起(    )
A . 体现了新闻舆论获得自由发展 B . 反映了民族意识的普遍觉醒 C . 表明了报刊发展助推政治变革 D . 揭开了民主思想传播的序幕
梁启超于1903年坦出了“合族民族主义”主张,即强调在中华共同体内各族为统一之民族,并称国家要实现自强,需“平满汉之界”,新的中华民族应是“合汉合满合蒙合藏,以一下大民族”,遂达“合族救国”之大成目标。由此可知,梁启超 (    )
A . 呼吁各民族团结共同推翻清政府 B . 主张消除满汉差异挽救民族危亡 C . 具有民族国家和民族认同的理念 D . 具有明显的狭隘民族主义观念
甲午战前,中国出现一股君民共主的政治思潮,陈炽、郑观应等人主张设议院、议员由选举产生,“凡国家大政方针,由议员根据民意议论利害得失,再上呈君主定夺”。这股思潮(   )
A . 未超出“中体西用”的范畴 B . 为维新运动创造了条件 C . 植根于民族工业的快速发展 D . 旨在抵制暴力革命思想
李喜所在《梁启超对戊戌变法的反思》中指出,从维新派本身寻求失败的原因,是从枝节上来找,自然进入了误区;从中国社会本身去考察,才可能合理地去解释变法为什么失败。作者认为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在于( )
A . 变法缺乏坚强的组织领导,脱离群众 B . 变法措施过于全面,进程过于激 C . 有利于改革成功的社会环境尚未形成 D . 袁世凯告密直接导致戊戌政变发生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在君臣之义上,朱熹指出:“父子之仁,君臣之义,莫非天赋之本然,民彝之固有;彼乃独以父子为自然,而谓臣之相属,特出于事势之不得已,夫岂然哉!‛”

——编自朱熹《四书章句集注》《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

材料二  在黄宗羲看来,君和臣的目的都是为了万民的忧乐,其关系应是“名异(具体位臵不同)而实同(担负共同职责)”的平等关系。父子之间的关系是无法选择的,无父则无子,因此应该孝敬父亲。君和臣之间并没有命定的血缘关系,将两者联结到一起的是他们治理天下的职责,臣下与君主是可以相互选择的,这其中起决定性作用的,不是两者之同的血缘,而是天下万民的公利,臣下与君主在目标一致时才会合作。

——摘编自黄宗羲《明夷待访录》

材料三  冯友兰在1940年推出的《新事论》一书指出清末思想与民初思想的八大区別不同,见下表。

清末思想(1840—1911年)

民初思想(1912年民国建立后)

讲文化的共同性

讲文化的特殊性

西洋人专信弱肉强食

西洋人专信自由平等

重视西洋的物质文明

重视西洋的精神文明

注重实业

注重玄谈

体用两橛

体用倒置

看不起西洋人

崇拜西洋人

只是空洞地谈论男女平等、妇女解放

教女人自动地反抗礼教,学习娜拉离家出走

照清末人的思路走下去,中国可以立于不败之地

照民初人的思路走下去,中国注定要吃大亏

  1. (1) 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朱熹与黄宗羲君臣观的不同之处,并分析两种君臣观的历史价值。
  2. (2) 依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归纳中国近代思想的主要变化,并分析变化的原因。
  3. (3) 依据以上材料,谈谈你对思想文化的认识。
中国一位民族资本家言:“我之廉价工人,彼(日本)亦得而使用;我之丰富原料,彼(日本)亦得而购买,就地制造,就地卖出,运费既省,关税无多,我之便利即彼得便利……” 上述历史现象最早可能发生在(   )
A .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前 B .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时期 C .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时期 D .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短暂春天时期
“康有为的维新思想对公众意识的影响日益扩大,中国不但面临着行政管理崩溃的现实,而且开始了以辛亥革命为结果的政治瓦解的进程。”这说明维新思想(   )
A . 全面否定了封建统治思想 B . 促进国人民族意识觉醒 C . 有利于资产阶级革命思想传播 D . 使清朝统治的土崩瓦解
在中国的近代化过程中,先进的中国人积极引进西方先进文明成果,“求真理于世界”,努力探索救亡图存之道,中西方文化也不断地冲突碰撞与交流融合。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近代以来,西方文化在其自身内在规律的驱使下,伴随着殖民扩张,积极向外扩展。而中国文化作为小农经济和专制主义的产物,主要是在中华文化圈中循环与发展。于是在西方文化的冲击下……中国传统文化被动地向现代文化转变……经过痛苦的选择与艰难的取舍,我们终于逐渐融入现代化浪潮…

——互联网

材料二:自西洋文明输入吾国,最初促吾人之觉悟者为学术,相形见绌,举国所知矣;其次为政治,历年来政象所证明,已有不克守缺抱残之势;继今以往,国人所怀疑莫决者,当为伦理问题。此而不能觉悟,则前之所谓觉悟者,非彻底之觉悟,为吾人最后觉悟之最后觉悟。

——陈独秀《吾人最后之觉悟》

材料三: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十月革命帮助了全世界的也帮助了中国的先进分子,用无产阶级的宇宙观作为观察国家命运的工具,重新考虑自己的问题。走俄国人的路——这就是结论。

——毛.泽东《唯心历史观的破产》

  1.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传统文化走向现代化的背景。
  2. (2) 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陈独秀所提出的学术“觉悟”、政治“觉悟”、伦理“觉悟”三个阶段的思想主张是什么?及其实践活动有哪些?
  3. (3) 材料三中“俄国人的路”指的是什么?“中国的先进分子”为什么会选择走这条道路?
  4. (4) 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中国思想潮流的演变呈现出了怎样的趋势?
19世纪末,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资产阶级维新派,为挽救民族危亡掀起维新变法运动,他们主张(    )
A . 实行君主立宪制 B .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C . 实行民主共和制 D . 师夷长技以制夷
梁启超在《变法通议》中说:“同治初年,德相毕士麻克语人曰‘三十年后,日本其兴,中国其弱乎?日人之游欧洲者,讨论学业,讲求官制,归而行之;中人之游欧洲者,询某厂船炮之利,某厂价值之廉,购而用之,强弱之原,其在此乎?令虽不幸而言中矣,惩前毖后,亡羊补牢,有天下之责者,尚可以知所从也。”梁启超意在(  )
A . 分析中日学习西方的根本区别 B . 反对中国购买外国先进武器 C . 为维新变法运动提供舆论条件 D . 指出近代日本崛起的原因
下表所示为某位学者的观点。他试图集中说明维新变法失败的重要原因之一是 ,维新派(   )

A . 改革操之过急 B . 没有正确的理论指导 C . 宣传动员不力 D . 缺乏完整的组织体系
“大同”思想

材料一:孔子曾说:“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而兵由此起。禹、汤、文、武、成王、周公(六君子),由此其选也。此六君子者,未有不谨于礼者也。……是谓小康。”

张载认为:“虽三代之英(夏商周三代君王),犹有劣者,以其未成功也。此所以未有不谨于礼,唯谨于礼,则所以致大道之行。……六君子所以急于礼者,欲至乎大同也。……礼本于天,天无形,固有无体之礼。”

材料二:20世纪初,康有为在《大同书》中讲,“既无帝王君长,又无官爵科第,人皆平等”,“今欲至大同,必去人之私产而后可,凡农、工、商之业必归之公”“若去民私业,此事甚易,自去人之家始也,……但使明天赋人权之义,男女皆平等独立,婚姻之事不复名为夫妇,……则全世界之人类皆无家矣!……皆归之于公,即可至大同之世也”。同一时期,李石曾在《新世纪》上发表文章认为,“无国界,无种界,无人我界,以冀大同”。

五四运动后,陈独秀提出,以往的理想社会追求,“其学说都建立在伦理上面,他们眼见穷人的苦恼是由贫富不均,因此要想把全社会的贫富弄得绝对的平均,至于用什么方法来平均贫富,都全是理想,不曾建设在社会的经济事实上面,所以未能成功。”而马克思社会主义,是用科学的方法证明社会不安的原因,建立在社会的经济的事实上面,因而是客观的,现实的。

  1. (1) 分别概括材料一中孔子与张载关于“大同”的主张。
  2. (2) 依据材料二,结合所学,对“大同”思想在20世纪初期的变化进行评析。(要求:提取信息充分,观点正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1898年夏,吴汝纶为严复的译著《天演论》作序,称誉该书“与晚周诸子相上下”,但又担心难以引起“以时文、公牍、说部为学"的一般士子的关注。据此可推知当时(   )
A . 维新运动的社会基础较为薄弱 B . 新旧知识分子阵营分明  C . 救亡图存的时代主题尚未彰显 D . 科举制度改革势在必行
梁启超说他办报的目的就是使“天下人咸知变法”“知新法之实有利益”“而阻挠者或希矣”。这说明梁启超办报意在(   )
A . 宣传维新思想 B . 振兴民族工业 C . 推翻清朝统治 D . 推动国共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