戊戌维新运动 知识点题库

1849年,思想家徐继畲针对美国政治制度曾说:“幅员万里,不设王侯之号,不循世及之规,公器付之公论,创古今未有之局,一何奇也……创立推举之法,几于天下为公,骎骎乎三代之遗意焉。”这说明徐继畲意在(    )

A . 主张中国实行美国的共和制 B . 推崇夏商周的社会制度 C . 力主汲取民众意愿推进改革 D . 反思中国的政治体制
1901年6月,有人在《清议报》上发表《立宪法议》一文,认为世界上有君主专制、君主立宪和民主立宪三种。他认为“君主立宪者,政体之最良者也”。这篇文章的作者最有可能是(   )
A . 李鸿章 B . 梁启超 C . 孙中山 D . 李大钊
民本思想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宝库中的重要思想资源。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旧民本是时代呼唤君主集权的产物,新民本则是在时代试图解构君主专制制度之际应运而生的。所以旧民本中包含着浓厚的尊君思想,而新民本思想中则包含着强烈的限君意识。如果说“一盘散沙”式的小农社会迫切需要强有力的君主集权来实行国家权力的整合,那么,手工商业时代到来之际那只“看不见的手”便开始排斥君主专制制度。新民本思想在尊君和限君的同时,却无法摆脱旧的传统思想的羁绊,最终选择了有限的君主制度,而未能顺利驶向近代民主的广阔海域。

———摘编自冯天瑜、谢贵安《解构专制——明末清初“新民本”思想研究》

材料二:新民本思想以前所未有的力度约束君主权力。他们以社会分工理论为基础确立宰相与君主的同事关系,在行政上拥有与君主“同议可否”的权力。黄宗羲认为学校不仅是培养人才的地方,而且是治理国家的机构。学校参与治理天下的主要途径是对君主进行监督与制约。王夫之则提出将中央的权力一级级分解:“天子之令不行于郡,州牧刺史之令不行于县,郡守之令不行于民,此之谓一统。”

———摘编自谢贵安《明清文化史探研》

材料三:梁启超在他的《先秦政治思想史》中提出政为民政、政以为民,他认为先民徒言“民为邦本,政在养民,而政之所从出,其权力乃在人民之外,此种无参政权的民本主义是我国政治论之最大缺点”。孙中山主张发扬光大中国传统重民思想这一宝贵的精神财富,对“民为邦本、本固邦宁”“天下为公”“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等具有浓厚重民色彩的思想十分称道,并用近代民主观念加以诠释,主张把政权公之于天下,让人民当家作主。

———摘编自韩丽雯《近代中国民本思想演变的机缘和桥梁》

  1. (1) 、结合所学知识,列举出春秋战国时期,儒家“旧民本”思想的主要主张。根据材料一,概括材料中旧民本思想与新民本思想的主要差异。
  2. (2) 、根据材料二,概括新民本思想家约束君主权力的主要措施?
  3. (3) 、根据材料三,概括梁启超、孙中山对传统民本思想的发展,并分析其对近代中国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影响?
费正清指出:任何一种改革运动要想在中国得到广泛的支持,首先必须借助于外国(的影响)……并在哲学上找到根据。戊戌变法中所依据的“哲学根据”包括(    )

①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     ②道之大原出于天,天不变,道亦不变

③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④圣人之纲常不可改也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①③ D . ②④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明清时期,白银货币化在整个社会全面铺开,孕育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同时也在基层民众中浇灌出以奢侈和时髦为导向的欲望之花。对“人欲”的肯定成为这个时代精神最突出的标志。庶族地主和富裕农民的心声体现在士大夫们“农商皆本”的舆论中,李贽对程朱理学大加鞭挞,称“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通过对人之私欲的肯定,明朝人否定了皇帝一己之私的所谓天理之公。以黄宗羲为代表的文化反思派对君主进行了最严厉的批判,提倡君臣平等,主张限制君权。明清思想家的主张,由于阶级和历史的局限,不可能从根本上摆脱封建文化的束缚,最终在文化专制政策的高压下黯然失色。

——摘编自李宪堂《明清思想的背景、线索与问题》

材料二:中国近代,可以说经历了三次大的思想解放运动。第一次是对“华夷之辨”观念的突破,第二次是对“道”“器”观念的突破,第三次则是对传统文化束缚的突破……由于第一次思想解放到第二次思想解放花了34年的时间,第二次思想解放到第三次思想解放又花了20年的时间,使得中国人民无力确立自己的独立道路,中华民族第一次腾飞的机会彻底丧失了。

——摘编自张玉福《中国近代思想解放的进程及启示》

  1. (1) 根据材料一,概括明清思想家的基本主张,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出现的原因。
  2.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三次“突破”的核心内容。
  3. (3) 综合上述材料,指出思想变革与社会转型的关系。
康有为认为,“仁”是一种原动力,蕴于万物之中,它不仅包括人道,还包括人性的存在,其本质已经抹除了人为的政治差距以及导致人类分裂和不平等的社会阶层。据此可知,康有为(    )
A . 借助儒学宣传平等思想 B . 反对封建君主专制 C . 主张学习西方政治制度 D . 批判封建伦理道德
梁启超说:“(西方)继哥伦布以后,有无数之哥伦布,继达·伽马之后,有无数之达·伽马。(中国)则郑和之后,竟无第二之郑和。”梁启超意在(    )
A . 呼吁国民学习西方人文主义 B . 否定明清远洋开拓的滞后性 C . 反思中西方易位的社会原因 D . 肯定西方地理大发现的成就
甲午战后,创办新式企业的官员和知识分子不断增加。到清末时,新老状元及其他官绅转化为产业资本家的人数约占产业资本家总数的四分之一。这表明(  )
A . 商人政治地位提升 B . 传统社会观念改变 C . 实业救国思潮萌发 D . 民族企业数量增加
19世纪80年代,两广总督张树声在奏议中说,“西人立国具有本末,育才于学堂,论政于议院,君民一体,上下同心,……此其体也;轮船火炮,洋枪水雷,铁路电线,此其用也;中国遗其体而求其用,无论竭蹶步趋,常不相及。就令铁舰成行,铁路四达,果足恃欤!”这一认识 (   )
A . 阐述了中体西用思想 B . 奠定维新变法的理论基础 C . 反对学习西方的技术 D . 对洋务派的思想有所突破
戊戌变法时期,康有为倡导“取日新以图自强,去因循以厉天下”;梁启超曾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自勉;谭嗣同在戊戌变法失败后对梁启超说:“不有行者,无以图将来。不有死者,无以酬圣主。今南海之生死未可卜,程婴、杵臼,吾与足下分任之。”这些言论表明维新人士具有(    )
A . 强烈的救亡意识 B . 自觉的创新意识 C . 勇敢的担当意识 D . 明确的民主意识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898年光绪下诏变法,明令兼习中西学术,并开办官书局印行“中外要书”,编译出版了较多学校管理方面的书籍。此期,我国教育行政部门较为重视教育管理在学校工作中的作用,张百熙、荣庆、张之洞等人在《学务纲要》中就提出了“学堂所重,不仅在教员,尤在有管理学堂之人,必须有明于教授法、管理法者实心从事其间”。并对没有条件到国外考察学习的偏远地方,也要求广购编译出版的教育学、学校管理法、教育行政法等丛书学习,以提高办学的规范性和办学的效益。由于张百熙等人的倡导,一些地方的学务官员则明令所属学堂的监督、堂长、董事对《学校管理法》《学校卫生学》之类的书籍,“逐日点读,日以五页为限,由查学员随时考察,如该监督、董事等文义不通,不能句读以及毫无心得有不胜管理之任者,准商同地方官即行撤换”。

——摘编自《中国教育发展历程及改革》

材料二  启蒙运动的哲学思潮发展深深影响了法国的高等教育,让法国高等教育重生。教育的管理权掌控在政府和国家手中,教师成为国家的公职人员,而不再是僧侣。教育从服务社会的需求出发,为了培养和提高大众素质服务,而不再仅仅是培养能适应上流社会的人或者朝臣和绅士。在教学中摈弃了以宗教神学为主的内容,逐渐以世俗的艺术和科学为主。各级高等教育机构成为资产阶级宣传和灌输其政治、经济和文化思想的主要阵地,新兴大学成为人们接受新知识、新思想、新伦理观念、新价值观念以及新的人生准则的主要渠道。

——摘编自易然《从思想的沃土中汲取营养——法国启蒙哲学对法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影响》

  1.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末教育改革的背景及影响。
  2. (2) 根据材料二,指出“法国高等教育重生”的主要表现。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这一变化的原因。
  3. (3) 结合材料一、二,谈谈你对教育改革与社会发展关系的认识。
[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1895年,张之洞署理两江总督期间结识康有为,与康有为有过数度深夜长谈。最初他很赏识康有为的才华见地,筹款支持康有为创办《强学报》。但在《强学报》创刊号中,康有为的做法引起了张之洞极大不快:康有为刊发不能公开的光绪帝“上谕”,并用旁注文字自诩自重。更“令人骇异”的是,刊物首页以“孔子卒后二千三百七十三年”的方式纪年。《强学报》只办了3期即被张之洞叫停,两人渐行渐远。1897年冬,康有为进京,政治上要一展身手。张之洞对他由警惕转向担忧。他认为康有为所主张的“平等、民权”,“一万年做不到,一味呓语”。但张之洞毕竞是新派人物,从未向康有为“公发难端”。他不反对变法,只是希望来一场没有康有为的变法。为阐明自己的政治与学术思想,张之洞在1898年春主持撰写《劝学篇》,一是针对康有为的“邪说”,二是针对保守官员的“迁说”,其书多变法主张,经光绪帝推广产生了巨大影响。

——摘编自茅海建《戊戌变法仍有巨大谜团:张之洞曾赞同变法》

  1. (1)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张之洞和康有为均赞同变法的背景。
  2. (2)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康有为与张之洞在变法问题上的主要分歧。
自秦汉以来,士大夫以为法制是祖宗的法制,先圣先贤的法制,历代相传,决不可变更。康有为知道非先打破这个思想的难关,变法就无从下手。为打破“思想的难关”,康有为(    )
A . 发动“公车上书” B . 出版《孔子改制考》 C . 与革命派展开激烈论战 D . 率先冲破“天朝上国”观念束缚
有学者认为:“1905年科举废除后,新式学堂激增,引发了由士子童生到学堂学生的集团式转变,庞大的新型学生群体很快从学堂走向社会,投身于社会的各种运动中去,从而引起了旧社会体系的结构性变动。”该学者旨在说明科举的废除(   )
A . 改变了旧式价值观念 B . 引发学生运动的高涨 C . 推动了传统社会转型 D . 加快了民主革命进程
近代维新派知识分子大都主张以孔子符号作为重建中国政治、文化秩序之张本,革命派知识分子大都主张以黄帝为民族符号来凝聚国民群体。两种主张都(    )
A . 借助了托古改制的方式 B . 为政治变革创造文化氛围 C . 动员了社会各阶层力量 D . 为宣扬中华传统历史文化
张鸣在《重说中国近代史》中说,“虽然当时他们没有声音,但一旦改革失败,他们就会表现出一股很强的义愤。戊戌六君子被杀的时候,不少老百姓其实是叫好的,他们都认为国家杀了奸臣。”这说明(    ) 
A . 康梁等维新派影响力太小 B . 戊戌六君子是守旧派代表 C . 变法的群众基础过于薄弱 D . 民众对清朝统治基本认可
戊戌维新以后,随着西学传播的深化,人们对经世之学过分强调“致用”所带来的弊端进行抨击。一些学者开始注重“无用”之学,强调“纯粹之学”,从而促使“求是”之学复苏,经世致用之风开始向求实求真之风转变。这一转变反映了(   )
A . 学术界对西方学说持否定态度 B . 戊戌变法失败影响了学术风气 C . 经世致用严重脱离了社会现实 D . 部分知识分子的理性主义思潮
19世纪末20世纪初,大量外来词最先通过报刊译介过来,经报章媒体广泛传播,并在中国经过一段时间运用、磨合、变异和普及,进入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领域,最终推动中国近代化进程。这说明(   )
A . 报刊杂志以传播西方思想为主 B . 报刊杂志是新思想传播的重要媒介 C . 科学著作是由大量外来词构成 D . 外来词是西方列强文化殖民的产物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利玛窦的《中国传教史》将孔子比拟为古代希腊的大哲学家,认为中国人在儒家思想的指导下,过着良善的道德生活。该书在当时的欧洲产生了巨大的影响。18世纪欧洲流行的洛可可艺术风格,深受中国输入的陶瓷、丝绸产品的影响,具有纤细、轻盈和繁琐

的装饰性。18世纪,法国人魁奈创立了重农学派,其刊物大量引用中国的典籍。在魁奈的

敦促下,路易十五模仿中国皇帝举行了显示重视农业的仪式“籍田大礼”。

——摘编自袁行霈《中华文明史》

材料二:1898年,严复节译赫胥黎的《进化与伦理》,并结合中国的时政分析,掺杂进自己的大量发挥,出版了《天演论》。是书将进化论的适用范围推向极限,痛陈物竞天择、弱肉强食是万古不易的天演定律,一经刊印便风行全国。梁启超说:“中国数千年学术之大体,大抵皆取保守主义,以为文明世界,在于古时,日趋而日下”,进化观念传入后,“以为文明世界,在于他日,日进而日盛”。

——摘编自袁行霈《中华文明史》

  1. (1) 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从中国的角度分析17、18世纪中华文化在欧洲受到重视的原因。
  2. (2) 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谈谈如何理解进化论在当时中国风行的现象。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中国大学的发展折射出中国近现代历史的变迁。

请从图4的大学中任选三所,分别简析它们创办的历史意义。(要求:史论结合,表达清晰。)